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是中国关于畜禽产地检疫工作的一套国家标准,旨在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该规范详细规定了畜禽在离开饲养地前必须进行的检疫程序、方法及要求,涉及畜禽的种类包括猪、牛、羊、鸡、鸭等常见畜禽。具体要点包括: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畜禽的产地检疫工作,包括畜禽的饲养场、中转站、集贸市场等产地环境。

  2. 检疫机构与人员:明确了实施产地检疫的机构应为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官方兽医资格证书。

  3. 检疫对象与重点:规定了需要重点检疫的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并根据畜禽种类和当地疫情动态调整检疫重点。

  4. 检疫程序

    • 申报:畜禽养殖者或货主在畜禽出售或调运前,需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 现场检查:检疫人员到现场对畜禽进行临床检查,观察畜禽的精神状态、行为、体表、呼吸、排泄等情况。
    • 实验室检测:必要时,对疑似患病的畜禽或根据规定需要抽检的,采集样本送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
    • 出具证明:检疫合格的畜禽,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不合格的,则按相关规定处理。
  5. 不合格处理:对于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应依据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进行隔离治疗、扑杀无害化处理或限制移动等措施,并对污染的场地和工具进行消毒。

  6. 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检疫过程、结果及处理措施,建立健全检疫档案,并按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重大动物疫情。

  7. 宣传教育与培训:强调对畜禽养殖者进行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定期组织检疫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检疫技术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10-03 颁布
  • 1997-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_第1页
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_第2页
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畜禽产地检疫规范6549at of 标准适用于离开饲养产地之前的畜禽检疫。2术语疫区:在发生严重的或当地新发现的动物传染病时,由县以上农牧行政部门划定,并经同级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实行封锁的地区。3疫情调变了解当地疫情,确定动物是否来自疫区。4查验免疫证明检查按国家或地方规定必须强制预防接种的项目,动物必须处在免疫有效期内。貌、营养、立卧姿势、呼吸、反当状态,羽、冠、髯。5.,2动态检查运动时头、颈、腰、背、四肢的运动状态。嚼、吞咽时反应状态。同时应检查排便时姿势,粪尿的质度、颜色、含混物、气味。5%个体。养状况、起卧运动姿势、反当以及皮肤、被毛、羽毛、冠、髯、呼吸、可视粘膜、天然孔、鼻镜、粪、尿等。根)温度、弹性,胸廓、腹部敏感性,体表淋巴结的大小、形状、硬度、活动性、敏感性等,嗦囊内容物性状。必要时进行直肠检查。6549一1996叩诊心、肺、胃、肠、肝区的音响、位置和界限,胸、腹部敏感程度。嗽声、心音、肺泡气管呼吸音、胃肠蠕动音等。搏、呼吸数。出物、分泌物、病理性产物的颜色、质度、气味等。注:种、乳、实验、投用动物,其他在产地检疫中检出畜禽传染病时,按有关兽医法规处理。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农业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