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主要写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也出自朝花夕拾。B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真实,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正体现了这一特点。C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三峡的景物,寄情山水,表达了作者对山水景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D中国文人常常留恋于山光水影之间,或纯粹观景,透露审美情趣,如钱塘湖春行;或融情于景,表达厌弃名利、渴归山林之愿,如与朱元思书。2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亚洲飞人”刘翔能够在雅典奥运会上力克群雄,脱颖而出,一是由于他出色的身体条件,二则得益于他过人的技术动作。B那天,我和他在乡村的路口依依惜别,此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C本书上市后吸引了众多读者和媒体的关注,一时间买书人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D还有许多司机不汲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小题。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裨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养/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期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表现)的是强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遒劲和阳刚。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裹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束手就犯。多少年来,塔里木河在不断(收缩/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 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3 .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是( )A潆(yng)洄羸弱B遒劲(jn)纵横裨阖C裹挟(xi)强捍D干涸(h)束手就犯4 .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休养呈现收缩B休整呈现萎缩C休整表现收缩D休养表现萎缩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第27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全球总决赛上,22岁的山西小伙张国栋与全球269位记忆高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世界记忆大师”。B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C阿里巴巴发布的2018中国人读书报告显示,杭州图书成交人数排名全国第七,然而也是全国二手书流出量排名第五的城市。D设计标准达到多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通车,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大降低了粤港澳三地的通勤时间。6 . 下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D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7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这种掂(din)斤拔两的交易未免落得个吝啬(s)的罪名。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上的脂粉所诓(ku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j)梁。C孔乙己便涨(zhng)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zhn)出,争辩道D人配衣裳马配鞍(n),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肚兜(du),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投地。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点石成金)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笔触如刀刻,因而更胜“力透纸背”。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更遑论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相得益彰、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8 .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坯(pi)料粗糙呆板 题款B酣(hn)畅最负盛名韵味C釉(yu)竟相追逐精湛D遑(hung)论凝练浑厚浸透9 .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竹在胸惟妙惟肖相得益彰B成竹在胸栩栩如生异曲同工C点石成金栩栩如生异曲同工D点石成金惟妙惟肖相得益彰10 . 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ABCD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于坚1980年,我在一所20世纪早期创立的大学念中文系。大学的主楼是法国人设计的,位于一座小山的山顶。我们的教学楼,有着希腊式的圆柱和巴洛克风格的阳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包括落日和新月。那时候青年知识分子谈论最多的就是未来,我们都是未来主义者。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这个未来正是在我们曾经历过的“文革”的黑暗里逐渐清晰起来的,“文革”那噩梦般的记忆让人不忍回首。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里写道:“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记得有一天我和一群同学看“世界杯”直播,比赛之前的新闻联播中出现了一个东京大街被小汽车堵塞的镜头,大家发出了一阵惊讶羡慕的欢呼声。散场时,我们在路灯昏暗的街道上走,憧憬着未来。如果说,未来曾经虚无缥缈,只是一些标语口号的话,那个夜晚我们感到未来长出了双脚,正在大地上走过来我们盼望着推土机。如今,中国的街道已经跟我们在那个夜晚见到的大街一模一样,我们已经置身未来。未来就这么简单,让历史、故乡、记忆全部成为废墟。未来清楚、明白、实际得令人厌倦,令人惧怕,令人无奈。未来不过是技术、物品、消费水平一次次的更新换代,不过是摩天大楼里的电梯速度更快,高速公路更长、更宽而且是无休无止地更快、更宽、更长、更这种物质世界的焕然一新几乎波及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被升级换代了,而且正在次第进入新一轮的升级换代。这个未来已经不能被拒绝了,不再是我们奔向它,而是它裹挟着我们呼啸前进未来的快车已经没有刹车了。我们曾经无限向往的未来,如今正在全面侵占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出某种橡胶轮胎和汽车废气混合而成的糊味、馊味。空气中到处悬浮着细小的颗粒物,雾霾让我们无法自由地呼吸。我们曾经憧憬的未来,如今正在侵蚀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废料、工业污染带来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土壤毒化,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未来让我们无法安全地生存。这个未来,就是我们几十年前欢呼的那一个吗?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为之举手鼓掌。如果这个未来终于动摇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那么每个人都难辞其咎。曾几何时,金钱和速度有着如此巨大的价值,使人们迷失在物质世界里,对物质的全民性的狂热追求,使我们的头脑没有为精神世界留下任何空间。我们的传统道德、精神家园已经被未来的推土机清除殆尽。我们只剩下一种知道结果却无法改变的无奈。幸运的是,我们还在使用已经使用了五千年之久的汉语,这种农耕文明创造的语言沉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曾养育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引领我们前行。应该让历史创造未来,而不是让未来自己去创造未来。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任何力量都将无法驾驭。我们曾经感叹“天地有大美”“世界美如斯”,这一美好历史还在我们的记忆里,还在我们的语言中。趁着还能记得汉字的这会儿,我们应该重新想想:我们从哪里来,要去何处?如今这个未来真的是我们向往的吗?11 . 在那个年代,“我们”为什么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请依据第段内容作简要概括。(4分)、12 . 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说说它是如何巧妙地表达出“我们”当时的心情的。(4分)如果说,未来曾经虚无缥缈,只是一些标语口号的话,那个夜晚我们感到未来长出了双脚,正在大地上走过来我们盼望着推土机。13 . 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已置身其中的“未来”是一匹野马?请根据段内容分条作答。14 . 作者在反思“未来”的过程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 世说新语)(注释)华歆:字子鱼,三国魏平原高唐人。王朗:本名严,字景兴。三国魏东海人,博学多才。从汉末至曹魏年间,数次为官,有美誉。难(nn):阻拦。本:原来,先前。疑:犹豫。自托:托身。以急:因为事态紧急。携拯:携带着这个人并搭救他。15 .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相委而去(2)下车引之(3)王欲舍所携人(4)遂携拯如初16 .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幸尚宽,有何不可?17 . (甲)文“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18 . (乙)文中,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各表现出怎样的性格?请联系实际,谈谈你阅读后的体会。五、情景默写19 . 古诗文名句默写。(1)秋风萧瑟,_。(曹操观沧海)(2)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乙)赠孟浩然唐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注释)孟夫子: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轩冕:荣华富贵,仕宦。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事君:待奉皇帝。高山:即“高山仰止”。清芬:清高,芬芳。20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前四句写景,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委婉得体,不落俗套,表“赠张承相”之意。B甲诗尾联表面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诗人以隐喻的手法,表达自己在仕途遭贬后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C乙诗颔联中的“弃”字刻画孟浩然宁弃仕途而隐逸的形象,“卧”活画出孟浩然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情致。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块择。D乙诗尾联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敬慕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又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孟夫子进行反衬,表达了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的赤诚。21 . 甲诗的颔联“气蒸云梦泽,波越岳阳城”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22 . 结合甲诗来看,你同意李白在乙诗中“迷花不事君”的说法吗?七、名著阅读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B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 A 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不用斧凿” (1)语段 A 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2)语段 B选自西游记,A 是_(人物),三藏救得那猴出来的方法是_。八、综合性学习班上准备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献礼祖国70华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24 . (活动一:“规”范书写)这次活动的主题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请将“初心”的“心”字的笔画顺序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25 . (活动二:“画”说人物)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马云、郎平等100人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学校准备将一部分改革先锋人物的照片张贴在校园文化墙上,以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请你仿照“数字经济的创新者马云” 这形式,为郎平写一句简洁的介绍语。数字经济的创新者马云_郎平郎平简介:中国女排主教练、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她和其他队员一起实现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成绩,塑造了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后,她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担任主教练,传承“女排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