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的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B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C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着,信也。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2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B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C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D纪录片舌尖上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潘长江表演的小品节目妙趣横生,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B通过学习第四单元所选的文章,使我们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C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D我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操作和判断都必须准确无误。4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ABCD5 . 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的铁路系统。(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丽所,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的文字之一。A完善折服悠久B完整佩服悠长C完善佩服悠长D完整折服悠久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粗的词语注音。(1)我四路军当面之敌纷纷ku(_)退。(2)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l(_)。(3)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_)。(4)八千名观众一起翘(_)首而望。三、现代文阅读【课文探究】7 . 文章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怎样深刻的含义?8 . 课文中很多处描写看似简单,实际上使得文章在表现人物和交代事件上更周密,起到了“伏笔”的作用。请你从文中找两个这样的例子来探究一番。9 .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写出你的探究结果。阅读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一文,回答下列小题。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1)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3)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萌,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4)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要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5)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6)炊烟就像小村的晨钟暮鼓,村人们每天随着缕缕炊烟晨起晚息的生活,永恒留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想起家乡这缕缕炊烟,我的内心都会涌起一份思念,这思念是浓浓的。(7)早晨的炊烟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是轻淡的,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8)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9)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悠长的,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10)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是辛弃疾笔下的诗句;“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11)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陆游的诗句,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12)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于是,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我才突然明白这比喻中寄托了母亲最美好的心愿:一家人饱暖无忧。(13)在我的眼里,炊烟自由舒展,浓淡随意,炊烟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记忆中,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画上记录着浓浓的母爱,还有浓浓的乡情。(选文有刪改)10 . 依据文章内容,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11 .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炊烟就像小村的晨钟暮鼓,村人们每天随着缕缕炊烟晨起晚息的生活,永恒留在我的记忆里。12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B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要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C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陆游的诗句,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D作者在离家多年后,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才突然明白这比喻中寄托了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孩子的学习越来越有进步,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富裕。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详细描写出城市繁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少年生活的厌恶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厌恶之情。13 . 第(10)(11)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4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非学无以广才广:_(2)年与时驰驰:_(3)遂成枯落遂:_15 . 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小句划分两处)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16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7 . 在这封信里,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五、句子默写18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神龟虽寿,_;_,终为土灰。(龟虽寿曹操)(2)使至塞上中,王维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丽塞外风光,并把自己的孤寂之情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的句子是:_,_。(3)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通过仰视、俯视两种观察角度,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_,_。(4)_,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_。(野望王绩)(5)_,_。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诗歌的首联和颔联。20 . 诗中的“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两句,采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七、语言表达21 . 语言运用动物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仿照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八、名著阅读22 . 名著阅读。请你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选段,完成下面三个小题。保尔憋了好久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终于爆发了。他总是这样,一发起火来,动作就异常迅猛。“怎么,你们这帮坏蛋、奸商,竟敢欺负人?”保尔像蹬着弹簧,两手一撐就蹿到中铺上,挥起拳头,朝莫季卡那副蛮橫无耻的脸上猛力打去。这一拳真有劲,那个家伙一下子就栽下去。跌落在过道里的人们的头上。“你们这帮混蛋,统统给我滚下去。不然的话,我就要你们的狗命!”保尔用枪指着上铺那四个人的鼻子,怒冲冲地吼着。这样一来,局面完全改变了。丽达密切注视着周围所有的人,要是有谁敢碰碰保尔,她就准备开枪。上铺马上腾出来了,那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也慌忙躲到隔壁的铺位上去。(1)请给“再也按捺不住”句中的加点字“捺”注音:_(2)请概述选段中说的是什么事情。(3)从这件事情中你看到保尔具有什么样的性格?九、综合性学习说明性文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关于“微波炉烹调食品”的主题阅读(网络传闻)近来微博网友“美丽在线”发了一条“保健信息”:吃微波炉烹调的食品会致癌,这引发了各地网友的热议。(1)“我心飞扬”:人们通常认为微波炉食品是安全的。事实上,我们的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却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有研究表明,加热不当的微波食品,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依然”:支持少用微波炉。我也相信微波炉是会破坏食物的,比如烤过的面包硬的像石头,而且还是焦的,确实已经变质了,这说明微波食品产生了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3)“闻者”:微波炉加热的食品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食物的营养成分会严重流失;另外在加热过程中要远离微波炉,那些辐射出来的微波是不安全的,7米以内最危险。(4)“无言的结局”: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有人在器皿上不加盖,有人使用劣质的塑料袋装上食物直接放进微波炉内。(5)“消毒酒精棉”:某人好像不咋干家务吧。烤面包的方法不对,咋还怨机器呢?个人觉得,不管用什么工具,方法最重要。(专家看法)(1)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专家范志红副教授: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它并不直接产生致癌物。如果食物加热温度过高,超过了12O,就可能产生疑似致癌物,比如煎炸烤制各种面食、薯条、咖啡豆等食品;超过2OO,则可能产生致癌物,比如煎炸烤烹调鱼肉等;超过3OO,则会大量产生致癌物,比如烹调肉类食品不当发生焦煳时。所以,微波加热食物时间宜短不宜长,操作微波炉时设置加热温度也不要过高。(2)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物理学女教授戴尔:微波炉主要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只要使用专用的微波炉餐具,并且水分没有蒸干,食物的温度就会低于1OO,不会产生致癌物质。(3)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张铁雁:家用微波炉微波的频率是245O兆赫,这种微波不能透入人体伤害内部器官和组织,只能使皮肤和体表组织发热,只要不是持续长时间地辐射,一般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世界上微波炉普及率最高的美国,9O以上的家庭在使用微波炉,全世界微波炉的年销量已达到38OO万台,可是还没有一例因微波炉使用引起微波辐射对人体伤害的报道。当然在微波炉停止工作前不能打开拿取食品。(4)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专家:经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以后,维生素C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损耗率为19.04。另外,微波炉烹饪后,食品中的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膀,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所以,微波炉烹饪不会使食物的营养流失。23 . 上述材料中,网友与专家的共同看法主要涉及“微波炉烹调食品”的哪些问题?请分点概括。24 . 选文中划线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