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_第1页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_第2页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_第3页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_第4页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履 P JGJ/T 2 19 一 2010 备案号J1139 一 2010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 ecification for ap p lication of reiliforcement sp acings usedinconcretestructures 2010 一 12 一 20发布2011 一 08 一 01实施 中 华 人民共和 国 住房和城 乡建 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 ecification for ap p licationof reinforeement sp acings usedinconcretestructures JGJ/T 219 一 2010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11 年 8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 ecification for ap p lication of reinforcement sp acings usedinconcretestructures JGJ/T 219 一 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开本:850火 1168毫米 1/32印张:1好 字数:40千字 2011年3月第 一 版 2011年3月第 一 次印刷 定价:10 .00元 统 一 书号:15112 20225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00037) 本社网址:http :/ /www cabpComcn 网上书店:http:/ /www .china-buildi 眼 com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848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 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 准,编号为JGJ/ T 219 一 2010 ,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 年12月20日 前 、 口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制订、修订计划(第 一 批)的通知 (建标 2008 102号)的要 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 际标准和国外笋五些 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钢筋间隔件的制作;5 钢筋间隔件的运输和储存;6 钢筋间隔 件的安放。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江苏南通六建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或建议,请寄送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 如皋市福寿路389号,邮编:226500)。 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铭伸建筑材料制造 ( 上 海)有限公司 大连伸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华琳塑胶建材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石光明应惠清邹科华顾浩声 王巍褚国栋金少军 杨红玉 金成文张跃东谢晖王振辉 冒小玲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叶可明钱力航沈保汉郭正兴 王士川刘俊岩夏长春刘亚非 陈贵干兆和陈春雷 目次 1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二爪 3 4 钢筋间隔件的制作 5 4.1水泥基类钢筋间隔件 5 4.2塑料类钢筋间隔件 6 4.3 金属类钢筋问隔件 6 4.4成品检查 7 5钢筋间隔件的运输和储存 10 6钢筋间隔件的安放 n 6.1 一 般规定 11 6.2表层间隔件的安放 11 6.3 内部间隔件的安放 13 6.4质量检查 , 14 附录A钢筋间隔件承载力试验方法 16 附录B塑料类钢筋间隔件界面抗渗性能试验方法 19 附录C钢筋间隔件检查记录表格 21 本规程用词说明 , 23 引用标准名录 24 附:条文说明 25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 1 2Terms 2 3 BasicRequirements 3 4 ProductionofReinforcementsp acing 5 4.1Cement-BasedReinforcement Sp acing 5 4.2PfasticReinforcement Sp acing 6 4.3MetalReinforcement Sp acing 6 4. 4ProduCtCheck 7 5 Transp ortandStorageofReinforcementSp acing 10 6 PlacementofReinforcementsp acing 11 6.1General Requirements 11 6.2PlacementofCoating Sp acing 11 6.3PlacementofInterior Sp acing 13 6. 4 Quahty Check 14 Ap p endix A BearingCap acity TestMethodof Reinforcement Sp aci乒g 16 Ap p endix BInterface Imp ermeability TestMethodofPlastic Reinforcement Sp acing , ” 19 Ap p endix CCheckListof Reinforcement Sp acing 21 Exp lanation ofWordingin This Sp ecification 23 LIStofQuotedStandards 24 Addition :Exp lanationof Provisions , 25 6 1 总则 1.0.1 为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钢筋间隔件, 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耐久性,统 一 技术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 钢筋间隔件的制作、运输、储存和安放。 1.0.3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的制作、运输、储存和安放, 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钢筋间隔件 reinforcement sp acing 混凝土结构中用于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或钢筋间距的物件。 按材料分为水泥基类钢筋间隔件、塑料类钢筋间隔件、金属类钢 筋间隔件;按安放部位分为表层间隔件和内部间隔件;按安放方 向分为水平间隔件和竖向间隔件。 2.0.2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thicknessofConcretereinforce - mentp roteCtlve coatlng 钢筋混凝土构件 中被保护钢筋外缘到混凝土构件表面的 距离。 2.0.3 间隔尺寸sp acing distance 被间隔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或两钢筋之间的净距。 2.0.4 表层间隔件coatingsp acing 在钢筋与模板之间用于控制保护层厚度的物件。 2.0.5 内部间隔件 interior Sp acing 在钢筋与钢筋之间用于控制钢筋间距或兼有控制保护层厚度 的物件。 2.0.6 水平间隔件 horizontal sp acing 用 于控制钢筋和模板或者钢筋相互之间水平间距的物件。 2.0.7 竖向间隔件 vertical Sp acing 用于控制钢筋和模板或者钢筋相互之间竖向间距的物件,它 承受钢筋 自重荷载。 2.0.8 阵列式放置 arrayarrangement 间隔件在相邻行和列呈直线的安放方式。 2.0.9 梅花式放置staggered arrangement 间隔件在相邻行和列中间的安放方式。 2 3 基 本 规 定 3.0.1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施工前均应编制钢筋间隔件的施工方 案,施工方案应包括钢筋间隔件的选型 、规格、间距及固定方式 等内容。 3.0.2 钢筋安装应设置固定钢筋位置的间隔件,并宜采用专用 间隔件,不得用石子、砖块、木块等作为间隔件。 3.0.3 钢筋间隔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在有抗渗、抗 冻、防腐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间隔件应符合混凝 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3.0.4 钢筋间隔件所用原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使用制作前应 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0.5工厂生产的成品间隔件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说明 书。有承载力要求的间隔件应提供承载力试验报告 ,承载力试验 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有抗渗要求的塑料类钢筋间 隔件应提供抗渗性能试验报告,抗渗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 附录B的规定。 3.0.6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结构类型 、环境类别 及使用部位、保护层厚度或间隔尺寸等选择钢筋间隔件 。混凝土 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可按表3 .0.6选用。 表3 .0.6 序号 混凝土结构的 环境类别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选用表 钢筋间隔件 类型 使用部位水泥基类 混凝土 O 塑料类金属类 O 一 O O 一 续表3 .0.6 序号 混凝土结构的 环境类别 钢筋间隔件 使用部位 类型 水泥基类 塑料类金属类 砂浆混凝土 Q 白 表层OO 又 内部只 O 9d 表层O O 丫 内部只 O 4 四 表层O O 只只 内部X O 成 口 五 表层 OO只只 内部又 O 注: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2表中O 表示 宜选用;表示可 以选用;x表示不应选用。 3.0.7 钢筋间隔件的形状、尺寸应符合保护层厚度或钢筋间距 的要求,应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密实,并不致在混凝土内形成 孔洞。 3.0.8 钢筋间隔件上与被间隔钢筋连接的连接件或卡扣、槽口 应与其相适配并可牢固定位。 3.0.9 电焊机、混凝土泵、管架等设备荷载不得直接作用在钢 筋间隔件上。 3.0.10清水混凝土的表层间隔件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专项设 计。与模 板 的接 触 面 积 对 水泥 基类 钢 筋 间 隔 件不宜 大于 30OmmZ ;对塑料 类 钢筋 间隔件 和金 属类 钢 筋 间隔件 不 宜大 于loom mZ 。 4 金属类钢筋间隔件的外观、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 .4.2 一3的规定 。 表4 .4.2 一3 金属类钢筋间隔件的允许偏差 序号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 11 外观 焊缝完整; 不得有片状老锈、油污、裂纹及 过大的变形 全数检查 目测、 用尺量测 9 形 寸 m) 外 尺 (m 间隔 尺寸 工厂生产 基础+2, 一 1 同 一 类型的 间隔件,工厂 生产的每批检 查 数 量 宜 为 0.1%,且 不少 于5件;现场 制作 的每批检 查数量 宜为 0.2%,且 不 少 于10件 用卡尺 量测 梁、柱+1, 一 1 板、墙、壳+l, 一 1 现场制作 基础+4, 一 2 梁、柱+3, 一 2 板、墙、壳+2, 一 1 其他 尺寸 工厂生产士2 现场制作 士5 5 钢筋间隔件质量检查可按本规程附录C记录,质量检查 程序和组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一 标 准GB 5 0300的规定。 还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 0 0 10的 规定。 2 梁类水平 内部间隔件应安放在已固定好的外侧钢筋上, 其安放间距应符合本规程表6 .2.3 一 2的规定。 6.4 质 量 检 查 6.4.1主控项目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间隔件的安放质量进行检查,其 形式、规格、数量及固定方式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测、用尺量。 2 钢筋间隔件安放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 .4.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抽取构件数量的3%,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对 抽取的梁(柱)类构件,应检查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对 抽取的板(墙)类构件,应检查不少于10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 护层。 检查方法:用尺量。 表6 .4.1钢筋间隔件安放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构件类型允许偏差(? ) 梁(柱)类+8, 一 5 板(墙)类+5, 一 3 6.4.2 一 般项 目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间隔件的安放位置应符合施工方案,其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6 .4.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随机抽检钢筋间隔件总数 的10。 检查方法:目测,用尺量。 表6 .4.2钢筋间隔件的安放位置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位置 平行于钢筋方向 SOmm 垂直于钢筋方向 0.sd 注:表中d为被间隔钢筋直径。 2 钢筋间隔件的安放方向应与被间隔钢筋的排放方式 一 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测。 15 附录A钢筋间隔件承载力试验方法 A.0.1 钢筋间隔件承载力试验的试件应随机抽取。 A.0.2应采用抗压强度试验机进行 月 加载,试验加载时应在压力板与钢筋 间隔件试件间设置钢制加载垫条(图 A.0.2 一 1) 。 加载垫条与钢筋间隔件接触的端 部应 采 用 不 同规 格 的半 圆弧(图 A.0.2 一 2),不同直径钢筋下,加 载 垫条可按表A.0 .2选用。 2 4/ / 图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