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热稀.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2.索马里半岛,热沙,成因,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向与海岸线平行,降水少。夏半年: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3.小亚细亚半岛中部,伊比利亚半岛中部,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南北有山脉阻挡地势高,离海洋较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和伊朗高原的温大陆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和伊朗高原离海洋较近.4.澳大利亚南部南纬之间和非洲南部的狭窄地带(30S至35S)热稀.由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夏半年在副高的控制下,降水稀少,形成炎热干燥的天气;冬半年在西风的影响下,降水量大大增加,出现温和湿润的天气,这种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向地中海气候过渡的一种中间类型。冬季降水量没有地中海气候多,夏季气温却高于地中海气候,干湿季分明,是二者的共同特征.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5.马达加斯加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成因?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处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且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而西岸则处于背风坡的位置,且吹的风主离岸风,故降水较少。6.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热雨气候。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7.澳大利亚东北部热雨形成原因:1.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2.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8.印度河流域成为热沙原因1.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地形);3.历史上对印度河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热稀.当东南信风掠过辽阔的洋面时,受下垫面的影响变得温和湿润,携带着大量的水汽.登陆后,在迎风坡地区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当气流越过山顶以后,便开始下沉,进入雨影区。由于“焚风效应”的影响,降水量大大减少,因而形成热稀9.澳大利亚沙漠气候面积大的原因,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穿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的范围大;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东部山地的西侧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山地偏居大陆东岸,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进入10.澳大利亚北部热稀的成因,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较多,且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降水,冬季,副高北移,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11.澳大利亚东部热稀的成因,(1)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2)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12.澳大利亚南部热稀的成因,地处热带地区,冬季受东南信风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夏季受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13.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季气候的成因?地处25S35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形成亚热季湿润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受海洋影响较大,终年温和湿润。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西部又是平原,高原地形,西岸有寒流流经,决定了中西部为热干的热沙,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地处30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14北美大陆东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位于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影响,西侧有落基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北美大陆东北部濒临大西洋,大陆和大洋之间也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在北美温带地区和大洋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不足以产生明显的随季节变化转向的季风,因此东北部没有形成如亚欧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1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温海,成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16.巴塔哥尼亚高原和阿根廷的拉普拉塔平原西侧,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常年盛行中纬西风影响,受安第斯山脉阻挡产生雨影效应而降水较少。巴塔歌尼亚高原东部还要受沿岸寒流的影响。17.古巴岛,夏威夷群岛,热稀气候,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稀.18.黑海沿岸(包括克里木半岛)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19.印度河下游,热沙,成因1,西南季风不易吹到,降水少,气候干燥;2.古代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或1盛行从伊朗低压南缘向东扩张的热带大陆气团,它使赤道季风气流不能远达北方2西南季风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扩张得并不厚3夏季,本地区高空为反气旋形势,低层为显著的热低压,下低上高,不易致雨。20.东京北京乌兰巴托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及原因.不同:降水越来越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大陆性越来越强.原因:距海远近不同。日本东部多雨西部多雪的原因.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侧,冬季风的背风侧,夏季降水较多.西部位于冬季风的迎风侧,夏季风的背风侧,冬季降水较多。21.北回归线附近的埃及(阿斯旺)、南亚(达卡)、中国(广州)气候特征的不同及原因1.类型的不,分别为热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的不同。阿斯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离陆信风的控制,南亚,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热带季风(或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少).广州受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亚热带季风的影响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2,特征的不同:阿斯旺与南亚:南亚降水较多.原因是夏季风带为丰沛降水.南亚与广州:冬季气温达卡高于广州。原因:受喜马拉雅山等的影响,达卡基本不受寒冷的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广州受寒潮的影响大。或者说达卡由于北面高山的屏障,温度较高)22.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稀,而不是热雨?海拔高,温度较低,空气的对流运动弱,降水较少。23.南亚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夏季向东,冬季向西)乞拉朋齐降水多的原因(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4.撒哈拉沙漠成为最大沙漠的原因1.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和西岸的陆地面积广(亚欧大陆与非洲北部相连)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离陆信风的影响3.西岸加那利寒流的影响4.单一平坦的地形(低矮的高原)5.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阻挡.撒哈拉沙漠南扩的原因:(荒漠化严重的原因,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相似)多大风(东北信风),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且变率大、植被稀疏、沙质土、土质疏松;过垦、过牧、过樵等过度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增长快,素质低。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西南季风不易到达,降水稀水;原始森林遭破坏,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分处安第斯山脉东侧、西风带的背风坡,沿岸有寒流经过,阿塔卡玛沙漠的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处于信风带的背风坡;沿岸有秘鲁寒流.(安第斯山限制了其东西扩展)25.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1.位置:赤道附近有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2.亚马孙平原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对流旺盛,降水丰沛。C、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利于暖湿气流的进入和抬升。26.巴西东南热雨的成因.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27.欧洲西部温海面积大的原因.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大气环流,处于西风带,多锋面,气旋28北半球寒极的成因,奥伊米亚康,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昼短,太阳辐射弱,处于东西伯利亚山地,海拔高;盆(谷)地地形,有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向北冰洋,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的堆积,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29.印度河下游,热沙成因: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30.东非高原上的赤道附近地区,海拔达3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信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31.几内亚湾北部热雨形成原因1.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未西南季风,带来大量暖湿气流2.几内亚湾暖流增温增湿。32.东非高原没有成为热雨而成为热稀气候原因1.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为偏低低,空气对流不旺盛,蒸发弱,降水少2.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未西南季风后,经过刚果盆地后再到达东非高原,所含水汽已经明显减少。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33.非洲西南部热带沙漠狭长分布原因: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降雨量少;2.受本格拉寒流影响,其降温减湿作用使该地降水量变得更稀少;3.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34.非洲西部:同纬度的非洲东岸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由于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35.非洲特殊地区: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地区为热稀,原因是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所至;南回归线经过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岛上山脉阻挡东面来的水汽,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共同作用。36.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部等3、南美洲东岸,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在东岸的原因?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北部为圭亚那高原,南部为巴西高原,三面被高原山地包围,平原开口向大西洋,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进入;东岸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成因?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37.非洲西南岸:同纬度东西岸分别为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的原因?东岸: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增湿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38.非洲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的成因?索马里半岛东南部海岸线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冬季的东北风和夏季的西南风与海岸线平行,不易登陆索马里半岛抬升致雨;夏季在半岛东南部沿岸为水平离岸洋流,海底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冬季海流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水温较低,气流稳定,虽多雾而不易降水。39.南美洲西部沿岸,狭长分布,纬度范围广,向赤道逼近,原因?沿岸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西岸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气流深入五.40.南美洲西海岸热沙气候狭长的原因,1.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高影响2.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南美洲特殊地区,大陆南端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虽然位于沿海地区,但是由于高大山系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所以较干旱,形成荒漠。41.南美洲北部形成热稀的原因?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处受到赤道低压的控制,形成多雨的湿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处受到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且该处为高原地形,水汽难以进入,故形成了有明显干湿季的热稀气候。42.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北是热雨气候,以南是热稀气候的原因?(1)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北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充沛,加上沿岸有赤道逆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充沛,故形成了热雨气候。(2)赤道以南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冬季降水少,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南移的影响,降水较多,故形成了热稀气候。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成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43.南美洲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南北方不同成因)安弟斯山脉的南段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地处安弟斯山脉的背风坡,山脉阻挡了西风带水汽的进入。且此地的西风为离岸风,比较干燥。东部沿岸地区为寒流经过,水汽含量少。北段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且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位置,故降水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荒漠的成因:湿润的中纬西风受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使得背风坡地区出现焚风效应,降水稀少,形成了距海很近的温带荒漠区。44.南美洲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巴西暖流增温增湿。45.中美洲热带雨林气候,1.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2.墨西哥湾暖流增温增湿。46.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乞拉朋齐位于山地、丘陵的迎风坡,来自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47.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德干高原的东西两侧有比较高峻的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水汽的进入。德干高原西侧降水多于东侧,原因?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西南季风来自海洋,水汽充足,降水多;冬季的东北季风来自陆地,降水较少;而德干高原西侧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因此西侧降水较多。48.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东亚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也最显著,形成显著的季风,所以东亚季风气候显著2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比中国靠北的原因?日本是一个海洋上的群岛国家,陆地面积小,四面临海,其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又受日本暖流的影响,故能将该分界线略微向北推移至40N左右,而中国的季风气候却具有很强的大陆性,这一界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约合35N。49.欧洲西部,分布范围较广的原因.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沿岸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地形平坦,多平原,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对西风阻碍作用较小,有利于西风深入,海岸问题:非洲为什么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非洲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纬度偏低北部大概到32N,南部到35S左右。形成海洋气候的条件是受到40到60之间的西风带影响。非洲海陆位置决定了它不可能有温海气候。即非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温带,也就没有温海气候50.塔尔沙漠的成因1.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2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51.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以及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西侧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东侧为红海,但因水体较小,因此气候较干燥,降水稀少。52.撒哈拉沙漠的成因?(1)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2)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3)红海为狭窄水体,东北为阿拉伯沙漠区,东北信风吹来干燥气流,处于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大气稳定。4)南部的副高可达18N。53.纳米布沙漠的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54.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和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因寒流经过沿岸,使近地面成为冷源,因此在近海面出现了大气逆温现象,导致大气不能够不断地上升形成热带沿海多雾性荒漠区。55.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本区域身居内陆,既受不到大陆东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的影响,又无法受到大陆西岸三圈环流中西风的影响,故降水稀少,形成了温带内陆荒漠区。56.纳米布沙漠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1.受南非高原地形的阻挡,干热气流不可以影响到东海岸2.东岸地区沿岸有暖流经过,带来充沛的水汽。57.红海两岸成为热沙气候的原因?两岸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蒸发旺盛,炎热干旱。且红海的水面狭窄,不能给两岸地区带来降水。58.加利福尼亚沙漠的成因?受副高的影响以及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59.刚果盆地雨林气候的成因和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处于南北纬10之间,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1.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来自几内亚湾的气流,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在沿海有降水,但难以进入东非高原2.西南气流本较浅薄,进入东非高原就更薄,故降水少,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夏南冬时处于18N,北冬南夏时向南移,经过东非高原的时间短,降水量少。60.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雨气候区的成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61.巴西高原东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常年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62.与同纬度的印度半岛相比,为什么阿拉伯半岛多沙漠,而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阿拉伯半岛三面被陆地所包围,常年受到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风从陆地吹到阿拉伯半岛,水汽含量少.印度半岛三面为海洋,夏季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风,风从北印度洋吹向印度半岛,带来充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使印度半岛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盛行东北季风,且此时亚洲大陆形成冷高压,气流向四周辐散,影响印度半岛,使其降水少,形成干季。63.东部非洲赤道地区是热稀气候的原因?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沿岸的暖湿水汽难以进入,使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64.非洲几内亚湾北部成为热雨气候的原因?受到几内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65.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而在其他洲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地中海沿岸地区刚好处在开口向西的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的时候,水汽能进入地中海并影响沿岸地区。而其它地区则受地形的影响,面积较狭小的。66.朝鲜半岛南北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朝鲜半岛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南部纬度较低,且沿岸受日本暖流的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离海较远且纬度较高,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故冬季气温较低,属温带季风气候。67.爪哇岛冬夏季风向的差异和原因?夏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吹东南季风,冬季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成西北季风,影响爪哇岛.成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68.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的原因?亚欧大陆东西所跨过的经度范围最广,地形较复杂,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较难进入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且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故亚欧大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69.蒙古和哈萨克形成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表现?蒙古和哈萨克地处亚欧大陆内陆,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全年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冬季离亚洲高压寒冷中心较近,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故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70.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地形:北美洲的基本地形由三部分组成:西部的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和山地.该地常年受大陆气团的影响,气候干燥。受地形的影响,冬季寒冷中心气流可影响到北美洲北部东海岸地区,且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的经过,减温减湿,使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时,因北美所处大陆面积及大西洋的面积较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小,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较小,夏季风的势力较亚洲弱,不能到达北美洲的东北部地区,使其夏季降水较少,故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71.伊朗沿海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冬季时受到亚洲高压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时,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但受到阿拉伯半岛的影响,季风所经海区面积狭小,不能给沿海地区带来降水,故形成了全年72.伊比利亚半岛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梅塞塔高原,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闭塞,为盆地状高原地形.冬季因地势高,使高原内部成为相对高压,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能进入高原,故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73.沿北纬60度从北欧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原因?沿北纬60从北欧到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特点是:越往东西伯利亚,气温的年较差越大.原因:北欧地区地形较平坦,地处西风带,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温差较小;往东西伯利亚方向,经过的地形区有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西所跨经度范围广,内部受海洋的影响小.仅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而且冷的时间很长,夏季短而温暖。74.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的原因?(1)常年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且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轮廓破碎,多半岛,使暖湿气流能深入欧洲内陆,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更广。75.拉丁美洲气候受地形影响大的原因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76.摩尔曼斯克港冬季成为不冻港的原因?因为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有影响,增温增湿,所以成为不冻港。77.英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英国地处大西洋东部,温暖湿润的气流使英国形成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降雨较多,日照较少,英国西部不适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多汁的牧草长得很好,乳畜业比较发达.东南部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英国的种植业主要集中在这个地区,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78.德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和原因,德国地势南商北低,呈阶梯状,南北两地农业有较大异。(1)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候夏季温凉,冬季阴冷,土壤较为贫瘠。农村主要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也种黑麦、燕麦、马铃薯,经营比较粗放,人口较为稀疏。2.南部高原山地,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较长,盛产葡萄,烟草、水果,以及用于制造啤酒的啤酒花。河谷两侧的山地则为森林和高山牧场,人口较稀少。79.法国西北东南气候差异和原因?西北:常年受到中纬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南:为中央高原,受地形的影响,水汽难以到达此地,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80.欧洲气候总是温和湿润的原因?大部分位于北纬35度至60度之间,位于北温带的西风带内,西南濒临大西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海洋深入大陆,沿岸又有北大西暖流经过,且山脉和平原多呈东西方向延伸,西风易把暖湿空气送进大陆内部。81.冰岛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北侧受到东格陵兰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气候寒冷。南侧受到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气候较温凉湿润。82.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到挪威北极圈内的原因?受强大的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给沿岸地区带来暖湿的气流。83.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西高东低的原因?西部:受强大的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候带的分布偏北;东部:受季风的影响较大,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气温较低,气候带的分布偏南。84.古巴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东部和北部迎东北信风,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与南部为背风地区,降水较少属于热稀85.墨西哥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墨西哥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控制,且本地地形为高原,地势较高,来自于东侧太平洋沿岸的墨西哥湾暖流的暖湿难以进入内陆影响墨西哥。因此形成了热带草原。86.墨西哥南部形成热雨的原因?墨西哥南部地处热带,常年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经过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且东部受到强大的圭亚那暖流的影响,降水丰沛,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87.南极洲比北冰洋冷的原因?南极洲地处南极寒带,而且是地势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2350米,南极洲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率大,获得太阳辐射量少,而北冰洋为海洋,热容量较大,故南极洲比北冰洋冷。88.为什么世界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上而在北纬2030度的撒哈拉沙漠?赤道地区虽地处热带,全年高温,但因其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云层较厚,降水丰沛,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而撒哈拉沙漠地处热带地区,全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气温较赤道地区高。89.印度乞拉朋齐降水量大的原因,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是这里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尤其是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挡住了西南季风由海洋吹来的湿热气流,使饱含水汽的气流被迫上升,凝结成大量的地形雨。而乞拉朋齐正位于这个地区的卡西山脉南坡,它的东西两旁均为山地,仅南面向孟加拉湾开口,地形如同漏斗状谷地,夏季南面的季风涌入,到山坡便形成倾盆大雨。90.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9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92.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1)特点:冬季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教育的培训反思课件
- 废弃房屋改造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度医护人员针对性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十套)
- 冬泳基地修缮工程方案(3篇)
- 牧场疫情防疫安全培训课件
- 农业产业强镇资金申请政策与农业产业链延伸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恢复策略的产业链创新驱动模式
- 高考加油信范本
- 社交媒体营销协议分享
- 社区预算推广方案设计
-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青光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2024年内蒙古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减糖与健康口腔课件
-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机制研究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祖国 我为您自豪》教学设计
- 消防维保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真题详解
- 品牌沙龙活动策划方案
- 子宫肌瘤的治疗与护理
- 传统文化公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