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能源问题,主讲人:樊慧荣,必须掌握内容,(1)全球七大产油区(2)世界石油的主要海上输出路线?(3)未来石油的竞争态势(4)两大煤炭蕴藏带(5)目前的十大煤炭储量国和产煤国,能源发展问题始终与国际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既带来了更均衡合理分配地球上能源资源的机遇,也使国际关系在能源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一、世界能源的发展状况以及趋势二、石油三、煤炭,一、世界能源的发展状况以及趋势,目前能源的总需求仍然以常规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2004年占87.7%。,原油,煤炭,天然气,目前的能源格局: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多样化能源格局。今后1025年将保持在80%左右。石油依然是重要的能源,将保证全球能源需求的约40%。其后是天然气(28%)、煤炭(20%)、可再生能源(7%)和核能(5%)。,二、石油,墨西哥湾,波斯湾,北非石油产区,北海产油区,伏尔加及西伯利亚产油区,阿拉斯加湾,(一)世界石油的分布空间特征:极不均衡。从东西半球看,集中于东半球(占3/4);从南北半球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纬度上看,主要集中在两大纬度带。(1)北纬2040度,拥有世界最大的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北非产油区51.3%石油。(2)北纬5070度,拥有有世界著名的北海产油区、伏尔加及西伯利亚产油区和阿拉斯加湾产油区。,全球七大产油区依次为:中东(63.3%)、俄罗斯/独联体、北美(5.5%)、亚太、南美(8.9%)、非洲(8.9%)和欧洲(9.2%)其中,中东地区以160.8亿吨的储量位居榜首。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以国家进行衡量的石油储备量分布图,(二)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对比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1)主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最主要:中东(需向外输出约8.8亿吨)其次:非洲和中南美洲(产量消费量)(2)主要的石油消费地:北美、西欧、亚太探明储量(不超过22%)消费量(近80%)其中美国(最大消费国)2/3依赖进口(60%来自中东);欧盟70%依赖进口(中东、非洲),(三)石油引发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战略,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全球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危机(1973年10月)原因: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油价:3.011美元/桶10.651美元/桶结果:持续三年,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14%,日本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第二次危机(1978年底)原因:伊朗政局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两伊战争石油产量:580万桶/天100万桶以下/天油价:(1979年暴涨)13美元/桶34美元(1980年)结果:持续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次危机(1990年8月初)原因: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原油供应中断,油价急升至42美元结果:美英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现实中东非洲内战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石油能源安全战略(1)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2)立法以确保石油的战略储备。政府+民间储备美(158天)日169天、德117天、法96天中国(7天)正在加快立法,力争在几年之后达到180天的安全消费量。,(四)未来石油资源争夺态势,今后世界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中国南海、拉美等地区。(1)中东北非石油资源最丰富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年产石油的90出口,中东北非的石油分布图,中东北非的石油出口图,从运输路线看,主要有东行线路和西行线路两条,主要输往日本、美国及西欧。东行线路: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西行线路分为两条:1.波斯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北美和西欧2.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中东:美国“倒萨”战争俄、法、德因萨达姆倒台的损失。亚太新型工业化国家保障本国石油供应。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对英美的抵触情绪,非洲:在布什新能源政策中,美国将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列为同南非一样重要的3个非洲国家非洲长期以来属法国利益范围,(2)中亚俄罗斯里海-中亚地区:储量达900-2000亿桶,有“第二中东”之称。美国等西方国家、俄罗斯、中亚及周边国家为控制该地区油气资源的生产与运输,展开了激烈竞争。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进入里海-中亚地区我国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加强与中亚四国的能源合作.,土库曼斯坦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签订了建设输气管线的有关协议.伊朗与巴基斯坦、印度草签了协议,拟建伊朗到印度的输气管线。俄罗斯远东地区:美国、日本和中国展开了激烈争夺。日本和中国:安纳线和安大线美国计划修建输往摩尔曼斯克港的石油管线。,安大线(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中国大庆)安纳线(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到靠近日本的纳霍德卡港口),(3)中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中东石油东运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目前马来西亚、文莱、越南等国已在该区形成年生产原油40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会进一步加剧。,(4)拉美地区(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截止2001年底,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4%。是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国也是欧佩克中唯一的拉美国家。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该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亿桶美国的“石油后院”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介入也加大在该地区的石油勘探,未来世界石油供需总体供大于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爆发严重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减小。但石油供需形势将继续受战争、政治波动及国际投机资本等非市场因素影响而不断出现剧烈动荡,各能源大国为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对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将日益激烈。,(五)国际石油市场新动态,1984-2003年,油价10美元/桶。20032007年,国际石油市场处于历史性的牛市。,过去20年的平均价格:28美元/桶。BeelandInterests投资基金董事长、曾是巴菲特合伙人的吉姆罗杰斯(JimRogers)近期指出:“在未来5年、10年或15年,大宗商品将创造巨大的财富。”我要向大家强调的是“目前的牛市将持续到2014年至2022年。”,那么,为什么国际油价会长期居高不下呢?,资料来源:DaveErnsberger.什么因素促使国际油价长期居高不下?J国际石油经济.2007(原因有7)第一,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第二,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见表1),第三,美元大幅贬值是最重要影响因素。第四,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少了原油供应量。2006年11月,欧佩克减少了120万桶/日2007年2月份又减少了50万桶/日2007年全球原油供应减少了170万桶/日。安哥拉加入OPEC第五,原油库存减少也是对油价产生影响的基础因素。,第六,全球炼油工业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炼油能力无法满足需求。炼油工业问题:(1)建炼厂投资大(比两三年前或10年前要大)(2)炼厂需要的专家、专业人员、零部件及材料等也更加缺乏第七,生产国和消费国对全球石油供需的预测值差异较大,供应无法满足需求。,煤炭重要性再次凸显,(1)油价居高不下,各国调整能源使用结构(降低石油消费比例,转而提高煤炭比重)国际能源署在2007年11月发布报告称,20052030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73%中国煤炭净进口量将提高到其总需求量的3%,达到年进口9200万吨。而印度在同期煤炭消费将增长3倍。中国今年已经由煤炭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最大的蒸汽煤和焦煤出口国,也将不断提高对中印煤炭出口金额。,(2)世界范围内原油和天然气比煤炭更为稀缺,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年,天然气65年,煤炭162年。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指出,未来世界能源消费增长将更多的依赖煤炭。煤炭可能成为未来20年内需求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2017年前,石油需求将达到最大值,石油的作用,可能从2030年开始缩减。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一)煤炭资源概况,空间特征: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70以上。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2006年年底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全球总计9090.64亿吨。,形成两大煤炭蕴藏带: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的库茨巴斯、伯绍拉,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干达和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越海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发现有较大煤田。,拥有煤炭资源的国家大约70个。其中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个国家共占29%。根据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美国(2446亿吨)第一俄罗斯(1570亿吨)第二中国(1145亿吨)第三印度(924亿吨)第四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和巴西占据第五到第十位。,(二)世界煤炭发展历程,古希腊(2000多年前)开始开采和利用煤炭中国(3000多年前)就开始以煤炭作为燃料但是,煤炭的真正被广泛用作能源是在17世纪以后。17世纪后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木柴作为燃料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需要于是煤炭取代木柴,煤炭开发最早完成从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过渡的是英国,这主要得力于蒸汽机的发明。英国煤炭产量1770年为620万吨,1850年超过5000万吨,1913年达到2.92亿吨的最高纪录。,19世纪中期以来,按产量增长变化可分为6大阶段,如图:历史上主要年份世界煤炭产量(亿吨),1、18601913年世界煤炭生产大发展时期。大工业基地(英国英格兰中部、德国鲁尔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区,沙俄乌克兰等)1913年(13.2亿吨)占世界一次能源总产量的92.2,1913年的世界煤炭产量比1860年增加7倍,从而进入了能源“煤炭时代”;英国:世界煤炭第一大国,1913年英国煤炭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92亿吨,其中有三分之一出口。,2、19141950年稳定增长时期。1950年世界煤炭产量比1913年增长39.8,达18.18亿吨,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3。3、19511974年煤炭生产萧条时期。1950年世界总产量为18.20亿吨。从1951年到1974年,煤炭生产进入萧条时期,20多年间煤炭产量只增加12.2。,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50年代,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石油发展迅速。19501973年,石油的黄金时代,煤炭的地位迅速下降,1966年被石油超过而退居第二位,结束了以煤炭生产的“黄金时代”;二是煤炭开发历史久,开采条件恶化,投资大,效益低。为此,一些传统煤炭生产国弃煤开油,致使世界煤炭工业走向萧条。,4、19741990年转为缓增时期。石油危机后寄希望于煤炭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煤炭的发展。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976年增加50。,5、21世纪前夕,世界能源面临新的变革,煤炭产量略有下降。1991年世界煤炭产量为43.8亿多吨,比70年代初净增2/3。但是从1996年开始,世界煤炭产量略有下降。总产量1996年45.2亿吨2000年下降到41.9亿吨。,6、进入21世纪后煤炭重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球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煤炭的重要性再次凸现。2000年全球煤炭生产总量为41.9亿吨,2006年56亿吨2007年60亿吨,(三)目前世界煤炭生产量分布,二战前:煤炭生产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合占总产量的34。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发展迅速,相继跃居世界前列,成为生产大国。,目前世界前十大产煤国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希腊。其产量是全球煤炭产量的87.1%。根据BP能源数据统计,2006年全球煤炭生产总量为62亿吨。,2006年世界前5大产煤国比重图(产量单位:百万吨),(四)世界煤炭的进出口,(1)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特点:国际市场煤炭供给逐步由单一走向分散化世界前十大煤炭出口国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非、中国、哥伦比亚、美国、越南、加拿大和波兰。(2005年),出口国呈现出以下特点:a、澳大利亚已成为世界煤炭出口的霸主澳年产3.73亿吨(2006年)b、美欧逐年萎缩目前西欧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地区。美国世界第二出口大国。c、一批新兴的煤炭出口国崛起哥伦比亚、南非、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等。共同特点:主要出口换取外汇,d、动荡不定的东欧煤炭生产国前苏联:80年代后期保持每年出口近3000万吨的水平,但近几年,国内巨变,出口受挫。几乎失去了大部分国际市场。波兰是东欧煤炭出口的传统国家。1978年(第一)出口4020万吨,超过美国(2698万吨)和澳大利亚(3868万吨)近年波兰对出口煤给予免税等优惠政策,出口量有所回升,1992年(1800万吨)增加至1996年(2889万吨),(2)世界主要煤炭进口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和地区。进口国呈现出以下特点:a.最大的煤炭单一进口市场欧盟b.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煤源比较集中,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C.自给自足的东欧与北美市场交易多在本地区内部各国进行只有波兰、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少数国家对外出口。北美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市场,外购量年仅200多万吨,其余均为内部的易位贸易。d.异军突起的东南亚市场(不包括日本)韩国:最大买主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动力煤买主世界上第二大煤炭进口国。,中国香港:东南亚的煤炭进口大户。进口特点:渠道较多,几乎各国均对香港出口,其中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南非、加拿大以及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中国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煤炭需求旺盛,也是东南亚市场的煤炭进口大户。e、迅速发展的印度市场印度是潜力最大的炼焦煤进口国。,全球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交通规划综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学期计划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网络营销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业大学《柏拉图法律思想探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三年级上册班主任班级活动计划
- 智能制造工程物资(材料)投入及进场计划
- 长堰中学团校才艺展示组织计划
- 公共建筑承包人分包计划
- 信息技术国培个性化教学实施计划
- 九年级英语教案-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1 Lesson1-Higher,Faster,Stronger》教案
- 注塑成型PFMEA完整版
- 2020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阿特拉斯·科普柯无油螺杆压缩机
- JJG 1000-2005电动水平振动试验台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混床再生操作培训课件
-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教学配套课件
-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合集
- 隧道开挖作业台车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