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短语中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征求意见拟定计划雷声轰响固执己见B淡泊名利遵守时间赔偿损失掩藏秘密C繁衍后代独到见解寄予厚望点燃篝火D脸颊稚嫩遭受幸福衣衫褴褛施舍别人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人生是一场跋涉,走久了,才知心中酸楚,才知艰难曲折,才有(jin rn bb)_,才有满心渴望。前方的路,尽管遥远,尽管颠簸(AbBb),但脚步依然,追求依然,方向依然。人生几何,总有些坎坷需要跨越,总有些责任需要担当,不断的跌倒,才有不变的顽强与收获;不变的风雨,才有不断的(l lin)_与懂得。生命的路,不能选择的是放弃的路,不能拒绝的是成长的路。做生命的强者,且行且歌。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关于“推迟上学”的主题阅读(新闻摘要)2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范围内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该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据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2月27日止向各设区市教育局初步统计汇总,目前,全省已有67个县(市、区)拟在2018年试点或推行小学推迟上学,其中有62个县(市、区)春季学期将陆续在部分小学先行试点。(媒体声音)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普遍性的睡眠不足引起社会担忧。权威数据显示,2005年2016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未成年人睡眠不足,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体质、智商和生长发育。下一代睡不好,意味着未来国民的国际竞争力大受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测数据连年下滑,与日韩同龄人相比劣势明显,这与普遍性的睡不好有很大关系。小学“推迟上学”,表面上看是让孩子们多睡会,其实是一项关键性的减负实措。小学教育固然追求孩子们多学知识,可比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身体健康。“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呼吁了很多年,可学校到校时间不推后,就只能早起早到,政府层面强制性的小学“推迟上学”,一个很小的调整,很可能赢得一代小学生的“睡饱睡足”,可谓功德无量之举。“推迟上学”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措更值珍视。少年儿童的天性是玩,全社会有义务给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吃好、睡好、玩好、适宜学习”的生态环境。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成人社会的竞争推及基础教育领域,“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被不少家长视为圭臬,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小升初竞争激烈程度甚至不逊高考,孩子们的睡眠玩耍时间,让位给学习刷题,“减负”沦为看起来很美的理念,具体实施遇到各种阻力。政府层面的减负强制措施必不可少,但更关键的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成为社会共识,形成合力呵护一个宽松愉悦有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舒适环境。小学“推迟上学”既要“看起来很美”,又要实施起来有保障。“推迟上学”,一是希望小学生们不要太早起床,二是确保他们每天睡眠不少于10个小时。孩子们不能因为推迟上学而“推迟上床睡觉”,这需要家长严加督促,千万不能把多出来的睡觉时间消耗在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手游上。而笔者最担心的还是,现在孩子们的兴趣班学业辅导班很多,不能把学校让出的休息时间给辅导班占领,如果孩子们晚上忙于各种作业直到深夜,“推迟上学”一样没达到减负目的。希望“小学推迟上学”,能继续凝聚全社会“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共识。要建立“为小学生减负是民生”的理念,统筹各种资源力量让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慢下来,通过供给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遏制基础教育领域的恶性竞争,让全体中小学生共享国家发展进步的红利。减负从“推迟上学”开始,浙江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也期待政府和社会统筹更多资源纾解“放学早、接送难”难题,拿出更多减负实策,家长们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子女成长成才理念,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文/程振伟,新浪视点,2月25日)(各方热议)言妍(杭州市凤凰小学副校长):磨刀不误砍柴工。睡眠时间保证了,学生上课时的精气神也就出来了,效率就高了,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胡昌升(小学语文老师):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不能速成,而是要给学生喘气、发展的空间。江河(浙江中国美术学院附属小学6年级学生家长):推迟半小时上学,是一场守护孩子睡眠时间的“及时雨”。这是小举措,却蕴藏着大智慧。萍子:推迟学生的上学时间,应该考虑家长的上班时间,大多数家长上班时间比学生上学时间早。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就是愁死了。能成铁:增加不了睡眠时间,只会增加熊孩子游戏时间。白驹过隙:学生睡觉时间是作业时间决定的,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应该是少布置作业。(整理自网络)3 . 细读上述材料,探究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施行推迟上学的原因。4 . 下列对文本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 9 小时,这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担忧。B2 月 12 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缓解了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C小学“推迟上学”是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慢下来,是为了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因为对小学教育来说,长身体比长知识更重要。D媒体、学校、家长普遍担忧因为“推迟上学”而让出来的休息时间会被游戏、课外作业、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占领,从而达不到减负的目的。5 . “推迟上学”到底是缓解了孩子睡眠不足,还是让家长更为难?老师、家长、媒体众说纷纭。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农家院里的瓮刘江滨自父母先后去世,已离故乡八九年了。尽管每年清明节都回老家到父母坟前祭拜,但只是在麦苗青青的田野朝着村庄远远瞭上几眼,从没进过村。前些天,也许是有了点岁数的缘故,突然想到生我养我的村庄看看。于是便趁着假期有了一次故乡行。这个冀南平原的小村,变化之大可用“惊奇”二字来形容。临街所有的墙面都粉刷了白灰,整齐划一;原来坑坑洼洼、乱堆着柴火秫秸的街道消失了,代之以平展展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大多房子都是近年新盖的,门楼贴着彩色的瓷砖,漂亮气派,还有数座二层小楼矗立村间,惹人眼目。记忆中的村庄难觅踪影,让人怀疑是否走错了地方。那天不算太冷,虽然不足够晴朗,天上的太阳依然放射着暖意。我去看望堂哥,进了院门,堂哥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闭着眼睛听收音机里的京戏,身旁放着小凳,上面有一杯茶正袅袅冒着水汽。我环视一下宽敞的院落,东南角摆放的七八只大瓮,粗粗笨笨的,十分突兀,闯入眼帘。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理解堂哥对瓮的感情,也了解瓮的过去。瓮在农村曾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家什,存水、腌菜、储粮是它的三大功用。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责任田,家家原有的瓮显然不够用了。为了省钱,许多农家用水泥砌成瓮。家里有粮,心中不慌,除了上交的公粮,余下一瓮一瓮的粮食成了农民心里的定心丸,腰杆子硬了,笑容挂在脸上,连走路都更显笃定。后来连公粮都不用交了,打下的粮食全部收到自家的瓮里。像堂哥这样,那些瓮就是他勤劳致富的奖励证书,是他光荣岁月的见证,怎舍得毁掉?瓮还能当“储藏柜”,家里给老人孩子买的点心,买来的瓜果等,都可以存放到瓮里,既恒温保存,还能避免老鼠偷吃。老鼠的尖牙利齿能把木柜咬出洞,却拿陶瓷和水泥做的瓮一筹莫展。瓮还能当“保险柜”,农家主妇常常把钱用布包好塞到粮食里,至于是哪只瓮,埋有多深,这个秘密除了主人谁能知晓呢?如今,瓮的这些功用成了昨天历史。家家都有自来水,龙头一开哗哗流淌,和城市一样,吃饭、洗衣、如厕全搞定,再也用不着水瓮了。现在可随时吃时令蔬菜甚至是反季蔬菜,不用大瓮腌菜了,即便喜欢腌菜,也是用瓶瓶罐罐腌一点,讲究精致和品位,只是作为爽口的小菜,谁还把咸菜作为主菜呢?收麦收秋时节,粮商的联合收割机开到地里从收割到脱粒一气呵成,一手收粮,一手付钱,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都吃上了“商品粮”,米呀面呀从农贸市场购买就成。如果说比城里人多了一层方便,就是可以把从田间收获的部分粮食放到面粉厂,用的时候只需扣除加工费就行啦。瓮,这个傻大笨粗、分量沉重的物件,在今天已基本淡出了现实生活,慢慢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或许将来再从课本上读到“请君入瓮”“瓮中捉鳖”“瓮牗绳枢”等这些成语的时候,孩子们再也看不到实物了,只能从插图上想象它的模样。我在想,堂哥那些包括被儿子砸了一个口子的瓮,还能保存到几时呢?(摘编自2018年03月24日人民日报)6 .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离别故乡八九年,从没有回到生他养他的村庄,岁数大了,趁清明回老家拜祭,才有了一次故乡行。B文章的第三段写堂哥晒太阳、听京戏、品茶,没有写迎接寒暄的场面,暗含着亲情的疏远,二人在情感上产生隔膜。C文章的标题“农家院里的瓮”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瓮”展开,作者借助“瓮”在农家地位的变化表达了复杂的情感。D文章通过过去和现在“瓮”的功用的对比,突出了“瓮”的过时,表达了“落后的东西必然要被先进的设备代替”的主旨。7 .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我环视一下宽敞的院落,东南角摆放的七八只大瓮,粗粗笨笨的,十分突兀,闯入眼帘”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孩子们再也看不到实物了,只能从插图上想象它的模样”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8 . 堂哥为什么会对瓮怀有浓厚的感情?请简要概括。9 . 第二段写冀南平原的小村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0 . 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瓮”,“瓮”在文中的意蕴非常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四、句子默写11 .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 (3)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周敦颐爱莲说) (5)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6)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 (7)_,千骑卷平冈。(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孟子。鱼我所欲也)(9)_,殊未屑!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10)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11)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叙说自己不攀比吃、穿等物质享受原因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 卧,久之有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去:距离跑:同“刨”用足趴地。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2 .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其一犬坐于前13 . 解释加点词语解释。一狼径去(_) 顾野有麦场(_)一狼洞其中(_) 意甚仓皇(_)14 . 翻译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竖下视之,气已绝矣。15 . 阅读甲文,说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6 .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甲文中的两狼和乙文中大狼的形象有何不同?六、诗歌鉴赏17 . 阅读礁石,回答问题。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1)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2)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18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甲)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