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燥热(zo)踌躇(ch) 狼藉(j ) 藏污纳垢(gu)B翘首(qio)窒息 (zh) 辟邪(b)筋疲力尽(jng)C黝黑(yu) 蹒跚 (mn)滞留(zh)杳无消息(yo)D琐屑(xi)胆怯(qu)慰勉(wi)殚精竭虑(dn )2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一首诗,其实是与诗人作一次心灵交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李白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沉郁 闲适 洒脱 清新ABCD3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老师,前几天我垂询了您一些关于写作的问题,受益颇多,昨天我刚完成一篇大作,还请您斧正。B公历5月5日,小龙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端午节,你怎么不包包子吃呀,吃完包子,我还要去在河边看赛龙舟呢。C小龙请教小强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小强解释道:“立春表示春季的开始,惊蛰意味着春雷惊了冬眠的动物,夏至表示夏天到来,是一年中日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冬至表示冬天的到来,日最短、夜最长。D小龙的姐姐生肖属羊,小龙比姐姐小八岁,因此,小龙生肖属兔。4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震亨给床分了等次,并列出了民间流行的样式,以“俱俗”加以否定_、_、_、_、_。供卧眠,而辗转其上难以入眠,所以床在古典诗词中便有一种孤独萧索的意境,而李商隐端居诗:“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在满怀心事的夜晚,听秋风渐起,陪伴自己的却只有一张空床。延伸开来,在人生的悲欢离合中,在春秋的时光转换中,有多少孤独的不眠之夜,陪伴不眠之人的也只有一张床而已。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捶床便大怒”,李白长干行一诗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床”均为坐具,而非卧具。到唐宋时期,桌椅普遍使用,床才独立成为专供卧眠的用具。说文解字:“床,安身之坐也。”但古诗十九首中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描写,床又是卧具。床在古代是坐卧之具,并非只是今天的卧具。ABCD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B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C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D2016年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二、现代文阅读铁匠铺李登建 一如上回,铁匠炉仍支在于家东山墙下。 还是那三个人,六十来岁的老头,是掌钳的师傅,上锅腰,脸、额头上一层黑麻点儿长年累月火星儿往上迸所致;儿子,一个少言寡语,只会哼哧哼哧抡大锤的铁塔汉子,人们都叫他大憨;女儿枣花,她管拉风箱。 这是个铁匠世家,祖祖辈辈打铁为生。在“割尾巴”的年代,因穷得发红发紫,被准许串乡“为人民服务”。 成熟庄稼的香味在田野里弥漫,大团大团地涌向村庄,村子里骚动起来,不要说壮劳力们脉管鼓胀,渴望拼杀一场,就连那些平常不下地的老人也坐不住,开始做着收割的准备。 这翻滚、飘散的香味同样撩拨着铁匠炉的火苗儿,它一蹿一蹿,一蹿多高。很快,埋在炭火里的铁烧得通红,老铁匠持一把长钳夹到铁砧上,小锤刚发出“当”的一声,大憨的大锤就应声砸下来,四溅的火花迸出老远,吓得周围的人慌忙跳开。老铁匠的小锤叫响锤,他敲哪里大锤砸哪里。小锤叮叮当当,大锤铿铿锵锵,一阵天衣无缝的合奏,一件器具打成了。然后浸入水中淬火,“咝”的一声,算是画上句号。老铁匠的嘴角出现了一丝笑纹。完成一件作品时,他脸上的表情就是这样。 炉火不息,铁锤就不停地敲,这是他的命。老铁匠除了到风口擦擦烂红的眼,弓着腰使劲咳嗽,一上午不歇歇手。他干活时一句话不说,只任手里的响锤叮叮当当,全身心陶醉在这支锤乐中。有时候,一旁的人听着这支锤乐,看着那钢铁的舞蹈,出了神,两手发痒,也想过来敲打敲打,那肯定没门,就是大憨这时也不能摸他的响锤。他对儿子说,你要当一个好铁匠,就得先老老实实地抡大锤,别看打铁是力气活,里面有学问哩。马虎不得,马虎不得,祖传的手艺不能断在你手里哩! 饭后,炭火噼噼叭叭捅开,老铁匠、大憨往手心吐口唾沫,攥紧了锤把。村人出工前也都聚向这里来围观,有围观的打得才有劲。 老铁匠稳稳地站在铁砧前,沉默不语,眼皮也不抬一抬,好像根本没看见周围的人,眼里只有炉里的铁。少顷,烧得发了白的铁块被老铁匠迅疾敏捷而又从容不迫地夹上铁砧。几乎与他那“定音锤”响起的同时,飞来了大憨的大榔头。大憨耍的是那种“满月锤”,甩开膀子,“嗖嗖”生风地抡圆,抡出了花,却又砸得那么准。随着锻打,老铁匠不断移动、翻转铁块,每翻一遍都变换一种形状、像揉面一样,紧揉慢揉,越揉越劲道。眼看揉成团了,却又拉成了条儿,或者把砸扁了的板儿,折叠为四四方方的“盒子”,随心所欲,叫人惊讶那坚硬无比的铁在他们手里竟是这般柔软。老铁匠的响锤往砧侧一敲,大憨改成弓步半锤,锤只举至肩头,但节奏加快了,锤点密实了。老铁匠的响锤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用上了点锤,锤距砧子顶多半尺,锤落如雨,这样砸出的铁器表面平整、光滑得像用手抚过。铁匠们尽情地展演着自己的绝技,所有环节都在众人眼皮底下完成,他们不怕别人偷了艺去。 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 大人们看一会儿,心满意足、啧啧赞叹着下地干活去了,小孩子们却还围着铁匠铺不散,铁匠来打铁这一天是他们的节日。6 . 第节中画线句“在 割尾巴的年代,因穷得发红发紫,被准许串乡为人民服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7 . 第自然段中画线句“这翻滚、飘散的香味同样撩拨着铁匠炉的火苗儿,它一蹿一蹿,一蹿多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8 . 第自然段集中叙写了老铁匠这个人物形象。仔细阅读后,联系具体语句简要分析老铁匠是一个怎样的人。9 . “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一句中“最快活”的丰富含义是什么?现代文阅读最后一课(选段)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杆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崖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10 . 划线句中“监狱大门”指的是:_,“钥匙”指的是:_,全句的含义是:_。11 . 划线句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的心情。12 . 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意思是( )A对韩麦尔的即将失业感到可怜。B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C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D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甚至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处境的同情。13 . 作者怎样描写习字课上的安静?14 . 划线句是_(环境、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_的气氛。15 . 划线句的含义是_16 . 这两段文字给读者的教育是( )A集体主义教育B认真学习本民族文字的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教育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狼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使,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脚斋志异牧竖)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跑:兽类用足执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7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相去数十步(_) 意甚仓皇(_)狼闻声四顾(_) 故令嗥(_)18 .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少顷,大狼至少时,一狼径去B跑号如前状其一犬坐于前C谋分捉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乃舍此趋彼乃悟前狼假寐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四、句子默写20 . (题文)(2017届中考海南卷)默写下列诗句原文。(1)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2)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4)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表现诗人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_,_。”(6)自海南实施“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游城市”的发展规划以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说:“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1 .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22 . 诗的标题是“观书有感”,但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关于读书的字眼,却被称为抒发读书体会的佳作,为什么?(拓展试题)23 . 第一句中“鉴”是“镜子”的意思,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前两句。24 . 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关于读书的什么道理?六、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按照“_”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_”这个谜。七、综合性学习26 . (2016福建福州中考)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的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_材料二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统计表国家战争死亡人数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中国约18,000,000至20,000,000约3.48%3.86%朝鲜半岛约378,000至483,000约1.6%2.06%菲律宾约557,000至1,057,000约3.48%6.6%日本约2,621,000至3,120,000约3.67%4.37%(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_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3)作为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