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护理ppt课件_第1页
人工气道护理ppt课件_第2页
人工气道护理ppt课件_第3页
人工气道护理ppt课件_第4页
人工气道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人工气道与气管插管,精选,主要内容,气道应用解剖人工气道的种类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气管插管的固定气管插管的日常护理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气囊的护理,精选,气道应用解剖,精选,人工气道的种类,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喉罩咽部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鼻、面罩(无创呼吸机),精选,精选,精选,精选,精选,精选,气管插管,精选,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用物准备常规用物有:喉镜、气管插管、管芯、牙垫、10ml注射器、开口器、润滑剂、纱布、无菌手套、固定带或胶布。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氧气、简易呼吸器及面罩、呼吸机、监护仪、抢救药物。气管插管:男性多用ID8.08.5,女性多用ID7.58.0。鼻腔插管多选用ID7.07.5。,精选,气管插管的操作配合要点,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开放静脉通路,并留一路准备随时给药。摆好病人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后仰,头下垫一小枕颈部拉直,气道拉直。清除口鼻分泌物,经口插管取下义齿。检查气囊是否漏气。将气管插管前半部润滑,插入管芯,以备使用。根据医嘱给予镇静麻醉或肌松剂。,精选,气管插管的深度与固定,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2-4cm,插管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插管过浅易使导管脱出。应选择适当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经鼻插管留在鼻腔外的导管约34cm,经口在口腔外约56cm。气管插管位置的重要性保证气管插管的位置,预防气管插管的脱出,使病人舒适。,精选,插管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插管误入食道,或插管过深进入一侧支气管致单侧肺通气。上呼吸道软组织损伤或声带损伤。气管导管开口正对气管隆突或气管壁,造成气道阻塞。一过性心律不齐。心脏骤停。,精选,气管插管的日常护理,随时检查气管插管位置,各班交接外露长度并记录每日更换固定敷料,并保持清洁,做到随脏随换。操作前后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更换前后测量气管插管外露长度。观察病情及病人的反应,应动作轻柔。观察皮肤情况,破溃时及时给予处理。清洁皮肤(刮胡子,清理胶布印,不要轻易用汽油)。观察有无鼻窦炎(清理鼻腔分泌物)。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用的固定方法。气囊护理气道管理,精选,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定植菌,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可防止和口腔黏膜的损伤,使病人舒适。操作要点:2人操作,动作轻柔,注意病人反应,出现呛咳时暂停。同时更换固定敷料,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必要时给予用药。每次更换牙垫并浸泡消毒。更换前后测量气管插管外露长度。,精选,拔除气管插管的医护配合流程,护士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拔管前气管观察呼吸机参数并记录。拔管前12小时禁食、水,提前1530分钟静脉给药:如地塞米松。拔管前后密切观察心电图及脉氧情况。备好抢救车及抢救用物。拔管前彻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协助患者取坐位,吸痰同时放气囊。嘱患者深吸气,于吸气末顺气道自然曲度拔除插管。遵医嘱吸氧,叩背排痰,鼓励患者咳嗽。胃管留置12-24小时,或禁食12-24小时。观察患者重要体征,有无气道痉挛及喉头水肿。,精选,气囊的护理,精选,气囊的种类及区别,低容量高压力气囊高容量低压力气囊等压气囊(充泡沫套囊),精选,气囊的护理,气囊的作用:施行强制呼吸或辅助呼吸时提供无漏气的条件,保证潮气量的供给。防止口咽分泌物(定植菌和声门上分泌物及胃内容进入下呼吸道,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措施。气囊充气量过小,起不到上述作用;充气量过大,则囊内压高,压迫气管壁,造成局部气管黏膜坏死、脱落,严重者可出现局部溃疡,愈合后可能形成环行瘢痕而致气管狭窄,如气管黏膜淋巴管受压的压力超过30cmH2O,会使气管黏膜血流中断,黏膜坏死脱落,甚至造成气管壁穿孔、破裂等并发症。气囊的压力(CP)一定要保持在18.5mmHg以下,CP在20-30mmHg是可接受的最高CP范围。气囊压力正常范围:15mmHg。(在保证气管插管与气管间间隙基本不露气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充气压力)气囊是否定时放弃目前有争议,应根据具体病情,具体病历而定。,精选,精选,气囊护理常规,定时巡视观察气囊充气情况。Q8h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后放气囊5-10分钟。每次放气囊前后测量并记录气管插管长度。每次充气囊后记录充气量,测量气囊压力。放气囊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症、脉氧情况及患者反应。各班交接气囊压力并记录。不耐受气囊放气时应各班测量气囊压力并记录。,精选,气囊充气量,气囊测压注射器、测压表可准确测量气囊的压力。可采用最小漏气技术(MLT)最小闭合技术(MOV)。,精选,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OV),定义:气囊充气后,在吸气时无气体漏出。步骤:1.将听诊器置于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2.然后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声。3.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优点:1.不易发生误吸。2.不影响潮气量。3.有助于气道内导管的固定。缺点:比MLT易发生气道损伤。,精选,最小漏气技术(MLT),定义:气囊充气后,在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步骤:1.将听诊器置于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2.然后抽出气体,从0.1ml开始,直到吸气时听到少量漏气为止。优点:1.减少气囊上滞留物的产生。2.减少潜在的气道损伤(与MOV相比)。缺点:1.易发生误吸。2.对潮气量有影响。3.导管移位。4.气管粘膜干燥。,精选,清理气囊上滞留物,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口咽部正常排泌功能,当气囊被充气后,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成为一死腔,使口咽分泌物、出血、食物残渣或呕吐物滞留于此,使气囊放气和拔管时一旦气囊放气,滞留物会附着于气管插管末端或流入气管腔内,侵入肺部,造成肺部感染。方法:充分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连接,在患者吸气末,轻轻挤压简易呼吸器,以充分换气。在患者开始吸气时,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助手放气囊,并在患者呼气末迅速充气囊。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如此反复操作2-3次,直到完全清除气囊上分泌物。,精选,气道管理,精选,气道管理,痰液的性质:1度:稀痰;应适当减少滴液量。2度:中度粘痰;表示有气道湿化不足,应适当增加气管滴液次数。3度:重度粘痰;表示气道严重湿化不足,需加大气管滴注液。吸痰:待气管如血管,动作轻柔,避免气道粘膜的损伤。,精选,湿化保证患者充足的液体入量,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加温加湿器湿化:通气机湿化器内应有足够量的蒸馏水,温度33-35,湿度100%。温度过高:易造成气道烫伤;温度过低:病人不舒适,起不到湿化作用。湿化满意:分泌物较稀薄,可顺利通过吸引管,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湿化过度: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精选,其它注意的问题,翻身时应由专人固定导管、头颈部,保持气管插管及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