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34-2003 普通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国家标准_第1页
GBT 3934-2003 普通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国家标准_第2页
GBT 3934-2003 普通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国家标准_第3页
GBT 3934-2003 普通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国家标准_第4页
GBT 3934-2003 普通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国家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 1 7 . 0 4 0 J 4 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3 9 3 4 -2 0 0 3 代替 G B / T 3 9 3 4 -1 9 8 3 普通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g a u g e s f o r 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s c r e w t h r e a d s ( I S O 1 5 0 2 : 1 9 9 6 , I S O g e n e r a l - p u r p o s e me t r i c s c r e w t h r e a d s -G a u g e s a n d g a u g i n g , M O D ) 2 0 0 3 - 1 1 - 1 0 发布2 0 0 4 - 0 6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G B / T 3 9 3 4 -2 0 0 3 J 几, 月 U言 本标准是根据 I S O 1 5 0 2 ( I S O一般用途的米制螺纹检验 ( 1 9 9 6 年英文版) 对 G B / T 3 9 3 4 -1 9 8 3 普通螺纹量规 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与I S O 1 5 0 2 : 1 9 9 6 的一致性程度为修改, 主要差异如下: 按 G B / T 1 . 1 -2 0 0 0 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 未选用通端可调环规或通端可调卡规 、 止端可调环规或止端可调卡规所用的校对螺纹塞规公 差带 ; 一 一 表 1 0 、 表 1 1 中公式为. . . +e s . . . . . . , 工件外螺纹中径的上偏差 e s 带有符号 ; 而 I S O 1 5 0 2 : 1 9 9 6 表 1 0 、 表 1 1中公式为 . . . . . - e s . . . . . . , 这里的 e s 为工件外螺纹中径上偏差的绝对值 e s l ( 见 I S O 1 5 0 2 : 1 9 9 6 1 3 ) ; 图 1 、 图 2 、 图 3 、 图 4中标注的大、 小径位置为牙面与牙底交接处 , 表 9 、 表 1 0 、 表 1 1 公式中的 大、 小径尺寸为交接处直径 ; 而 I S O 1 5 0 2 : 1 9 9 6图5 、 图 6 、 图 7 、 图 8 中标注的大、 小径位置为牙 底, 表1 0 、 表1 1 、 表1 2 、 表 1 3中公式的大、 小径尺寸为牙底处直径; 增加了表8 中I 簇1 4 兀 的尺寸。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代替G B / T 3 9 3 4 -1 9 8 3 普通螺纹量规 。 本标准与 G B / T 3 9 3 4 -1 9 8 3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 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表3 、 表4 、 表5表7中P =8的各尺寸; 增加 了检验要求( 本版的 9 ) ; 工件螺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1 9 8 3 年版的 1 . 4 , 1 . 5 , 1 . 6 ) 放人附录 C o 本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1 3 2 ) 归口。 本标准由成都量具刃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 B / T 3 9 3 4 - 1 9 8 3 。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 T 3 9 3 4 -2 0 0 3 普通螺纹t规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螺纹量规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 符号、 牙型、 公差、 要求、 检验、 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牙型角为 6 0 0 , 公称直径为 1 m m至 3 5 5 m m, 螺距为 0 . 2 m m至 8 m m的普通螺纹 量规。 本标准规定的普通螺纹量规( 以下简称“ 螺纹量规” ) 适用于检验G B / T 1 9 2 -2 0 0 3 , G B / T 1 9 3 - 2 0 0 3 , G B / T 1 9 6 -2 0 0 3 , G B / T 1 9 7 -2 0 0 3 规定的普通螺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2 -2 0 0 3 普通螺纹基本牙型( I S O 6 8 - 1 ; 1 9 9 8 , MO D ) G B / T 1 9 3 -2 0 0 3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I S O 2 6 1 ; 1 9 9 8 , MO D ) G B / T 1 9 6 -2 0 0 3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 B / T 1 9 7 -2 0 0 3 普通螺纹公差( I S O 9 6 5 - 1 : 1 9 9 8 , MO D ) 3 术语和定义 G B / T 1 9 2 - -2 0 0 3 , G B / T 1 9 3 -2 0 0 3 , G B / T 1 9 6 - - 2 0 0 3 , G B / T 1 9 7 -2 0 0 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普通螺纹f规g a u g e s f o r 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s c r e w t h r e a d s 具有标准普通螺纹牙型 , 能反映被检内、 外螺纹边界条件的测量器具。按使用性能分为 : 工作螺纹 量规和校对螺纹量规。 3 . 2 T - 作螺纹A规w o r k in g g a u g e s f o r 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s c r e w t h r e a d s 操作者在制造工件螺纹过程中所用的螺纹量规。 3 . 3 校对螺纹f规c h e c k g a u g e s f o r 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s c r e w t h r e a d s 在制造工作螺纹环规或检验使用中的工作螺纹环规是否已磨损所用的螺纹量规。 4 分类 4 . 2 表 1 中所列的螺纹量规名称、 代号、 使用规则适用于本标准。 检验工件螺纹用的光滑极限量规见附录 A的规定。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 T 3 9 3 4 -2 0 0 3 表 1 名称代号使用规则 通端螺纹塞规 T 应与工件内 螺纹旋合通过 止端螺纹塞规 Z 允许与工件内螺纹两端的螺纹部分旋合, 旋合量应不超过二个螺距( 退出量 规时测定) 。若工件内螺纹的螺距少于或等于三个, 不应完全旋合通过 通端螺纹环规 T 应与工件外螺纹旋合通过 止端螺纹环规 Z 允许与工件外螺纹两端的螺纹部分旋合, 旋合量应不超过二个螺距( 退出量 规时测定) 。若工件内螺纹的螺距少于或等于三个, 不应完全旋合通过 “ 校通一 通” 螺纹塞规 TT 应与通端螺纹环规旋合通过 “ 校通一 止” 螺纹塞规 TZ 允许与通端螺纹环规两端的螺纹部分旋合, 旋合量应不超过一个螺距( 退出 量规时测定) “ 校通一 损” 螺纹塞规 TS “ 校止一 通” 螺纹塞规 ZT应与止端螺纹环规旋合通过 “ 校止一 止” 螺纹塞规 ZZ 允许与止端螺纹环规两端的螺纹部分旋合, 旋合量应不超过一个螺距( 退出 量规时测定) “ 校止一 损” 螺纹塞规 ZS 5 符号 表 2 中所列的符号及说明适用于本标准。 表 2 符号 说明 D, d工件内、 外螺纹的大径 D Z . d 2 工件内、 外螺纹的中径 Dl工件内螺纹的小径 es 工件外螺纹中径的上偏差 El 工件内螺纹中径的下偏差 H 工件内、 外螺纹的原始三角形高度 T d 2 工件外螺纹中径的中径公差 T 0 2 工件内螺纹中径的中径公差 尸 工件内、 外螺纹的螺距 TR通端螺纹环规、 止端螺纹环规的中径公差 TP L通端螺纹塞规、 止端螺纹塞规的中径公差 Tc p校对螺纹塞规的中径公差 TP 螺纹量规的螺距公差 ZR由通端螺纹环规中径公差带的中心线至工件外螺纹中 径上偏差之间的距离 Z P L由通端螺纹塞规中径公差带的中心线至工件内螺纹中 径下偏差之间的距离 WG O由通端螺纹塞规( 或环规) 中径公差带的中心线至其磨损极限之间的距离 WN G由止端螺纹塞规( 或环规) 中径公差带的中心线至其磨损极限之间的距离 Z 月 由螺纹环规中径公差带的中心线至“ 校通一 通,(或“ 校止一 通)螺纹塞规中径公差带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T . , / 2 完整螺纹牙型的半角偏差 T a t / 2 截短螺纹牙型的半角偏差 s 截短螺纹牙型的间隙槽中心线相对于螺纹牙型中心线的允许偏移量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 T 3 9 3 4 - 2 0 0 3 表 2( 续 ) 符号 说明 Fl在截短螺纹牙型的轴向剖面内, 由中径线至牙侧直线部分顶端( 向牙顶一侧) 之间的径向距离 F2在截短螺纹牙型的轴向剖面内, 由中径线至牙侧直线部分末端( 向牙底一侧) 之间的径向距离 b ,内螺纹完整牙型大径处的间隙槽宽度 b 2外螺纹完整牙型小径处的间隙槽宽度 b ,内螺纹截短牙型大径处的间隙槽宽度和外螺纹截短牙型小径处的间隙槽宽度 6 螺纹f规 的螺纹牙型 6 . 1 完整螺纹牙型 6 . 1 . 1 适用于检验工件内螺纹作用 中径及大径的通端螺纹塞规 的螺纹牙型见图 1 。图示仅供图解 说明。 6 . 1 . 2 适用于检验新制通端螺纹环规作用中径的“ 校通一 通” 螺纹塞规的螺纹牙型见图 1 。图示仅供图 解说明。 6 . 1 . 3 适用于检验新制止端螺纹环规单一中径的“ 校止一 通” 螺纹塞规和“ 校止一 止” 螺纹塞规的螺纹牙 型见图 1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 6 . 1 . 4 适用于检验使用中止端螺纹环规单一中径的“ 校止一 损” 螺纹塞规的螺纹牙型见图 1 。图示仅供 图解说明。 3 0 0 士 T . . / 2 W放大图 用于螺距 P大于0 . 5 m m用于所有螺距 拭哪勺 图 1 6 . 1 . 5 适用于检验工件外螺纹作用中径及小径 的通端螺纹环规的螺纹牙型见 图 2 。图示仅供 图解 说 明。 X放大图 用于所有螺距用于所有螺距 次 恻任 哪产勺 3 0 。 士T . , i z 图 2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 T 3 9 3 4 -2 0 0 3 6 . 1 . 6 螺纹牙型间隙槽和槽底 的形状宜由制造商 自 行确定; 螺纹牙型的间隙槽宽度 伪 , 大 、 瓦 取 和槽底 的曲率半径 r 1 。 大 、 r 2。 大 见表 3 0 表 3单位为毫米 尸 b e a tb 2 最 大r 1 最大r 2 大 0 .20 .0 2 5 0. 01 40 . 02 9 0 .2 50 .0 310. 01 80 .0 3 6 0 . 30 .0 3 80. 02 2 0 . 04 3 0 .3 50 .0 4 4 用曲率半径 r 2 连接 0. 02 50 .0 5 0 0 .40 .0 5 00. 02 90 .0 5 8 0 .4 5 0 .0 560. 03 20 .0 6 5 0 . 50 .0 630. 03 60. 0 72 0 .60 .0 7 5 0 .1 50. 04 30. 0 86 0 . 70 .0 8 80 . 1 70. 05 00 . 1 0 0 0 .7 50 .0 9 40 . 1 90. 05 40 .1 1 0 0 .80 .1 0 00 . 2 00 . 0 5 80 .1 1 0 10 . 1 250. 2 50. 07 20. 1 4 0 l . 2 50. 1 5 00. 310 . 09 00. 1 8 0 1. 50 . 1 9 00. 3 70 . 1 0 80. 21 0 1 . 7 50. 2 2 00. 4 40 . 1 2 60. 2 5 0 2 0 . 2 5 00. 5 00 . 1 4 40 . 2 9 0 2 . 5 0 .3 2 00. 610 . 1 8 00 .3 6 0 30 .4 0 00. 7 50 . 21 70 .4 3 0 3 . 50 .4 8 00 . 8 80 . 25 30. 5 00 40. 5 0 01 . 0 00 . 28 80. 5 80 4. 50. 5 5 01 . 1 00 . 32 50. 6 50 5 0. 6 0 01 . 2 50 . 36 1 0. 7 2 0 5. 50. 7 001 . 4 00 . 39 70. 7 9 0 6 0. 8 0 01 . 5 00 . 43 30. 8 6 0 81. 0 0 02. 0 00 . 57 61 . 1 52 注: b , 最 大 一尸 / 8 ; b 2 最 大 尸 / 4 ; r i a 大 0 . 0 7 2 P =H / 1 2 ; r 2 最 大 二。 1 4 4 P o 6 . 2 截短螺纹牙型 6 . 2 . 1 适用于检验工件内螺纹单一中径的止端螺纹塞规的螺纹牙型见图 3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 6 . 2 . 2 适用于检验新制通端螺纹环规单一中径 的“ 校通一 止” 螺纹塞规的螺纹牙型见图 3 。图示仅供图 解说明。 6 . 2 . 3 适用于检验使用 中通端螺纹环规单一中径的“ 校通一 损” 螺纹塞规的螺纹牙型见图 3 。图示仅供 图解 说明 。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 T 3 9 3 4 -2 0 0 3 Y放 大图 3 0 0 士T . , / 2 用于螺距 P大于 1 m m用于螺距 P小于和等于 1 m m b , ( P / 2 ) 一2 F 2 t g 3 0 * 图 3 6 . 2 . 4 适用于检验工件外螺纹单一中径的止端螺纹环规的螺纹牙型见图 4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 2放大图 用于所有螺距用于螺距 P小于和等于 1 m m 专喇即只 b 3 ( P / 2 ) 一2 F 2 t g 3 0 o 图 4 6 . 2 . 5 螺纹牙型间隙槽和槽底的形状宜由制造商 自 行确定 。 6 . 2 . 6 螺纹牙型间隙槽宽度 b 3 、 在螺纹牙型的轴向剖面内, 由中径线与牙侧直线部分顶端( 向牙顶一 侧) 之间的径向距离 F , 、 在螺纹牙型的轴向剖面内, 由中径线与牙侧直线部分末端( 向牙底一侧) 之间的 径向距离 F : 见表 4 。止端螺纹环规的牙型高度 h 3 参见附录 B o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3 9 3 4 - 2 0 0 3 表 4 单位为毫米 尸 b , F , =0 . 1 P F2 尺寸偏差 0 . 1 尸0. 1 5 尸0. 2尸 0. 2 止端螺纹环规 推荐采用 r i 连接 0. 0 2 0 0 . 0 2 50. 2 5 0. 30. 0 3 0 0 .3 50. 0 35 0 .40. 0 4 0 0 .4 50. 0 45 0 .50. 0 5 0 0 .60. 0 6 0 0. 0 7 0 0 .7 0. 0 750 .7 5 0 . 0 8 00 .8 0. 1 0 0 1 0 . 251 .2 50. 3 士0 . 0 4 0. 1 25 1 .50. 40 . 3 00. 1 5 0 0 . 351 .7 50. 45 士0 . 0 5 0. 1 75 0. 4 0 0 . 2 0 0 2 0. 5 0 .3 7 50 . 2 5 02 . 50 . 8 0 . 45 031 . 0 士0 . 0 8 0. 3 0 0 3 .51 . 1 0 . 5 2 5 0. 3 5 0 41 . 3 士0 . 1 0 0. 4 0 00 .6 0 0 4 .51 . 70. 4 5 00 . 45 51 . 90. 5 0 00 .5 0 0. 5 5 00 . 555 . 52. 1 0. 6 0 00 . 6062. 3 83. 10. 8 0 00 . 80 6 . 2 . 7 螺纹牙型的间隙槽见图 5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螺纹牙型的间隙槽 中心线相对于螺纹牙型中 心线允许有一个偏移量 S , 其值见表 5 。当实际偏移量 X小于S时, 则 b : 的偏差可以增大, 其增大值等 于 2 ( S -X) 。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 T 3 9 3 4 -2 0 0 3 螺纹牙型的中心线 图 5 表 5 单位为毫米 尸s 1 . 2 5 , 1 . 50. 0 4 1 . 7 5 , 2 , 2 . 5 0. 0 5 3 , 3 . 5 0. 0 8 4, 4 . 5 , 5 , 5 . 5 , 6, 8 0. 1 0 7 公差 中径公 差 螺纹环规和校对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带见图 6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 ,了,了 工件外螺纹 中径上偏差 工件外螺纹 中径下偏差 ZT IN 圈 6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 T 3 9 3 4 -2 0 0 3 7 . 1 . 2 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带见图7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 N七卜 工件内螺纹 中径上偏差 aza 止端螺纹塞规 中径磨损极限 囚曰么一 3 工件 内螺纹 中径下偏差 通端螺纹塞规 中径磨损极限 图 7 7 . 1 . 3 螺纹塞规、 螺纹环规和校对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和有关的位置要素值见表 6 , 表 6单位为 微米 7 . 2 半角偏差 螺纹塞规和螺纹环规的牙型半角允许偏差见表 7 。牙型面有效长度内的直线度误差应不超过半角 偏差的公差带范围。对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 0 0 m m的螺纹, 其直线度误差的最大值应不大于2 F cm; 公称直径大于 1 0 0 m m的螺纹 , 其直线度误差的最大值应不大于 3 Ji m.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 T 3 9 3 4 -2 0 0 3 表 7 尸/ mm T a , i 2 ( ) T ae i 2 ( ) 0. 2 0介0 0. 25士4 8 0. 3 0 土4 0 0. 35 士3 5 0. 4 0士3 1 0. 4 5 土2 6 0. 5 0士2 5 0. 6 0士2 1 0. 7 0 土1 8 0. 7 5士 1 7 0 .8 0士1 6 1 .0 0 士 1 5 士1 6 1 .2 5士 1 3 1 .5 0士1 2 1 . 7 5 士 11 2 . 0 0 , 2 . 5 0 土1 0 士1 4 3 .0 0 士 9 士1 3 3 . 5 0 士1 2 4 . 0 0, 4 . 5 0 , 5 . 0 0 士8 士1 1 5 . 5 0, 6 . 0 0 , 8 . 0 0士1 0 7 . 3 螺距公差 螺纹量规的螺距公差见表 8 0螺距的实际偏差既可以是“ 正” 的, 也可以是“ 负” 的。螺距公差适用 于螺纹量规螺纹长度内的任意牙数。 表 8 螺纹量规的螺纹长度 l / m mT P / t m l 成1 44 1 4 l 毛3 2 5 3 2 l 镇5 0 6 5 0 l 簇8 0 7 7 . 4 7 . 4 公式 螺纹塞规大径、 中径 、 小径的尺寸与偏差的计算公式见表 9 , G B / T 3 9 3 4 -2 0 0 3 表 9 塞规代号 大径中径 小径 尺寸偏差尺寸偏差磨损偏差 T D十E l + Z P L 士Tp , D2 +E I +Z P L 士T p , , / 2 一WG O 镇D, +E I D , 十 E I + T D , + T P L / 2 一WN GZ D 2 +E I +T D , + T P L / 2 + 2 F , 7 . 4 . 2 螺纹环规大径 、 中径、 小径的尺寸与偏差的计算公式见表 1 0 , 表 1 0 环规代号大径 中径小径 尺寸偏差磨损偏差尺寸偏差 T )d +e s +T P L d : 十e s -z 士T R / 2 WG OD , + e s士T R / 2 + WN Gd 2 + e s 一 T dz 一 T R / 2 一 2 F ,士TRd 2 + e s 一 T d , 一 T R / 2 Z 7 . 4 . 3校对螺纹塞规大径、 中径、 小径的尺寸与偏差的计算公式见表 l l a 表 1 1 量规 代号 大径中径 小径 尺寸偏差尺寸 偏差 TT d+e s士 TP L nd 2 + e s 一Z R 一m 士T c p / 2 镇D, +e s 一Z R 一m 簇D, 十e s 一T R / 2 TZ d 2 +e s -Z R 十T R / 2 +2 F , 士T P L / 2 d 2 + e s 一Z R +T R / 2 d : 十es一及 +WG O TS d 2 + e s 一Z R +Wc o +2 F , D , + e s 一 T d2 一T R / 2 一 m ZTd+ e s 士TP L ad 2 + e s 一 T d : 一 T R / 2 一 m 簇D , + e s -T d2 ZZ d + e s 一 T d , 士T P L d 2 + e s 一 T d 2 d 2 + e s 一 T d 2 一 T R / 2 + W N C Z S d + e s 一T d, 一 T R / 2 + WN r 若螺纹牙型的大径部分是尖的, 则可以稍稍削平。于是, 大径尺寸允许小于该下偏差。 8 要求 8 . 1 外观 螺纹量规测量面的表面上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锈迹 、 碰伤、 划痕等缺陷。 8 . 2 相互作用 螺纹量规测量头和手柄的联接应牢固可靠 ,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应出现松动或脱落 。 8 . 3 材料 螺纹量规测量头的测量面宜采用合金工具钢 、 碳素工具钢等坚硬耐磨的材料制造 , 并应进行稳定性 处 理 。 8 . 4 硬度 、 表面粗糙度 8 . 4 . 1 螺纹量规测量头的测量面硬度应在 6 6 4 H V -8 5 6 H V( 或 5 8 H R C -6 5 H R C ) 范围内; 对公称 直径小于或等于3 m m的螺纹塞规, 其测量头的测量面硬度应在5 6 1 H V -7 1 3 H V( 或5 3 H R C 6 0 H R C ) 范围内。 8 . 4 . 2 螺纹量规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应大于表 1 2的规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 T 3 9 3 4 -2 0 0 3 表 1 2 名称R n / li m 牙侧 0. 2 通端螺纹塞规大径、 校对螺纹塞规大径、 通端螺纹环规小径 0. 4 止端螺纹塞规大径 、 止端螺纹环规小径 0. 8 8 . 5 螺纹倒钝 若螺纹量规两端的牙型不完整, 应将牙型修整到为完整牙型。如果做不到, 则应有 3 0 。 倒角。 9 检验 9 . 2 9 . 2 . 测f条件 本标准中的规定值均以标准的测量条件为准 , 即: 温度为 2 0 0C、 测量力为零。 检测参数和检测器具 1 螺纹塞规各参数采用直接检测法检验, 其主要检测参数和检测器具见表 1 3 0 表 1 3 主要检测参数 检测器具 单一 中径测长仪、 量针 小径万能工具显微镜 螺距 万能工具显微镜、 螺距仪 牙型半角万能工具显微镜 9 . 2 . 2 螺纹环规的检验应以校对螺纹塞规为准。若发生争议时, 应按附录 C中的 C . 3 处理。若用户 和制造商双方一致同意采用其他的测量方法, 则螺纹环规的单一 中径尺寸和偏差是有效的。螺纹环规 的小径采用光滑极限塞规检验。 1 0 1 0 标志 与包装 1 0 . 2 1 0 . 3 1 0 . 4 螺纹量规上应标志: a ) 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 b ) 按G B / T 1 9 7 -2 0 0 3 规定的螺纹代号和中径公差带代号; c ) 螺纹量规代号 ; d ) 出厂年号; e ) 公称直径小于1 4 m m的螺纹塞规, a ) 至d ) 的内容允许标志在手柄上; 若单独供应时, 应附有 a ) 至 d ) 内容的标牌。 螺纹量规包装盒上至少应标志: a ) 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 b ) 按 G B / T 1 9 7 -2 0 0 3 规定的螺纹代号和中径公差带代号; c ) 螺纹量规代号 。 螺纹量规在包装前应经过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 , 不得因包装不善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品。 螺纹量规经检定符合本标准要求的, 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有本标准的标准号 和出厂 日 期。 G B / T 3 9 3 4 -2 0 0 3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光滑极限t规 A . 1 范 围 本附录规定了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 符号、 公差、 公式 、 要求和标志与包装等。 本附录适用于检验工件外螺纹大径、 内螺纹小径用的光滑极限量规 。 A . 2 分类和符号 A . 2 . 1 表 A . 1 中所列的光滑极限量规名称、 代号、 使用规则适用于本附录。 表 A . 1 名称代号使用规则 通端光滑塞规 T 应通过工件内螺纹小径 止端光滑塞规 Z 允许进人内螺纹小径的两端, 但进人量不应超过一个螺距 通端光滑环规或卡规 T 应通过工件外螺纹大径 止端光滑环规或卡规 Z 不应通过工件外螺纹大径 A . 2 . 2 表A . 2中所列的符号及说明适用于本附录。 表 A. 2 符号说明 T D B 工件内螺纹的小径公差 Td 工件外螺纹的大径公差 H, 光滑塞规尺寸公差 HZ 光滑环规或卡规的尺寸公差 Hp 检验光滑环规或卡规用的校对塞规尺寸公差 ZI 由通端光滑塞规尺寸公差带中心线至工件内螺纹小径下偏差之间的距离 Z z 由通端光滑环规或卡规的尺寸公差带中心线至工件外螺纹大径上偏差之间的距离 A . 3 公 差 A . 3 . 1 光滑环规或卡规的尺寸公差带见图 A . 1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光滑环规或卡规的尺寸公差和 有关的位置要素值见表 A . 3 。通端光滑环规或卡规的磨损极限应为工件外螺纹大径的最大极限尺寸。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 T 3 9 3 4 - 2 0 0 3 外螺纹大径 上偏差 x 卜 x 卜0.x 卜 外螺纹大径 下偏差 图 A . 1 检验工件外螺纹大径用的光滑极限f规尺寸公差带图 表 A . 3单位为微米 T dH2 / 2 Z2Hp 3 6 镇T d 毛8 5 482 8 5 T d 簇1 4 0 5 2 03 1 4 0 T d 成3 3 5 83 84 3 3 5 T d 镇8 5 0 1 55 4 6 8 5 0 毛簇9 5 0 216 0 8 l A . 3 . 2 光滑塞规的尺寸公差带见图 A . 2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光滑塞规的尺寸公差和有关的位置要 素值见表 A . 4 。通端光滑塞规的磨损极限应为工件外内螺纹小径的最小极限尺寸。 内螺纹小径 上偏差 N 工 囚1沈 卜 内螺纹小径 下偏差 图 A . 2 检验工件内螺纹小径用的光滑极限,规尺寸公差带图 G B / T 3 9 3 4 - 2 0 0 3 表 A. 4单位为微米 T 0 , H, / 2Z 1 3 8 簇T D l 簇1 0 0 49 1 0 0 T D , (1 8 0 52 2 1 8 0 T , , 镇3 7 5 83 8 3 7 5 T D l 簇7 1 0 1 35 2 7 1 0 T D , 毛1 2 5 0 2 365 A . 4 公式 光滑极限量规的尺寸与偏差的计算公式见表 A . 5 , 表 A . 5 名称尺寸偏差 通端光滑塞规 D , +E l 十Z , 士H, / 2 止端光滑塞规D , + E l + T D B 通端光滑环规或卡规 d +e s 一Z 2 士HZ / 2 止端光滑环规或卡规d 十e s 一T d A . 5 要求 A . 5 . 1 外观 光滑极限量规测量面的表面上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锈迹、 碰伤、 划痕等缺陷。 A . 5 . 2 相互作用 光滑极限量规测量头和手柄的联接应牢固可靠,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应出现松动或脱落。 A . 5 . 3 材料 光滑极限量规测量头的测量面宜采用合金工具刚、 碳素工具钢等坚硬耐磨的材料制造 , 并应进行稳 定性处理。 A . 5 . 4 硬度 、 表面粗糙度 A . 5 . 4 . 1 光滑极限量规测量头的测量面硬度应在 6 6 4 HV -8 5 6 H V ( 或 5 8 H R C -6 5 HR C ) 范围内。 A . 5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