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_第1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_第2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_第3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_第4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南京,目录,对南京保护方案的探究,中国现状对保护方案实施带来的困难,南京保护的六个论点及措施,南京发展:,1 南京老城位于明城墙内老城的南侧,占地约5平方千米,它南北有历史南京城的轴线-南偏西14度的中华路串联,直抵世界上遗存至今最大的城门中华门,东西则主要由“十里烟云”的秦淮河串联至夫子庙、白鹭洲、东水关、水西门。 2 清朝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南京城市发展重心北移,老城南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及发展环境日益变迁,再加上太平天国、清军攻城、日本侵华战争等战乱的影响,老城南逐步衰落、繁华不再。 3 作为历史保护区社会多元化的声音 (一)想走的 (二)想留下的 (三)矛盾的,对南京保护方案的探究,1,专家学者认为:对于老城南这样历史积淀深厚的地区,不能够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改造。,在价值导向上:凡是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都要保留下来。南京必须确定在文化上的发展方向,是南京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交通系统是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中关键的东西,在当代社会中保护和发展的平衡关系。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义的认识,并建立稳定的经济支撑渠道。,一、与城市定位及产业结构的矛盾 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中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在我国城市现有经济格局中越来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与城市过分商业化及房地产开发的矛盾 随着城市投资体制、财政分税机制、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等的变革,城市经营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策略。三、与政府其他工程项目间的矛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不仅仅来自市场和房地产开发,即便是在政府推动的工程项目之间,当城市道路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更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矛盾和冲突时最终的决策平衡也并未因政府作为价值中立的公共决策者,使的矛盾得到妥善解决。,根据中国现状对保护方案实施所带来的困难,2,南京保护的六个论点及措施,3,城市发展论,3000多年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位于黄河流域,南京一带尚被认为是“荆蛮之地”。公元前12世纪,商朝末年,西伯君主欲将王位传于少子,长子、次子让国于弟。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封长子次子之后周章于吴地,国号吴;封楚子于丹阳,国号楚;封越祖少康之子于越,称东越。南京地属吴,西邻楚国,固有“吴头楚尾”之称。,论点1,南京保护的六个论点及措施,3,历史资源论,历史资源论认识:在大规模快速化的城市建设背景下,历朝历代的历史文化遗存加起来的数量和规模,也无法与当代建设相比,历史遗存仅如同“沧海一粟”。 南京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许多历史空间和文化资源已消失,但是祖先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一村真实的刻录着南京的发展和变迁,其中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还代表着历史上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高峰。,论点2,南京保护的六个论点及措施,3,科学保护论,科学保护论更加重视科学、理性的保护态度和务实、深入地保护行动,强调对历史文化资源在系统普查、深入调查、理性评价基础上的全面保护、整体保护和多元保护。 以南京为例,虽然历史南京城的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已经受到现代化建设、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南京古都的格局仍然基本存在。,论点3,南京保护的六个论点及措施,3,整体设计论,整体设计论倡导保护与创新工作的结合。从各层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机衔接上,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要有新老联动的空间战略,建立以历史资源为支撑、以文化廊道为串联、历史资源和当代资源有机融合的城市空间特色系统。,论点4,南京保护的六个论点及措施,3,城市空间变迁,现状问题分析,历史资源,历史空间格局,山水格局,当代城市格局,历史资源生存环境,历史资源综合价值,串联 织补延续 发展,历史线索,历史信息的空间表达,历史文脉重组,城市历史空间网络体系,基底 斑块 廊道,城市历史空间网络体系的控制与发展策略,城市格局,基于格局的历史信息分析,网络化的城市文化空间示意图,老城历史文化空间网络体系,南京保护的六个论点及措施,3,渐进更新论,渐进更新论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地段的进步要靠真实的行动去推动。不能无视居民要求改善生存空间、拥有现代化生活权利的呼声,不能简单否定更新,将保护仅停留在口头上。 南京在研究传统尺度感的街巷网络空间和院落居民群空间的特征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的生活需求、延续传统的规则进行设计。,论点5,南京保护的六个论点及措施,3,文脉承创论,文脉承创论以辩证的思维对待历史传统和发展中的新传统,在当代环境中探索继承发展传统的途径,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