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课件_第1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课件_第2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课件_第3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课件_第4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法知识图和钢筋计算量、平法知识图和钢筋计算基础知识、平法基础知识一、“平法”基本原理“平法”将所有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视为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基础结构、柱墙结构、梁结构、板结构、各子系统具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和相对完整性。 1、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2、关联性:柱、墙以基础柱、墙与基础的关联性梁以柱为支撑台梁与柱的关联板以梁为支撑台板与梁有关3、相对完整性:基础为系统,柱、墙为系统,梁为系统谁是谁的支架,4、基础(或基梁)是柱支架,柱是梁支架,特征:支架内环箍连续通过,基板相同,2、“平法”应用原理1、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和“重现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对应互补关系, 构成完整结构设计的2、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整个平面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创意设计内容部分3、重复设计内容部分:主要以节点结构和构件结构广义标准化方式建立国家建筑标准结构设计。 由于“平法”设计的图纸具有这样的特性,在计算钢筋施工量时,首先结合“平法”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数字化、符号化的内容,正确计算钢筋施工量。 三、钢筋计算原理计算钢筋施工量时,其最终原理也是钢筋的长度。 (如图1 ) (图1 )所示,锚:为了防止钢筋被拉拔,钢筋需要能够通过粘结应力向混凝土传递拉拔的埋入长度,该埋入长度为锚。 最小锚固长度: La; 抗震锚长:LaeLae35d、钢筋的锚长是该部件的纵筋进入其他部件内的长度,根据其他部件的完全边界线进行计算。 例如,梁进入柱中的柱进入梁中的副梁进入主梁中的柱进入基础中的壁或板进入梁中等待。 “锚长”应成为钢筋工的首要概念。 锚点长度是图表集的固定值。 平法每个本图集都有一个列表。 钩子:为了确保锚光圆钢末端制作的钩子粘合,有90度、135度、180度。 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收缩,轴线长度不变。 由于弯角形成圆弧,尺寸向直线外延伸,弯钢筋的尺寸大于以下尺寸,两者之间的差称为弯曲调整值。 计算量用钢筋外皮计算长度和重量,在施工现场采购材料时,钢筋用中心轴的长度计算长度和重量。锚长在101-1.3.4图中综述了两种:非抗震和抗震,内容不同。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在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震等级中参照钢筋的种类来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应小于或等于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的非框架梁,是通过包括简支梁在内的连接梁阶梯梁的雨阳台梁,但不包括圆梁悬梁和基梁,圆梁悬梁和基梁另有规定。 当侧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长度时,可以向内或向外弯曲12d直钩。 此外,柱壁的插筋的垂直锚定长度小于规定值时,按照第101-3页图集32页右下的表或第45页右上的表附上直角钩。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 15d直角钩,受力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前提条件为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保护层的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有详细规定。 一般来说,无垫的基础为70mm,有垫的基础为35mm,柱为30mm,梁为25mm,板为20mm,薄板为15mm,附图中有具体的规定。 混凝土保护层:纵向受力钢筋外侧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作用三:减少混凝土裂缝后纵筋锈蚀,缓解高温时钢筋温升,使纵筋与混凝土密切粘结。、板钢筋保护层、钢筋捆扎包装、包装:钢筋长度不足时,会发生接合。 1 .捆扎带2 .焊接接头3 .机械连接。纵向拉伸钢筋的捆扎长度以定影长度为前提条件,根据纵向钢筋的捆扎接头的面积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纵向拉伸钢筋的捆扎长度。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都应在300mm以下。 搭接长度和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各要素都有具体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1.s叫钢筋保护层? 1.* :受力钢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环箍是在梁柱的保护层中还是在外面? 2.* :箍筋包含在纵筋保护层中。 3.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一般是几毫米?* * a :应该是25毫米。 为什么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规定为25毫米而不是30毫米呢? 4.*答:框架柱承受压力,框架梁承受拉力,保护层过小,梁的有效高度降低,梁纵筋的受力性能降低。 5.Lae是什么意思? 一般叫什么? 5.* :抗震锚固长度,通常称为直锚固长度。 6.Lle是什么意思? 重叠范围绑多少根?* * :指示抗震搭接长度,绑架3根以上,7 .锚固长度与搭接长度的关系是? 7.* :锚长补偿系数为搭接长度。 8 .校正系数分为多少种?8.*a:100%1.6; 50%1.425%1.2。 1.2; 1.4; 1.6共计3种。 9.50%钢筋的重叠面积率是什么意思9.* :一半没有搭接。 10 .面积率为25%时,8根钢筋在同一段上可以连接多少根? 10.*a:2根可用同一段连接。 项目二梁平方法认识图和钢筋的计算,另一方面,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上部通长筋,梁的平面注记包括集中尺寸和原位尺寸,集中尺寸表示梁的共同数值,原位尺寸表示梁的特殊数值。梁钢筋计算规则的具体示例:集中尺寸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箍筋、通长钢筋或桥接钢筋放置、梁侧竖向钢筋或扭转钢筋放置以及梁顶层高度差(此项为可选项)。 原位尺寸的内容为梁支撑台上部纵筋(该部位包括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追加箍筋或吊筋、集中尺寸不适合跨距尺寸的数值。 返回,集中显示:横跨框架梁KL1、3,一端有悬垂,截面为300*600; 箍筋为I级钢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隔为100,非加密区间隔为200,双脚带的上部通长筋为直径22根二级钢,原位表示:支撑台1的上部纵筋为直径22的四根二级钢,支撑台2的两侧上部纵筋为直径22的六根二级钢分成两列, 上列为4根,下列为2根第一跨距3600,下部纵筋为直径18的二级钢3根,均进入支架;第二跨距5800,下部纵筋为直径18的二级钢4根,均进入支架,今后进行类推。返回,梁配筋图如下:说明:1.Lae :纵向拉伸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任何情况下应小于或等于250 mm ) ln :梁网跨距; 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2 .一级抗震密码区=2Hb,2 四级=1.5Hb,返回,手工计算结果为:上部通长筋2b22:L=各跨距的和悬梁跨距的左支撑台左半宽-2*BHC max(Lae-支撑台宽BHC 15d ) 12 d=3600580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 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 15d )=(3600-200 *2)/3400-25 * 22-400=1442395, 支架2两端上部一列筋2b22:L=Ln (支架2两端的大跨度的净跨度值)/3支架ln/3=(5800-200 *2)/3400 (5800-200 *2)/3=4000,15950,395,等1442 返回! 底座3两端上部的双排筋2b22:L=Ln (底座两侧较大跨距的净跨距值)/4底座ln/4=(5800-200 *2)/4400 (5800-200 *2)/4=3100底座2两端上部的双排筋2b22:L=Ln (底座两侧较大跨距的净跨距值) 4=(5800-200 *2)/4400 (5800-200 *2)/4=3100支撑台3两端上部一列条纹2b22:L=Ln (支撑台两侧大跨距的净跨距值)/3支撑台ln/3=(5800-200 *2)/3400 (5800-200 *2)/3=4000、3100 3100,返回,第二跨距下部纵筋4b18:l=ln max (lae 0.5 hc5d ) *2=(5800-200 *2)2* 35 * 18=6660,第一跨距下部纵筋3b18:L=Ln安装宽度-BHC max(Lae,0.5Hc 5d) max(15d, Lae-安装宽度bhc )=3600-2 * 200-25 * 18 * 18=420270支撑台4两端上部一列筋2b22:L=Ln/3(Ln为净跨距值)支撑台宽度悬垂梁长- bhc=(3600-200 *2)/34002800-200-25=4042,4042,4042 回去, 返回.环箍尺寸: L1=300-2 * 25 *8=266 L2=600-2 * 25 *8=566,右悬臂梁下部筋3b18:L=悬臂梁长度- bhc 15d=(2800-200 )-25 15 * 18=2845,第三跨距下部纵筋3b18:l=ln max (lae 0.5 hc5d ) * 200)2*35*18=4460,4460,2845,266,566, 返回第一个星座的条数: N=2*Round(1.5Hb-50)/节距Round(Ln-2*1.5*Hb)/节距1=2* round (1.5* 600-50 )/100 round (3600-400-2 *1.5* 600 )/200 1=2* 91=1 round /1.5 * 600-50 /100 round (5800-400-2 *1.5* 600 )/200 1=2* 918=37条,第三环箍条数:(同一第一跨度) N=26条,右侧悬挂环箍条数: n=round (2800-200-2 * 50 )/100 总根数: n=2626=115根,返回:一、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梁、37、上部通筋长度=总网跨长度左支撑台锚固右支撑台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支撑台锚固长度的取法: hc-保护层(直锚固长度) LaE的情况下为Max(LaE 0.5hc5d ) 对于hc-保护层(直线锚固长度)LaE,需要弯曲锚固,在这种情况下,算法1:hc-保护层15d算法2:0.4LaE 15d算法3:max(lae,hc-保护层15d )算法4:max(lae, 在采用0.4lae15d )的纵筋弯曲锚点的情况下,锚点长度最终取值:(图50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p 86-189、306-307 )的第10.4.1条,在梁上部纵筋弯曲锚点的情况下,梁上部纵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锚定梁、41、上侧支架负筋(第一列)=1/3网跨长左支架锚、梁、42、上侧支架负筋(第二列)=1/4网跨长左支架锚、梁、44、交联筋长=网跨-两侧负筋网长150*2、结构腰筋=3 45、抗扭腰筋=网跨锚固长度*2钩*2、拉伸筋长度相同的前拉伸筋的根数一般以环箍间隔的2倍计算,以单环箍长度计算,将主筋和环箍筋同时勾挂,4号环箍长度=(h-保护层*2 d*2 d*2) 1.9d*2 max(10d、75 ) 47、下跨距长度=总网距长度左支架锚固右支架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48、侧跨距下部筋长度=其自身网距左锚固右锚固梁、49、中间跨距下部筋长度=其自身跨越左锚固右锚固的双框架梁下部筋计算、三、梁追加在同一个箍筋长度计算之前,在箍筋条数计算、一次抗震、加密区间条数=(2*梁高-50)/加密区间1、非=(网跨长-左加密区间-右加密区间) /非加密区间-1、总条数=加密*2非加密、梁、55箍筋长度的计算之前,先计算箍筋条数、二级抗震、 加密区间根数=(1.5*梁高-50)/加密区间1、非=(网跨长-左加密区间-右加密区间) /非加密区间-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四、框架梁箍筋计算、屋顶梁、57、边框上部钢筋锚定在梁底、五、其他梁钢筋计算、为什么1.* :背皮计算环箍的弯曲半径规定是多少?2.*a:2d以上。 3 .箍筋规定为哪个角度? 3.*a:135度。 环箍的钩长指的是哪个部分?* * :弯曲平坦的部分。 5 .箍圈的箍圈长度规定为多少?* * :非抗震为5d或扭转10d和75mm的大值。 6 .环箍的尺寸怎么测量? 6.*答:在两条平行边中垂直测量尺寸,7 .梁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箍8 .梁箍筋的钩子朝下是什么情况8.* :上梁、板在梁的下部时。 9 .柱箍的钩子都在角落里啊9.* :不,应该是四个角错开了。 箍筋对梁起什么作用?* * :纵筋固定和约束的作用和承受一部分剪力的作用。 第三章框架柱钢筋计算,一、“平法”柱的标记方法现行柱钢筋“平法”设计的表现方式有列表标记方式、截面标记方式两种。平法柱配筋计算,返回总目录,以下结合实例学习柱配筋计算:返回,柱配筋主要分为纵筋和箍筋。 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央筋和h边中央筋相邻柱的纵筋连接接头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面积率不得超过50%的柱纵筋连接方式包括捆扎带、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柱箍以钢筋等级、直径、间隔填充,抗震时以斜杠“/”区分柱箍加密区域和柱箍非加密区域中箍的间隔。 柱子的高度为1节距时,为了在不使用“/”的圆柱体上采用螺旋螺纹缠绕,必须在螺纹缠绕前加上“l”。注:KZ1采用边柱、C25砚、三级抗震、焊接连接,主筋在基础内水平弯曲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