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照下列句子,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地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地一笑,_;_;危难的时候,能泰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气A这是一种坚强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地一笑,这是一种自信B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地一笑,这是一种境界C这是一种坚强无奈的时候,能平静地一笑,这是一种自信D这是一种豁达被轻蔑的时候,能达观一笑,这是一种境界2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B金色花是德国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代表作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另外还有杂文与散文。D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3 . 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短语,搭配最为恰当的是( )美是广泛的,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不止于此。姑苏江南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大漠孤烟ABCD4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恬(tin)静鳞次栉(zh)比B挑剔(t)轻装淡抹(m)C翩跹(xin)断章(zhng)取义D诘(ji)责冥(mng)思苦想5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狼蒲松龄 清代文学家B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印度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朝花夕拾D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镐头愧怍烦躁秩序妇儒皆知B金柝荒僻山巅元勋家喻户晓C自矜怪诞哀悼摇言目不窥园D诘问狂澜迭起气魄锋芒必露7 . 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中,“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B“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自”字,意味沉痛,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由此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两句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D“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两句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地淋漓尽致,体现了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8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C盐城风景区大纵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练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C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买断西风恣意秋高岳山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诗歌牵牛花中写道:“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西风恣意秋。”充满豪情的诗句道尽牵牛花恣意的一生。秋日西风正紧,当你来乡村的前庭后院、地埂田头、河边堤畔转上一转,那一只只小喇叭“嘟嘟嘟”地吹奏着喜洋洋的曲调,将天气的薄凉一扫而光。看到此景,不免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发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赞叹。是啊,这养眼的色彩,红的、白的、粉的、紫的、蓝的五彩斑斓,竞相开放。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可在这里,却丝毫也找不到这样的心境。夏天是荷的天下,满池满塘的荷叶挤挤挨挨,推推搡搡,活像顽皮的孩童在打闹嬉戏。待到梧桐叶落,秋天悄然来临,荷渐开渐败,红火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此时,在西风卷落叶的晨光里,牵牛花泼辣辣地趁势而起,只要遇到可攀附的事物,便缠缠绕绕地蛇形挺进,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它稍事歇息,再举头眺望,寻找下一个可攀附的目标。瞅准了目标后,又是奋不顾身地攀爬。有时,它试了试,虽没有搭上,但仍不放弃,倔强地挺着身躯,突然随风一荡,嘿,勾住了!随即七缠八绕,螺旋式上升。若是在平地,牵牛花也有它的妙招,一道又一道地抱住自己的茎藤往前延伸,扭扭曲曲地波浪式前进。可以说,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牵牛花就是如此,人们学习它,从中得到知识,受到启迪。藤蔓牢牢地缠绕在附属物上时,牵牛花就会放心大胆地开放,没有了安全之虞,它便举起了一朵朵小喇叭,在风中尽情摇摆。清晨,细雨蒙蒙,我沿着乡间小路骑行,路边的牵牛花格外亮眼,一丛丛,一片片,开得热烈灿烂,雨珠在叶上和花上晶莹透亮,似在眨着眼睛与我对话。这些牵牛花高低错落有致,经过细雨的滋润,花朵丰满滋润有光泽,仿佛是由晶莹剔透的有色玻璃雕刻而成,赏来让人心旷神怡。从侧面看,又宛如一个个小号,那高亢的音调最合适演奏爵士乐或军乐。是啊,这牵牛花不正是军号吗?发起冲锋的时候,清亮的号声响彻山谷。傍晚回城,雨霁云开,再去看路边的牵牛花,蔫了!有的花朵边缘向里卷曲,有的已经安然地落于泥土中。原来,牵牛花又叫朝颜,就是朝开夕谢,虽然昙花一现,但它开得热烈,谢得从容,用尽全部的力量把一生的美呈现了出来。朝夕之间,牵牛花走完了从华美到静好的路程。秋风劲,秋草黄,明日的牵牛花依旧会在西风中恣意开放吧!注释:恣意:放纵,任意,不加限制。(选自精神文明报2018年10月,有删改)10 . 阅读全文,用文章中一句话概括牵牛花“恣意的一生”。11 . 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第段写荷的生长变化有何作用。12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段画线句子。13 . 结合牵牛花的生命历程,说一说你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启发。14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试题。(材料一)嘉定竹刻始创于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递衍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雕刻艺术流派,最终成为迄今为止的源远流长之中国竹文化的终极硕果。2006年,嘉定竹刻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二)嘉定竹刻技艺传承有序,器物种类全面。传统技法包含深浮雕、透雕、圆雕、浅刻等,无不刀法娴熟。作品题材从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故事应有尽有。雕刻形式丰富,留青、贴黄、镶嵌等,可谓精彩纷呈。嘉定竹刻全面楼现和诠释了竹刻之精妙所在,技艺品相堪称精绝,令人叹为观止。(材料三)嘉定竹刻的创始人朱鹤,他工诗善画,以刀代笔,首创高浮雕刀法。其子朱缨维承和发扬了嘉定竹刻艺术。作品构思巧妙,刀法娴熟,有鬼斧神工之妙。朱缨其子朱稚微创作的竹刻作品,体裁广泛,品种繁多,技臻极妙。经过朱氏三代传人,嘉定竹刻进入了全盛时期,蜚声海内外。(材料四)竹刻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明代时的江南竹刻艺术已达到全盛时期,发展为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一派是以南京竹刻为代表的“金陵派”,一派是以上海嘉定竹刻为代表的“嘉定派”。(1)下列不符合嘉定竹刻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两项是( )( )A嘉定竹刻艺术技法多样题材全面。B朱氏父子开创嘉定竹刻全盛时期。C嘉定竹刻形式精彩纷呈令人惊叹。D竹刻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2)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嘉定竹刻博物馆举行了明清嘉定竹刻珍藏展,主题为“竹缘匠心”,请你模仿这主题,在“韵、雅、秀、素、本、慧”这些词中选择其二,为2019年嘉定竹刻博物馆展览主题合名,使之成为一个系列。竹心(3)近年来,竹雕艺术品以其较高的欣赏价值被很多人喜爱。请在以下竹雕艺术品中选择其一(填选项)作为班级布置的装饰物,并阐述理由。A金蟾戏竹 B笔筒竹雕 C关羽竹雕我的选择( ),理由。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1)_,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三峡)(2)高峰入云,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4)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7)感时花溅泪,_。(杜甫春望)(8)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9)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10)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11)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1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和友人友情深厚,心有灵犀的句子是_,_。(13)吴均与朱元思书写富春江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_,_。(14)王国维称王维使至塞上“千古壮观”的诗句是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壮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6 . 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谓菊/权谓吕蒙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C香远益清/濯清涟而不妖D陶后鲜有闻/爷娘闻女来17 .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宋之丁氏B自李唐来/自钱孔入C灌清涟而不妖/康肃笑而遣之D可爱者甚蕃/缀行甚远18 .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B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反面、正面衬托,突出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喻。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放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19 .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五、课外阅读汝人识字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多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注释)汝:汝州,在今河南省西部。累世:连续几代。搦管:拿毛笔。辄:就。具币:准备钱币。治状:写请柬。趣:同“促”,催促。20 .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汝有田舍翁/ 不舍昼夜B归告其父曰 / 归心似箭C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 / 撒盐空中差可拟D久之不成 / 尊君在不21 .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天 下 姓 字 多 矣 奈 何 姓 万 自 晨 起 至 今 才 完 五 百 画 也22 . 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六、综合性学习23 . 某校七年级(1)班选举你担任班刊主编,现在需要你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请你命名)班上决定办一份班刊,请你为它取一个文雅且富有文学气质的名字(不超过10个字),再用简短的话(不超过50字)说说你取这个名字的理由。你为班刊取的名字:_你取这个名字的理由:_(2)(办刊流程)下面是这份刊物创办前的计划书,请补充完整。程序一:组建班刊编辑部;程序二:征集刊名及办刊建议;程序三:_;程序四:征稿并拟定班刊出版时间表。(3)(挺身应对)班刊拟写一副对联,目的是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勤写作。下面是编辑部拟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读经读史读旧事,_(4)(材料探究)下面是2017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的“各媒介接触时长对比表”,说说你从表中的研究发现。年度图书报纸期刊上网手机Pad(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2016年20.2013.156.6157.2274.4013.885.512015年19.6917.018.8354.8462.2112.716.82你的研究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