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_行政法的逻辑起点_第1页
人权_行政法的逻辑起点_第2页
人权_行政法的逻辑起点_第3页
人权_行政法的逻辑起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2009 chinaacademicjourraction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编号】1002-6274(2004)04-022-04人权:行政法的逻辑起点曾祥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内容摘要】行政法的逻辑起点与行政法的目标模式、实质内容、制度结构有关,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有关。 必须是抽象的、全面的、高度浓缩的概念。 行政权和市场都不是行政法的逻辑起点,人权才是行政法的逻辑起点。 因为它能够正确地解释行政法的起源、性质、目标、功能以及为什么要制约行政权。 【关键词】人权行政法的逻辑起点权【分类号】DF3一、引言行政法的逻辑起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涉及行政法的逻辑顺序、逻辑结构,还涉及行政法的目标模型、实质内容、制度结构,还涉及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但是,行政法的逻辑起点没有引起行政法学界的重视,笔者希望对此提出一些浅显的意见,并告诉方家。 逻辑的起点是一个体系、一个理论、一门学科的起点,也是它的起点。 作为起点,该体系的所有命题都可以从逻辑起点推导出来,作为决定该体系逻辑结构的镇定点,该系统的结论都可以归结为逻辑起点。 这是逻辑起点的形式要求。 更重要的是逻辑起点决定了系统的实质内容、价值目标、理论基础、学术指导和理论功能,这是逻辑起点的实质要求。 例如,黑格尔哲学的逻辑起点是“绝对观念”,按照“绝对观念自然界人(精神)”的逻辑路线,阐明了他的整个体系,最后回归“观念(精神)”,构建了辩证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以最接近行政法的宪法为例,有学者声称宪法的逻辑起点是“人民主权”,有学者声称宪法的逻辑起点是“人权”,也有学者声称宪法的逻辑起点是“整体利益或者整体利益关系”。 不管这些主张的具体内容如何,他们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不把“宪法”本身和“宪政”作为宪法的逻辑起点来主张。 这些都应该对行政法逻辑起点的讨论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二、“行政权”和“市场”不是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对于目前笔者掌握的资料,以下几个观点和行政法的逻辑起点相关的观点:熊文钊教授在现代行政法原理本第一章,现代行政法学研究的理论起点是:行政、行政权、行政关系。 尽管没有使用“逻辑起点”一词,他还是觉得他实际上在讨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 朱春萍博士认为:元苏联行政法的逻辑起点是“国家管理”,俄罗斯现在的行政法的逻辑起点是“执行权”,因此熊文钚: 现代行政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页。 袁敏特殊,魏恒荣,陈英洲:论法治、 宪治、 人民主权及当代中国应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年,第1期,第184页功向和3360人权保障:民主 与宪政理论的灵魂,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总第67期,第14页叶必丰3360论依法治国与宪法学的新体系,第6期,第5页。 政法论丛第4期No. 4 2004年8月郑法伦cong aug.10 2004年至2009年chinacademicjouraction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行政法的逻辑起点转移俄罗斯行政法学界认为,理论上执行权是构建俄罗斯行政法模式的基点,规范执行权也必然成为其行政法发展的基本方向性内容。 但是,现在俄罗斯行政法的模式是“综合控制权观”还是“平衡论”很难辨认。 章剑生教授认为,重构: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应以有效行政权和有限行政权为逻辑的起点。以上三位学者不是直接、明确或从中国行政法的角度讨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而是接近或代表中国行政法学界的潜在趋势。 它认为,行政权是行政法的逻辑起点。 行政法是“行政相关法”,行政法从“行政行政权”开始是自然的,本来就没有受到谴责,但教材体系的起点不是逻辑的起点。 以“行政、行政权、行政关系”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逻辑起点必须是高度浓缩的概念,三个概念同时作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并不正确。 其次,“行政”不是法学的概念,凝聚法学的理念和价值,不能贯彻。 把“行政权”作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象典型一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符合逻辑起点形式的要求,可以从“行政权”构建行政法的逻辑体系。 但是把“政权”作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仍然存在着重大缺陷。 首先,以“政权”为逻辑起点,不能很好地说明行政权和行政法的性质。 一件事物的性质本身是不可理解的。 只能从对立面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中理解。 不知道“上”不是“下”,不知道“书”也不是“末”。 大多数行政法学家承认行政法的核心是行政权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之间的矛盾关系,但由于从行政权构建行政法体系,因此无法避免忽视行政相对人权利。 以行政权为核心和归宿,具有无意识的片面性和单一性,容易向“管理论”滑去。 其次,以“政权”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政权从何而来”,也就是说,无法说明政权的来源。 行政权不是自己的原因,另外还要产生其来源,即行政权的本质。 以“政权”为逻辑起点,不仅不能说明行政权的原因,而且本末倒置。 再次,以“政权”为行政法的逻辑出发点,无法说明“为什么政权、政权在做什么”,也就是说,无法说明政权的目标和机能。 行政权为谁服务,它保障什么,保护什么,防止什么,以及惩罚什么,从行政权中找不到答案。 最后,以“政权”为逻辑的出发点,无法说明政权的界限和为什么制约政权。 关于行政法的逻辑起点,还有一个观点。 袁曙宏教授、宋功德博士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可以归结为“政府、社会、市场”,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可以归结为“市场、社会、政府”。 “这种以逻辑起点为基础的行政法制度安排,给予个人尽可能广泛的行为选择自由,给予各行业协会等自治体巨大的自治权,给予政府所需的通常非常有限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机制,通过严格的实体法和秩序法安排、行政权监督和公民权利救济机构, 必须实现社会公益的最大化,以免行政机关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一主张的本质内容合理,正确表现了行政法的价值,明确了行政权的界限,界定了行政法的功能,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应该说明了我国行政法变革的方向。 但是,这种提取方法本身是不合适的。 首先,这个主张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论述行政法的,因此其起诉法根据自身的逻辑具有一定的自然合理性,但是从通常的角度来看,这个起诉法是不妥当的。 其次,“政府、社会、市场”和“市场、社会、政府”与其说是逻辑起点,不如说是逻辑起点,如前所述,逻辑起点应该是抽象的、全面的高度浓缩范畴。在笔者的理解中,想传达这样的意思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可能归结为“政府”,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可能归结为“市场”。 如果是这样,这个观点实际上主张行政法的逻辑起点是“市场”。 再次,把“市场”作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也不正确。 “市场”不是法学的概念,同样也不能凝聚法学的理念和价值。 权利、义务是法学的中心范畴,市场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不能享受权利或承担义务。 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手段,是以市场为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发生权利义务的地方。 市场经济可能对行政法的产生、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它是依赖行政法的社会背景和繁殖的环境,由于其内涵的模糊性和外延的不确定性,难以成为法学的概念。 因此,不能从“市场”构建行政法理论大厦。 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只能在“行政权”和“市场”之外寻找。 张文显: 法学评论 (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页。 袁曙宏,宋功德: 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341页。 章剑生:WTO与行政法,010 30102003年,第3期,第4859页。 朱春萍: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之重构,010 30102003年,第2期,第1118页。 第四期曾祥华:人权:行政法的逻辑起点231994-2009 chinaacademicjourconvelectronivelectrolusinghouse.all rights management.3,人权3360行政法的逻辑起点:人权此处关于人权的定义,众说纷纭。 根据联合国委托书写的人权文件,“人权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 人权的首要意义是人有生为人不可剥夺的权利。 它是每个人人性所具备的道德权利,其目的是保障每个人的尊严。 人权的第二个意义是法律权利,是根据社会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法律的生成过程制定的。 该权利的基础被统治者(即权利的主体)认可,不是作为第一意义的基础的生存法则”。 将此人权分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意义的定义是有代表性和合理性的。 其中道德权利早于法律权利,法律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当时可能没有“人权”和“道德权利”的概念,但是有人就有道德权利,否则人就无法生存。 “道德比法律在逻辑上优先。 没有法律就有道德,没有道德就没有法律。 道德权利是应有的权利,通过法律和其他社会中介法律化、制度化,转变为规范性权利。 在现代社会,人权具有道德性质和法律性质,人权是道德权利,也是法律权利。 例如可以根据宪法确认人权,改为公民权。 一方面,行政法中人权表现为行政的相对人权,另一方面,行政法通过将宪法确认的公民权利具体化,从正面保障行政的相对人权,另一方面,行政法确定行政权的界限,通过制约行政权,以否定的形式保障行政的相对权利。 “人权”既然可以通过法律转变为法律权利,“权利”是法学的中心范畴,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高度浓缩的特点,以人权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可以很好地体现“权利本位”的法学价值和理念。 以“人权”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可以说明行政权和行政法的起源,即行政权和行政法产生的原因。根据古典自然法的理论,国家和法律产生之前,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拥有“生命、健康、自由、财产”等自然权利,但由于“不安全、不方便”和其他原因,人们缔结“社会契约”,组织政府,与“先进或有意联合的其他人一起参与社会,他们杰斐逊起草的美国中国法学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我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生平等,他们被赋予了不可剥夺的权利。 为了得到这些权利,人们有权在其中追求生命、自由、幸福,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于被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在对这些目的造成损害的时候,人们都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建立新政府,新政府的原则及其权利马克思主义不承认“才能人权”,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人民委托的国家权力配置、行使权力机关的设置和运作方式和程序,国家核心官员的诞生是公民权利的结果总之,这些都表明行政权源于人权,人权为本,行政权为末。 为规范行政权的行使,更好地保障人权,人们制定了行政法。 只有以“人权”为逻辑起点,行政法才能本末倒置,避免行使行政权的人民的“公仆”成为人民的“主人”。 以“人权”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便于确定行政法的目标和功能。 “与其说法律在其真正意义上受到限制,不如说法律是通过指导自由智慧的人追求他的正当利益,而不是被法律束缚的人们的一般福利范围之外的规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因为在能够受到法律支配的所有人的状态中,法律无处不在,无处不在自由。 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束缚或强奸,因为没有法律,这种自由无处不在。”行政法的目标是保障人权。 行政权力依法行使,以多种方式为行政相对人服务,达到保障人权的目的。 首先,行政权防止侵犯行政相对权利,通过对侵权者的禁止和处罚来保障自由,维护正义。 其次,政府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福利保障措施,为实现行政相对人权创造条件。 再次,公民权利冲突时,政府和谐平衡,英摇滚: “执行权” 取代 “国家管理”:俄罗斯行政法逻辑起点的转换 (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刷馆19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