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1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2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3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4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看到猴子们滑稽的表演,孩子们忍俊不禁地笑了。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C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抑扬顿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D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2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宿儒决别嫉妒人迹罕至B豌豆荫蔽鄙薄饥肠辘辘C菡萏草垛酝酿翻来复去D莅临莲篷竦峙威风凛凛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惩罚 (chn)哺育(b)锲而不舍 (q)B彷徨 (pn)燕山(yn)迥乎不同 (jin)C亘古(hn)赫然 (h)鲜为人知 (xin)D澎湃(bi)字帖 (ti)慷慨淋漓(i)4 .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垂髫”指童年,“玉兔”和“婵娟”是月亮的别称,“芙蕖”是菊花的别名。B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C威尼斯商人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波澜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属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记”类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柳宗元、范仲淹,两位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父亲的理想母亲夜里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的梦,是事关我的。半夜里被吓醒,母亲坐床上再也睡不着。第二天天一亮,就催促父亲进城来看我。父亲辗转坐车过来,我已上班去了,家里自然没人。父亲就围着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转,又伸手推推我锁好的大门,没发现异样,心稍稍安定。我回家时,已是午饭时分。远远就望见父亲,站在我院门前的台阶上,顶着一头灰白的发,朝着我回家的方向眺望。脚跟边,立一鼓鼓的蛇皮袋。不用打开,我就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是母亲在地里种的菜蔬,青菜啊大蒜啊萝卜啊,都是我爱吃的。一年四季,这些菜蔬,总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的家里来。父亲见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好几遍后,这才长长地舒口气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又絮叨地告诉我,母亲夜里做怎样的梦了,又是怎样地被吓醒。“你妈一夜未睡,就担心你出事。”父亲说。我仔细看父亲,发现他眼里有红丝缠绕,想来父亲一定也一夜未眠。我埋怨父亲,“我能有什么事呢,你们在家净瞎想。”父亲搓着手“呵呵”笑,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他解开蛇皮袋袋口的扎绳,双手提起倾倒,菜蔬们立即欢快地在地板上蹦跳。青菜绿得饱满,萝卜水灵白胖。我抓了一只白萝卜,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张口就咬。父亲乐了,说:“我和你妈就知道你喜欢吃。”看我的眼神,又满足又幸福。饭后,我赶写一篇稿子,父亲坐我边上,戴了老花眼镜,翻看我桌上的报刊。他翻看得极慢,手点在上面,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像寻宝似的。我笑他,“爸,照你这翻看速度,一天也看不了一页呀。”父亲笑着低声嘟囔:“我在找你写的。我一愣,眼中一热。转身到书橱里,捧了一叠我发表的文章给父亲看。父亲惊喜万地问;“这都是你写的?”我说;“是啊”父亲的眼睛,乐得眯成了一条缝,连连说:“好,好,我丁家出人才了。”他盯着印在报刊上我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看得眼神迷离他感慨地笑着说:“还记得你拖着鼻涕的样子呢。”旧时光一下子回转了来。那个时候,我还是绕着父亲膝盖撒欢的小丫头,而父亲,风华正茂,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是村子里公认的“秀才”。那样的父亲,是怀了远大的抱负的,他想过学表演,想过做教师,想过从医。但穷家里,有我们四个儿女的拖累,父亲的抱负,终是落空。随口问一句:“爸,你现在还有理想吗?父亲说:“当然有啊。我充满好奇地问是什么。我以为父亲会说要砌新房子啥的。老屋已很破旧了,父亲一直想盖一幢新房子。但父亲笑笑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给儿女们添一点儿负担,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父亲说这些话时语气淡然,一双操劳一生的手,安静地搁在刊有我文章的一叠报刊上。青筋突兀,如老根盘结。5 . 请以“父爱”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我们”之间的几件事。6 .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认真品读第段,联系上下文揣摩“我”和父亲的心理。7 . 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父母与儿女的真情,请以第8段为例,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8 . 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材料二)中国环境保护标志(材料三)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关键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9 .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B中国环境保护(ZHB)标志中的地球、太阳、山、水代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C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温度升高,形成全球变暖等极端天气的主要原因。D“低碳生活”指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增减碳排放量目标的生活方式。10 . 如何建设绿色美丽中国?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注释:易:换。市:买。驱驰:奔波。11 .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旦辞爷娘去(_)(2)双兔傍地走(_)(3)长而益精(_)(4)值可汗点兵(_)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13 . 甲文中写木兰买骏马和马具时,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反复来写呢?难道真的在一个地方置办不齐吗?14 . 乙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甲文中相类似的句子是什么?15 . 甲文与乙文相同之处有哪些?四、句子默写16 .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潮平两岸阔,_。(2)夜发清溪向三峡,_。(3)_,落花时节又逢君。(4)_,应傍战场开。(5)不知何处吹芦管,_。(6)秋风萧瑟,_。(7)_,闻道龙标过五溪。(8)夕阳西下,_。五、语言表达17 . 仿照例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仿句:我喜欢白色,_;我喜欢红色,_。六、名著阅读18 . 名著阅读。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_。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_。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_。七、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性学习七年级(3)班开展了“亮出真我风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慧眼识人)相逢是首歌,为了让同学们很快记住你,请用100字左右描绘一下自己与众不同的肖像 (2)(结识朋友)进入中学,老师安排你与王芳同桌,你很想与她结成新朋友。王芳也是一样。她主动走到你的面前说:“你好!我叫王芳,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小球迷,我们俩同桌,今后请多关照。”你连忙握住她的手说:“ _。” (3)(毛遂自荐)一家刊物社打算组织学生记者团,准备从在校学生中招聘一批小记者,如果你想一试身手,就请你以应聘者的身份向考官大方地推荐自己吧八、作文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这里,跃动着鲜活的生命;这里,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里,展示着多彩的生活请以“在这里”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21 .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尼泊尔时间2018年5月14日8时26分,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年龄最大也是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登山者,夏伯渝多年来,历经截肢、癌症、多次大手术等磨难,始终不忘登顶珠峰的梦想,坚持高强度训练。他一次又一次抱着假肢向珠峰发起挑战,却接连因为地震、风暴而失败。直到去年,这位七旬老人终于在海拔8848米处登上他人生中的“荣誉殿堂”,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双腿假肢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人。2019年5月11日,他来到经典永流传的舞台上朗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