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娴熟湿漉漉纷至踏来心旌摇荡B堕落茂腾腾目眩神迷怒不可過C浮燥尾椎骨川流不息轻歌曼舞D抛锚草坝子舐犊之情振耳欲聋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睡眠不足,就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和思考状态。B对于自在公园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否认。C在沿河风光带慢跑,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垂柳。D江都籍歌手汤非再登春晚舞台,在节目母亲是中华中精彩亮相。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B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外逃事件频发,面对巨款流失境外的现实,我国的诉讼制度目前还束手无策。C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4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或者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包括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而特写不是一种通讯。B标题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正确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能够帮助我们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C新闻角度的选择要考虑受众的特点,不同的新闻媒体,面对的读者群不同,新闻写作编辑的角度就不同,这是读者意识的体现。D司马迁从着手搜集资料,实地考查,调查研究到完成史记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这体现了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2分)A彷徨(png)枘凿(ru)绰刀(cho)恪(k)尽职守B风骚(so)佝偻(lu)秘诀(ju)锲而不舍(qi)C嬉戏(x)恐吓(h)作揖(zu)吹毛求疵(c)D污蔑(mi)嗔怒(zhn)襁褓(qing)根深蒂固(d)6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A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C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D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二、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读孙犁先生的作品,被他对书的痴情深深打动。孙犁先生读书的用功程度,的确让人叹服。他说:“在同口教书时,小镇危楼。夜晚,校内寂无一人,萤萤灯光之下,一板床,床下一柳条箱,余据一破桌,摊书苦读,每至深夜,精神奋发,若有可为。”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将书中的警辟片段抄下来,贴在室内墙壁上。教课之余,就站立在这些纸条下面,念熟后再换上新的。17岁刚结婚那年正月,去丈人家作“娇客”。本来吃香的喝辣的待遇很好,还有新媳妇的兄弟姐妹陪着玩,大家在一起说笑打闹,可谓其乐无穷。但孙犁先生偏偏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却翻出几部满是灰尘的旧书埋头去看,别人叫,妻子催,也不为所动。抗日战争年代,每天行军,轻装前进,除去脖颈上的干粮袋,就是挂包里的几本书最重要。于是,在禾场上,河滩上,草堆上,岩石上,他都展开书来读。听到继续前进的口令,才敏捷地收起来。孙犁先生不但热爱读书,还非常爱惜书,不忍书本有一点污损。他说“书籍虽非尽神圣,然阅后应放置于高洁之处,不能因无台柜,即随意扔在床下与鞋袜为伍。”他还说:“淡泊晚年,无竞无争。抱残守缺,以安以宁。唯对于书,不能忘情。我之于书,爱护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沐手,阅后安置。”孙犁先生爱书惜书,他所珍重的书,是不愿借给别人的。有人就传言说,到孙犁先生家里去,千万莫提借书的事。他藏有一部金瓶梅,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影印本,两函24册,价50元,这是一部未曾触手的新书,他视若珍宝,轻易不肯外借。“文革”之前,常有人想看,又不好直说,就迂回曲折,拐弯抹角。孙犁先生心里明白,却佯装糊涂。“我想借你部书看。”“什么书?新出版的诗集、小说,都在这个书架上,你随便挑吧!”“我想借一部旧书看看。”“啊?这里有一部新印的聊斋。”如此一番,借书人已经明白,只好打消念头。孙犁先生坦言自己有“洁癖”,总怕别人借去将书弄脏。“文革”期间,在那些漫漫长夜,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孤独地坐在灯下,用自己四处搜集的废纸,慢慢地将旧书包装修补,并在书皮上写下所感所思,后来结集为书衣文录。孙犁先生读书、惜书,还收藏书。他自幼爱书,经常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到书摊上掏书。后来,他买旧书,多是依照书店寄给他的目录邮购,人弃他取,为书店清理货底。孙犁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养病时,开始收藏旧书。他有一册张之洞的书目问答,里边列有许许多多的书名,买到一本,便在书名旁边画上一个红点。日积月累,这册书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点。他的藏书很多,搬家的时候,书都是用卡车来装的。孙犁先生曾形容清代藏书家黄丕烈说:“他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好像接触的不是书,而是红颜少女。一见钟情,朝暮思之,百般抚爱,如醉如痴。偶一失去,心伤魂断,沉迷往返,毕其一生。”我想,这的确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对孙犁先生来说,能安身心,其唯书乎!7 .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8 . 第2段画线语句通过哪三件事来表现孙犁先生读书的用功?9 . 文中多处引用孙犁先生自己的话,有何作用?10 . 第7段中“对孙犁先生来说,能安身心,其唯书乎!”一句包含着怎样的感情?三、句子默写11 . 古诗文名句填空。(1)一日不见,_!(诗经子衿)(2)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4)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中,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 两人的深厚友情的句子是_,_。(5)桃花源记一文中彰显了桃花源人们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彰显精神面 貌)的句子是:_,_。四、课内阅读课内文言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1)潭中鱼可百许头(_)(2)日光下澈(_)(3)悄怆幽邃(_)13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4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本文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五、诗歌鉴赏15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这段文字出自艾青_(篇名),这首诗中“它”是一个_、_的艺术形象。16 . (三)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小题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全诗围绕诗眼突出了山西村的哪三美,以至诗对此颇为留念?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试从情、景、理三方面分析其妙处?六、名著阅读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有一个少年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但是大多数是陕西和甘肃本地人。有的已从少年先锋队“毕业”,虽然看上去还像孩子,却已当了几年红军了。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过来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参加红军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接着我同一个班长谈话,他是个“大”人,二十四岁。他从一九三一年起就参加红军。那一年他父母在江西被南京的轰炸机炸死,他的家也被炸毁了。他从田里回到家里,发现父母都已炸死,他就马上放下耙子,同妻子告别,参加了共产党。他的一个兄弟是红军游击队队员,一九三五年在江西牺牲。他们来历不同,但是同普通中国军队相比,是真正的“全国性”的军队,后者一般都按省份不同分别编制的。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只不过是时常作为开善意的玩笑的材料。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真的吵架。事实上,我在红区旅行的全部时间中,我没有看到红军战士打过一次架,我认为这在年轻人中间是很突出的。虽然他们几乎全休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唱起来,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香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17 .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18 .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红军战士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19 . 读完原著后,你觉得为何这本名著名为“红星照耀中国”?七、综合性学习20 . 2020年春节,全国人民都全力以赴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请你也参与以“疫情在前,共克时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书写名句请你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活动二:采访名人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以学生记者李华的身份对钟南山院士进行采访。要求:采访要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提一个问题即可;语言得体、自然,简洁、明了。2020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接到通知又连忙从广州赶往武汉,买不到机票只能坐在高铁餐车;1月19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1月20日,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忙到深夜这位84岁老人提醒别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赶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病症,钟南山将其当作学术研究新挑战,回到实验室进行科研攻关。活动三:描述图画右图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时期,广为流传的一幅词云图,请简述图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活动四:劝说家人刚参加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