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酝酿(ling)黄晕(yn)贮蓄(zh)哄堂大笑(hng)B静谧(m)匀称(chn)怅然(zhng)咄咄逼人(du)C憔悴(cu)抖擞(su)蜷伏(qun)拈轻怕重(nin)D徘徊(hu)蝉蜕(tu)狭隘(i)怪诞不经(yn)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世界肥胖人口不断增加,同时贫困国家持续存在食物匮乏和营养不良等问题,所以说当今世界是一个肥胖又羸瘦的时代。B这些“风情小镇”在建设中十分注重对当地历史遗迹和风土人情等人文元素的挖掘,注重把文化融入“山、水、村”中,彰显了浓厚的乡村个性魅力和文化特色。C驻香港部队某旅特种作战一连因出色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务,在特殊环境下有效履行了驻军职能使命,被授予“香港驻军模范特战连”。3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听了大型交响乐黄河颂后,大家都叹为观止。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莫基人,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的把它发展下去。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4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B“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其中“和”是连词,“如”是动词。C律诗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脚可平可仄;颔联、颈联必须是对偶句。D“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5 . 为下面段落的空白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越是别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越要觉得自己一定能行,越是别人捧你的时候,_A你越要告诉自己真棒B你越要告诉自己啥也不行C你越要告诉自己要自信D你越要告诉自己还做得不足6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与时间。就算读到后来,看天还是天,看水还是水,但我们却可以构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读书和旅行一样,是灵魂在别处的一次对话。如何拿智商来作乐?读书便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它能让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这个世界。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谁说春色不忧伤迟子建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意味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冬天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 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了,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的人,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它的前奏和序幕拉得很长。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屋檐滴水时凝结的冰溜儿,就像望着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动人的旋律弹奏。到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顶露出了本色,这时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雪花隐遁,天空由灰白变成淡蓝,太阳苍白的面庞有了暖色,河岸柳树泛红,林中向阳山坡的达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们饲养的家禽,开始在冬窝里频频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第一口湿泥,做自己的口红。这时的春天怎么说呢,是到了婚日的盛装的新娘,呼之欲出了!春天就是一个宝石库,那里绿翡翠最多。地上的草,林中的树,园田的菜圃,呈现着一派娇嫩的绿;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所有的生命都荡漾在它明媚的波涛里!但这样的春色,也许过于寻常,并没有烙印在我心灵深处。我对最美春色的记忆,居然与伤痛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有两个年份的春光,分别因身体和心灵的伤痛,而化为了化石,嵌在我骨头缝里,无法忘怀。 三十四年前在大兴安岭师专,春末时分,突患牙痛。有过牙痛经历的人都知道,那种痛锥心刺骨,尤其是夜深它扰得你不能安眠时。记得我被牙痛连续折磨了两昼夜,一天凌晨,天还没亮,我实在忍耐不住,一个人悄悄穿衣起来,出了集体宿舍,走向校园西侧的原野。那天有雾,我张开嘴,希望雾气能像止痛散,发挥点作用。当我步出宿舍区,接近原野的时候,发现了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看,是台用于耕地的拖拉机!我想起白天时,曾望见它在原野上工作。拖拉机驾驶舱的门,居然一拉就开了。我像发现了一个古堡,兴奋地跳上驾驶室。完全不懂驾驶技术的我,试图开动它。我不知哪里是油门刹车,双脚乱踏,手抚在方向盘上,振振有词地喊着前进前进,可拖拉机纹丝不动。但这丝毫没有减淡我的热情,我像对付一匹野马似的,执意要驯服它,一直和它战斗,直到雾气野鬼似地在日出中魂飞魄散,我才大汗淋漓地休战。太阳从背后升起来,照亮了我面前的原野。它的绿是那么的鲜润,就像一块刚压好的豆腐,只不过这是块巨大的翡翠豆腐!这片触目惊心的绿震撼了我,我跳下拖拉机。牙痛就在我奔向原野的时刻,突然止息了。病牙撤兵,整个身心都获得了解放。我感恩地看着春天的原野,想着它蛰伏一冬,冲出牢笼后出落得如此动人,可我从未细心打量过它,辜负如此春色,实在不该。 另一片记忆中的至美春色,是与2002年联系在一起的。那年5月3日,爱人在归乡途中车祸罹难,我赶回故乡奔丧。料理完丧事,回到塔河,正是新绿满枝的时候。姐姐见我很少出门,有一天领着孩子,拉着我去堤坝走走。太阳已经很暖了,可走在土路上,我却觉得脊背发凉。堤坝是我和爱人常去的地方,我们曾在河边打水漂,采野花,看两岸的山影、庄稼和牛羊。我走下堤坝,看到几棵嫩绿的柳蒿芽,随手采了,那是我和爱人喜欢吃的野菜,把它用开水焯了,蘸酱吃鲜美无比。我采了柳蒿芽,又看见了野花,白的,粉红的,淡蓝的,星星似的眨眼。我没有采花,因为以往采回的野花,会放到床头桌上,照亮两个人的梦境。想着爱人与这样的春色永别了,想着再无人为我采撷这大好春色,伴我入梦,我忍不住落泪了。“万木皆春色,惟我枝头泪”是我内心此刻最好的独白。那天我怕姐姐看见我的泪,便朝茂密的柳树丛走去。泪眼中的春色飞旋起来,像一朵一朵的云,在人间与天堂之间绽放,那么迷离,那么凄美!四野寂静,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我想一颗依然能感受春光的心,无论怎样悲伤,都不会使她的躯壳成为朽木。爱情的春光抽身离去,让我成为无人点燃的残烛,可生命的春光,依然闪烁!我最爱的词人辛弃疾,曾写过“春风不染白髭须”的名句。是啊,春风染绿了山,染红了花,染蓝了天,染白了云,可它不能把我们的白须白发染黑,不能让岁月之河倒流。但春风能染红双唇,能让它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吐露心语,在夜深时隔着时空,轻唤你曾爱过的人,问一声:你还好吧?7 .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到段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两段的作用是什么?8 . 赏析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它的绿是那么的鲜润,就像一块刚压好的豆腐,只不过这是块巨大的翡翠豆腐!9 . 文章第段画线句“但春风能染红双唇,能让它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吐露心语,在夜深时隔着时空,轻唤你曾爱过的人,问一声:你还好吧”,应如何理解?10 .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因为什么事情而忧伤?题目“谁说春色不忧伤”好在哪里?(1)整个秋天,父亲都开着三轮车在田地和各家的院落间往返,好像村庄最鲜活的血液。(2)他一进村庄,留守的老人们便向一个地方聚集,他们一起给地上的玉米剥皮,再编成一条长龙。父亲攀上颤悠悠的简易木梯,从人们手里接过这条“长龙”,把它围在一根长木杆上,好让风和阳光将它们贮存。父亲终于搭好,一回头就撞进了大家仰望的目光里,他恍惚间想起三十年前,当他把电闸推上去的那一瞬间,人们眼中闪耀着的光芒,就好像是他点亮的不是整个村的电灯,而是所有人的眼睛。现在,50岁的父亲下岗多时了,再也不用爬电线杆修电线了。(3)刚下岗那会,父亲决定和其他人一样去大城市里拼一把。他和邻村的李叔一同去了北京。一路上,父亲总是不安地用手按着腹部母亲在他的内裤上缝了一个小口袋,他生怕别人看透这个机关。虽然只有六百块钱,但在他看来,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4)到了地方,他们便开始四处找工作。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人愿意雇用两个一把年纪的人。当两人的零钱都用完的时候,他们只好辗转于各种工地之间,碰运气。有一回,父亲认识了一位热情的山东工友,他带着他们去工地的食堂蹭饭。那大约是父亲在北京吃得最饱的一顿饭。好几年过去了,他还在称赞那儿的包子好吃。我想他怀念的不仅是那包子的味道,还有。(5)眼瞅着口袋里的钱只出不进,父亲感觉花钱比掉块肉还难受。他分出二百块钱来,塞进内裤的口袋里,留着实在待不下去的时候回家用。父亲总摸他那两百块钱,像念咒语一样,想着千万不能花掉。可有一次,他們被一个年轻人拦住,那人说丢了钱包,希望父亲能“借”他二十块钱。父亲犹豫了片刻,还是找出二十块钱递给了他。为此,父亲开始在夜里出去捡破烂。“听说要饭要钱的大部分都是骗子,可你爸偏就相信!”这是李叔后来告诉我的。父亲自己却没觉得受骗,他说:“我的孩子也在外边打工,我帮他是给我的孩子积德!我乐意!”(6)兜兜转转几个月,钱没赚到,父亲却因为母亲生病回了村子,每天做饭、喂牛,去田地里巡视,一个人承担家庭的所有重担。(7)父亲再没出去,渐渐成了村子里最年轻的劳力。他已经不是电工了,但有时候,忽然就有一辆三轮车或者摩托车停在家门口,某人高声喊着请父亲去看看电路有什么毛病。父亲就像许多年前一样,背起电工包,拿上他的工具,匆匆跟人上了车。母亲拖着半个身子追出去,然后跟我抱怨:“也不给钱,你说他忙活个啥?”从父亲拿着电工包走路的节奏中,我能读懂这数十年不变的节奏的含义。父亲疲惫的脸上漾着自己也未意识到的光彩。 (8)他似乎不只管他们屋子里的电。经历过北京的打工生活,父亲好像一个窥破秘密的人一样,再也不把这些归来人身上的光鲜当成一种高度。他的心依旧被那些舍与的饭菜温暖着感动着,也被半夜里一起捡破烂的年轻人的坚韧鼓舞着。他体会到他们的艰辛,希望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做着一些小事:谁家的玉米收了,叫一声父亲,父亲立马开着三轮车去拉;谁家的炉子坏了,喊一声父亲,父亲放下碗筷就去修。(9)我回家的那些天,发现一到节日,家里的电话就成了客服热线。不同城市的电话先后打来,有嘱咐老人吃药的,也有问候家人的,还有告知别的的事情的父亲在本子上一一记下。为这些事,母亲没少跟他吵嚷,可是当村里的老人把新扯下来的玉米皮倒进我们家的牛槽,将一把自己种的蔬菜放在我们家的篮子里,在旁边静静等着父亲的时候,我们都说不出话了,只好看父亲又一次发动三轮车,载着老人摇摇晃晃地行驶在秋收的路上。他不愿看见老人们的眼神淡下去。(10)就在去年冬天,一场大雪把山里的公路给阻断了。大年三十,父亲把村子里的手电凑齐了,装进那个已经缝过好几次的电工包里,毫不犹豫地走上冰雪覆盖的山路,他要去迎接从四面八方归来的人们。清冷的夜里,背着大包小包踽踽独行的人们,远远地望见盘旋的山路上,有一豆灯光慢慢向他们靠近,不由地眼中一亮。父亲说,当他踩着厚雪拐过最后一个弯道的时候,他听到了人们的欢呼,他们争先恐后地与父亲打招呼,簇拥着父亲,好像他是他们最最亲的亲人,眼中的光彩晃得人迷醉。他把手电一一分给大家,那些手电的光芒照得山路亮堂堂的,带着他们一同汇进了满村的灯光里,点亮了整个村庄。11 . 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示例,梳理文章内容及父亲思想情感的变化。出门打工受到照顾 () (心甘情愿) (尽心竭力)雪夜迎接归来之客()12 . 请联系上下文在第四段结尾填上合适的句子,使文意更加完整。13 . 下列句子内涵丰富,具有表现力,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进行品析。整个秋天,父亲都开着三轮车在田地和各家的院落间往返,好像村庄最鲜活的血液。(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个句子。)从父亲拿着电工包走路的节奏中,我能读懂这数十年不变的节奏的含义。(请根据上下文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4 . 读完文章后,你觉得“我的父亲”和“点亮村庄”哪个题目更好?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古代密码术中国的密码术究竟始于何时?据文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使用秘密通信的方法。如战国中后期成书的军事著作六韬中的阴符和阴书就记载了当时秘密通信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所谓“阴符”就是一种符节,双方事先约定好长短不一的符节各代表什么意思。所谓“阴书”就是一封竖写的完整的秘密信件或情报,拦腰截成3段,派3个人各持一段,于不同的时间、路线分别出发送给收信人。收信者收齐3段信,即可知晓全部内容。万一途中某一个送信人被截获,对方也难以解读信的全部内容。秦汉以后,在秘通中,出现了各种暗语、暗号、密诗、符号等形式,不易被外人破解;还有的将密信用蜡封或用火漆、封泥密封,以防泄密,一旦暴,即可立即察觉,采取补救措施,或成将计就计,改更策。到了宋代,密码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由枢密使曾公亮、枢密副使丁度奉诏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宋代使用的一种叫作“字验”的传递情报的密码术,就是将各种情报,如请添兵、请固守、被敌围、将士叛、将领病等40项内容,用一首不含重复的字的40字诗来表示,把诗的每个字与这些情报的内容依次相对并具体搭配,编上相应的数字代号,从1至40,形成密码本。密码本只由军中主将掌握,每次使用时,可根据所需要传递情报的内容,在信中写上情报所对应的诗歌中的字。对方收到这封信后,查对密码本就能译出情报内容。这种信即使落入敌手,也不会被敌人知晓,即使送信人投降叛变,一般也无法帮助敌人破译出所传递的情报。例如通信双方选定一首五言诗。共40个字,作为解码密钥。诗文如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俗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统兵将领根据战场形势可随时与主帅取得联络。如果敌军占据优势,无法实施进攻,统兵将领请求固守阵地时,先查出“请固守”是密码中的第19个术语,而诗中的第19个字是“阳”,然后在一封信上写上“阳”字,并在该字上盖上印章。主帅接到信后,马上可以获悉来函的意图。如果他同意下属的意见,就重新写下这个字加盖自己的官印;如果不同意,印章就不盖在那个字上。这种通信方式既可保证随时保持联系,同时又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在13世纪初,“密写”也是广泛应用于情报传递的手段之一。1216年,蒙古军队围攻攻太原府,金宣抚史兼左副元帅乌古伦里派遣间谍,将用明矾水书写的密信,抄小路星夜兼程送到金国京城汴京告急,金宣宗诏发援兵,不久太原府的围困被解除,乌占伦里遂官升两级。直至近代中国,“密写”还是传递情报的常用方法之一。15 .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国古代密码术的发展历程。_暗语、暗号、密诗、符号等_16 . 第6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7 . 本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且说说为什么采用这种说明顺序。18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即使送信人投降叛变,一般也无法帮助敌人破译出所传递的情报。三、句子默写19 . 默写(1) 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4)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5)_,渔人得利。(6)当窗理云鬓,_。(7)_,不成器。(8)达则兼济天下,_。(9) _,思而不学则殆。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选自狼三则其三)(注释)行室:临时搭盖的住所。20 . (甲)(乙)两文都选自_代文学家_(人名)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_。21 .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顾野有麦场(_) (2)令不可去(_)22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23 . (甲)(乙)两文中的屠夫都是_、_的人。狼虽然凶残,但(乙)文中屠夫却以一把“_”的小刀,最终以“_”(方法)战胜了它。五、诗歌鉴赏24 . 古诗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