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四课走向小康导学案 粤教版_第1页
九年级政治 第四课走向小康导学案 粤教版_第2页
九年级政治 第四课走向小康导学案 粤教版_第3页
九年级政治 第四课走向小康导学案 粤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思想品德第四课走向小康 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教材分析】本课“走向小康”,首先通过“感受小康”让学生体验人民生活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然后,过渡到“解读小康”,使学生理解小康内涵的历史演变,知道小康的标准以及不同阶段的小康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识“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激发学生的使命感。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观察社会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认识“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3、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基本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三、【教学重点难点】 “解读小康”是教学的重点。因为本层次涉及的知识性问题较多,比如小康的内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等。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理解是教学难点。本部分内容理性化程度更高,教科书中偏重于理论本身的分析,而学生对此缺乏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准确,因此,这部分是教学难点。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堂堂清练习题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学习过程和指导:(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我家的“现代化”进程,让学生感受小康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在具体事例中真切感受小康生活的到来,使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感受人民生活富起来的事实。 (板书课题)第四课走向小康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或板书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二)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2228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考题,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相关答案,并用铅笔做好标记,10分钟后检查,看谁回答得快而且准确。1我国现代意义上小康水平的内涵是什么?2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是什么?。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是什么?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6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小康的新特点是什么? 8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意义是什么? 9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三大差距是什么?(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四)教师检查并点拨、更正和补充(20分钟)(练、议、教)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1、让学生列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并谈感悟。哪些方面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变化感悟住房交通通信家用电器衣着饮食引导学生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方式三:查找相关资料和数据,了解我国实现了由温饱到到小康的跨越。例如:鼓起来的“钱袋子”;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图示说明)等。通过直观、形象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受到新启迪。2、第一层次:“小康社会”的提出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方式一:阐述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的提出和内涵,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的关系。1980年0年方式二:介绍“小康”。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不同发展时期小康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标准,目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初步实现小康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激发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之情。3、第二层次:正确认识总体小康方式一:通过资料和数据比较,认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的特点。得出结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总体水平”上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是“温饱型”小康。引导学生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社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理解,并结合以前所学的基本国情等方面的教育,启发学生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的现状,理解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方式二:小组探究,阅读资料“所谓小康,是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让学生尝试总结出“小康”生活的几条标准,并再次利用这些标准衡量我国小康目标的实现情况,即哪些地区、哪些阶层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而哪些地区、哪些阶层还未过上小康生活。引导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中的下岗、民工潮现象开展讨论,说说它们与“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的说法是否矛盾,从而正确认识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的内涵。这个活动的目标有二: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一层次的教学内容;二是为下一层次(即理解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4、第三层次:全面小康的提出、特点和具体要求。方式一:教师播放视频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全面小康的内涵,感受全面小康社会的远景。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和数据资料的比较,让学生懂得“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深刻地理解全面小康的内涵,感受全面小康社会的远景。 七、教学资料要求(一)、文字资料:鼓起来的“钱袋子”: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创造的新名词“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而如今,“万元户”已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因为在中国家庭里,特别是在城镇家庭里,“万元户”太普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是几何级数递增的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过去,中国人见面的常用口头语是“吃了吗?”现在很少能够听到。“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精起来的饮食:食不厌精,是中国人的梦想。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食消费量不断下降,副食的消费量在攀升,中国人吃得越来越好。特别是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已经摆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粗放消费方式,逐渐向讲究营养、风味、方便等集约消费方式转变。高起来的文化程度:十几年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对于教育的投资和关注的热情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各个阶段的教育始终相伴。今天,不仅大学生越来越多,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也明显增多,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在快速提高。热起来的假日旅游:十几年前的中国人,既没有太多的闲钱,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节假日要么待在家里,要么走亲访友。即使出去走一走,活动的半径也很小。而今天,一到“黄金周”,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游人如织。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还“周游列国”。旅游正成为中国人的新时尚。快起来的通讯方式:十多年前,写封家信,是大多数中国人与亲人的交流方式。奢侈一点,到邮电部门打个长途电话。今天,人们的通讯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便捷,不仅家里的电话可以随时拨打,还可以用手机发短信息,用计算机发送电子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迅速缩短。(二)、第四课走向小康知识点归纳1我国现代意义上小康水平的内涵。所谓小康水平,是在全面发展国民经济 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是要逐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物质生活比较宽裕; (2)精神生活比较充实;(3)生活环境改善;(4)人口素质提高;(5)公益事业发展;(6)社会治安良好。2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也就是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具体地说,就是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和政府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 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以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更加”)。7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小康的新特点。与总体的、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