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蓦然(m)翘首 (qio) 濒临(bn)坦荡如砥(d)B两栖(q)推搡 (rng)诡谲(ju)吹毛求疵 (c)C缄默(jin)拘泥(n)行头(xng)殚精竭虑(dn)D荣膺(yng)怯懦(ru)寒噤(jn)怒不可遏 (h)2 . 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旋涡车辙询根问底如愿以偿B繁衍雀跃消声匿迹绿阴如盖C频繁清朗心往神驰浮想连翩D农谚喷薄不计其数千峰竞秀3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4 . 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陆上丝绸之路,西汉起自古都长安(今西安),东汉起自古都洛阳,丝绸是最具体代表性的货物。除此之外,还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等。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的时期。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链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ABCD5 .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6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姜逸磊,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她的短视频,对日常生活进行种种毒舌吐槽,让人忍俊不禁。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C经过襄阳媒体的大肆渲染,医生靳军华捐献器官救治四人的动人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D襄阳是文化名城,登楼写赋王粲、草野皇帝刘秀、田园诗人孟浩然、书画双绝米芾在历史上汗牛充栋。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倾听着著名作家秦文君作“亲近文学”的报告。B有没有正确环保观,是低碳生活的能否实现的关键。C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朱万曙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这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中荆柯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致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人感到雄奇,瑰丽,境界阔大;“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8 .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品读经典有哪些好处。9 . 文中引用林语堂和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话语分别有什么作用?10 . 根据上下文,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第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碎暖包利民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微笑着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写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11 . 请阅读选文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_温暖地融入_温暖地召唤12 .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忽然,一个女同学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微笑着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13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段写道“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撞开”指用力碰开,突出力量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的震撼。B“我”布置会场时,在黑板上写了几个美术体大字,会议开始前,自习的学生纷纷离开,是因为他们看到“我”写了错字,不想再留在这里了。C第段写道“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 这句话写出了“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照应选文开头,引出下文。D“我”的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但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说明她很冷漠,并不关心父母是否在乎自己。E. 文中的老师是一个宽容、智慧的教育者形象,他用自己的教育艺术融入同学之中,让“我”敬服。14 . 试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请结合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小确幸”的看法或者感悟。(链接材料)“小确幸”一词出自村上村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它的意思是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在你身上时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生活中,小确幸就是这样一些东西: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动得最快;完美地磕开了一个鸡蛋;吃妈妈做的炒鸡蛋;当你运动完后,喝的冰镇透了的饮料“唔,是的,就是它”很多事物都可以是“小确幸”,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成。三、句子默写15 .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2)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大道之行也,_。选贤与能,_。(大道之行也)(4)卖炭翁中以动作描写揭露唐代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的诗句是:_,_。(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的诗句是:_,_。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润州二首(其一)杜牧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注释】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向吴亭:在润州丹阳县南。桓伊:东晋将领、名士、著名音乐家,善吹笛。16 . 首句中“千里秋”三字用语奇绝,请赏析其妙处。17 . 请描绘诗歌颔联所表现的画面。18 .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注释: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限日:遮挡阳光。幽岫:幽深的山穴。重:向往。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9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遂葺宇其上遂: (2)于斯已办斯:(3)森壁争霞争: (4)岂徒语哉岂: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幸富菊花,偏饶竹实。(2)蝉吟鹤唳,水响猿啼。21 . 给文中划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3处)森 壁 争 霞 孤 峰 限 日 幽 岫 含 云 深 溪 蓄 翠22 . 这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综合性学习综合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23 .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1)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竹子的相关资料。竹韵小报“编者按”中,编录了竹子的特点。请把以下四则资料的序号与表现竹子的特点一一对应起来。(资料一)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资料三)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资料四)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5308-2025泡沫灭火剂
- GB/T 5743-2025船用操舵仪
- 棋类书籍鉴赏与实践课件
-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机器学习工程师面试题解析与预测
- 2025年AI工程师智能算法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中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教育行业笔试秘籍教育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专业资格认证试题集
- 2025年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课件
- 工厂车间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手册
- 2025年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开学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宣讲课件
- 2024年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肥胖儿童的运动干预 4
- 2025年老司机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海洋浮标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