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之行学习心得.docx_第1页
清华之行学习心得.docx_第2页
清华之行学习心得.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之行学习心得清华之行学习心得清华大学,对在学生时代的我来说,那是遥远而又神圣的一个地方。近期,有幸参与单位集中组织的赴清华提升专业素养培训一周。期间增长了见识,受到了触动,引起了反思。谈如下几点感想。自强不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清华建校伊始即实行强迫运动,即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时到五时,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每一个学生必须穿短衣到操场锻炼。所有人必须学会游泳,体育不达标毕不了业,这种强制性体育塑造了一代代清华人团队合作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成为了一种传承。我想清华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跟强制体育是分不开的。为什么需要强制体育呢,我想,体育运动和学习一样,是逆人性的,也就是说当下不那么让人舒服的,最开始必须是要靠强制的,一旦坚持下来,就能对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产生正面的影响。就像清华第一任体育系主任马约翰在体育的迁移价值一文里指出,在体育运动中获得的身体、心理性格、社会适应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会只仅仅局限于体育运动领域,而会对今后整个人生道路都产生影响。 前段时间看到一段话:最底层的工作者靠体力,中高级管理者靠智力,但最顶级的企业家,又回过头来靠体力。我们又何尝不是,当前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开展,基层党员干部也好,主官也好,五加二白加黑连轴转是常有的事,最后拼的也是体力。组织部的灯天天亮,组织工作无淡季,最后拼的也是体力。体育锻炼对我们很多人而言,属于说起来重要,动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也需要强制自己运动,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厚德载物,从传统文化中拾遗修身之道。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的大学之道与政德修养,百家讲坛主讲人丁万明教授的曾国藩的修为与修身之道 都讲到了修身。为学之本在修身,修身五步定、静、安、虑、得。大学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必读的儒家经典,开篇就讲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要求人要能够始终如一做一件事,踏踏实实做事,能抵御外部诱惑心不妄动,那么就会够思虑周祥,思考长远,从而就会做人得体、做事得当。具体实践中最重要的我认为是要学会做减法,减掉一些内心的杂念欲望,减掉繁杂工作中的一些枝枝蔓蔓,做好最有价值的一两件事即可。曾国藩一本书没有读完不读第二本书。清华每次毕业典礼会邀请一位校友给师弟师妹介绍经验,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持续、长久、坚定地工作,以至于干出自己的成绩而得到社会认可,也许他们不是什么大官、大企业家、大科学家。比如清华大学法学硕士魏华伟在艾滋病村当村官一做就是八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扎根基层亮出了最有价值的青春。联系到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要发扬安、专、迷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行胜于言,崇尚实干力戒空谈。清华大学这些大师大家,他们的高屋建瓴,博古通今,循循善诱,让我们享用了一道道精神大餐。实事求是的讲,今天的网络教育很便捷,在清华老师的授课我们在网上或者其他渠道或许也能看到或听到,但是,身入清华大学,物理上接近这些大师,实地感受清华的校训、学风、精神,触动无疑是巨大的。虽然我们用心听了,认真记了,仔细悟了,但是不能只满足触动一下子、感动一阵子,当作和别人吹嘘的一个谈资,然后什么也不做,期待着下一次感动和触动。如果我们没有领悟到清华行胜于言的学风,那么这次的学习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甚至无效的。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如果我们能把学到的在工作生活中践行,强制自己去锻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