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模拟)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模拟)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模拟)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模拟)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加横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家膝下无子,生活孤寂。B甲:“请问尊姓大名?”乙:“本人尊姓胡,大名是贺成。”C师恩难忘,学生惠赠给老师一枚贺卡。D你借去的小说,请尽快奉还。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1)娜美等人准备将桑尼号船上的镜子破坏掉,但是突然一个巨大的海浪将桑尼号_(tn sh)了。(2)从空中_(f kn)雄安新区,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和沟渠纵横的白洋淀尽收眼底。(3)保罗的加盟,使火箭队晋级季后赛的概率(_)达到了99%,名列联盟第2位。(4)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三千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邯郸充满着朦胧(_)与神秘。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节选),完成下列小题。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3 . 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三件生活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划线句说“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楚”,说明儿时的这段往事年隔久远,“我”印象模糊,早已记不真切。B本文选取日常生活琐事,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奶奶,使人物形象更真实,富有生活气息。C本文回忆了与奶奶有关的不同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怀念,真挚的感激。D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将叙述、描写、抒情融为一体,使情感抒发得更深挚细腻,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5 . 文中奶奶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征?试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答两点即可)6 . 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本文第段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描写。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三种诸葛亮邓拓(1)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2)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描写的,算是历史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3)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做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4)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5)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做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6)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7)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8)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9)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10)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11)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12)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1962年3月(选自邓拓散文选集百花出版社,有删改)7 . 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历史学家、文学家的笔下是有区别的。B诸葛亮享有先见之明的美誉,是人们喜欢他而想象出来的。C诸葛亮不能作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误用马谡使街亭失守。D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诸葛亮”常因多嘴而坏事。8 . 下面两个句子中“诸葛亮”的意思一样吗?请解释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9 . 文中“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0 . 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陈寿隆中对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时之事。诸葛亮出师表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用数千字记叙描写“三顾”的具体过程,这数千字中大量的笔墨是写刘备在探访诸葛亮的过程中,不停地遇到诸葛亮的朋友亲戚,并误将他们当做诸葛亮本人。)罗贯中三国演义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1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公亦以此自矜_(2)但微颔之_(3)吾射不亦精乎_(4)康肃忿然曰_12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汝亦知射乎我亦无他B以我酌油知蒙辞以军中多务C康肃笑而遣之而钱不湿D尔安敢轻吾射惟手熟尔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14 . 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五、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默写填空。(1)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两句体现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3)无题中借助动作和神态描写,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六、课内阅读16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未若柳絮因风起(_)(2)不亦说乎(_)(3)人不知而不愠(_)(4)博学而笃志(_)(5)应傍战场开(_)(6)饭疏食,饮水(_)七、诗歌鉴赏古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7 . 词中描绘了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一词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8 . 请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赏析。八、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顾荣施炙刘义庆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炙:烤肉19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尝应人请(_)(2)因辍己施焉(_)(3)同坐嗤之(_)(4)问其所以(_)20 . 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意停顿(标两处)。后 遭 乱 渡 江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1)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2)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22 . 对于顾荣和受炙人,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的分析评价。九、名著阅读23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母爱,自然、童真是繁星?春水的主题,“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但我苦忆我的母亲。”这首诗体现了母爱这一主题。(_)(2)样子生病时说梦话道出了他从军营牵走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一事,从此得了“骆驼样子”的绰号。(_)(3)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