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30分)1. (12分) (2019榆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晋二月,大司马温来朝;辛巳,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于武帝宁康元年新亭。是时,都下人情悯,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坦之甚惧安神色不变 , 曰:“晋祚存亡,决于此行。”温既至,百官拜于道侧。温大陈兵卫,延见朝士;有位望者皆战慑失色;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遂命左右撤之,与安笑语移日。郗超常为温谋主安与坦之见温温使超卧帐中听其言。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时天子幼弱,外有强臣,安与坦之尽忠辅卫,卒安晋室。(节选自资治通鉴)(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未若柳絮因风起_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_温既至_(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郗 超 常 为 温 谋 主 安 与 坦 之 见 温 温 使 超 卧 帐 中 听 其 言。(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撒盐空中差可拟。坦之甚惧安神色不变。(4) 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析谢安的形象。 2. (22分) (2018安徽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而形貌昳丽_谓其妻曰_徐公不若君之美_暮寝而思之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 邹忌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服齐王纳谏? (4) 从选段看,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3. (19分) (2018七下高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蒙入江陵蒙入江陵,释于禁之囚,得关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之,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与蒙同郡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 , 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 , 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注】蒙:即吕蒙,三国时吴国大将。于禁:三国时魏国大将。关羽:三国时蜀国大将。干历:冒犯扰乱。存恤耆老:慰问救济老人。权:即孙权。(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 以:_ 官铠虽公 虽:_遂垂涕斩之 涕:_ 道不拾遗 遗: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3)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4) 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吕蒙是怎样的一个人。 4. (13分) (2019北仑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乙)却说孔明回到汉中,计点军士,只少赵云、邓芝,心中甚忧;乃令关兴、张苞,各引一军接应。二人正欲起身,忽报赵云、邓芝到来,并不曾折一人一骑;辎重等器,亦无遗失。孔明大喜,亲引诸将出迎。赵云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孔明急扶起,执手而言曰:“是吾不识贤愚,以致如此!各处兵将败损,惟子龙不折一人一骑,何也?”邓芝告曰:“某引兵先行,子龙独自断后,斩将立功,敌人惊怕,因此军资什物,不曾遗弃。”孔明曰:“真将军也!”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云辞曰:“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且请寄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孔明叹曰:“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乃倍加钦敬。(节选自三国演义)(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这两句中加下划线“之”的意义用法不相同;“介胄之士不拜”“败军之将”这两句中加下划线“之”的意义用法相同。“成礼而去”“执手而言”“已而之细柳军”这三句中加下划线的“而”意义用法都相同。“天子且至”“且请寄库”两句中加下划线的“且”意思不相同。“请以军礼见”“将以下骑送迎”“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这三句中加下划线“以”的意义用法各不相同。(2) 翻译文中画线句。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各处兵将败损,惟子龙不折一人一骑,何也?(3) 结合(甲)(乙)两文,请分别说说周亚夫和赵云都被称为“真将军”的原因。 (4) 文章详略的处理,可以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结合(甲)(乙)两文处理详略的方法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意图。 5. (12分) (2019九下下城模拟) 阅读下面有关唐代诗人贾岛的传、诗、评,完成小题。 贾岛,字阆仙。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 , 名无本,居青龙寺。尝跨蹇驴张盖 , 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后偶得句“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亦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到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醲自足 , 何会此耶?”帝下楼去。既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授遂州长江主簿,后迁普州司仓。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五,有删改)寄韩潮州愈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岛独按格入僻 , 以矫浮艳。(唐才子传卷五)【注】浮屠:和尚。跨蹇驴张盖:骑着跛脚的驴,打着伞。天衢:指京都的大路。鲜醲(nng)自足:衣着鲜艳,该知足不奢求。潮水:河流名。篇章:指韩愈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内容。城根:城脚。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居青龙寺 居无何B . 喜不自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 . 被系一夕 同舍生皆被绮绣D . 岛具实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 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既 而 觉 之 大 恐 伏 阙 待 罪 上 讶 之。(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亦讶。结为布衣交,授以文法。(4) 下面是两位同学在阅读寄韩潮州愈一诗后的对话,请补充完整。 A:韩愈对贾岛有知遇之恩、授业之惠。这首诗就表达了贾岛对恩人境遇的关切之情。B:是的。不过我觉得前三联写了对韩愈境遇的关切,尾联则通过写瘴烟终会被风吹散、明月终会初升,暗示_,表达的一种美好的_。A:你讲的有道理,作者诗中的情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我就最喜欢尾联。你呢?B:颈联。就像韩愈说贾岛的“为文,身大不及胆”,我觉得颈联中“悬”字用得大胆:_。(5) 唐才子传中说贾岛的诗作“按格入僻”,而这“僻”字也是他性格特点的概括。请结合所选“传”中的内容,就此简要分析。 6. (12分) (2019七上融安期中)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对下列语句诵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俄而/雪骤B . 太丘/舍去C . 尊/君在不D . 公/欣然曰(2) 对下列句中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别)B . 相委而去(舍弃) c.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D.下车引之(牵拉)(3) 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儿女讲论文义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B . “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C .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D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对着老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4) 把(乙)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 甲文中“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写得十分传神,请简单分析。 7.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n yn,小心谨慎的样子)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dn);以为且噬(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亲近而不庄重),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 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寻向所志( ) 得其船,便扶向路。( )蔽林间窥之( ) 乃去( )(2) 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跟“虎见之”用法相同的是( )A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 . 然往来视之C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 何陋之有(3) 翻译下列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4) 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惋”?(5) “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A . 因为他们要求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大家都过上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B . 因为他们喜欢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 活。C . 因为他们希望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D .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 的和平安宁生活。(6) 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7) 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 )A . 说明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并不对立的社会形态。但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B . 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 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并没有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不是广大人民的愿望。C . 说明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 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并不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D . 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 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8) 根据乙语段,写出两个成语:(9) 读了乙语段,说说你有何启示?8. (8分) (2019游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致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望婴儿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选自苏轼文集卷十)【乙】夫明六经之旨,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 , 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节选自颜氏家训)【注】闵闵:勉,勉力。信:shn同“伸”,舒展开。艺:技艺,才能。羲、农:伏羲、神农,均为传说中的旧时帝王,与女娲并称“三皇”。(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十而后仕 仕:做官B . 博观而约取 约:简要,简明C . 是犹求饱而懒营馔 营:经营D . 敦厉风俗 敦厉:劝勉,勉励(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信于久屈之中 吾告子止于此矣B .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致轻用 欲暖而惰裁衣也C . 如望婴儿之长也 涉百家之书D . 以待其成者 其真不知马也(3)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4) 两文都阐述了一些治学致成的道理方法。请根据两则文言文材料,简要回答。 9. (16分) (2019八下建平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B .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C .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2)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 . 故外户而不闭/是故谋闭而不兴C . 是谓大同/予谓菊D . 是故谋闭而不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4)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两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 10. (13分) (2019八下萧山竞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东汉袁康勾践与吴战於浙江之上,石买为将。耆老、壮长进谏曰:“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王而用之,国必不遂。”王不听,遂遣之。石买发,行至浙江上,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动摇将率 , 独专其权。士众恐惧,人不自聊。兵法曰:“视民如婴儿,故可与赴深溪。”士众鱼烂而买不知,尚犹峻法隆刑。子胥独见可夺之证,变为奇谋,或北或南,夜举火击鼓,画陈诈兵,越师溃坠,政令不行,背叛乖离。还报其王,王杀买,谢其师,号声闻吴。吴王恐惧,子胥私喜:“越军败矣。胥闻之,狐之将杀,噆唇吸齿。今越句践其已败矣,君王安意,越易兼也。”使人入问之,越师请降,子胥不听。越栖于会稽之山,吴退而围之。勾践喟然用种、蠡计,转死为霸。一人之身,吉凶更至。盛衰存亡,在于用臣。治道万端,要在得贤。(选自越绝书卷八)【注释】而:如果。将率:(其他)将领(的地位)。鱼烂:像鱼腐烂时那样(从内部)溃散瓦解。噆:咬(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石买为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 . 王杀买,谢其师/长跪而谢之曰C . 一人之身,吉凶更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 . 王而用之,国必不遂/后遂无问津者(2) 对文中划线的部分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B . 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C . 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D . 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石买发,行至浙江上,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盛衰存亡,在于用臣。治道万端,要在得贤。(4) 作者袁康说“盛衰存亡,在于用臣。治道万端,要在得贤。”说说选文是根据什么样的事实来得出这个结论的。请另外例举一个事实。 11. (16分) (2019枣庄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著,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本文作者是_(朝代)的文学家_(人名)。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咸来问讯 咸:_乃不知有汉 乃:_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_(3) 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复出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B . 乃不知有汉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 . 后遂无问津者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D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5) 本文中的“黄发垂署,并怡然自乐”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都描写了老人与小孩的生活情景,用意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2. (8分) (2019七上江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_相委而去_元方入门不顾_(2) 翻译下列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B .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走进屋内。C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D .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13. (18分) (2018九上平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 , 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节选自自表后主)【注】伏念,俯伏而思念。寰宇,天下,宇内。寰,通环。宇,空间。屏黜,罢免。屏,除去,赶走。黜,贬斥。(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约己爱民 约:_悉仰于官 悉:_(2) 下列对文中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B .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C .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D .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3) 翻译下列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4) 【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两条什么建议?这两条建议对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何现实意义? 14. (17分) (2019九上杭州期末)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菱溪石记(宋)欧阳修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 , 往往祀以为神。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杨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悴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注】伪吴:唐末杨行密在淮南一带称王,刘金为其大将,后世称其政权为“伪吴”。菱溪大石(节选)(宋)欧阳修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溪边老翁生长见,疑我来视何殷勤。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溪旁人见其可怪(责怪)B . 而乃能知爱赏奇异(可爱)C .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废弃)D . 况欲长有此石乎(长久)(2) 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B . 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C . 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D . 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4) 菱溪大石前四句对大石的描写,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 欧阳修告诫好奇之士“何必取而去也哉”,为什么自己又“曳以三犊载两轮”呢?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15. (16分) (2019七下宁波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