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眼花潦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B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彰,表彰。C思贤如渴:比喻不想延致有才德的人。D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B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C红星照耀中国,也叫西行漫记,是美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936年在陕北根据地采访写就的一部纪实文学,文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志丹、邓发、徐海东等诸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风采,它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的真实生活。D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B黄鹤楼不仅是全国著名旅游的景区,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的最好去处。C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D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lng)蒙昧(mi)咆哮(po)摧枯拉朽(xi)B绯红(fi)滞留(zh)黝黑(yu)眼花缭乱(nio)C映衬(chn)私塾(shu)粲然(cn)夕日欲颓(tu)D缰绳(jing)脸颊(ji)胆怯(qi)正襟危坐(jn)二、基础知识综合5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花落,是无可奈何的。我们没有办法挽回光阴的消逝,所有的人类共同的悲剧,就是我们没有办法挽回那消逝的年华。这正是“yn脂泪,相留醉(甲)(A.痴醉 B.喝醉),几时重”,“”,所以,“”。可是下边人家晏殊就接得妙了,“”,这是晏殊的特色。花落了,这是无常。可是年年有燕子飞回 来了。朱自清的匆勿说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且是似曾相识,好像是去年的燕子又飞回来了,这是宇宙的xn环,是宇宙的永恒。所以,我说他有圆融(乙)(A.融通 B.融合)的观照。(选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1)文中处根据拼音写汉字。 处_ 处_(2)为文中甲乙处加点字选择符合语境的解释,只填序号。甲处_乙处_(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三个句子,恰当的一项是(_)“似曾相识燕归来” “林花谢了春红” “无可奈何花落去”A. B.AB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关于生活毕生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爱尔兰革命家毛德曾说:“我生活,别人仅仅是生存而已。”此话虽极自负,却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究竟怎样才算是在“生活”?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是真正会生活之人的共同之处,庸碌之辈却只会过日子。前者可谓超越了生存,后者则为生存所局限,叶芝认为:美是由三类人造就的。贵族造就了美的风度,因为他们在世间的地位使他们超乎生存的恐惧之上;农民造就了美的故事和信仰,因为他们无可丧失,故无所畏惧;艺术家则造就了其余的一切,因为他们天生就充满无畏的精神。叶芝的分类未必为一般人所认同,但他讲的道理无疑是真实的。或问,声色犬马,种种娱乐,算不算超越生存。答曰:否。这些只是消费,而非创造。唯有智力创造和道德修养这样的高级游戏才是超越生存之本能,才使人之所以为人。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这样的人是在真正地生活。有钱如葛朗台、阿巴贡之流,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了攫取财富之上,蝇营狗苟,患得患失,是为守财奴。可见,能否超越生存,真正地生活,与贫富程度无关。对一种正当的事业或爱好执著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不仅可能超越生存,甚至可能不惜一切,伟大的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刀加颈项的关头,仍从容请求他们允许他画完几何图形。考学、求职时,人人都想从事自己爱好的专业,但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的。更可悲的是,有的人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高尚的爱好,这说明他们对生活几无兴趣,他们只是被动地生存,就像鱼群、鸟群或羊群中的一只,追逐着群体的流动。所以,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这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丰子恺先生如此解释其师李叔同的出家修佛:他把人生比作三层楼。底层是物质,二层是精神,三层是灵魂。李叔同弃底层而至二层再至三层,实现了真正的超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楼下的人是难以想象楼上的人所亲见的风光的。(有删改)6 . 究竟怎样才算是在“生活”?作者的观点是:(1)(2)(3)7 . 以下这段文字放入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贫穷如颜回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茅屋陋巷,生活清贫,但他人穷志不穷,安于其乐。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是也。8 . 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分析第段的作用。9 . 以下对选文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第段中毛德的话引出了中心论点。B第段中引用叶芝的观点是为了强调“无畏”的意义。C第段中阿基米德的论据是对上文论述的深化。D第段中“鱼群、鸟群或羊群”的比喻形象论述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阅读伟大的悲剧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10 .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斯科特探险队第二个到达了南极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B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C阿蒙森在南极点留下帐篷、国旗和信件,并要求斯科特为挪威探险队到达南极点做证。D斯科特并未接受为挪威探险队做证的任务,因为对他来讲这是冷酷无情的职责。11 . 对文中画线句“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B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C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D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12 . 对选文结尾加点部分“这一事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曾经到达过南极点的人。B“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C“这一事业”指的是把阿蒙森留下的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D“这一事业”指的是在世界面前为别人完成的业绩做证。四、句子默写13 . 默写。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陈涉世家)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 范仲淹岳阳楼记)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_,必先利其器。(孔子论语)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4 . 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有仙则名(_)斯是陋室(_)可以调素琴(_)人不堪其忧(_)15 . 将下面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6 . 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17 . 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刘禹锡的态度是_,颜回的态度是_。但都体现出他们_的精神品质。六、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8 . 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则何时而乐耶C舜发于畎亩之中皆以美于徐公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19 .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20 .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21 .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七、诗歌鉴赏落日怅望(唐)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22 . 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23 . 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八、作文24 . 幸福是一朵无形的花,只要你用心,它就会绽放。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发现;它可以是付出、创造,与人分享;也可以是获得、享受,独自品尝;它是一句祝福的话,一个会心的笑容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请以“幸福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