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B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C在中国的冬天,而能有这样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D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2 . 阅读下面文段,在文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_;或_;或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钻石觅缝,汩汩如泉 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ABCD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回首已往的学习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B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C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同学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4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B客死(客人死了)C吹嘘(夸张地宣扬)D琐屑(细小而琐碎的事)5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来自21个经济体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工商界人士参会,与经济体领导人进行了 。2014年12月13日,我国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我市实施教师“梯级培养”战略,努力教师发展五级培养平台。A沟通庄重搭建B勾通庄重建设C沟通隆重搭建D勾通隆重建设6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ji)黄晕(yn)酝酿(lin)威慑(ni)B尴尬 ()树杈((ch)霎时(sh)援助(hun)C刹那(ch)应和(h)梦寐(mi)贮蓄(zh)D清冽(li)栅栏(zh)铭记(mn)枯涸()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家乡的红菇我的家乡宁化是一块物华天宝之地:在涓涓的清流中,在肥沃的土地上,在蜿蜒的山岭间,在茂密的树林下,都有许多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其中,那“不种自长,不削自圆,不染自红”的红菇,给我留下温婉深刻的记忆。儿时,每当仲夏,下了一场透雨之后,哥哥姐姐都会和伙伴们相约,黎明即起,踩着薄雾去山林寻觅红菇。我想追随他们去,但都被拒绝了:“你还小啊,山高林密,红菇难寻,你不能去。”我只好悻悻地站在村口,眼巴巴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失落感。我只有想象着,在大山里面,在树林里面,在草丛里面,红菇生长的样子。快到中午,哥哥姐姐背着装满红菇的背篓回来了。母亲帮着他们把采摘回来的红菇倒在席子上,先按照大小进行分类,然后放到太阳下晾晒,直到晒成红菇干。满满一背篓的鲜红菇,也晒不出多少菇干,真是不易。母亲告诉我,红菇干很珍贵,吃了之后最能补养身子,是滋补佳品。母亲轻轻地把红菇干收起来,贮存好,等到冬天没有了新鲜蔬菜时,就用红菇干做菜。红菇的味道有一种独特的清甜,最香的是过年时母亲做的红菇干炖肉,那真是香入心脾啊。父亲曾经告诉我,红菇只生在山间柯树林下沉积了很多年的腐植叶中,如果把柯树砍了,这里就再也不会生长红菇了。只要菇穴不被挖坏,在同一个地方,红菇就一年又一年地长。我与红菇的第一次亲密相遇,是在夏天雨后的一个清晨。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我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背上小竹篓,拿起一把镰刀,就出发了。按照从哥哥姐姐那里得知的路径,我开始向着山林深处攀爬。红菇是野生菌,在柯树林下潮湿的地上悄悄生长,有的躲在树兜底下,有的藏在石头后面,有的潜在落叶里,有的伏在草丛间,像是在和人们捉迷藏。柯树林越来越密,已经没有了路,脚下是松软的湿地。我睁大眼睛,寻觅着那位躲藏起来的红颜白裙的女孩子。忽然,我看见前面不远的草丛里有一抹艳红。“是红菇!”我的心不由得“咚咚咚”地跳了起来,蹑手蹑脚地向前走去。来到近前,却不见了红菇的踪影。我俯身扒开落叶,啥也没有,真让我失望。直起腰,转过身,我正要走开,却忽然发现,一朵红菇正向我微笑呢。我缓缓蹲在她的身边,轻轻分开草叶,慢慢挖开泥土,小心翼翼地将红菇整朵拔起。这是我采到的第一朵红菇。我仔细地端详着,桃红色的菇伞,洁白的菇身,真像一个红颜素裙的少女啊!我把红菇放进背篓,再把挖开的泥土重新埋上,并将枯叶重新铺好,保护好红菇穴,希望来年还会有红菇在这里生长。那时候,乡下还没人拿红菇干去卖钱,都是自家吃。随着市场经济在乡下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蕴藏在红菇身上的经济价值,于是,人们开始涌向山林,大量采挖红菇,然后拿去卖钱。每一次哥哥姐姐来城里,我都会问起家乡的红菇,从他们那里得知,由于红菇目前还无法进行人工种植,再加上砍伐树木,所以山林里野生的红菇是越来越少了。我听了之后,心中有些惆怅。明年夏天,我要在红菇飘香的季节,重回家乡,重上山林,重走一次少时找寻红菇的那条山路。只是不知道,在那座山岭上,在那片柯林里,在那个树兜下,在那丛草叶中,我还能够找到红颜素裙的红菇吗?(选自2017年1月7日福州日报)7 . 阅读选文第段,用原文词句完成填空。儿时采红菇的时间是仲夏的黎明,自然条件是_之后,“我”被拒绝的理由是_,山高林密,红菇难寻,不能同去,“我”心里有一种_。8 . 第段第1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红菇是野生菌,在柯树林下潮湿的地上悄悄生长,有的躲在树兜底下,有的藏在石头后面,有的潜在落叶里,有的伏在草丛间,像是在和人们捉迷藏。9 . 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0 . 选文第段揭示了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怎样的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叛逆之痛秦文君身处花季时,我是个向往自由的人,喜欢过无拘无束的生活,喜欢一个人久久地看天空,喜欢假日里骑着旧自行车闯一条陌生的线路但最爱的是泡在女伴家里聊天,从傍晚到天黑。而把这一切称之为“散漫”,决计改变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有点守旧,甚至严厉,太讲规矩,与天下的母亲一样,她是个很实际的人。母亲总在我凝神遐想时差我做家务事,常常在我打算冒险时警告我几句,最难堪的是我在女伴家谈兴正浓时,她会站在楼下喊我的名字,催我回家。有几次我想蒙混过关,躲在女伴家不应声,她会仰着头执拗地叫下去,那炯炯的目光如利剑一般似乎能穿透厚厚的砖墙,看清我所有的劣迹。我自然是心生叛逆,偷偷地起草过给母亲的抗议信,在日记里写过独立宣言,甚至,还向女伴哭诉过内心的那种苦恼。女伴静静地听着,突然问:“你妈妈是否为你挑食生气,再三要你吃不爱吃的菜?”“是啊!”我说,“她爱管头管脚。”女伴又问:“下雨天你懒得带伞,结果淋了雨,你妈大骂你一顿?”“就是呀!”我说,“她过于严厉了。”女伴顿了顿,说:“你遇到不喜欢的人就把头扭过去,而你妈却让你学会克制自己。还有,她要求你字要写得好,要按时入睡,要走路时不驼背,待亲戚要热情”“你全知道了?”我说,“我整天就听她唠叨这些!”女伴一时间低头无语。中学毕业前夕,我和母亲又为了一些小事争执起来。那种母女摩擦是当时最真实的生活。我跑到女伴家告诉她,自己心灰意懒,现在只要有地方肯收留我,我拔腿就走。女伴惊讶地看着我,说她母亲以前也是个严母,她从12岁起就开始跟母亲顶嘴,母女之争从未结束过,直到有一年,她的母亲患了绝症。她母亲患的是一种奇怪的浮肿病,像有人在其身体里吹气,浑身都肿胀开来,最后,她的头肿得像个灯笼,眼睛都睁不开了。在临终前,她拉着女儿的手哭了,说她之所以这么严格地管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优秀起来,长大后远离别人的指责。女伴流着泪说,如果有机会重当一次女儿的话,她会选择另一种方式,即使是叛逆,也是温和的、理智的。因为母亲永远是一生中血脉相承的、最亲近的人,她为自己的过分而心痛。从此,我再没抱怨有个爱管教我的母亲,遇上母女分歧时,也不再母亲说往南我偏向北,而是潇洒地想:这不过是暂时的,比起母女之爱,它实在微不足道。直到我真正长大后,母亲才宽容起来。现在,只要听到亲友们说我的好话,她总是骄傲地说:“我女儿从小就很优秀。”仿佛我天生就有惜时如金的好习惯,天生就做事认真,待人和蔼,写字一笔一画母亲那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我相信,天下母亲那不朽的苦心。可要真正接受这一点,非要历遍成长的过程:包括失去与获得,包括叛逆时的痛楚感觉(选自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11 . 文章结尾说“母亲那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我相信,天下母亲那不朽的苦心。”请问母亲“不朽的苦心”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12 . 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3 .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母亲的形象。14 . 阅读本文后,请你给那些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同龄人提几条建议。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5 . 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6 . 下列带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三军可夺帅也(夺取)C非淡泊无以明志(没办法)D淫慢则不能励精(懈怠)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博学而笃志笃:_(2)非学无以广才广:_(3)夫君子之行夫:_18 . 翻译下列句子。(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9 . (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_”字,对比鲜明。20 .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四、情景默写积累与运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1. _,自露为霜(诗经蒹葭)2. 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会挽雕弓如满月,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十则中的语句填空)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点明诗人忧国忧民这一主旨被后人传唱吟咏的千古名句是_,_。7. 送东阳马生序中,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是_。8. 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两句与水有关的名句。_,_。五、诗歌鉴赏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二两句所展示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21 . 请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出下联。鞠躬尽瘁,孔明义感天。七、名著阅读22 . 名著导读。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燃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2)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