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病课件_第1页
急性高原病课件_第2页
急性高原病课件_第3页
急性高原病课件_第4页
急性高原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原环境医学防护知识及急性高原病的救治,何谓高原,从地理学上讲,凡海拔500m以上的高地均称为高原。从医学角度讲,“高原”系指海拔3000m以上高地,5000m以上为“特高海拔”。医学上之所以把3000m作为高原的界限,是因为在这个高度上大多数人在静息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超过这个高度,其生理、生化、病理和临床方面的改变明显加剧。,高原气候,一、大气压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和氧分压高度大气压氧分压吸入气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m)(mmHg)(mmHg)(mmHg)(%)海平7601591499510006891401349520006081251179230005301171019040004681008885500041285767560003617466668000270564760,二、气温:与海拔高度有关:由于大气的热源位于地面,所以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平均降低约6。与太阳辐射有关:太阳直射的阳面热而阴面凉。与风速大小有关。三、湿度:大气中的水汽压与温度、海拔高度及距海岸线的远近有关。气温越低、海拔越高、距海岸线越远,水汽压越低。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海拔2000m高度降低一半,4000m只有1/4,6500m只有110。,四、辐射:辐射增强是高原环境特征之一,包括太阳辐射、紫外线辐射、电离辐射。,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低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高原环境对机体生理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平原人缓慢进入高原时,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以代偿性反应为主;当快速高原时,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而诱发某些疾病。但随着在高原居住时间的延长,机体依靠自身的生理调节作用,会产生一系列代偿性生理功能改变,使各系统机能达到新的平衡,最后达到新的内外环境统一而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一)低氧对脑功能的影响1、轻度低氧时,表现为兴奋性增高、欣快感、情绪激动、失眠、幻听、幻觉、智力减退等。一般认为,到达1500m时可出现轻微智力障碍,到达3000m时,许多人智力逐渐下降,但能完成已熟练掌握的操作。感觉开始减退,视觉和听觉出现偏差。2、中度低氧时,大脑皮质功能的紊乱由兴奋转向抑制,表现为抑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3、严重低氧时,兴奋过程和条件反射逐渐减弱,抑制过程逐渐加重。可出现醉酒状态、定向力和判断力障碍、情绪不稳定等。随后出现抑郁、头痛、迟钝、淡漠、神志恍惚、步态不稳、语无伦次、嗜睡,甚至意识突然丧失、抽搐、昏迷。,(二)高原环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心率的变化:进入高原初期,心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心率增快的幅度个体差异很大。2、血压的变化:初入高原,多数人血压变化不大,部分人有不同程度升高,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恢复至正常。久居后,有的人存在高原高血压、高原低血压、高原低脉压。3、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高原低氧可使肺动脉压升高,这是适应性表现。但在此基础上受到过度疲劳、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缺氧进一步加重,可发生肺水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还可引起右心负荷过重而高原心脏病。4、脑循环的影响:在高原低氧下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脑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进入脑实质形成脑水肿。高原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PCO2排除过多,造成呼吸碱中毒。,(三)高原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缺氧促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增多。由于红细胞增多,导致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增高,形成高粘度血症,微循环时间延长,血栓形成倾向增加。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红细胞生成过度增加,可引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高原病)。,(四)高原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唾液腺:进入高原后唾液分泌量减少,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缓解;2、胃腺:胃液分泌和蠕动均明显下降。高原以萎缩性胃炎多见。高原环境常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这与餐后胃蠕动障碍、胃液、胃酸、胃蛋白酶生成降低有关。3、肠腺:分泌功能下降,常出现消化和吸收功能降低。4、胃肠蠕动和吸收功能: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受抑制,张力减弱,蠕动速度和幅度减少,常出现胃肠胀气。这种情况随海拔升高更加明显。,何谓高原病,高原病又称高山适应不全症,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加上恶劣天气:寒冷、风、雨、雪、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及体力负荷过重,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高原不适应综合症。高原低气压性缺氧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分类,急性高原反应临床表现:平原人或高原人久居平原后进入高原或高原人进人更高海拔地区后发病。初入海拔3000m以上地区,大多数人都可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大多数在1周内);表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见,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退,可伴有失眠、多梦、口唇紫绀;一般在第12天症状明显,以后减轻,一周左右消失;少数人症状加重,发展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治疗:症状轻者可不予特殊处理,多可自愈。重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如如休息、口服鲁米那、安定、索米痛、胃复安、氨茶碱等,吸氧,或用利尿药如呋塞米或乙酰唑胺125250mg,每12小时一次。一般在5d至半月内病情缓解或痊愈。,高原肺水肿1.病史发病率在3%左右,未经治疗其死亡率可达40%左右。发病者为初到或重返高原的人,有过度疲劳、从事体力劳动、气温骤降等诱因。一般在进人高原后3d之内发病,尤以24-48h为多,夜间常较严重,这与睡眠时缺氧加重有关。,2.临床表现(1)症状:许多病例早期有高原反应的先兆症状,如过度疲劳感、静息时呼吸困难、干咳、头痛、头昏、心悸、失眠、厌食、恶心等,随后出现明显气促,紫绀,端坐呼吸,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或咯血,多数为大量,12h内可达200400ml,甚至从口鼻涌出。部分病人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一般无发热,部分病人体温过高,提示合并感染。(2)体征:体征以两肺布满湿性罗音为最突出。呼吸增快,可达3040次/min。部分病人面色苍白或呈灰色,口唇、耳垂、指甲及颜面不同程度的紫紺。严重者可有皮肤及四肢苍白、冰冷,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心率加快可达120140次/min,部分病人在心尖部或肺动脉瓣区可闻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少数病人可有收缩期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及颜面浮肿等右心衰竭体征。,3.辅助检查(1)血白细胞计数(2)心电图(3)X线检查(4)动脉血气分析,4.治疗原则,其治疗原则在于早期发现,严格卧床休息及充分给氧。若能在短时间内送到低地则病情迅速好转。如果不具备快速转运条件,则主张就地积极抢救,不勉强长途运送,只要措施得当,预后较好。,1.病人绝对静卧休息,吸入流量高浓度氧,保暖,严禁大量饮水。2.地塞米松1020mg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2次。3.氨茶碱如无低血压,可舌下含化硝苯啶510mg降低肺动脉压,如出现右心衰竭,可用毒毛旋花子甙K或毛花甙C,以及利尿剂。4.吗啡:对病情十分严重、烦躁、咳大量血性泡沫痰者效果明显,对嗜睡、昏迷、呼吸不规则、心率较快者不宜用。5.抗生素的应用合并感染应使用强有力的抗生素。6.初步急救,待病情稳定后,安全转移至海拔较低处。,高原脑水肿发病率较低(1),死亡率高;进入海拔4000m以上地区,过劳或精神过度紧张作为诱因;表现:先有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并逐渐加重,出现显著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剧烈头痛、头晕、频繁恶心、呕吐、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精神萎靡或烦躁,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以至昏迷,部分病人可发生抽搐或脑膜刺激症状。原因:在缺氧环境下过度呼吸,使二氧化碳呼出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不仅使脑血管收缩,还可因此意识丧失,引发高原脑水肿。预防呼吸性碱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报纸。,处理原则,本病病情危重,必须及时就地进行抢救。1.应持续吸氧,氧流量一般为36Lmin,直至病人直至病人神志清醒后23d酌情停氧。2.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细胞色素C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有条件可输血清白蛋白或浓缩血浆,对减轻脑水肿有效。3.头部戴冰帽、低温冬眠等保护脑细胞。4.有严重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5.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必要的抗感染措施。病情稳定后,立即下山是挽救生命之关键!急送医院,急性高原病的预防1.体检对进人高原地区的人群应进行全面查体,有严重心、肺、肾、肝疾病、高血压、甲亢和贫血等病人均不宜进入高原。肥胖者耗氧量较高,出现急慢性高原病的机会大于较瘦者2.适应性锻炼阶梯性升高,如需进人海4000m以上地区,一般应在海拔20003000m地区适应性锻炼1周左右。在适应期间,要较大量体育活动,经过锻炼,可促进机体对低氧的适应能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而降低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进入高原初期,体力劳动不宜过大、过长,待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劳动强度和延长时间。,3.药物预防(1)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对初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地域的人员,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使用。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刺五加、人参、红景天、丹参、五味子及党参等。复方制剂药物效果更好,近年认为,我国中藏药复方红景天具有预防急性高原反应作用,但缺乏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其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还有一些食物也可以提高机体的缺氧耐受力,如胡萝卜、苹果等。,(2)服用预防其他疾病的药物:感冒是高原易患疾病,是初入高原人员的大敌。因其极易加重高原反应,或并发高原肺水肿,危及生命。因此,进入高原执行任务及旅游度假的人员,应重视感冒的预防工作,及时服用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金银花等药物。建议备药:止痛、止泻、防感冒、抗生素、胃动力药、创可贴、硝苯吡啶、氨茶碱等。,4、诱因预防(1)预防和治疗上感:进入高原前已有上感者,最好不要进入高原。在途中仅有上感者,应予以积极治疗,在途中和到目的地应随访。(2)注意防寒:寒冷可以降低机体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性,寒冷是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的重要诱因。(3)禁止酗酒:在进入高原途中及进入高原15天内禁止饮酒,更不能酗酒。(4)补充营养和热量:特别是糖和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最重要,应300mg/d。(5)适量劳动负荷:初入高海拔地区时,劳动能力普遍降低,体力恢复慢。因此,刚进入高原的前3d或1周内最好不安排重体力劳动。劳动负荷量维持在低海拔同一人群的60,在最初15天内,以轻体力劳动为主,逐渐过渡到要求的负荷量,每天应小于8小时,最好为6小时。,到达高原后的注意事项,()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1214小时左右产生。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力,而要立刻卧床休息。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入高原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身体负荷不宜过重。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8)睡眠以高枕侧卧为佳;(9)注意着装,防止受凉感冒,着装原则:宜暖不宜凉。,高原营养,高原缺氧环境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功能相较平原地区减弱(因为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进驻高原应保持的合理膳食结构:1.热量:高原、高寒地区一定要注意饮食应保持高热量,因为人体在高原地区5天所消耗的能量比内地平原地区多3%5%,并且停留时间越久所消耗热量越多;2.三大物质供给比例:高糖(4)、高蛋白(1)、高脂肪(0.75),单位:g;3.维生素:其消耗量在缺氧条件下是平时的25倍。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钙等微量元素。,吸氧治疗需注意事项吸氧是救治严重高原病首要措施,但用吸氧来预防高原病没有必要,反而会延缓机体主动产生对低氧的耐力。中、重度急性高原反应或轻、中度高原肺水肿可用鼻导管法或鼻塞法吸氧,流量13Lmin,氧浓度可达25%33%;重度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应及时使用面罩法吸氧,流量68Lmin,氧浓度可达60%左右。湿化瓶内的水温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