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2007.2-1989 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测定环氧树脂中钠离子含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与未直接指明的前一版本或其他相关标准相比,该标准引入或强调了以下几点变化:

  1. 采样与试样制备: 该标准可能对样品的采集方法和试样的前处理过程进行了细化或修订,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这可能包括更明确的样品量规定、更详细的研磨、溶解或过滤步骤。

  2. 检测方法: 标准中详细阐述的钠离子测定方法可能有显著更新,比如采用更先进的分析技术,如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精确度。

  3. 试剂与溶液: 更新了用于测定过程中所需试剂的规格和配制方法,确保试剂纯度和溶液浓度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测试误差。

  4. 校准与质控: 强化了校准曲线的建立和质量控制要求,可能新增了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仪器校准的规定,以及定期进行空白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的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5. 数据处理与表达: 对测试数据的记录、计算方法及结果表示形式给出了更具体的规定,可能包括对测定结果的统计处理要求,确保数据处理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6. 精密度与准确度: 明确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如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和/或回收率试验的标准,为用户评估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量化指标。

  7. 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 可能增补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措施和废弃物处置指导,反映了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最新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89-12-25 颁布
  • 1990-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2007.2-1989 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_第1页
GB 12007.2-1989 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2007.2-1989 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 2 0 0 7. 2 -8 9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ED o x i d e r e s i n s 一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s o d i u m i o n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f 川钠离子浓度计测定环氧树脂水萃取液中钠离子含ba 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钠离子含量的测定。 术语1 钠离臼舌 度指数 ( p N a ):以水溶液中钠离子活度的负对数或钠离子活度倒数的对数表示。22.即p N a = 一 l o g ( a - c ) 二 l o g 一 1- . . . . . . . . . . . . . . . . . ( 1 )式 I , : a钠离子活度系数; c -钠离子浓度,m o l / L 当水中钠离 r 浓度无限稀时,其活度系数近似于 1 ,可把活度和浓度等同看待,即得: p N a 二2 . 2 p Na 4 定位溶液:当水中钠离r 浓度为0 .定位标准溶液,称为p Na 4 定位溶液。3 方法提要一I O R C=l o g 生 . . . . . . . . . . . (2) c0 0 0 1 mo l / L 时,p N a =4 称为p Na 4 溶液,用作电位计 试样溶解在适量 的 二 甲苯一 环己酮混合溶剂中 ,用水萃取分离,然后用钠离子浓度计测定水 萃取液中的钠离r 浓度。4 试剂 分析方法中只应使用分析纯试剂。 . , 无离子水 :电导率小于1 . 0 x 1 0 S / m ,或具 有同等纯度 的水。4 . 2立 甲苯。4 . 3 环已酮e4 . 4 氢氧化钡 ( G B 6 3 0 )。4 . 5 氯化钠 ( G B 1 2 5 3 )。4 . 6 丙酮 ( G B 6 8 6 )。4 . 7 9 5 %乙醇或无水乙醇 ( GB 6 7 9 或G B 6 7 8 )。5 溶液配制5 . 1 氢氧化 钡饱和水溶液 在5 0 0 m , 聚乙烯瓶中 , 称取4 2 9 含8 个结晶水的氢氧化钡 ( B a ( OH ) 2 - 8 1 -1 2 0) ,加人1 9 6 8 无离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9 - 1 2 - 2 5 批准1 9 9 0一 1 1一 0 1 实施G B 1 2 0 0 7. 2 -8 9子水, 把聚四K乙烯磁力 搅拌子 放人瓶I t i ,在电 热磁力搅拌器上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 后,待结晶 析 、出,倾去f # 液, 用1 2 0 M L 无离子水分多次洗涤结晶物,再加人1 9 6 9 无离子水,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取出搅拌子,冷却至室温,密封待用,也可分装在带有塑料滴管的2 5 m L 或5 0 M L 聚乙烯瓶中 使用。5 . 2 c ( Na Cl )二 0 . 0 0 0 1 mo l / L 氯化钠标准溶液 称取0 . 1 1 7 0 9( 准确至0 . 0 0 0 1 8 )经1 0 5 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置于 2 L 聚乙烯瓶中, 加人2 k g无离 子水,制得0 . 0 0 1 m o l / L X化钠溶液,然后按重量法将其稀释1 0 倍,制 得0 . 0 0 0 1 m o l / L氯化钠标准溶液,即得 p Na 4 定位溶液。6 . 16 . 26 . 吕仪器 钠离子浓度计:附有钠离子敏感电极和甘汞参比电极。聚 乙烯 烧杯 :1 0 0 m L .聚乙烯萃取瓶:5 0 0 mL , 用5 0 0 m L聚乙烯瓶按一F 图改装而成。6 . 46 . 56 . 66 . 76 . 8 聚乙烯萃取瓶 1 一聚乙烯瓶; 2 一瓶盖,3 一耐油硅像胶垫圈, 4 一聚四氟乙烯管,04、5 m m , 5 一聚乙烯套聚乙烯瓶:5 0 , 5 0 0 , 2 0 0 0 m L .移液 管 :1 0 , 2 0 m L .电 热磁力搅拌器 :附涂 有聚 四氟 乙烯磁力搅拌子 。分析天平:感量0 . 0 0 0 1 8 .托盘天平:感U0 . 5 87 试样根据环氧树脂不同钠离子含量,推荐试样参考量如表1 .表 1钠离子 含最,P P M试样量,9 0 - 5 05 1 1 0 01 0 1- 5 0 05 - 1 02 一 51一 2G B 1 2 0 0 1 . 2 -8 98 试验方法8 . 1 试验准备8 . 1 . 1 按仪器 使用要求处理好电极。8 . 1 . 2 按照钠 离子 浓度 计 使用说明书,调整仪 器 零点 并定位 。8 . 1 . 3 用5 % 的盐酸溶液 , 将试 验用的全 部聚 乙烯 器皿浸 泡1 5 - 2 0 m i n , 用自 来水冲洗 至中 性,然 后用尤离子 水洗净 ,晾干备 用。必要时,容器中 盛满无离子水过夜,测定水 的空白 值变化,以检验器皿是否符合要求。82 试验步骤8 . 2 . 1 称取 1 一1 0 8 试样,准确至0 . 0 0 0 1 9 ,置 于聚乙烯萃取瓶中,加人2 0 m L 1 : 1( 体积)的二甲苯一 环己酮混合溶剂 ,把聚 四氟乙烯 磁力 搅拌子 放人瓶中 , 将萃 取瓶置于磁力 搅拌 器 上搅拌 至试样完 全溶解,必要时,可稍加热,加热 温度不得超过6 0 0C .8 . 2 . 2 加人1 0 0 - - 1 5 0 9 无离子水,称量萃取瓶 及其内容物质量,准确至0 . 5 8 ,记为G , , 继续搅拌I O m i n后,将萃取瓶倒置于漏斗架上,静置分层。8 . 2 . 3 把水 萃取液放人1 0 0 mL 聚乙烯烧杯中 ,约占烧杯容积三分 之二,其余用于洗电 极, 然后再称萃取瓶及其内容物质量 ,准确 至0 . 5 记为G G . 和G , 之差 即为第一次水萃取液质量,记为MI .8 . 2 . 4 用氢氧化钡饱和水溶液调整烧杯中水萃取液p H 值至1 0 以上,一般加5 - 6 滴。8 . 2 . 5 用已校 正 零点 并定 位 的钠 离子浓 度 计 测 定水 萃 取液 中 的钠 离 子浓 度 ,记 为C N . 节 。8 . 2 . 9 测定无离子水 的钠离子浓度,即水 的空白 值,记为C b ,8 . 2 . 7 按8 . 2 . 2 - 8 . 2 . 5 条,重复萃取操作,分别测 得各萃 取液 的质量,: ,M 3 9 及其钠 离子浓度C N . , , C N e j ,,直 至水萃 取液中钠离子浓度可忽略为止 。8 . 2 . 8 测定水萃取液质量, 。 及其钠离子浓度C . .8 . 2 . 9 试 验完 毕 ,用丙 酮洗 涤 萃 取瓶和聚 乙烯 容 器 , 再用无 离子水 冲洗 数 次,晾干 备 用 ,钠离 子敏感电极和甘汞电 极用脱脂棉蘸 酒精擦 拭后,用无离子水冲洗干净 , 按要求保存。9 结果计算与表示 钠离子含量 按式 ( 3 )计算: x 二 ( C N . i 一C b 1 M: 一( G一C b 1 从.”. . . . 。 (3)式中:x -试样中钠离子含量,林 9 / 9 ; C N a j - C N , 九 C N . j , C N - 才 , 各次水 萃取液 的钠离子浓度 ,u s / e ; m , -m, : , 二 3 , 一 , 分 别为水 萃取液 质量 ,B t C C 水空白值,N B / B 3 C s溶剂 水萃取液 的钠离f- 浓度, u B / B , M . -溶剂 水萃取液质量 ,9 ; 。 环氧树脂试样质量,B o 试样中钠离子 含量以每克 环氧 树脂中 所含钠离子微克 数表示。GB 1 2 0 0 7. 2 -8 81 0 允许差表 2PPM钠离 f 含量允许差 G1 5 -4 041 - 8 58 6 -1 2 0468” 试验报告8 . 注明按照本国家标准;b . 试样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