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评析及满分作文【真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名师解读】2014年上海卷作文题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思辨性很强,尤其是与2011年的“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以及2013年的“重要的事”与“更重要是我事”这一辩证统一的二元对立形式的作文密切相关,高度一致。这也体现了高考命题“连续性”的特色与原则。但同时,与往年的作文又有改变,即在“自由”与“不自由”的选择中,“附加”了“穿越沙漠的道路与方式”,这就相对增加了审题和写作的难度,是“稳中求变”的命题思想的体现。总体来说,考生读懂本则材料并据此进行写作还是比较容易的。本则材料可谓言简意赅,于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和信息,考生在审读的时候,务必要留意其中的关键词:沙漠、自由、不自由、选择等,其中的沙漠具有喻指含义,比如困境、坎坷、苦难、挫折等。由此,进而读出“自我”、“困难”、“坎坷”、“不顺”、“世界”、“理想”、“人生”、“目标”等外延,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出正能量,表现出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立意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1面对必须穿越的沙漠,“借力”也不失为正确选择。既然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可以选择,在为了自由的征途中,我们只要是正当、恰当的穿越沙漠的方式,这样的选择就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奏效的、能够抵达自由的彼岸的。2“限制”是为了更好的“自由”。即论述不自由是为自由做铺垫,是为了更好、更大、更多的自由。比如,科学家为了更新、更好的发明创造,他们不得不深居简出,甚至要与亲人、朋友分离,这是不自由的,但他们因此突破了自我,获得了成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更充分的自由造福国人、世人、家人与朋友,实现了梦想和抱负,这难道不是最完美的自由吗?3在“自由”与“限制”中找到平衡点。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既然在通往“自由”的过程中,必须穿越“沙漠”,受到“限制”与阻碍,这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正确看待与调节好“自由”与“限制”的关系,在二者中找到平衡点,进而为实现“自由”做好准备和“突围”。4让沙漠成为自由的垫脚石。正如贝多芬所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换言之,一切的磨砺与限制和不自由,都是成就自由的前奏和序曲,是自由的铺垫。总之,考生在写作时,审读材料和深刻立意是关键,应正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内涵与外延,否则,就会游离材料的主旨而偏题、跑题。审题误区不明含义,脱离主题。主要是指考生对“沙漠”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不准确、不到位,这样的话,就没有全面、深刻理解所给材料的意蕴,写出的文章,一定是不扣题的。不能辩证,关系不清。即对“必须”、“穿越”、“自由”、“不自由”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不能很好地辩证理解,彼此的逻辑关系没有理清,从而导致审题不准,扣题不紧。【标卷范文】穿越的姿态由你定上海一考生你会不会在某个瞬间觉得眼前的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会不会感到有一只名叫“青春”的小兽在内心日益膨胀,在夜晚肆意狂奔?反正,我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并且当一张张习题卷纷沓而至的时候,当夜晚梦见考试时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这种念头格外强烈。我听见那只小兽在咆哮我要逃离!我要自由!苏轼曾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可是我们的年华到底是奉献给了梦想还是葬送给了应试?我们每日戴着厚厚的镜片,手上的老茧被笔磨出了一层又一层,各种要奋斗的训诫不绝于耳。每每需要呐喊的时候却被什么钳制住了咽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痛斥这如同八股取土的教育,痛斥应试教育这片似乎荒芜人烟的沙漠让多少学子不堪重负、疲惫不已。可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没有高考这座“压力山大”的独木桥,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到达自己的远方。郑渊洁说过:那些拼命抱怨应试教育毁了一生的人,即使没有应试教育,他们也会一无所成。拼命想逃出某个牢笼到最后很有可能发现自己进入了更大的牢笼。事实是,你必须要去穿越这片沙漠,这或许不是抵达梦想的唯一出路,可它是必经之路,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刹必定失声痛哭,或喜极而泣,或庆幸解放了自己为自己,也为这段穿越的年华。可是,当真正迎来这一刻的时候,总会有人感到自己的生命被风干成一张张薄薄的纸,有些人可能会开始无限制地沉迷于学习之外的娱乐与无为。这时我们渴望的自由已经到来,但一些人此时即是真正地将青春推下断崖,连叹息都不会复有,终有一天,那些追求到所谓“自由”的人会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被禁锢,自由,终究抛弃了他,而有种种羁绊与限制。这时,他会猛然醒悟,回忆起那些叫嚣着要逃离的日子,那,才是在不自由中最自由的拼搏。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注定是要受时代背景制约与做出选择的,可你不得不承认:选择权归根结底还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你要去浪迹天涯,你就该学会扬帆掌舵;你要飞翔于天际,你就要丰满羽翼;你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就要有自己的方向。哪怕你必须去学奔跑,也不能忘却飞翔。穿越,是必然的,以怎样的姿态穿越,即是你的自由。【标卷解读】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可以说,逆向思维、辩证说理、立意深刻、语言老到是本文取胜而被评为一类卷的最大亮点。具体分述如次:一类文上内容表达发展总分25252070点评1逆向思维,视角独特。该考生以一只“青春”的小兽的口吻,讲述因学习苦累而发出“我要逃离!我要自由!”的呐喊作为引子,从反面论述了假如没有了这样的学习与生活,看似自由了,实则正是陷入了不自由的深渊而无所作为,视角新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2辩证说理,凸显主题。文章跳开一般常用的套路,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宕开一笔,由现实生活说起,依此自然而然地引出材料所要阐释的观点和论题,采取正反论证,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记,说理独到、精辟,使中心论点水到渠成地站立。3论据充分,语言精美。本文引用了苏轼与郑渊洁的话作为道理论据,不仅增强了说服力和论证性,同时也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此外,文中多处提炼了富有哲理的语句,如“可是我们的年华到底是奉献给了梦想还是葬送给了应试?”,以及文末的排比句、点题句等,无不是文章的采分点,这也是值得其他考生借鉴的长处和优点。【考场佳作】1我的人生我做主上海一考生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的话,辩证地揭示了自由与不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二者是相对而言的,自由与不自由,关键取决于人们对此的态度与作为,正所谓:我的人生我做主。每个人都应该是希望自身是自由的,要实现从不自由向自由的跨越,让不自由这一“天堑”变为自由的“通途”,就必须有穿越“沙漠”的过程,尽管每个人选择的道路和方式不同,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智慧去修炼好穿越沙漠的这身“硬功夫”。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这对于一个君王来说,不但是耻辱,更使他身陷不自由的境地,但勾践采取了卧薪尝胆的方式与道路,决心穿越当时所处的“沙漠”环境,他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勾践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最终得得了夫差的信任,就放他回国。正是因为勾践以这种忍辱负重的方式来对待不自由,为他赢得了回国的自由。试想,如果勾践身处限制自由的吴国而不选择“东山再起”的道路,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或是自暴自弃,无所作为,又怎么可能脱离困境,获得自由?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俯拾即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年轻、创业的时候可谓身处“不自由”的条件之下,他体弱多病、身体矮小、学历不高,面对诸多不利的方面,他没有抱怨,相反,借助这些限制自己的不利因素,绝地反击,凭借自己的大智慧,成功地穿越了创业路上的“沙漠”,迎来了电器行业的大作为,实现了由不自由向自由的华丽转身,让世人刮目相看,敬慕不已。可见,自由与不自由,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与他们相反的例子同样数不胜数,屡见不鲜。比如近年来纷纷落马的贪官,像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以及四川刘维、刘汉等恶霸,他们在案发之前,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可以说是无边的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但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的倒行逆施、作恶多端,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完成了由自由到不自由的蜕变。他们之所以会落得如此下场,沦为人民和国家的罪人,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当的、错误的、危险的方式和道路来穿越沙漠,导致了他们身败名裂、众叛亲离。让我们选择正确、便捷、科学、有效的方式和道路穿越必须穿越的沙漠,让自由得以延续,让不自由向自由进发,追求和拥抱美好的人生吧!我的人生我做主!分项得分点内容得分:作者选取了古今中外的典型材料入文,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得到了充分、有力的证明。同时,所选材料详略分明,特别是时鲜材料的选用,避免了与别人的撞车与雷同,值得提倡和肯定。得25分。表达得分:以卢梭贴切的名言开篇,引入论题,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同时,文中多处使用成语和短句,增添了文章的语言美和语言的表现力。本文主要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加以论证,纵横捭阖,思路清晰,文脉贯通,一气呵成。得25分。发展得分:文章从正反对比的角度来凸显主题,辩证说理,鞭辟入里,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显示了深厚的积累和写作功力。得20分。高分关键点首尾呼应,辩证说理,立意深刻,说理透彻。总分70分。考场佳作2牢记肩负的责任上海一考生当你穿越沙漠时,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看起来是自由的;然而,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必须对你的生命负责,必须牢记你的责任,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因此说,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而言的,自由的前提则必须是牢记你的责任。人生本没有绝对的自由,因为我们承担着太多的责任。毕淑敏说“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来说,“我”是他们不可重复的孤本;对于相濡以沫的伴侣来说,“我”是与他(她)搅拌在一起的颜色;对于我们养育的子女来说,“我”是他们至高至尊的唯一“我很重要”。“我”为什么重要?因为无论是作为父母、伴侣还是子女,“我”都有一份难以推卸的责任。因为有了一份责任,所以“我”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要尽到自己的义务,所以“我”在享受生命自由的同时便拥有了一份不自由。行走在自由与不自由间的不仅是个人,集体、地方、民族、国家也同样如此。一个地方资源丰富,它拥有开采、开发的自由,采用何等方式发展经济,用什么办法让地方富有,让一方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是地方的自由。但同时你必须服从国家这一大局的利益,必须符合整体的利益,不能因为地方的发展而损害了其他地方的利益,不能因为一地的发展而影响了其他地方的发展。还要符合国家、民族的长远的利益,要给子孙留下一点资源,不能破坏生态的发展,要给子孙留下一片蓝天和净土。所有的能与不能,自由与不自由,都是源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个国家,如果想要造福百姓,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是值得提倡的,每个国家都拥有发展、进步的自由。但前提是必须同时尊重和爱护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自由,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他国的利益,更不能进行侵略与杀戮。日本为了自己民族或者说少数人的利益而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从而使中国人民蒙受了一场巨大灾难和空前浩劫。但历史必将严惩军国主义,日本也必然因为他无度的自由导致最后的不自由,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行走在沙漠中,人们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这只是选择的自由;但必须穿越这片沙漠,必须对各自的生命负责,这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无法回避的责任,所以,人不可能毫无限制地获得自由。可见,无论人们拥有怎样的自由,都必须牢记肩负的责任。 分项得分点内容得分:文章由个人到集体、到地方、到国家,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因各自所承担的责任而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在穿越沙漠时,不管选择怎样的道路与方式,自由都只是相对的、有限的,否则,就可能会由于个体或局部的自由,影响到他人或群体、国家的自由,这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得25分。表达得分:通过一些排比句、长句和短句,使语言摇曳生姿,显得活泼而富有表现了和感染力。同时,本文脉络清晰,论证有力。开篇点题,论点鲜明,主体部分运用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条分缕析地加以说理论证,水到渠成,让人信服。得25分。发展得分:由作家毕淑敏的名言、名作“我很重要”引入论题,论述了穿越、沙漠、责任、自由、不自由的相互关系,立意深刻,视角新巧,使本文胜人一筹。得20分。高分关键点视角新巧,层进说理,论证有力。总分70分。考场佳作3追求规范和能动的自由上海一考生一位名人说过: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和不自由。自由和不自由都是相对的。在个人选择自由的时候,要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只有在整个社会制度、社会背景、社会规范、社会道德等的框架内追求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才是允许的、可行的,否则,就会出离自由,走向限制、约束与不自由。有个寓言如是说:一群野兽因为桀骜不驯,被囚禁在坚如磐石的笼子里,失去了欣赏山川美景和江河湖泊,以及其他美味的自由和机会,就是因为猎人给了它们更多的自由:之前,把它们放出牢笼,给予它们到处游走的自由,但它们却不守规范,所到之处伤害无辜,摧残生灵,搞得自然,包括人类鸡犬不宁,因而,猎人不得不将它们收归牢笼,剥夺它们的自由。动物界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当人们没有节制地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的时候,多种灾害便接踵而至,诸如地震爆发、洪水泛滥、大气污染、气候干旱、奇寒高温等恶劣天气、环境让人们真真切切地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尝到了因为所欲为的自由而带来的不自由的苦头,这也是人类的咎由自取、必然下场。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杰出人物,如科学巨匠,文学巨擘,医学翘楚,艺术大师,还有商界英雄等,他们在社会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凭着智慧的大脑,辛勤的付出,大胆的实践,不断的探索,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个性、抱负,在看似不自由、受限制的天地里、领域中,摸爬滚打、矢志不渝,为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人们的敬仰与爱戴。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他与稻田为伴几十年,他以自己的“不自由”,不断创造着水稻世界的新纪录,他为水稻事业执着的追求与奉献,在成就和破解着国人和世界人民吃饭自由的大问题。如今,袁隆平以自己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最早将杂种优势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再比如,著名作家史铁生,他以“不自由”的身躯,自由地驰骋在文学的天空与海洋中,创作出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感人泪下、激励人生的华彩篇章;还有斯蒂芬威廉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是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可谓很不自由。但他在宇宙论和黑洞领域独树一帜,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无限的自由;司马迁在遭受腐刑的情况下,也是处在异常不自由的境况之下,但他依然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他的人生和精神、理想赢得了自由。看来,追求规范和能动的自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坚守的,也是必须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分项得分点内容得分:作者先以寓言来佐证自由与不自由的关系转换。接着,自然而然地过度到人类,先从尽人皆知的自然环境和现象说起,再例举袁隆平、史铁生、霍金和司马迁为例,来阐释自由必然要在社会规范与能动的条件之下才可以获得的道理,例证具有典型性。得25分。表达得分:本文行文流畅,结构缜密。作者采取深入浅出的说理方法,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共鸣,给人启悟,让人回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上乘之作。语言朴实,但充满着论证的张力,具有以柔克刚的功效,给读者以“四两拨千斤”之感。得25分。发展得分:文章开篇即亮出所持的中心论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和不自由,立意不同凡响,高屋建瓴,继而从辩证的角度加以说理论证,使人信服。得20分。高分关键点结构缜密,说理透辟。总分70分。考场佳作4走出沙漠,走向绿洲上海一考生当你身处一片干涸荒凉的沙漠,为了活下去,你必须选择穿越,而你穿越的方式有很多。你是自由的,因为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穿越,而你又是不自由的,因为除了穿越你别无选择。诗仙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乎他选择骑白鹿,访名山。他在仕途官场上是不自由的,他要侍奉那些官位比他显赫的人,点头哈腰,终日不能使自己开心。所以他选择离开,抛弃功名利禄,过着“悠然见南山”的日子,这时候的李白是自由的。看来,人生遭遇的坎坷道路是不自由的,而选择对抗命运的方式是自由的。人的出生不能自由选择,但是人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年轻时被命运无情地击垮,上帝使他的双脚无法站立。痛苦、绝望充斥着他的内心,在那段时光中,他也曾有过悲观失望、萎靡不振,甚至有放弃自己生命的念头。然而,最终他找到了属于自己活下去的方式,那就是写作。写作不仅给他带来了生的希望,也减轻了他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这便是他选择命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显示异常
- 理货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客房考试题目及答案
- 真空垂熔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重冶火法精炼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脑油吸附分离装置操作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竞赛规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带答案详解
- 高炉原料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轧制考试题及答案
-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 无人机应用与基础操控入门课件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题库(附参考答案)
- DL∕T 514-2017 电除尘器 标准
- IPO申报财务三年又一期会计报表模板(单体式)
- 急性胰腺炎抗凝治疗
- 美慧树课件教材培训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1
- 研发人员工时统计表
- 沙盘游戏在自闭症中的运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