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点评题目:阅读下面一首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或套作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泉州五中 沈曦林点评:这首诗出自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如果把诗歌题目也给同学,个别同学可能免不了会因为题目而偏离诗歌的主旨,写成了“杞人忧天”。而学生最后在立意的确立上又万万不能受2010年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干扰。所以如果从流星无依无附,四处飘行的特点和树根扎根地层的特点对比,并分析原因大地母亲的引力,或是拒绝自由,我想,确立出正确的立意并不是件难事。但如果抛开诗文,去檃栝以往的范文,或是断章取义,那就谬以千里了。这个题目似乎也有一定的时代性,已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他们最终是成为那看似美妙的自由流星,抑或是回到祖国,扎根大地,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人生一种艰难的抉择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福建已经连续四年出这种题型,可见该题型有一定的生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出学生临场审题的能力。【福州一中 王兆芳】这道题以一段浅显的现代诗为材料,先表达诗人担心失去引力的“惊恐”,再以漂浮在天宇的的流星和扎根土地的树根作对比,得出诗人自己的观点:拒绝自由,扎根实地。语言浅显,主题不新,考生可以不必“惊恐”。不过,从题目所选用的这段材料来看,有几个问题尚需斟酌:其一,流星是失去引力而成为流星吗?首先,任何物体都受引力所制,地球失去引力,允许假设,但流星恰恰是某优游状态下的星体受到另一星体的引力牵引而脱离原有轨道,划过天空,为我们所见,才称为流星的,所以“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成为流星”一句不合事理,甚至语义相反。其二,在天宇中漂浮的自由,和扎根土地的扎实,并非一对相反的概念。“自由”和“限制”相对,如诗中的“引力”的牵制所示;而“扎实”和“轻浮”相对,如诗中的“漂浮”所示。这样本诗的主题就包含了是自由与限制、脚踏实地和轻浮漂浮两组关系,而“我要拒绝这种“自由”/我愿意做一段树根”一句就逻辑不清了。其三,假如有考生认为,我就是要追求没有引力、没有限制、无牵无挂的生活,不可以吗?虽然这种生活难以达到,但不能羡慕、不能追求吗?庄子不就在追求一种“无所待”的“御风”境界吗?所以,本诗“我要拒绝这种自由”的立意指向让那些不苟同材料观点的考生畏葸不前,有强人所难之嫌。等等。本题选用一段现代诗为作文材料,本来可以使国人为之一亮,希望在无趣、无情的高考试卷上留下一点久违的诗意,不料,这段不知出自哪位名家高手的诗歌,不仅极其浅白、缺少诗味,而且还有学理上的缺陷,令人难以卒读,哪里还能写出什么诗意呢?【南安市诗山中学洪培欣】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仍延续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这对考生临场审题能力的检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选用的材料为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从审题上看,找准最佳切入点要有整体意识,并能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和词语,从而领悟其内涵和主旨,再进行拓展和挖掘。从整体上看,诗人对“会成为流星,无依无附地在天宇漂浮”感到恐惧,因此要“拒绝这种自由”,把根“深深地扎进地层”。而,从关键词看,应落在 “扎根大地”上。这样才能体现诗人的思维。因此,可以选择的角度有:自由的代价与规则;成功需要束缚;根深才能叶茂,实现理想要扎实去努力;没有绝对的自由。反向立意也是一种选择,诗人惊恐失去“引力”会变成“无依无附”的“流星”,这种担忧不正是对当下缺少“自由”价值,缺乏“自由”精神的一种写照吗?那些选择了接受“自由”,甘愿化作流星,在宇宙中随意来去的人,不也能够领略到更美好、更丰富的风景吗?还可以从从自由和坚守入手。“仰望星空”,给人提供了另一个精神的维度,让灵魂超越宇宙空间;“扎根大地”,则呼唤“自由价值”的回归,不做无根之浮萍,不建无基的楼阁。既要异想天开,又要脚扎根大地。只要是从诗中产生出的感悟和联想,应该也是可以的,应该给考生更宽泛的理解。这类作文要求考生要能用辩证的态度去思索人生、思考世界。个人认为,不必用科普的角度去纠缠诗人的科学素质,保留一点诗歌的文学性和浪漫色彩,不要让浪漫变得太现实化。【薛章辉】“今年的作文题目很好,涵义深远,考生可写空间很大。”薛章辉老师说,从审题上看,最佳切入点是深刻领会材料的内涵和主旨,考生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挖掘、拓展,找到写作切入点。如何写才有可能拿高分?薛章辉老师举例说,抓住内涵主旨是关键,“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自由是不可取的,要做“深深地扎进地层”的人。考生可以选取的角度有“理想太高远,实现理想要扎实去努力”“成功需要束缚”“自由是相对的”等等。与去年相比,今年高考语文作文考生必须对作文内涵、主旨进行比较深刻的揣摩、研究,才能找出写作的切入点。从考生考后的反馈情况看,大家都能较好地把握这一点。【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题材很好,能引领扩展考生的人生境界。“文章是主体情感的体现,不是只有观察生活就够了。”孙绍振对记者说,一味地模仿现实不好,太写实的内容,会变成机械唯物主义的惯性,窒息考生的想象力。【雾满拦江】:这篇作文的直线思维,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最要紧。浅一点的这里是自由的法则与代价,或者说自由更多的隐喻着制约。深一点的是直线思维拓展直线思维拓展就是最好的创意与突破要点是不做无根的浮萍,要学厚重的大地,厚德载物。【网友怎么说】另有许多网友提出,这篇作文与此前一次北京的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十分相似,人究竟要仰望星空,飘飘飞起,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有所成?也有网友提出,落叶归根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谈到人不论流浪到何方,终归要回归最初的那一片土壤,不论是具象的,抑或是心理的。【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朱大可】 福建省用顾城的诗歌做命题,也可以视为一种进化,但顾城的诗句应该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是我,我就选择顾城的诗句作为考题但可以选更好的诗句,比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个句子多好,哲理非常明快,句式非常简洁,也有深刻的寓意,比现在引用的那个好多了,那个太杂乱,它的句子一点都不干净。福建还有自己的诗人,像舒婷,她的诗句,也可以拿来做文章。今年选择诗歌是一次突破,但选的句子不够好,这是一种遗憾。【语文出版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有记者问看了今年高考作文题如何?我答:如同这连绵的夏天的雨,忧郁极了。一是题材远离现实生活。二是立意拘泥狭窄空间。三是思想浅薄之至。四是抑制学生思考、想像和语文多方面能力展示与发挥。总的印象:勉强给60分吧。唉,高考学生作文呵,让我拿什么拯救你?看了一年又一年语文高考作文题,让我更加坚信:当下孩子没问题老师有,老师没问题出题的有,因为高考是指挥棒呵。高考出题者再这样年复一年的下去,不毁掉中国语文教育才怪!语文教育的唯一出路就是回归语文本来面目,找到出发原点,教真真实实语文,考真真实实生活!【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 陈成龙 】“从提供的材料看,今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仍然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陈成龙老师说,从审题上看,今年的高考作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考生要善于抓关键词语,进行挖掘、提炼,把握材料的内涵和主旨,选择最佳切入点。陈成龙老师认为,这种材料作文有一定的开放性,至少能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但把握主旨仍是关键。比如,从关键词“惊恐”、“引力”、“飘行”、“拒绝”、“自由”、“扎根”等词语中,考生可以选取的角度有:“人要有追求”;“面对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要勇于拒绝各种各样的诱惑”;“若想成就一番作为,需要脚踏实地”等。(东南网)2013福建高考作文访谈【主持人】:海都网的网友大家好。今天是2013年福建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语文科目的考试结束后,作文题目也随之出炉,今年的作文题,是根据诗人顾城的一首诗来写作。那么,今年的作文题难不难?应该怎样审题和立意?怎么写才能拿到高分?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三位嘉宾来到海都网演播室,跟大家一起探讨高考作文的话题。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到场的嘉宾,他们是: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著名作家陈希我老师,福州三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张璐。欢迎三位的到来。【主持人】:我们今天先来看一下今年的作文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顾城的诗歌是这样的:“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主持人】:想请教一下老师,这个题目对考生来说难吗?【王立根】:今年这个主题其实关键是后面这句话“扎根大地”,这样学生在审题上比较容易,福建省这几年出题的套路,一个是对一些材料哲理的思考,第二个就是文化,从文化方面来看材料。主要是审题,搜索材料的关健词,“仰望星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变成流星?最后答案才告诉我们,我要扎根大地。这几个要素排在一起,这里有个要求就是感悟和联想,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自己的联想。这个题目我们国家是比较擅长的,是文学青年写得比较多,文科班可能写得更好,能够激化他的写作冲动。【陈希我】:我觉得这个题目相对比较容易,表面上是一首诗歌,因为这些人都没有诗歌,实际上是一回事。还有一个顾城作为农民诗人,实际上我觉得这首诗歌很直白。可能朦胧诗很多时候也很好理解的,所以学生只要抓住诗歌的意向,地球失去引力,树根深深扎进地层,把这些抓住还是很好写的。【主持人】:张璐老师有非常丰富的一线的教学经验,您怎么看呢?【张璐】:我觉得只要经过高考训练的孩子应该会比较容易,福建省这几年新材料作文的形式,我觉得作文角度更宽泛一些,我觉得从刚才老师讲的从深深扎根地层这个角度来说会更深入。如果从流星的角度,比如读完顾城的这首诗,可能并不赞同这个理念,可能去选择做流星,非常光芒非常短暂,但是可以去开创属于自己的能力。这可能不是非常安全的角度,但是可以写出其他孩子本身具有的热情。或者可以从自由和坚守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去平衡这二者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只是提到这首诗的感悟和联想,可以给学生更宽泛的理解。【王立根】: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还是挺好,联想的宽度和角度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真正意义的存在,还有蜕变的极致,还有神圣的舍弃,要舍弃。【主持人】:我们海都网发布了作文题以后,也有不少的网友进行了回馈,请老师点评一下。有一个朋友写的是人生需要努力和奋斗,生活需要动力,还有写脚踏实地,写了理想和奋斗的关系,还有朋友写的是感恩或者拒绝随波逐流,老师觉得可以吗?【王立根】:其他好象还可以沾边,感恩好象不太沾边。【主持人】:那总得来说这道题是凸显了学生不容易离题或者偏题,如果想要高分的话,还要做到哪些方面呢?陈希我:一般文学作品都是歌颂一些比较正的价值,“自由”这个加引号我觉得可以做文章,这个自由可能不是民主自由,是“飘”,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切入谈精神或者脚踏实地,我们现在人经常喜欢跑到农村去找到根,从这方面切入可能会更好。【王立根】:这个题目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不好的离题。第二个情况就是在一个层面上多数是这样,学生的论点论据没有层层深入,多数学生是这样的。稍微好一些的,了解这个事物的情意,了解到了以后,最好的就是对这种情意的原因进行分析,那就跟别人不一样了。最好的就是有深度的思考,这样就会出亮点,会震撼。多数就是论点、举一些材料就这样了。特别是脚踏实地啊,仰望星空啊,就是这样了,没有什么新意。【张璐】:我觉得如果是想拿到高分的话,我们很难在高考的作文当中看到真情实感的文章,打动人心的。我觉得要拿到高分内在的感情和真诚要有。另一个角度就是逻辑思维的层次感,很多孩子写议论文的时候只是堆集材料,这个时候如果能体现思维的逻辑性,你的文章就会突出。第二个我个人比较喜欢学生的作文当中能够有实在的依据。前一阵子我们在讲作文不是文字游戏,其实作文不仅仅是逻辑思维文字,我们希望孩子文章当中有时政的关注,能够尝试用自己的文章面对社会和时代,有为民请命的那种情怀。【王立根】:学生往往是不懂得的题目,就引经据典,结合现实的思考,真正的思考要有真挚的情感,因为这个材料诗意化,跟往年的高考作文不太一样,这个材料本身就是一首诗,诗人的忧愁,那种情怀要理解,有真实的情意在里头。【主持人】:那这个题目有没有什么新意和亮点。【王立根】:我们那个材料是没有观点,让你自己去体验观点,今年这个还不是新意,是倒退了,顾城写的这首诗都不像顾城写的。但是有个文学色彩,有个亮点“诗意”,适合于文学情感,适合于鉴赏,有美学造诣。【主持人】:陈老师从作家的角度怎么看?【陈希我】:不要看表面上是一首诗歌,我也不相信这首诗是顾城写的,也许是顾城写的败笔,反而这首诗让我们中学问评,中学的语文教材里面基本上是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或者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学生有个感受就是是不是以后学生只会读三流作品。【王立根】:这个主流就是官方也高兴,学生也高兴。【主持人】:三位老师就是觉得这个作文题目没有把顾城最好的东西拿出来。【陈希我】:对,有点搞不明白,朦胧诗有的很明白,有的很浅显,很好懂。【主持人】:有的网友提出今年的作文题跟2多0年北京的作文题有点类似,北京的是“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有的学生说就用这个题目套题写这篇文章,可以吗?【王立根】:套题等于是抄袭,因为题目本身就是这样出的,为什么不能这样写?如果学生去背诵的话那就等于是抄袭,那是不允许的。【主持人】:有网友认为这个题目出的遗憾的地方就是跟北京的题目有点相似,容易套题。【陈希我】:学生看这个题目可能要看撞题,如果撞到一起,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撞到这个范文也不能完全抄下来,可以根据这个结构来写。【王立根】:一百道的优秀作文你能背诵下来,那也没有什么关系。【主持人】:怎么样的高考作文题才算得上是好的题目?【王立根】:看到这个题目有写作的冲动,调动他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靠他的阅历去写,又可以拉开层次,优秀的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情感,层次能够拉得开,同时一个个学生都有话说,就怕这个题目很多人不知道说什么。【主持人】:张老师呢?【张璐】:要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东西可写,可能是主题太明显,能有自己的想法,毕竟这次考试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一生中很重要的考试,要让各种层次的孩子都能够有感而发,这是作文题的一个重要点。第二个要能够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和写作欲望。比如说我在教学中去搜集时政材料的时候,其实我们很多成人世界里面关注的问题并不是孩子人真正关注的。比如上次在埃及金字塔留言的游客,孩子人就特别关注。我很难理解,对国人来言这是在成人世界中是很常见的事,但是在孩子当中是非常能够引起他们内心波澜的事情。如果能够从这种时间去激发他们的特点就很好。【陈希我】:我很同意,就是大家都有东西可写,才能够写得好。【主持人】:陈老师如果是你写这个题目呢?【陈希我】:一个作家写作跟写命题作文是两回事,命题作文是非写不可,作家的思路不一样。【主持人】:学生在高考训练当中,有没有值得注意的问题?【王立根】:要让学生多看课外阅读,多写。还要有正确的判断和审美,阅读面要广,高考命题专家说语文考试就是让读书多的学生受益。如果说书读得好,但是不读课外书,肯定是不行的,这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张璐】:本质上来讲还是阅读和思考,阅读更多的东西,让他们的阅读棉更丰富,他们展现出来的东西就更不一样。同样是坚守,同样是扎根于大地,因为议论文很重要的是论据,如果你写的是常规的“四大天王”,给人家的冲击力很一般,如果你的阅读面到达一定的层次,能够从老先生的身上写民国的精神,写中国传统的氛围,那所体现出来的品位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首先是阅读和思考。还有就是现在高考阅卷的问题,可能在应试的技巧方面孩子们还是要关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让老师对你的文章有好感,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进行的培训。【王立根】:现在的语文老师一直在技巧上做文章,其实我觉得技巧是用来参考的,真正的是要去吸收营养,才表达出来。一直在技巧上摸索,都是徒用功。主持人:这几年文体都是单一化,大多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三位怎么看?会不会限制学生的发挥?【王立根】:记叙文和议论文是有区别的,真正要把一件事说好,把这个观点阐明清楚。至于说诗歌,由于种种限制,诗歌要写多少,诗歌不能写800字,写800字是长诗,还有评卷老师不懂看,诗歌写出来有的人说一百分,有的人说零分,这很危险。为了评卷的方便所以不允许诗歌。真正就是用记叙文、议论文。【陈希我】: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全国性的问题,都回避诗歌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诗歌非常的高,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写的,所以不能要求学生当诗人一样写,诗也不是那么容易看的,我也不相信绝大部分阅卷老师会看得懂。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出来,诗歌不是靠教育出来的,也不是靠感受,是靠这个人的情怀,哪有所有的评卷老师都有这种情怀呢?【主持人】:那这样会不会埋没一些很有天分的学生呢?【陈希我】:我们中学教育不是培养诗人,他有天赋可以在别的场合去做,不能在高考的场合。我们全中国12亿人有一千个诗人已经足够了。限制诗歌是有一定的道理,不能乱写。800字要写出来,如果写诗歌就不好限制了,可能就乱写了。张璐:我现在不谈诗歌,我只是觉得福建省对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限制有一定的失败,因为不仅仅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其实是定位在狭义的记叙文和议论文上,我觉得只要能够表达出学生的观点的文字就可以算议论文,但是我们现在评卷上面议论文定位非常狭义,其实这对高中的教育非常不利。一旦把范围缩小化以后,其实现在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在我们中学的教学当中,甚至在高一考试就沦为应试的教程,模式化的教程。其实十七八岁的孩子逻辑思维并不是非常的完整,思辨性也不是非常深刻,但是他们拥有青春和激情,很容易拥有具有那个年龄特点的激情飞扬的,但是在逻辑性和思辨性上不是那么深刻的文章,这是最符合这个年纪的特点,但是我们现在的作文模式是把这么多的孩子都往一个套路里面去赶,我们放眼全国各省市作文优卷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精品,但是我们福建省能拿得出手的很少。越多的限制只会造成越多的套路。【主持人】:所以我们在评卷当中要能够更宽松一些,不要那么多的限制?【张璐】:希望是。王立根:高考考试不是随便测试,是选拔考试,大学需要逻辑思维,不管理工科还是文科,进来都要写作文,中学要全面发展提高大家的素质,大学是选拔,用这种方式来选,我们也没有话讲。【陈希我】:要严格把中学的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我们中学教育就是选拔,包括古代的科举,并不是培养作家。像北大中文系没出几个作家,可能作文考得很好,但是没出几个作家,很多大作家你去看他中学的作文不怎么样,那是两回事。有很多人请我开讲座,问我说你能教写作吗?我说我真教不了,中学的作文我教不了。【张璐】:实际落到中学的语文教育当中达不到训练孩子的思维,他可以写出非常漂亮的应试的文章,但是他的思想不够深刻。我们看最近北大清华的招生,他们对作文阅卷的评价其实跟福建省非常不一样的。【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三位老师来到海都网演播室做客,跟我们讨论今年高考的话题,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例文】束缚让我如此美丽美丽,不是外表的光彩照人。那么是什么呢?也许你会禁不住这样问。是灵魂?May be yes may be no。对于美丽这样复杂的字眼,我有自己的诠释,不一定是独到,但一定是专有。人们永远渴望自由,渴望飞翔,主张人权,自然而然地,束缚便成了人们厌恶的字眼。他们一度认为当灵魂获得自由而飘飞,他们的美丽也随之升华。我不以为然。束缚在我看来是一种修养,你相信吗?束缚并非枷锁与牢笼的代名词,着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关系,我从来不把这两者相互挂钩,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束缚是存在于我们思维中一种理性。帮助我们克制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组一个积极的人。面对社会上各类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充斥着的诱惑与贪婪,我知道sayno,我懂得拒绝;比起那些身着西装革领却因放纵自己的私欲而堕落的脆弱者,我是不是闪光了呢?他们美丽,西装革领;我不否认。但那只是表面的浮华。就像一朵香花,花朵的艳丽不过是点缀,绿叶下面才是重点。而这些人的重点已经毁于一旦。我的美丽不在我身上,而来源于这类人的衬托在他们的堕落里,我有如鹤立鸡群不是吗?只因为我会束缚。我会束缚,与此同时我也自由。因为我对自由的理解是:束缚=自由。歌德就曾对伟大诗人拜伦的死作过这样的评论:“毁灭拜伦的是他放荡不羁的性格。”是的,拜伦甚至曲解了自由,然后他随波逐流,那不是自由,他觉得一切都太逼窄,最后走向另一个极端。他撒下的是苦籽,怎么可能结出甜果呢?自由不是冲动,更不是放任;束缚同样也不是死板的压抑,强硬的克制。考试将至,棉队朋友的盛情邀请,我婉言谢绝。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捧着红光闪闪的荣誉证书,那些在台下因考试前一天彻夜玩耍而落榜的朋友,会黯然失色。我约束自己收获硕果当留念相机“喀嚓”的一刹那,我微笑,因为我知道此刻的我最美。等考试结束,我放肆地闹,大声地喊,但我仍旧不会因一时兴奋而把“再接再厉”抛诸脑后。我仍旧约束自己,束缚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我自由的同时。于是,束缚与自由同在,自由与美丽同在,束缚与美丽同在。后记:月亮高挂天际的夜晚,站在星空下,自言自语:“我知道即使在一千年以后,束缚依然让我不得不爱,没有一万个理由只以为,束缚你竟让我如此美丽。”束缚你的绳是你的生命之根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没有看似是牵绊、是束缚,却能支撑我们的生命得以长存的绳子呢?自由和约束(辩证分析)作文修改稿三篇1、自由和约束自由?每天想着自己能象鸟一样在空中飞翔。但是社会里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在拥有自由的同时也要接受相应的束缚。学过政治的人都知道,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自由也一样。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不仅自由随之泡汤,而且人还会受到更多的让人觉得“不自由”的惩罚和淘汰。有的学生说,给老师和家长管着一点自由都没有。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管着,一天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天天在打游戏、看电视,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这样看起来很“自由”,但“自由”的结果是荒废了学习,这样一直“自由”地玩下去,人一到社会就成了什么都不会的废人。西方的一位教育家说,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此言有理。在人们心里,美国是一个民主而且自由的国家,公民的权利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比如枪支的使用。只要有持枪牌照就能购买枪支和使用枪支,这是比中国自由。但美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枪击案发生,人的生命的自由得不到保障;而在中国,公民不得私自持有枪支,这种限制让一部分人觉得很不“自由”,但结果是我们很少听到社会有什么校园枪击案发生,“不自由”的枪支管理让生命的“自由”存在得到保障。又比如美国经济。胡佛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实施自由放任经济。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整个市场一下子“繁荣”起来,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再往后的结果便是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承受的长达十年的经济危机。而最近的美国金融海啸,始作俑者就是美国的房贷政策的“自由”,降低贷款买房的门槛,使得穷人也可以“自由”的贷款买房,结果是整个房利贷和房美贷的亏空,多来米骨牌效应产生,美国经济开始雪崩和海啸。看来,过度的自由不是一件好事,过度的自由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好的后果。自由是需要约束。如果没有法律,这个社会会变得不安定,人类将变得跟野兽一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可以为所欲为;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并不是要扼杀你享有自由的权利,只是为了保证你不误入歧途。约束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的自由,但在另一些领域给予人更多的自由。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正因为遵循了艺术法则,所以才能够步入正确的艺术轨道;而那些艺术大师正是因为在遵循法则的基础上出神入化的运用某些法则,才突破了众人的规矩,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树立了新的风尚。自由和约束,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大自然的动物们生活的多么自由,但是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规则。自由其实跟一匹野兽有着类似的地方,人的欲望让其无所约束而四处暴虐,但加上适当的笼嚼并加以驯服,野兽才能为人服务,造福于人。自由是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自由会让人觉得可怕,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2、适度自由,保持自由有人说,自由的天空是辽阔的,因为雄鹰可以振翅;有人说,自由的大海是无边的,有鲸鲨可以穿梭;有人说,自由的大地是广袤的,有猎豹可以驰骋。而我说,自由的人们,在过度自由时便会失去自由,最后获得的是监狱牢房一般的生活。适度自由,保持平衡。美国亚利桑那的体态优雅白尾鹿长期以来与当地的草原及其天敌美洲狮、狼处于一种平衡状态,鹿群数量维持在4000头左右。1906年,为了“保护”鹿群,当地政府开始执行一项捕杀其天敌的计划。鹿群则以每年20%的速度增殖,到1925年时鹿达到了25万头,是自然状态数量的60倍。这时,意想不到的“自由繁殖”的结果出现了:许多鹿被饿死,另一些鹿长得很小或不健康。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饥饿的鹿越来越靠近人类的居地。它们吃农作物、菜园里的蔬菜、灌木等,直接影响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鸟类和小动物,生物的链条开始紊乱,生物群的平衡被打破。人们很喜欢这些体形优美、漂亮敏捷的鹿,多数人不希望看到这些鹿遭受饥饿或疾病的折磨。可是人们啊,不是你们给予路的繁殖的过度自由,反而使得鹿群失去了平衡,导致鹿群自身和生物群之间的生存危机吗?看来,适度的自由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自由和束缚的相对平衡。适度自由,保持心态。风筝很自由,可以翱翔与天地之间,它飞得稳稳得,不像燕子,它可以停在空中。风筝身上连着一条线,风筝线使得风筝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不至于飞走,可是,当这根线拉得太紧的时候,风筝便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无目的的左冲一下,右滑一下;完全没有了线的牵引,失去平衡的风筝会很快从天上掉下来。风筝的自由,建立在线的束缚和牵引上。所谓适度的自由是让事情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不至于太多,或者太少。线放多了,风筝由于风力不够飞不起来,而线少了呢,风筝又无法在风的作用下飞上天。没有线的风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德州市庆云县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开发中的网络文学与动漫产业版权运营策略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碳排放管理与技术创新责任报告
- 2025年地热能供暖在智慧城市能源系统中的应用趋势报告
- 2025年碳足迹评价在环保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报告
- 农发行曲靖市富源县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平潭驾驶安全培训中心课件
- 2025年河北十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厨师培训考试题
- 农发行丽水市缙云县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5至2030中国DHA藻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用PTC电加热器数据监测报告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语言《望着月亮吃大饼》课件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颞下颌关节肿瘤
- 素质的课件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构词方式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医院转诊合同标准文本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