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5009.23-2006
  • 2003-08-11 颁布
  • 2004-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国家标准_第1页
GB-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国家标准_第2页
GB-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国家标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0 4 0C 5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5 0 0 9 . 2 3 -2 0 0 3 代替 G B / T 5 0 0 9 . 2 3 -1 9 9 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1 . B 2 , G 1 ,. G : 的测定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a f l a t o x i n s B, , B 2 , G, , G 2 i n f o o d s2 0 0 3 - 0 8 - 1 1 发布2 0 0 4 - 0 1 - 0 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5 0 0 9 . 2 3 - 2 0 0 3前 J巨 西 本标准代替 G B / T 5 0 0 9 . 2 3 -1 9 9 6 食 品中黄曲霉毒素 E 3 , . 1 3 Z , G , . G 2 的测定方法 。 本标准与 G B / T 5 0 0 9 . 2 3 - - 1 9 9 6 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 一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标准中文名称改为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f . B . 7 i . 残G , G x , 在展开槽内加 1 0 mL无水乙醚 , 预展 1 2 c m, 取出挥干, 再于另一展开槽内加 1 0 m L丙酮一 三抓 甲烷( 8 +9 2 ) , 展开1 0 c m -1 2 c m , 取出。 在紫外光灯下观察结果, 方法如下。6 . 3 . 1 . 3 . 1 由于样液点上加滴黄曲 舞毒素佩合标准使用液I 或II , 可使黄曲霉毒素B , , B Z , G , , G 2 分别与样液中的黄曲霉毒素残, B z , G , , G : 荧光点重叠。如样液为阴性, 薄层板上的第三点中黄曲霉毒素B , , B a , G , , G z 依次为0 . 0 0 0 4 , 0 . 0 0 0 2 , 0 . 0 0 0 4 , 0 . 0 0 0 2 ji g , 可用作检查在 样液内黄曲 霉毒素B , , B , ,G , , G : 的最低检出量是否正常出现。如为阳性, 则起定位作用。薄层板上的第四点中黄曲霉毒素B , ,B Z , G , , G 2 依次为0 . 0 0 2 , 0 . 0 0 1 , 0 . 0 0 2 , 0 . 0 0 1 t- ,g , 主要起定位作用。6 . 3 . 1 . 3 . 2 若第二点在与黄曲霉毒素B , , 残的相应位置上无蓝紫色荧光点; 或在与黄曲霉毒素G , , G ,的相应位置上无黄绿色荧光点, 表示试样中黄曲霉毒家B , , G : 含量在5 I g l k g 以下; B , , G , 含量在2 . 5 Fc g j k g 以下; 如在相应位置上有以上荧光点, 则需进行确证试验。6 . 3 . 1 . 4 确证试验6 . 3 . 1 . 4 . 1 黄曲霉毒素与二氟乙酸反应产生衍生物 , 只限于 B , 和 G , ; B : 和 G : 与三氟乙酸不起反应。B , 和 G : 的衍生物 比移值为 B , G , 。于薄层板左边依次滴加两个点。 第一点: 1 0 u L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使用液II。 第二点: 2 0 t41一 样液。 于以上两点各加三氟乙酸 1 小滴盖于其上 , 反应 5 m i n 后, 用吹风机吹热风 2 m i n , 使热风吹到薄层板上的温度不高于 4 0 0C。再于薄层板上滴加以下两个点。 第三点: 1 0川J 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使用液H。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2 3 -2 0 0 3 第四点 : 2 0 IA L样液 。 再展开( 同6 . 3 . 1 . 3 ) , 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样液是否产生与黄曲霉毒素 B , 或G , 标准点相同的衍生物 , 未加三氟乙酸的三、 四两点 , 可依次作为样液与标准的衍生物空 白对照。6 . 3 . 1 . 4 . 2 黄曲霉毒素B : 和G : 的确证试验, 可用苯一 乙醇一 水( 4 6 +3 5 +1 9 ) 展开, 若标准点与样液点出现重叠 , 即可确定 。6 . 3 . 1 . 4 . 3 在展开的薄层板上喷以硫酸(( 1 十3 ) , 黄曲霉毒素B , , B , , G , , G : 都变为黄色荧光。6 . 3 . 1 . 5 稀释定f 样液中黄曲霉毒素 B , , B , , G , , G : 荧光点的荧光强度如各与黄霉毒素 B , , B Z , G , , G : 标准点 的最低检出量( B , , G , 为0 . 0 0 0 4 p g , B 2 , G 2 为0 . 0 0 0 2 u g ) 的荧光强度一致, 则试样中黄曲 霉毒素马, G , 含量为 5 u g / k g ; B 2 , G 2 含量为2 . 5 K g / k g 。如样液中任何一种黄曲霉毒素的荧光强度比其最低检出量强,则需逐一进行定量, 直至样液点的荧光强度与最低检出量点的荧光强度一致为止。定量与计算方法参照 G B / T 5 0 0 9 . 2 2 -2 0 0 3 中 5 . 3 . 1 . 5 与 5 . 3 . 1 . 6 ,6 . 3 . 2 双向展开法6 . 3 . 2 . 1 滴加两点法6 . 3 . 2 . 1 . 1 点样: 取薄层板三块, 在距下端3 c m基线上滴加黄曲霉毒素标准使用液与样液。即在三块板的距左边缘0 . 8 c m-1 c m处各滴加 1 0 ju L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使用液II, 在距左边缘2 . 8 c m3 . 0 c m 处各滴加2 0 IA L样液, 然后在第二板的样液点上加滴 1 0 IA L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使用液II; 在第三板上的样液点上加滴 1 0阿J 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使用液I。6 . 3 . 2 . 1 . 2 展开 : 同 G B / T 5 0 0 9 . 2 2 -2 0 0 3 中 5 . 3 . 2 . 1 . 2 .6 . 3 . 2 . 1 . 3 观察及评定结果如下:6 . 3 . 2 . 1 . 3 . 1 在紫外光灯下观察第一、 二板, 若第二板的第二点在黄曲霉毒素B , , B 2 、 G l 、 G 2 标准点的相应处出现最低检出量 , 而第一板在与第二板的相同位置上未出现荧光点 , 则试样中黄曲霉毒素 B , , G ,含量在 5 t Cg / k g 以下 ; 氏 、 G 2 的含量在 2 . 5 l .g / k g以下。6 . 3 . 2 . 1 . 3 . 2 若第一板在与第二板的相同位置上各出现荧光点, 则将第一板与第三板比较, 看第三板上第二点与第一板上第二点的相同位置的荧光点是否各与其黄曲霉毒素B , , 氏, G , , G : 标准点重叠, 如果重叠, 再按 6 . 3 . 2 . 1 . 3 . 3 进行所需的确证试验 。6 . 3 . 2 . 1 . 3 . 3 黄曲霉毒素 B , , G , 的确证试验: 取薄层板两块, 于第四、 第五两板距左边缘0 . 8 c m -1 c m 处各滴加 1 0 p L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使用液II 及 1 滴三氟乙酸, 距左边缘2 . 8 c m-3 c m处, 第四板滴加2 0 I .L 样液及1 滴三氟乙酸; 第五板滴加2 0 fi L样液、 1 0 K L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使用液II及1 滴三氟乙酸。产生衍生物的步骤及展开方法同 G B / T 5 0 0 9 . 2 2 -2 0 0 3中 5 . 3 . 2 . 1 , 观察样液点是否各产生与其黄 曲霉毒素 B , 或 G , 标准点重叠的衍生物 。观察时 , 可将第一板作为样液的衍生物空 白板。 如样液黄曲霉毒素B , , 残, G , , G : 含量高时, 则将样液稀释后按 6 . 3 . 1 . 4 作确证试验。 稀释定量与结果计算参照G B / T 5 0 0 9 . 2 2 -2 0 0 3 中5 . 3 . 2 . 1 . 5 与5 . 3 . 2 . 1 . 6 .6 . 3 . 2 . 2 滴加一点法 同G B / T 5 0 0 9 . 2 2 -2 0 0 3 中5 . 3 . 2 . 2 。 所不同的地方是在薄层上滴加标准液时以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使用液 II代替黄曲霉毒素 B ,标准使用液( 0 . 0 4 tL g / m L ) 。稀释定量与结果计算参照G B / T 5 0 0 9 . 2 2 -2 0 0 3中 5 . 3 . 2 . 2 与 5 . 3 . 1 . 6 e第二法微柱筛选法7 原理 试样提取液通过 由氧化铝与硅镁吸附剂组成的微柱层析管, 杂质被氧化铝 吸附 , 黄曲霉毒素被硅镁吸附剂吸附 , 在 3 6 5 n m紫外线下呈蓝紫色荧光 , 其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成正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2 3 -2 0 0 3比, 由于微柱不能分离 B , , B 2 , G , , G 2 , 故结果为黄曲霉毒素的总量。8 试剂8 . 1 石油醚: 沸程6 0 0C -9 0 或3 0 1C -6 0 0C ,8 . 2 中性氧化铝: 层析用1 0 0目2 0 0目。8 . 3 酸性氧化铝 : 层析用 1 0 0目一2 0 0目。8 . 4 无水硫酸钠 : 过 4 0目8 0目 筛或 8 0目一1 0 0目 筛 。8 . 5 硅镁型吸附剂: 层析用1 0 。目2 0 0目。8 . 6 甲醇水溶液 : ( 5 5 +4 5 ) ,8 . 7 展开剂 : 丙酮一 三抓甲烷( 1 +9 ) ,8 . 8 脱脂棉 : 用索氏提取器以二氛甲烷为溶剂提取 2h 后 , 挥干后贮于瓶中保存。8 . 9 黄曲霉毒素B 、 标准液: 用苯一 乙睛( 9 8 +2 ) 配成0 . 4 f g / m L的贮存液及0 . 1 j cg / m L的使用液, 避光冷藏。 注: 层析用氧化铝、 硅镁型吸附剂、 无水硫酸钠应在 1 2 0 活化 2 h , 密塞, 贮干燥器内可保存一周。9 仪 器9 . 19 . 29 . 39 . 4紫外光灯: 8 W-1 0 0 W, 带有波长 3 6 5 n m滤光片。微柱管: 内径 0 . 4 c m, 长 1 2 c m的玻璃管, 为加液方便上加一段粗管 。微柱管架。微量注射器: 5 0 m L .1 0 分析步骤1 0 . 1 提取1 0 . 1 . 1 粮食、 花生及其制品: 取粉碎过筛( 2 0目) 试样 2 0 . 0 0 g 于具塞锥形瓶中, 加 1 0 0 m L甲醇水溶液, 3 0 m L石油醚, 密塞振摇3 0 m i n , 静置片刻, 过滤于5 0 mL具塞量简中, 收集5 0 m L甲醇水滤液( 注意切勿将石油醚层带入滤液中) , 转人分液漏斗中, 加 5 0 m L硫酸钠溶液( 2 0 g / L )稀释 , 加 三抓 甲烷1 0 mL , 轻摇 2 m i n -3 mi n , 静置分层, 三氛甲烷层通过装有5g 无水硫酸钠的小漏斗脱水( 以少量脱脂棉球塞住漏斗颈口, 并以少量三氛甲烷润湿) , 并滤人1 0 ml, 比色管中, 再向分液漏斗中加3 m L三氧甲烷重提一次 , 脱水后滤人原 比色管中, 以少量三抓 甲烷洗漏斗并定容至 1 0 . 0 mL , 密塞 , 混匀, 待测。此样液1 m L 相当1 . 0 g 试样。1 0 . 1 . 2 植物油: 称混匀油样1 0 . 0 0 g 于2 0 mL的烧杯中, 用5 0 m L石油醚分数次洗人分液漏斗中, 加5 0 m L甲醇水轻摇 2 m i n -3 m i n , 静置分层 , 将下层 甲醉水转人另一分液漏斗中, 加 5 0 mL硫酸钠水溶液(( 2 0 g / L ) 稀释, 加三抓甲烷1 0 m L , 以下按1 0 . 1 . 1 自“ 轻摇2 m i n -3 m i n . . . . . . ” 起操作。此样液1 M L相当1 . 0 g试样。1 0 . 1 . 3 发酵酒、 酱油、 醋等水溶性试样: 啤酒等含二氧化碳的试样, 需在烧杯中于水浴上加热、 搅拌、 除去气泡, 否则易乳化称混匀试样2 0 . 0 0 g于小烧杯中, 以8 0 mL硫酸钠溶液( 2 0 g / 1 . ) 洗人分液漏斗中, 加三氯甲烷 1 0 ml, , 此样液1 mL相当2 . 0 g 试样。1 0 . 1 . 4 腐乳、 黄酱类: 称取混匀试样2 0 . 0 0 g于具塞锥形瓶中, 加甲醇水 1 0 0 ml, , 石油醚2 0 ml, 。振荡3 0 m i n , 静置片刻, 以折叠快速定性滤纸过滤于5 0 m L具塞量筒中, 收集甲醇水滤液5 0 m 1 . ( 相当于1 0g 试样, 因为l o g试样中约含有5 m L水) , 置于分液漏斗中, 加入三氯甲烷1 0 m L , 以下按1 0 . 1 . 1自“ 轻摇2 m i n -3 min - 一 ” 起操作。此样液1 mL相当1 . 0 g 试样。1 0 . 2 测定1 0 . 2 . 1 微柱管的制备 : 以少量脱脂棉做底用粗铁丝砸实, 置于微柱管架上, 依次加人高为 。 5 c m无水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5 0 0 9 . 2 3 -2 0 0 3硫酸钠(( 8 0目1 0 0目) , 0 . 5 c m硅镁型吸附剂 , 0 . 5 c m无水硫酸钠(( 8 0目1 0 0目) , 1 . 5 c m 中性氧化铝, 1 . 5 c m 酸性氧化铝, 3 c m无水硫酸钠( 4 0目8 0目) , 顶部以少量脱脂棉堵塞, 装试剂时管要垂直,每装一种试剂要适当敲紧, 两种试剂之间界面要平齐, 柱管要随装随用, 以免在空气中吸水活性下降。1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