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的老师的报告。C为了避免这类事故今后不再发生,交通局加大了宣传的力度。D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2 . (题文)下列关于名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中,宋江的绰号“拼命三郎”,和他相关的故事情节有“三打祝家庄”“私放晁天王”“误入白虎堂”等。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不料箱子被老鹰叼走,于是他就从慧骃国直接来到了大人国。C简爱中,为了试探简爱的心理,罗切斯特说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并邀请简爱参加这场婚礼。D“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这是傅雷家书中父亲对儿子的教导。3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了哥哥寄给他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B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C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D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组美不胜收的收藏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照片。4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B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头,在汉代被奉为儒家经典,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五经”。C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明、清时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是“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D司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司马光,北宋史学家,编有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二、字词书写5 . 找出下列词语中四个错别字,并在方框内加以改正。一尘不染幕天席地敝帚自珍娇阳似火自立更生 风糜一时旁逸邪出骤然一亮随波逐流触目伤怀错字改正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的私塾教育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6 . 文章-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7 .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8 . 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9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B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C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D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睡在炊烟里的母亲摸着黑回家的母亲,与黑暗融为一体,像一片不被人知的最单薄的影子,贴着地面,缓缓蠕动。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糊锅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三个儿子,三颗骄傲的星星。三个女儿,三件贴心的棉袄。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驼背的母亲,离土地越来越近。我担心有一天,她的头会低得触到地面,那是母亲的句号。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蹿出来为母亲鼓掌。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今夜,我想念母亲。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歪。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10 . 请问第段与第段在内容上是否矛盾?为什么?11 . “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12 . 请赏析第11段中“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一句。(从修辞或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13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四、句子默写14 . 篇段积累诸葛亮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五、课内阅读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夏水襄陵襄:_沿溯阻绝溯:_16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六、诗歌鉴赏17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字或“望”字。_(2)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七、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刘敞奉使契丹刘敞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敝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通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改)注释刘敞: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驳:传说中的猛兽名。18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素习知山川道径(_)(2)如马而食虎豹(_)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20 . 请简述文中译人“骇愧”和“益叹服”的原因。八、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1)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 _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此书曾易名为_(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了众多的领袖人物和革命将领,请根据下面的概述写出人物名字。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组织了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声有色的一次政变。(_)他乐观、豁达、勇敢,富有侠义心肠,爱读书,有军事战略眼光,他在长期的游击战斗中总结经验,总结出了红色游击战术的原则。(_)他勇敢无畏,爱护士兵,有感召力和影响力,他率领红二方面军在1935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所经受的苦难比红军主力更大。(_)九、作文22 . 阅读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数学复习资源整合计划
- 北五味子代谢调控-洞察及研究
- 九年级上册音乐兴趣培养计划他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培训计划
-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花卉应用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审计与认证业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齐鲁中学2024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佛山北外附学校三水外国语学校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休闲素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坚持议论文范文7篇
-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村干部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煤矿采矿制图培训课件
- 羊水栓塞个案护理
- 2024年萍乡市县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透明无色聚酰亚胺薄膜行业发展动态及应用趋势预测报告
- 2025中国白酒酒业市场中期研究报告
- 紧急疏散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