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_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_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_第3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_第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素养测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共8题;共16分)1. (2分) 下列加线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无垠(yng) 坦荡如砥(d) 言简意赅(hi)B . 绽(chn)出 打折(zh)了腿 一曝十寒(b)C . 嗟(ji) 偃(yn)旗息鼓 有恃无恐(sh)D . 阴晦(hu) 惘(wn)然 一蹶(ju)不振2. (2分) (2014沈阳)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真挚(zh) 频临(bn) 颠簸(b) 慷慨激昂(ki)B . 眷顾(jun) 肃穆(m) 绽放(zhn) 豁然开朗(hu)C . 怠慢(di) 点范(din) 造孽(n) 优柔寡断(yu)D . 晶萤(yng) 络绎(y) 擅自(sn) 浮想联翩(pin)3. (2分) (2018八上南宁月考)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B .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认真并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C .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D .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4. (2分) (2019八上扬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B . 我们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C .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D . 随着一款有趣的象形文字月饼亮相扬州市场,为中秋佳节再添一抹浓厚的中国味道。5. (2分) (2019八下广州期末) 下列各项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有笑纳了。B . 奉上拙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C . 我因临时有事,不能光临贵校的家长会,深表歉意。D .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6. (2分) (2019八下高安期中)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 . B . C . D . 7. (2分) (2019七上常山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你我等。B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四世同堂茶馆等。C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世人称之为“诗仙”。D .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摘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8. (2分) (2018九上杭州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出了西湖雪后奇景。B . 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C .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D .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二、 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共1题;共6分)9. (6分) (2018七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高手中村一条黄土小道时隐时现在荒山野岭之上。荒山野岭上骄阳似火,蝉鸣阵阵,灌木茅草疯长正盛。惟独不见人影。此语自然夸张,说时就有两人沿着黄土小道去来,一东一西,相向而行。都是刚爬上了一面大坡,气喘吁吁,汗水渗渗,于是都不约而同地到路边一棵大树的浓荫下歇憩。荒山野岭上仅有的两个行路人就这样在荒山野岭上相遇了。向东去的一个看上去身材瘦小,肩着一付剃头挑子。向西去的是一个彪形大汉,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既同在一棵树下歇凉,就不能不搭话。大汉剜了剃头匠几眼,问道:“老兄,剃头的?”剃头匠眯眼微微一笑:“这还用说么?”大汉语塞。半晌,没话找话:“你能猜出我是干什么的吗?”剃头匠仍旧眯眼一笑:“我知道。”大汉再问:“干什么的?”“你哪,”剃头匠道,“既不是种庄稼的,也不是当官的,更不是做生意的。但你本事不小,挣钱不费力气。干你这行多在夜半三更之时,动若脱兔,静似猫行,跑跳腾挪,来去如风。只是得先把脑袋卸下挂在裤腰带上”大汉脸色陡变:“嚯,看不出你还真行!”剃头匠坐在剃头挑子上,笑而不答。大汉摸摸自己丛生的头发胡髭,里面蕴藏着粒粒热汗:“既然老兄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就请给我剃个头吧?”大汉拍拍屁股下的包裹说,“我照价付钱,敢不敢?”剃头匠站起来,依旧是那一副笑模样:“剃头匠以剃头为天职,没有不敢剃的头,也没有什么头不敢剃。”“嗬!来吧。”大汉笑了。“留发,还是剃光?”剃头匠问。“剃光,”大汉叫道,“热死球了,剃光爽快!”剃头匠到不远处的凹坑里汲了水,用石头支起烧锅把水烧热了。将大汉的头摁入盆中,烫透,洗净,取出,用毛巾揉吸了水份。尔后,让大汉坐在用绳子网成的躺椅中,围了白围布,把剃刀在那块被人油污垢漆得乌黑闪亮的刀布上啪啪地篦了几个来回,就正式给大汉剃头。喳喳喳喳!大汉丛生的毛发像黑雪一样纷纷飘落。剃完头,刮胡。剃头匠将躺椅支开放平,让大汉全躺在躺椅上。剃头匠刮得仔细,从嘴边到腮旁,然后转到脖子上。大汉感到剃头匠冰冷的刀锋在他的脖子上疾速飞走,旋来绕去,嗖嗖生风。刀刃接触皮肤,若即若离的游走所产生的那种微痒,确实使他感到惬意。他舒服地闭上了眼睛。许久,剃完了头。剃头匠拿出镜子给大汉照照:“咋样?”大汉看到平日那个须发丛生的自己不见了,镜子里出现了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光亮光亮的白葫芦。“嗬嗬,”大汉摸着舒服的光头,连赞:“不赖,不赖,看不出老兄手还真高,多钱?”“二十五块大洋。”“什么?”大汉惊了一跳,“二十五块大洋!?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剃头匠仍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儿:“多吗?不多。”大汉叫道:“怎么不多?剃一个头最多两吊钱,就算我这头难剃,加倍,也不过四吊钱。你敢要二十五块大洋?”“不多,真的不多。”“即使我给你10倍的价钱,也不过两块大洋,你敢要二十五块,还说不多?”剃头匠将手中的剃刀往上一抛,剃刀在空中像风轮一样呼呼转了半天,落下时又轻轻接着。大汉看到那刀刃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你仔细想想看多不多吧?老弟。”剃头匠把玩着剃刀,侧脸笑眯眯地看着他。大汉猛然幡醒。剃头匠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也知道了他包裹里是什么东西。刚才剃头匠刮胡时,刀锋在自己的脖子上绕来绕去,如果剃头匠处心不良,只晓在脖子上轻轻那么划拉一下,自己就会一命呜呼,那自己包裹里那几百块大洋还不全是他的?在这杳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之上,剃头匠想杀他真是易如反掌。大汉只觉得从脚底里冒出一股冷气,这冷气从脊梁直达脑门。大汉手脚冰凉。二十五块大洋买一条命?大汉浑身哆嗦着嚅嚅道:“不多,是不多。”大汉从包袱里摸出了二十五块大洋交给了剃头匠。剃头匠收了钱,微微一笑:“老弟,好走。”便肩起挑子向东走去。走了一阵,忽听背后大汉在喊:“老兄,慢!”剃头匠止步,扭转身。见大汉气喘喘追来,到他跟前,扑通一声跪倒,磕了一个响头:“大哥,你是高手。”剃头匠还是那么微微一笑,并不多言。扭转身轻飘而去,倏忽不见。只留下一颗锃亮锃亮的白瓢梦一样呆在荒山野岭之上。(名家名篇社会问题小小说欣赏之中村卷)(1) 仔细研读小说,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把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互猜身份剃头过程讨价还价结局剃头匠眯眼一笑_玩着剃刀,笑眯眯倏忽不见大汉_惬意、连赞_(2) 请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结合语境谈谈它的作用。 (3) 小说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高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 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 (共3题;共18分)10. (2分) (2019沈阳)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宿江边阁杜甫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注】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鹳:形似鹤的水鸟。A . 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B . 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材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C . 古人用字颇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D . 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11. (10.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梁、籍起兵会稽。【注】项籍:即项羽。项梁:项羽的叔父。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东南一带。浙江:指钱塘江。族:灭族,全族被杀光。(1) 解释下列划线的实词尝与人佣耕_ 梁以此奇籍 _辍耕之垄上_剑一人敌,不足学_(2) 选出下列划线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 陈胜者 , 阳城人也闻者为悲伤 (观刈麦)C . 佣者笑而应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D . 梁以此奇籍以大易小,甚善。(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苟富贵,无相忘。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4) (甲)文中最能体现陈涉少有大志的句子是 ;(乙)中最能体现项羽少有大志的句子是。(5) (乙)文中划线句子最能证明陈涉所说的下面的哪一句话?( )A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B .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D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2. (6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注释:从:跟随者:的人遇:董遇,人名云:说苦:苦恼渴:迫切地或:有的人(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其义自见 苦渴无日(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 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四、 古诗文默写(共10分) (共1题;共10分)13. (10.0分) (2018七上白云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渔州。B .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伶故乡菊,应旁战场开。C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 . 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E . 树木丛生,洪波涌起。秋风萧瑟,百草丰茂。F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句选四句作答) _,小桥流水人家。岐王宅里寻常见,_。_,一夜征人尽望乡。水何澹澹,_。_,无人送酒来。但愿人长久,_。(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抒发了浓烈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的诗句是:“_,_。”五、 综合性学习(共8分) (共1题;共8分)14. (8.0分) (2019九下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5月11日,珠海正方商业运营有限公司携手新岭南金彤幼儿园、新岭南珠宾幼儿园举办的“岭南非遗亲子文化节”火爆开场,吉大白沙河时光街区上人头涌动,数百名父母孩子在这里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感受岭南文化的无穷魅力。下午两点多,吉大相思树下,白沙河时光街区里就开始热闹起来,记者在现场看到,沿着几百米长的街区,共设置有岭南文化舞台表演、非遗手工艺摊位、剪纸展览、邻里集市、玩偶巡游、游戏互动等六个区域,亲子家庭在这里通过“吃喝玩乐赏”等休闲方式,可以近距离接触与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底蕴。在茶果制作摊位,来自官塘的大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包茶果;在舞龙舞狮教学点上,来自洪卢龙狮队的队员则为孩子们示范如何打出有节奏的龙狮鼓点。此外岭南彩绘、陶艺、扎染制作以及剪纸等摊位上也都挤满了家长和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着每一种传统技艺。(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2) 为了营造活动气氛,主办方在吉大白沙河时光街区的入口处贴了一副对联,请根据相关知识,从下列词或短语中,选择合适的组合成一副上联和下联各15个字的对联。 吃喝玩乐 舞龙狮 揉裹蒸煎 腾移挪转 领略扎染制作 弘扬 岭南非遗魅力 包茶果 中华民族精神上联:_下联:_六、 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共1题;共12分)15. (12分) (2019九上镇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水是故乡甜:台湾乡愁文学(背景链接)在台湾文学史上,乡愁文学历史悠久,作品丰富,是非常独特而且具有魅力的文学创作。自明清时期起,就有大量以乡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传世;到日据时期,台湾人民饱受侵略之苦,心中苦恋“原乡”,也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到20世纪50年代,乡愁文学又被称为“怀乡文学”或“回忆文学”,在台湾成为创作风潮,取得了巨大成就。“乡愁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乡愁情怀的抒写,在台湾这样特殊的地理、政治环境下,故乡、亲人和往事成为当时许多作家的创作源泉。(创作分类)历数台湾乡愁文学主要的创作者,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大陆去台作家,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到达海岛,而家属大部分都留在大陆,仅仅一水之隔却无法与亲人团聚,那种思念一定是刻骨铭心,他们只能借一支笔抒发自己的乡愁;二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同胞,他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但是他们的根均在大陆,他们都期望有一天能到大陆拜祖寻根,都有领略华夏大好河山的愿望。但是海峡两岸隔绝,这些愿望都无法实现;三是从台湾到海外的作家,他们漂泊海外,深刻体会到身在异国的悲哀,他们渴望家的归依,同时系念海峡两岸的土地和亲人,其乡愁更是复杂。这些乡愁文学作家怀念故乡,眷恋祖国,回忆往事,同时还表达了追根溯源的爱国主义情怀,留下许多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名家名作)两个故乡两种乡愁,林海音城南旧事;失去的少年时代,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从“无根”到“觉醒”,於梨华傅家的儿女们;梦里不知身是客,白先勇纽约客;美味之中寄乡愁,梁实秋雅舍谈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琦君烟愁;传承世代记忆,席幕蓉时间草原;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白玉苦瓜(作者心语)“於梨华青年文学奖”是祖籍宁波镇海的美藉华裔作家於梨华针对宁波市青年作家设立的一个奖项,於梨华说,“设奖就是想鼓励年轻人要有耐心,不要急着成名,写作的时候要投入百分之一百的精力,不是今天写了,明天就出名了。你有好的东西,最后总会有人发现你。多读世界名著和中国古典文学,这样才有雄厚的底子,不然的话一下子就写完了,也许你明年就被人忘记了。我30岁到50岁之间写的东西最多,那时候经历丰富,可以写得快,也可以写得多。”(文章呈现)亲情於梨华十载旅居国外,淡忘了旧日做女儿、做学生时的逍遥自在。也淡忘了旧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能淡忘,更无法摆脱的是思亲之情。不但不能摆脱,而且与日俱增。但是千里迢迢,飞出去的鸟也有了自己的窝。于是,思忆带了梦的色彩,省亲之念也似梦一般的遥远。及至梦成了真,人也喜得有些痴呆,不知是梦还是真了。倦鸟终于归巢,然而巢中景物皆非。母亲两鬓已有白发,父亲亦无昔日的豪迈。妹妹已嫁,属她自己的家,待我如客。我还失落了童稚的弟弟。因为他们皆已长大,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中,找寻他们自己的爱情与梦,各自躲在他们与她们编织的网中。我试着走近他们,他们忙忙的退缩,似乎在说:“请不要罗嗦,我们已不需你的照顾。”他们怎能知道,我已对他们渴念10年。现在只要他们抛开一切,与我共聚数天,接起断了的线,与我共忆10年前,我们都还依恋在巢中的那段息息相关的手足之情。我想捉住的,只是现在,而他们则急于迎接未来。一似当年的我,拍翅飞去,毫不留恋。他们怎能知道,最温暖、最值留恋的生活,即是在双亲的身边?像两只知事的老鸟,双亲把家移到荒漠的乡下。屋外是静寂的田径,屋内草地一片,没有孩童的嬉游,也没有年轻人的脚步。草地中有一小池,池水轻泣,是唯一打破寂寥的声音。屋内挂满了照片,照片中有父亲往日的事业,今日亦成夕阳余辉,无法照亮空屋里满满的落寞。照片中有我们的童年,童年一去不返。我放下行囊,停留下来,重拾被抛下了10载的女儿的梦。白天,母亲为我劳碌,试着填满我在异国10年来被忽略的食欲;夜晚,我们对坐空屋,我带着伤感,描述旅居海外的生活,试着将它连到旧时的日子。但是在静僻的乡下,听着门外的喷池轻溅,面对双亲的落寞与安详,那串充满了挣扎的日子显得遥远而陌生,以致我怀疑自己是否在陌生的世界里,消度过10年?怀疑自己曾否离开过双亲的羽翼?因为,重依膝下,我几乎恢复了当年的逍遥自在,我几乎可以将10年像一张日历似的断然撕去而完全忘却。但也仅是几乎而已。重聚后,是狂欢;狂欢后,是细细的喜悦;喜悦后面则是黎明一般的宁静。宁静中,我观察,并感受,一切都与以往不同。母亲难免悬念在巢外飞翔的群鸟,父亲常忆昔日的豪情壮志而悒然,而我亦无法不缅怀未被携同的情慷。因此,寂寞会骤然来到挂满了往时欢笑的空屋,我会骤然觉得,我仅是一个带着疲乏的远客,在此暂停行脚。当秋风来时,我将重新负起行囊,再向寂寞的人生探索。目前的亲情,已非往日,而仅是驿站里的甘露,瞬息即逝。惶然,徘徊于无人的田径。凝望田径外的空旷,空旷上的苍天,是什么改变了?是我失落了什么?苍天无语,白云悠悠而去。见白云倏忽千变,我悟及人间岂有永驻的欢乐?或是不散的筵席?人间岂有永聚的伴侣?或是不逝的爱?聚散去留,何人不是客?带着迟来的恍悟,我穿过田径,奔回悄立的门庭,门庭内是殷殷亲情。我对它曾企盼10年,我为它不远千里而来,无需疑问它为何容颜已改,而该庆幸它安然存在。(学术研究)她在异乡深切地体会到“边缘人”的心态,失根的苦闷迫使她去追问“我是谁”、“何处是我归宿”。在创作主题上以认同焦虑和文化寻根为核心,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哀而不伤的悲剧美。“故国”、“家园记忆”在她们新的自我身份的建构当中,既挥之不去,与她们的去国经验和文学书写发生着密切关联,也不断嬗变。(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选项符合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 A . 台湾的乡愁文学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创作风潮,取得了巨大成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