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西南大学考研实验心理学PPT讲义26.ppt_第1页
(免费)西南大学考研实验心理学PPT讲义26.ppt_第2页
(免费)西南大学考研实验心理学PPT讲义26.ppt_第3页
(免费)西南大学考研实验心理学PPT讲义26.ppt_第4页
(免费)西南大学考研实验心理学PPT讲义2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思考实验,主要内容是1、思考和问题解决研究的变量2、问题解决研究实验的一些问题2、推论3、决策1、思考和问题解决研究的变量,(1)变量(2)参数(3)控制变量,问题例:2站距离100英里,星期六下午2:00的列车各站相对。 火车每小时60英里,另一排40英里。 列车出发时,一只鸟从列车前飞过。 速度是每小时80英里,鸟儿以一定的速度在两列列车之间来回奔跑。 列车相遇时鸟飞了多少英里,车鸟问题图、实验设计、实验对象间设计:给一组实验对象提供图解,一组实验对象未提供图解。 (1)变量,1 .限定时间内解决了多少问题。 问题:如果两组全员都解决了问题,不就能判断参数不起作用了吗? 在顶棚效应的作用下,得出两组问题解决率相等、自变量无法发挥作用的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 因为问题太简单了,不能弄清可能的区别。 2、第二个指标:潜伏期、潜伏期,即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 即使两组的所有实验对象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根据条件的不同时间也有可能不同。 因此,即使两组被实验者在解决问题的比例上没有差异,解决这个问题所花费的时间也有差异。 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证明,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是敏感的指标。 即使没有天花板效应(例如,2组受试者中60%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差异在潜伏期也很明显。 因此潜伏期可能是反应准确性更敏感的因素指标。 3 .第三指标:问题解决的质量,在某个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以上的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将问题解决的方法从好的排序到坏的排序。 这样,正确率和潜伏期的测定,即使不能反映出两个条件的差异,在某个条件下的实验对象也许比在其他条件下的实验对象能得到更满意的解决方法。 问题解决实验研究中的3个要因指标,1 .通过率(限定时间内问题是否被解决)2.潜伏期(问题解决所花费的时间)3.问题解决的质量(问题解决的方法的好坏),(2)参数,1 .问题表现方式变化解决所需的信息的表现顺序及其重要性与变化无关的信息的表现量变化句的表现方式, 鸟飞问题,两站相距100英里,星期六下午2点两列火车从各站相对而行。 火车每小时60英里,另一排40英里。 列车出发时,一只鸟从列车前飞过。 速度是每小时80英里,鸟儿以一定的速度在两列列车之间来回奔跑。 列车相遇时,鸟飞了多少英里,鸟的问题图,是否表现出插图和插图的性质,2 .其他,外部压力(有时间限制)奖惩受试者的不同,总结:问题解决实验中的参数,问题表现方式外部压力(有时间限制)奖惩受试者的不同3 .控制变量, 二、解决问题研究实验中的一些问题,(一)可靠性问题(二)实验控制问题(三)语言报告的可靠性问题,(一)可靠性问题,如何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类比问题的解决研究,灌溉肿瘤问题:如果你是医生,就面对胃里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肿瘤不能动手术。 但是,如果不切除肿瘤,患者就会死亡。 某种放射能破坏肿瘤。 如果放射线以足够的强度立即到达肿瘤,肿瘤就会被破坏。 但遗憾的是,如果高强度的放射线通过机体的其他地方,健康的组织也会同时被破坏。 在低辐射条件下,辐射对健康肌肉无害,但对肿瘤也不起作用。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放射线来破坏肿瘤,不要伤害健康的组织呢? (Gick和Holyoak,1980 )。齐克和堀江的研究(研究1 )在最初的研究中,45名被试验者只有2人(4% )提出了“收敛解决方法”。 他们在放射线问题面前提出类似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时,想研究更多的人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从第一题抽象化指导原则,是否适用于第二题。 基于这一想法,齐克和堀江提出了其他“类比故事”。 这些类比故事包含有效解决辐射问题的基本原则。 模仿故事指挥官的故事,坦克部队的指挥官必须向敌军司令部(要塞)发动攻击。 使用很多坦克,虽然他获胜的机会很大,但是他的部队必须通过狭窄而不坚固的少数坦克桥,所以只能用少量的坦克袭击,但是容易被敌人击退。 为了取得胜利,这支坦克部队的指挥官制定了分别通过小桥包围敌人司令部的计划。 这样,所有坦克很快就能越过桥攻占敌人司令部。 实验设计,3个实验处理:解决问题前没有读指挥官的故事解决问题前读无关的故事解决问题前读指挥官的故事。 在前两个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在解决放射线问题之前没有读故事或者没有读无关故事的受试者中,大约有10%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在解决放射线问题之前读过近似语,约75%的受试者在时间内解决了问题。 由于一些实验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可以说这种基本现象得到了反复验证。 很明显,人们的问题解决可以从模拟中受益。 提示有助于解释类比推理问题吗? (研究2 ),齐克和霍利约克(1980 )考虑了类比推理的过程。 他们试读了所有的模拟故事以解决辐射问题。 他们设立了两个条件。 提示条件:提示利用故事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提示条件:不提示刚试过的故事和他面临的问题解决任务之间存在的联系。 结果表明,提示确实是解决类比推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92%的提示组解决了问题,而没有提示的组只有20%。 仅仅给出类比是不够的,要引导他们在解决下一个问题时积极利用。 第30页,模拟问题解决实验可靠度问题,结果是真的吗? 重新做这个实验能得到和那个一样的结果吗? 另外,考察实验可靠性的方法,1 .推测统计2 .实验验证,1 .推测统计,推测统计可用于判别两个条件结果的差异是自变量还是随机因素。 如果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间差异较大,且差异小于偶然概率5%,研究人员可排除偶然结果的可能性,结果可能是自变量。 西格和霍利约克实验中是否存在提示条件的结果,他们使用估计统计,问题解决率的差异并非偶然,而是根据实验中是否存在提示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统计验证得知有统计可靠性。 统计推定的问题,他说:“一次重复一千次t检验。 结论在统计上被认为是可信的,但偶然因素(统计可信度仍留有5%的错误概率)、一些最后注意到的混淆因素或实验者误差造成的错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例如,许多聪明的实验对象碰巧被分成一个条件。 2、实验验证、3种实验验证方法:直接验证系统验证概念验证直接验证、直接验证是指在尽可能保留原来的实验方法的状态下实际反复进行。 例如,如果希望尽可能准确地重复齐克和霍利约克(1980 )是否有助于模拟迁移的实验,则将直接验证他们的实验。 系统验证是指系统改变被认为与实验结果无关的要素,考察是否出现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在原来的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是真的,那么尽管在重做过程中有几个因素发生了变化,也应该会出现这种现象。 在上述的齐克和堀口的研究中,研究2可以看作研究1的系统验证。 概念验证是指根据更抽象的概念或理论模型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 研究齐克和霍利约克(1983 )迁移的条件,他们想考察迁移量是否根据试制的模拟故事的方式而变化。 实验材料:辐射问题和其他问题两个问题的类比故事实验设计:控制条件:提示模拟故事没有指导语不是为了回忆考试而学习,而是希望对故事进行概括是否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给出实验对象这个故事表现的道理及其策略的本质是否给出故事插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齐克相堀江(1983 )在学习两个同义词,说明自己的相似性时,发生了比只学习一个更大的迁移。 他们认为,尝试两个类似的故事,考虑其相似性会产生良好的内在观念(或者用他们的语言,因子),这种观念会自动用于解决新问题。 吉克和留利约克(1983 )的实验并没有直接或系统地验证他们的早期结果,但他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也就是说,很难从类比中改进推论。 因此,这些后来进行的实验可以看作是概念验证,实验技术在原来的实验中虽然不重复,但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未被明确指导的类推困难现象的本质。 总结:考察实验可靠性的方法,1 .统计推定2 .实验验证直接验证系统验证概念验证,(2)实验控制问题,功能固定的研究,灌篮箱问题,箱问题,尝试了将3个小蜡烛放在与视线平行的门上。 供试材料放在桌子上:销数枚、火柴数根、火柴盒3个的瓦楞纸箱和蜡烛。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首先把箱子固定在门上做成平台,然后把蜡烛的底部熔化做成盆栽。 在控制条件下,箱子是空的,是功能固定的条件,箱子里有所有的材料。 一个是蜡烛,二个是图钉,三个是火柴。 这样,在功能固定的条件下,箱子的功能作为一个容器固定在被实验者的头上。 第三个条件是中性物质用途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箱子也作为容器,不过,为了不解决中性物质,例如按钮等的问题,有必要的东西。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采用了受试者之间的设计。 灌篮每个实验只预定了7个被试验者。 各种条件下受试者解决问题的人数结果:在控制条件下,7名受试者解决了问题,但只有43%的受试者(7个中的3个)在功能固定的条件下解决了问题。 在中性条件下,只有一个受试者(14% )解决了问题。 亚当森(Adamson )的验证,他在三个问题中,比较了功能性定影条件和控制条件下的结果,验证了灌篮的最初实验。 这些问题包括上述情况的问题、夹子问题和螺钉锥度问题。 在各个问题的解决中,比较了某个物体过去有经验的被试验者(功能固定)和没有这样经验的控制组被试验者试验的结果。 亚当森主要着眼于灌篮实验中被试人数较少的问题,在其他6个案例中分别使用了26-29名被试人员(3个问题2个实验条件)。 测试原因变量的指标包括20分钟内能够解决问题的实验对象的比例和解决问题所花费的时间两个方面。 实验结果表明,亚当森作为原因变量使用解决问题的被试验者的比例时,功能固定效果仅在箱子问题上得到了验证。 86%的控制组和41%的功能固定组尝试解决盒子问题。但是,另外两种情况都有天花板效应,结果无法解释原实验的结论。 也就是说,在2个条件下几乎所有的被实验者都解决了问题,但是实验结果没有差异,各个条件下2个问题的解决率接近100%。 但是,根据上述因素变量的讨论,我们认为在这些情况下两个条件之间没有差别。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本实验的结论是变量反应不敏锐,我们无法在两个条件下识别可能的差异。 潜伏期的不同,(3)对语言报告的可靠性问题、判断有信心。 弗里德曼等人(1960 )针对熟悉的实验,给受试者提供了一系列一般知识问题(例如厄瓜多尔的首都在哪里)。 美国的五位总统是谁)并要求回答。 被实验者无法回答的情况下,从6个类似的回答中选择1个,要求用4分尺度来评价自己对该选择的确信度。 这四个判断分别是“知道”和“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和“可能不知道”。 这些熟悉感判断实验结束后,让他们从6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实验结果显示,他们认为肯定知道的项目中有73%,可能知道的项目中有61%,可能不知道的项目中有51%,可能不知道的项目中有35%。 这个评定等级有与后面的操作相关的现象,表明人们对他了解的主观感觉相当正确。 但是,问题是即使确信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能做的正确反应还只有73%。 显然,监测人们知识状况的能力并不完美。 人们似乎过于确信自己知道什么,但实际上却不知道。 类似的实验,列支敦士登和菲什霍夫(1977 )发现,尽管自信度判断和精度序列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对受试者回答的自信度仍超过了他们知识所能支持的水平。 例如,被实验者自信地回答的正解率为80%的问题中,实际的正解排列只有70%。 这种自信过剩不是因为被实验者没有认真处理任务,其他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倾向。 在这些实验中,多次强调正确估价的重要性,即使在花钱处罚错误估价的情况下,被实验者也存在着过于自信的问题。 认知过程中反思的语言报告存在缺陷。 我们在做某个操作时,记忆的奇怪变化也可能会判断我们所想的不正确或有偏差。 许多因素的动机可减弱感情、社会或语言报告的准确性。 关于旁观者参与的研究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帮助一个人陷入另一个困境? 被实验者处于不断正交化的条件中。 基本的因素变量指标是,在各个条件下处于“紧急事态”的“受害者”的比例,以及他们帮助的速度。 结果表明,当被实验者改变紧急事态的人数时,即增加旁观者的人数时,无法帮助受害者。 实验对象的报告分析,拉坦和达里(1970 )系统地询问了在场的其他人是否认为影响了行动。 被实验者声称他们的行动不受现场其他人的影响。 主观报告往往无法准确描述人们的认知事件。 但是,在前述的研究中,被实验者都是在完成任务后报告的。 有可能被记忆的要素打扰。 如果在执行任务时报告的情况如何? 美托卡夫(1986 )想知道即时报告的实验,是否有表示要解决某种问题的人们接近问题解决的感觉,或者是否突然出现了解决方法。 美托卡夫正在尝试解决各种问题,例如变形词(travel的语序混乱后产生的变形valert这样的语序混乱的单词)和其他问题。 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每隔10秒就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每发出咔嗒的声音就会从0到10写下来评价是否接近解决问题。“0”表示他们处于冷静状态,答案是什么,中间值表示他们逐渐兴奋,“10”表示他们解决了问题,当时他们写了答案。 梅特卡夫的假设,如果问题解决是一个渐进的试错过程,人们就会一步一步地完成答案。 他们“兴奋感”的比率会上升到解决问题。 如果人们解决问题是突然的闪烁,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兴奋感应该保持低下不变的水平。如果他们解决问题,就会突然跳到10。 最后,如果人们能够正确评价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回答,“兴奋感”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