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2018年鄂城区青少年校园足球锦标赛上,经过我校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终于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B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C每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建设有贡献的人。D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书法展览等活动,我们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2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二、基础知识综合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温馨是一种境界。温馨是粗茶淡饭中的欢笑,是生活清贫中的(甲)(坦然 坦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艰难中的(乙)(和睦 和蔼),是面对一切不幸,却拥有理解和欢悦,是平平淡淡中的体贴和相守是渗入静m( )树林中的阳光,分射出丝丝的光束,织出宜人的景致:妻子xin( )熟地操持家务;老奶奶笑吟吟地牵着孙子去玩;一次深情的注视,一句“天寒了,多加一件衣服”的关怀,一句“你是否依然爱我”的追问透过这些惬意的温情,使我们分外陶醉。(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静m(_) xin(_)熟从(A.cng B.cng)容 笑吟吟(A.yng B.yn)(2)从(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甲)_(乙)_(3)划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三、现代文阅读阅读说明文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完成小题。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本文有删改)4 . 文章以_为顺序,介绍了_。5 . 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魏晋时期:个性解放(l)唐朝前期:_(2)宋朝:_(3)明朝:_6 . 第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7 . 第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8 . 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绝”的表达效果。阅读快乐单车,完成下列小题 快乐单车紫陌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一段时间了。骑自行车出行,环保健身不用说,我还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四季的温暖寒凉,体验春风、夏雨、秋叶、冬雪细致入微的变化与静美,一路走一路欣赏着它们给我的惊喜。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还是偷着学会的。那时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买辆新自行车可是件大事,车子也是家里添置的大件。父亲在乡中学教书,每天两个来回上下班,都是步行,地里还有一大摊活儿等着父亲下了班去干呢。为了节约时间,父母权衡再三,决定买辆自行车。父亲托在县里棉麻公司上班的舅爷给搞到了一张自行车票,用去家里的全部积蓄,推回了一辆“燕山”牌大“二八”自行车。这辆大“二八”自行车结实,载重量大,农忙时,一星半点的,可以往家驮粮食。哥哥、姐姐先后在父亲教书的学校上初中,上学下学,风风雨雨,父亲用这辆自行车将儿女们驮着送入了高中、师范。哥哥、姐姐初中毕业,我又上了初中,父亲自行车的后座又坐上了我。后来,小舅舅把他的一辆自行车给了我,虽然不是新的,但总算可以自己骑行上下学,不用再搭爸爸的车子。每个清晨,每个黄昏,骑行在乡间的土路上。春天,两侧高高的白杨吐绿长叶,巴掌大的树叶在风中“哗哗”作响,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油油铺向天边,新鲜泥土的气息伴着庄稼的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夏天,浓荫蔽日,蝉儿藏在树叶下不知疲倦地高叫着,忽尔一阵雨过,骑车可就难行了,车轱辘和瓦圈当中塞满泥,车轮转动不得,还得从路边捡根棍,一边走一边捅泥,寸步难行,一身泥水。秋天,树叶凋零,落叶铺满土路,骑车从落叶上碾过,“沙沙”作响。冬天,一场大雪过后,骑车上学就显得艰难,天冷地滑,稍不留神,就会连人带车摔倒路边。有坦途、有风雨、有艰难,这辆二手自行车陪我度过了初中生活,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每天上学放学后座上都会载着一个同学,有时甚至是两个前边大梁上也坐一个。有一次三个人一辆车,又说又笑,又打又闹,一不小心冲进了路边的排水沟,一人一身土一身泥,却仍然“哈哈”大笑。我们在风中,在雨中,在阳光里,在白杨下,一路高歌,一路欢笑,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六里地距离成了最快乐的旅程。我上高中时,哥哥姐姐都已工作了,高中学校在县城,离家三十多里地。哥哥姐姐共同出资,给我买了辆“梅花”牌“二六”大链盒自行车,小巧精致,这是真正意义上属于我的自行车。从此,这辆车风风雨雨陪伴我辛苦、充实、不断成长的高中生活,然后把我送离了高中,送离了县城,让我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每当骑车而行,风儿掠过耳畔,似又回到青春飞扬的少年时光,回到泥土飘香的乡间土路,回到那回不去的从前(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第3期,有删改)9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自行车为线索,回忆了有关自行车的几件往事,条理清晰,脉络分明。B第段中,父母权衡再三才决定买辆自行车,表明了“我”家境的贫穷,父母的吝啬。C第段生动地展现了乡间土路上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表现了“我”骑车上下学的兴奋与烦恼。D第段在叙述基础上抒情,骑车上学的路上有坦途、有风雨、有艰难,但更是充满了少年的快乐。10 . 请简要概括与自行车有关的三件事。11 . 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析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辆车风风雨雨陪伴我辛苦、充实、不断成长的高中生活,然后把我送离了高中,送离了县城,让我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12 .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小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非天质之卑(_)(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3)同舍生皆被绮绣(_)1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言和而色夷/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心不若余之专耳/当余之从师也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心中有足乐者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5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从借书、从师、衣食等讲述了作者年少时求学的艰难经历。B作者采用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劝勉马生更加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C文中描写作者向“先达”求教的场面,语言夸张,暗讽当时读书人热衷功名。D第段画线句子是疑问句,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同时起到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的作用。16 . 作者多次将自己与“太学生”进行对比,请任意找出两组,并简析其作用。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五、情景默写18 . 古诗文默写。(1)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自己内心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4)家国情怀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表明自己临危受命;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表达建功立业的理想。六、课外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9 . 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0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1 . 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七、名著阅读22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在沂岭杀四虎后,最终被逼上梁山。(_)(2)“呼保义”是宋江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馆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 (_)(3)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_)八、综合性学习23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为配合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学校校刊为了增强同学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意识,开展对联征集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上联,写出下联。上联: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下联:_,_。(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