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3883.2-2005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二部分: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相比于《GB 3883.2-1991》,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调整:

  1. 安全要求的增强:新版标准对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及防护措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适应技术发展和使用安全的新需求。例如,加强了对绝缘材料的耐热、耐燃性能要求,确保工具在异常工作条件下也能保障用户安全。

  2. 电磁兼容性(EMC)要求:2005版标准新增了电磁兼容测试要求,确保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影响其他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电磁干扰,同时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这一改动反映了国际上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的普遍关注。

  3. 环境适应性提升:新标准可能对工具的防水、防尘等级提出了更高或更具体的要求,使得手持式电动工具能在更多样化的作业环境中稳定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4. 标识与说明改进:为了提高用户理解和使用的安全性,2005版标准对产品上的标识、警告标志以及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详细规范,要求更加清晰、易懂,便于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工具。

  5. 测试方法的标准化:标准中对各项安全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提供了更具体、可操作的检测手段,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符合国际标准的接轨:2005版标准在制定时参考了更多的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标准,力求与国际安全要求接轨,提升中国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用户的国际认可度。

这些变化体现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对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性能要求的持续提升,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产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3883.2-2012
  • 2005-02-06 颁布
  • 2005-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3883.2-200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二部分 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_第1页
GB 3883.2-200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二部分 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_第2页
GB 3883.2-200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二部分 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_第3页
GB 3883.2-200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二部分 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3883.2-200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二部分 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S 2 5 . 1 4 0 . 2 0K 6 4荡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3 8 8 3 . 2 -2 0 0 5 / I E C 6 0 7 4 5 - 2 - 2 : 2 0 0 3 代替 GB 3 8 8 3 . 2 - 1 9 9 1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S a f e t y o f h a n d - h e l d m o t o r - o p e r a t e d e l e c t r i c t o o l s -P a r t 2 : P a r t i c u l a r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s c r e wd r i v e r s a n d i mp a c t wr e n c h e s ( I E C 6 0 7 4 5 - 2 - 2 :P a r t 2 - 2 . P a r t i c u l a r2 0 0 3 , Ha n d - h e l d m o t o r - o p e r a t e d e l e c t r i c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s c r e w d r i v e r s a n d i m p at o o l s -S a f e t y -c t wr e n c h e s , I DT)2 0 0 5 - 0 2 - 0 6 发布2 0 0 5 - 0 8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B 3 8 8 3 . 2 - 2 0 0 5 / I E C 6 0 7 4 5 - 2 - 2 : 2 0 0 3目次前 言 , m1 范围 , 1 , , , , . . . . . . . . . .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二3定 义 14 一般要求 , , , , , , , , , , 一5 试验的一般要求 , , , , , “ 6 空章 , 7 分类 , , 8 标志和说明书 , , , “ “9 防止触及带电 零件的 保护 , , , 】 , , , , 。 4 , 】 , ,. . 1 0 起 动 , 乏n输人功率和电流 , , . . . . . . L1 2 发热 , , , , , , , , , , , 乏1 3 泄漏电流 , , 乏1 4 防潮性, , 。 , , , , , 乏1 5 电气强度, , , , , , , 乏1 6 变压器及其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一乏1 7 耐久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芝1 8 不正常操作 , , , 乏1 9 机械危险 , , , , 注2 0 机械强度 , , , , , , , , , 乏2 1 结构 , , , , 芝2 2 内部布线 , , , , 1 1 “ , , “ 。 , , “ 井2 3 组件 , , , , 芝2 4 电 源联接和外接软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 , , , , , , , . , . . . . . . . . 于2 6 接地装置 , , , , , , 芝2 7 螺钉和联接件 , , , 注2 8 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 , , , 芝2 9 耐热性、 阻燃性和耐漏电痕迹性 , , . . . 乏3 0 防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1 4 , , , , , 一 43 1 辐射、 毒性和类似危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附 录 , , , , - - , 三附录K( 规范性附录) 电池式工具和电池盒 , , , , , , , 任参考文献 GB 3 8 8 3 . 2 -2 0 0 5 / I EC 6 0 7 4 5 - 2 - 2: 2 0 0 3fl 9青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部分等同采用 I E C 6 0 7 4 5 - 2 - 2 : 2 0 0 3 ( 2 . 。版)(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第 2 - 2 部分: 螺丝刀和冲击扳手专用要求 , 与等同采用 I E C 6 0 7 4 5 - 1 : 2 0 0 3 ( 3 . 2 版) G B 3 8 8 3 . 1 -2 0 0 5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 一起使用。 本部分实施之日起代替GB 3 8 8 3 . 2 -1 9 9 1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 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 。 本部分与 G B 3 8 8 3 . 2 -1 9 9 1 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1 ) 删去 G B 3 8 8 3 . 2 -1 9 9 1的引言。 2 ) 第3章定义, 删去 G B 3 8 8 3 . 2 -1 9 9 1 中 2 . 2 . 2 3正常负载定义, 增加 3 . 1 0 1螺丝刀, 3 . 1 0 2冲击 扳手定义 3 ) 将GB 3 8 8 3 . 2 -1 9 9 1 第 1 1 章发热中的 1 1 . 2 工具在正常负载下运行 3 0 个周期, 温升在第 3 0 个运行期间终结时进行测量。 ” 修改为本部分 1 2 . 4 “ 工具断续运行 3 0 个周期或直到达到热稳 定, 取首先达到者。每个周期由3 0 s 连续运行期和9 0 s 断电停歇期组成。运行期间通过测功 机调节工具负载使其达到额定输人功率或额定电流, 温升在“ 接通” 期结束时进行测量。应制 造商选择, 工具也可连续运行直到到达热稳定状态。 4 ) GB 3 8 8 3 . 2 -1 9 9 1 第 1 6章耐久性 1 6 . 2中对冲击扳手的试验, 由“ 冲击扳手断续运行 2 4 h , 每 个周期由5 s 空载运行期间和工具断电情况下的5s 停歇期间组成。试验在电源电压等于1 . 1 倍额定电压时进行 1 2 h , 然后在电源电压等于 。 . 9 倍额定电压时进行 1 2 h , ” 本部分修改为 1 7 . 2 工具以等于 1 . 1 倍额定电压的电源电压断续运行 1 2h , 然后以等于0 . 9 倍额定电压的电 源电压断续运行 1 2 h , 可用不装在工具内的开关来接通或断开工具。 每个运行周期包括一个 1 0 0 s “ 接通” 期和一个 2 0 s 断电停歇” 期, 断电停歇期包含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 试验时工具应处于 3 个不同的位置, 对各位置, 在每个电压上操作时间大约 4h 。 然后, 工具以等于1 . 1 倍额定电压的电源电压断续进行 1 2h , 然后以等于 。 . 9 倍额定电压的电源电压断续运行 1 2 h , 每个运行周期由 1 s 的工具冲击期和95的工具“ 断电停歇” 期组成。“ 断电停歇” 期包括在规定运行时间内 。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A S / T C 6 8 ) 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刘江、 李邦协、 李宏照、 潘顺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3 8 8 3 . 2 - 1 9 8 5 GB 3 8 8 3 . 2 - 1 9 9 1GB 3 8 8 3 . 2 -2 0 0 5 / I E C 6 0 7 4 5 - 2 - 2 : 2 0 0 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 : 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范 围除下述条文外, G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 增 加:本部分适用于手持式电动螺丝刀和冲击扳手。2规范性引用文件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定义 除下述条文外, G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 增加的定义:3 . 1 0 1 螺 丝刀s c r e w d r i v e r 用于拧紧和松开螺钉、 螺母等类似零件的工具, 并且不装冲击机构, 但可装有一个设定深度的或设定扭矩的或断开旋转的装置。3 . 1 0 2 冲击扳手 i m p a c t w r e n c h 用于拧紧和松开螺丝、 螺母等类似零件的工具, 并且装有旋转冲击机构, 但可装有一个设定深度的或设定扭矩的或断开旋转的装置。4一般要求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5 试验的一般要求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6空章7分类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8 标志和说明书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防止触及带电零件的保护G B 3 8 8 3 . 1 这一章适用GB 3 8 8 3 . 2 -2 0 0 5 / I EC 6 0 7 4 5 - 2 - 2 : 2 0 0 31 0起动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1 1 输入功率和电流 G 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1 2发热 除以下条文外, G 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1 2 . 4 改换为: 工具断续运行 3 0个周期或直到达到热稳定, 取首先达到者。每个周期由 3 0 s 连续运行期和9 0 s断电停歇期组成。运行时, 通过测功机调节工具负载使其达到额定输人功率或额定电流。温升在“ 接通” 期结束时进行测量。应制造商选择, 工具也可连续运行直到达到热稳定状态。 试验时, 冲击机构可以不工作, 以防止损坏测功机。1 3泄漏电流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1 4防潮性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巧电气强度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1 6 变压器及其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1 7耐久性 除以下条文外, G 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1 7 . 2 改换为: 对于螺丝 刀, GB 3 8 8 3 . 1的这一 章适 用。 对于冲击扳手, G B 3 8 8 3 . 1的试验改换为: 工具以等于 1 . 1 倍额定电压的电源电压断续运行 1 2 h , 然后以等于。 . 9 倍额定电压的电源电压断续运行1 2 h 可用不装在工具内的开关来接通或断开工具。 每个运行周期包括一个 1 0 0 s “ 空载接通” 期和一个 2 0 s “ 断电停歇” 期, “ 断电停歇” 期包含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 试验时, 工具应处于3个不同的位置, 对各位置, 在每个电压上操作时间大约 4 h , 然后, 工具以等于1 . 1 倍额定电压的电源电压断续运行 1 2 h , 然后以等于 。 . 9 倍额定电压的电源电压断续运行 1 2 h . 每个运行周期由 is 的工具“ 冲击” 期和 95 的工具“ 断电停歇” 期组成。“ 断电停歇” 期包括在规定运行时间内。 该试验期间, 允许更换电刷, 并且像在正常使用中那样对工具加润滑油和润滑脂。 2GB 3 8 8 3 . 2 - 2 0 0 5 / I E C 6 0 7 4 5 - 2 - 2 : 2 0 0 3 如果试验期间冲击机构失效但没有导致可触及部分带电, 则允许更换一个新的冲击机构。 如工具任何部分温升超过 1 2 . 1 试验中所确定的温升, 可采取强迫冷却或停歇措施, 但该停歇时间不包括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 进行这些试验时, 过载保护装置不应动作。1 8 不正常操作 G 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1 9机械危险G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 。2 0机械强度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2 1 结构G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 。2 2内部布线G 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2 3 组件G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2 4 电源联接和外接软线 除以下条文外, G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2 4 . 4 第一段和第二段改换为: 对于冲击扳手, 可以使用的最轻型电缆为: 重型氯丁橡胶或其他同等性能的护层电缆( G B 5 0 1 3 . 4 2 4 5 I E C 6 6 ) .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G B 3 8 8 3 . 1 的这一章适用接地装置G 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螺钉 和联 接件G 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G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耐热性、 阻燃性 和耐漏电痕迹性G B 3 8 8 3 . 1的这一章适用。GB 3 8 8 3 . 2 -2 0 0 5 / I EC 6 0 7 4 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