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的规范答题技巧公开课资料PPT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题的规范答题技巧公开课资料PPT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题的规范答题技巧公开课资料PPT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题的规范答题技巧公开课资料PPT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题的规范答题技巧公开课资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安县第一中学李晋,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规范答题技巧,.,2,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斩楼兰:西汉时期,楼兰王贪财,屡次杀掉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答题示例,.,3,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身处边塞的战士们作战环境的苦寒,五、六句写出了战士们白天冲锋陷阵,晚上枕戈待旦的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最后两句写出了战士们甘愿身赴绝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第一步)诗歌塑造了不畏艰苦,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第二步)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赞美,抒写了诗人希望像边关将士那样报效祖国,建功立业之情。(第三步),参考答案,.,4,1、本题属于古诗鉴赏中的鉴赏形象类题型。2、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3、答题步骤: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用精练的语言(最好是鉴赏术语)概括形象的特征。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所描绘的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分析总结,.,5,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请结合全诗赏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妙处。,答题示例,.,6,“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第一步)台阶上长满青苔,行人罕至,寺庙空寂人稀,使人倍感孤单冷落。(第二步)“满”字渲染了禅智寺环境的空寂凄清,并和扬州的繁华热闹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暗含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凄凉情怀)。(第三步),参考答案,.,7,1、本题属于古诗鉴赏中的炼字类题型。2、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3、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释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述句意、描景象)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点情境、分析效果作用),分析总结,.,8,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恰恰啼。注: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加以简要分析。,课堂演练,.,9,1、本题属于古诗鉴赏中的分析技巧类题型。2、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或表达技巧。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的内容。指出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出怎样的旨趣,点明这种手法的妙处。,分析点拨,.,10,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步):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第二步)表现了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第三步),参考答案,.,11,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题目。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此诗的创作背景:宋孝宗时,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军,离开抗战前线。问: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演练,.,12,1、本题属于古诗鉴赏中的分析意境类题型。2、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说说它与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的关系。/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答题步骤: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说出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点拨,.,13,茅檐篷窗,人静灯暗,晚春的冷风挟着冷雨敲打着窗户。在这样的夜晚,林中的黄莺、巢里的燕子全部销声匿迹,只有杜鹃在风雨过后的月夜发出凄楚的悲鸣。(第一步)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副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第二步)这首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风雨凄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飘零身世和凄凉心情,以及词人对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第三步),参考答案,.,14,一、避免常见的四种不规范答题方式。1以译代析,没有鉴赏。2笼而统之,以空对空。3抓住一点,不及其余。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方法总结,.,15,二、把握常见的九种题型的答题模式其余的五种答题模式为:第五种模式:鉴赏诗眼型提问方式: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答题步骤: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方法总结,.,16,第六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第七种模式分析语言风格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方法总结,.,17,第八种模式:理解诗句含意型提问方式: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题步骤:阐明诗歌的语表意,并发掘其深层含义。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第九种模式:评价观点态度型提问方式: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你的观点呢?/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有人则认为本诗是表达,你同意哪种看法?答题步骤:明确表明你的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方法总结,.,18,三、把握古诗鉴赏题的基本规律1、基本要求:发挥想象运用术语作答完整有序明确:要做到完整有序至少要从诗的“形式”(形式特点)”和“内容”(思想内容)两方面考虑。即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内涵都要兼顾。2、基本逻辑首句概说:是什么、写了什么次句分析(手法方式):运用了艺术手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此观点成立(理由、依据)三句揭示(效果内涵):达到了艺术效果;营造了意境;塑造了艺术形象;表现抒发寄托了思想情感,方法总结,.,19,四、培养全面准确的答题意识明确:答题时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把握好分寸,尤其是在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不要犯“拔高”的错误。另外,概括时也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态度观点所包含的几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五、培养语言组织意识明确:答题组织答案时要力求语言的简洁流畅,思路要清晰,答题要有条理,避免出现病句,尽量使用专业的鉴赏术语。,方法总结,.,20,避免不规范答题把握九种答题模式古诗鉴赏把握答题基本规律规范全面准确答题培养语言组织意识,课堂总结,.,21,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鉴赏诗眼型)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问: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课后练习,.,22,“诗眼”是“有情”二字。(第一步)全诗扣住“风”的“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驱烟卷雾,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吹动万山松涛,为诗人奏起美妙的乐章。(第二步)“有情”二字为全诗的着眼点。(第三步),参考答案,.,23,2、阅读下边这首唐诗,完成题目。(一词领全诗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课后练习,.,24,“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第一步)。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第二步),参考答案,.,25,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分析语言风格型)壬戌清明作屈大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注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问: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课后练习,.,26,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第一步)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或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第二、三步),参考答案,.,27,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理解诗句含意型)过杨村杨万里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注】“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问: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课后练习,.,28,尾联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第一步)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作者的目的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第二步),参考答案,.,29,5、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评价观点态度型)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问: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课后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