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暮而归云归而岩穴暝C前人之述备矣山水之乐D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两项是( )( )A骈(pin)死于槽枥(l)之间B一食(sh)或尽粟(l)一石C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h)也D祗(zh)辱于奴隶人之手E才美不外见(jin)3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香气远播显得更加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走近去玩弄啊!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和我)谈笑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人。4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所有陆地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使这种变化加快。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A似乎常常可肯定B似乎一直可应该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5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和我的叔叔于勒都用到了少年儿童的视角叙述故事,但小说中两个少年的情感却迥然不同,小伙计对孔乙己漠不关心,若瑟夫对于勒叔叔则充满了同情。B杜甫的诗歌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皆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不幸,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C中国是礼仪之邦,人际交往中常用到谦词,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尊君,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D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诗歌敏锐、清新、优美。我国作家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就是受其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6 .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蛮横(hng)雾蔼谚语(yn)自出心裁B静谧(m)诡谲怯懦(ru)矫揉造作C斟酌(zu)殉职坍塌(tn)鸠占雀巢D箴言(zhn)烦琐镌刻(jun)纷至沓来7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A将军身被坚执锐(被:同“披”穿)B功宜为王(功:功劳)C皆刑其长吏(刑:惩罚)D杀之以应陈涉(应:响应)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君行戏剧演出,重“惩”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了他们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和他们的抗日策略。他们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来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8 . 文段选自_作者是_9 .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0 . 从上述语段中,可以看出“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有什么意义?11 . 结合全书回顾,在作者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在一件件国宝中触摸文化的宝藏,于一封封家书中感受精神的传承近年来,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让观众看到“历史原来这么有料”。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景在人们心中铺展。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历史魅力: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实干,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充满魅力、引人入胜,也让人看到历史中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古罗马学者西塞罗曾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的确,割断了历史,“现在”就失去了纵深,成为一个单薄的平面。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正是希望于其中理解当下、定位自身。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能让年轻人觉得很振奋、很感动;为什么公众排起长队,只为一睹2000年前的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可以说,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不仅是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也是回应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需要让公众走进“历史的场景”。翻看史记汉书,能听见垓下的悲歌、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到兴衰之理、人生奥义。看看长征路上无言矗立的红军墓碑,走进戈壁荒漠中连接天地的发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壮、奋斗史的荡气回肠。我们其实“去古未远”,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国家史、地方史、行业史、家族史,都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间活泼地呈现着。进入这样的历史场景,使得历史可触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开人们的历史视野,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也需要让历史走进“生活的场景”。近年来,引发收视狂潮的历史正剧、开启大众阅读的大家小书、点燃观众热情的文化节目,这些作品及栏目赢得观众认可也正好说明:历史不应曲高和寡,更不应远离生活,而应是有温度、接地气、富于人情味的。不论是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的“时光博物馆”,或是深受网友追捧的故宫文创产品,它们打动人心的秘诀,就在于创造者将产品的历史元素渗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历史的景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历史要“活起来”,也正需要发现生活的历史场景、创造历史的生活场景。在“活化”的历史中,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定然能让更多人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群进化的内在奥秘,审视千百年的坎坷和辉煌,收获“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的启迪,得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滋养。历史学家说,往昔就是异乡。其实,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绝不是异乡,而是精神的原乡。研究历史、学习历史,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还乡”。于汗青古籍中采撷智慧,在追昔抚今中神交圣贤,历史就一定能成为一道来自过去的强光,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12 . 给本文你一个能揭示论点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13 . 简要分析第4段的论证思路。14 . 第6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5 . “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答。16 . 本文结构的形式是_。三、文言文阅读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略无阙处 _(2)不见曦月 _(3)或王命急宣 _(4)良多趣味_18 . 翻译下列句子。(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19 .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合理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这些是正面描写。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突出三峡的狭窄,山势磅礴逶迤、雄伟峭拔,是侧面烘托。C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写山势也是为了给写水势做铺垫。D水清、树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并呼应了四个季节。四、句子默写20 . 根据提示默写。(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曹操观沧海)(2)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6)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朱自清春)(7)语文课上,大家以“水”字开始了飞花令比赛,要求每人写出一句带“水”的古诗。A同学:水何澹澹。B同学:_C同学:_D同学:山重水复疑无路五、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六、作文22 . 根据要求作文。被歌曲唤醒,你会看到梦想的方向;被包容唤醒,你会懂得友情的可贵;被善良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