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机械设计复习_第1页
同济机械设计复习_第2页
同济机械设计复习_第3页
同济机械设计复习_第4页
同济机械设计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 用图表查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时, 图表中P0的大小与 有关。( 其中dp1为小带轮节圆直径、Pca计算功率、n1小带轮转速)A. dp1 、Pca 和n1; B. dp1 、n1 和带型; C. Pca 、n1 和带型; D. dp1 、Pca 和带型。2 单侧工作的齿轮,其齿根弯曲变应力在工程上可视为 循环变应力。 A. 对称; B. 脉动; C. 静; D. 非规律性。3 在螺纹联接中,按防松原理,采用双螺母属于_。 A摩擦防松B机械防松 C破坏螺旋副的关系防松D增大预紧力防松4 圆柱齿轮传动中,常使小齿轮齿宽B1,稍大于大齿轮齿宽B2,其目的是 。A. 提高小齿轮的单位载荷; B. 减小小齿轮的单位载荷;C. 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强度;D.补偿安装误差以保证全齿宽的接触。5 硬齿面钢制齿轮的制造工艺过程正确的为_。 A加工齿坯滚齿淬火磨齿 B加工齿坯滚齿磨齿淬火C加工齿坯淬火滚齿磨齿 D加工齿坯淬火磨齿滚齿6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目的是_。 A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控制轴承的温升7 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C齿面疲劳点蚀 D齿面胶合8 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则其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为_ _。 A B C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9 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_。 A使结构紧凑B限制弯曲应力C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D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10 在进行材料的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_。 A屈服点 B疲劳极限C强度极限 D弹性极限11 _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A深沟球轴承 B. 调心球轴承C圆锥滚子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12 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型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粗牙螺纹的自锁性能比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 。 A好 B差C相同 D不一定13 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YFa与_无关。 A齿数z B变位系数xC模数m D斜齿轮的螺旋角14 在常用螺纹类型中,主要用于传动的是_。 A矩形螺纹、梯形螺纹、普通螺纹B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管螺纹C梯形螺纹、普通螺纹、管螺纹D梯形螺纹、矩形螺纹、锯齿螺纹15 设计一对软齿面减速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选择硬度时应使_。 A大、小齿轮的硬度相等 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小齿轮用硬齿面,大齿轮用软齿面16 在初拉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_。 A强度高 B尺寸小C有楔形增压作用 D没有接头17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_。 A粘性 B油性C压缩性 D刚度 18 设计普通平键联接时,根据_来选择键的长度尺寸。 A传递的转矩 B轮毂长度C轴的直径 D传递的功率19 当两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往往采用_。 A螺栓联接 B螺钉联接C双头螺栓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20 设计带传动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带在一定的工作期限内_。 A不发生弹性滑动 B不发生打滑C不发生疲劳破坏 D既不打滑,又不疲劳破坏21 带传动传动比不准确的原因是_。 A大小带轮包角不等 B摩擦系数不稳定C总是存在弹性滑动 D总是存在打滑现象22 影响零件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K或K的因素是 等因素有关。 A. 零件的应力集中、加工方法、过载 B. 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应力集中、加载状态C. 零件的表面状态、绝对尺寸、应力集中 D. 零件的材料、热处理方法、绝对尺寸。23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A调心滚子轴承 B. 推力球轴承C. 滚针轴承 D. 圆锥滚子轴承 24 计算蜗杆传动的传动比时,公式 是错误的。 A. i=1/2 B. i=n1/n2 C. i=d2/d1 D. i=z2/z125 与滚动轴承相比较,下述各点中, 不能作为滑动轴承的优点。 A. 轴向尺寸小B. 径向尺寸小 C. 运转平稳,噪声低D.可用于高速情况下26 蜗杆传动的下列配对材料中,性能较好的是 _ _ 。 A. 钢和铸铁 B. 钢和青铜C. 钢和钢 D. 青铜和青铜27 工作时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_ _。 A. 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D. 弯轴28 在如下的各图中,_情况的两板间能建立动压油膜。 A B C D29 零件产生接触疲劳失效形式,是属于 失效。 A. 整体断裂; B. 过大残余变形; C. 零件的表面破坏;D.其它。30 变应力特性可用、和r五个参数中的任意_来描述。 A一个 B两个C三个 D四个31 材料在有限寿命时的疲劳极限rN,应为 作为极限应力。A. ; B. ; C. ; D. 。32 零件的工作应力为 变应力时,可用疲劳损伤累积假说对其进行强度计算。A. 单向稳定; B. 双向稳定; C. 规律性单向不稳定; D. 双向不稳定。 33 普通V带轮的轮槽角应 V带剖面楔角。A. 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前三者均可。34 i 1的V带传动,带上的最大应力出现在紧边开始 处。A. 绕上小带轮; B.绕上大带轮; C. 离开小带轮;D.离开大带轮。35 铰制孔用螺栓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 。A. 大径d; B.中径d2; C. 小径d1; D. 杆部直径d0。36 螺纹最适用于联接螺纹。A矩形; B. 锯齿形; C. 梯形; D. 普通。37 目前对于开式齿轮传动,仅以保证 为其设计准则。A. 齿面抗磨损能力; B.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C.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D. 齿面抗胶合能力。38 下列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中,极限转速最高的是_。 A圆柱滚子B球C圆锥滚子D球面滚子39 标准齿轮强度计算时,齿形系数YFa与 。A.模数齿数都有关; B. 模数有关,齿数无关; C. 模数无关,齿数有关; D. 模数齿数都无关。40 在蜗杆传动中制定蜗杆分度圆直径标准系列的目的是为了 。A. 便于蜗杆尺寸参数的计算; B. 便于蜗杆传动中心距的标准化;C. 减少蜗轮滚刀数目,便于滚刀的标准化; D. 便于蜗轮变位。41 深沟球轴承内径100mm,宽度系列0系列,直径系列2系列,其代号为 。 A 7220 B 5220 C 6220 D 7221二简答题1 简述带传动的优点。2 V带传动中引起打滑与引起弹性滑动的原因有何不同?3 按承受载荷的情况分类,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的轴? 4 试说明轴承代号7317AC/P3的含义。5 写出形成液体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6 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三、作图题1 一个蜗杆传动和斜齿轮传动的组合,欲使中间轴上的轴向力能相互抵消一部分,试:(1)在图上标出斜齿轮3、4的旋向;(2)定性地画出蜗轮2和斜齿轮3的轴向分力方向;(3)标出重物G的运动方向;(4)按受载分类,轴是何类型的轴?2 已知蜗杆1为主动,螺旋线方向为右旋。为使II轴上的轴向力较小,试分析:蜗杆、蜗轮旋向;(2)蜗轮2上各力的方向。3 由V带传动、蜗杆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组成的三级减速传动装置如图所示,要若要求V带传动的紧边在下并保证输出轴的图示转向n6,试确定并在图上标出:(1)大带轮2的转向n2;(2)V带何处出现最大应力max;(3)蜗轮4的螺旋线方向;(4)轮4轮5所受各啮合分力的方向。四、结构找错:圈出图示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标注序号并依次作简要说明。五、螺栓连接1 如图所示,用6个M24(d1=20.752 mm)的普通螺栓联接的钢制液压油缸,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60 MPa,液压油缸的直径D =150 mm,为保证紧密性要求,剩余预紧力为=1.5F,试求油缸内的最大许用压强Pmax。2 一牵曳钩用2个M10(d1=8.376mm)的普通螺栓固定于机体上,如图所示。已知接合面间摩擦系数 f =0.15,防滑系数 Ks=1.2,螺栓材料强度级别为6.6级,屈服极限s=360MPa,安全系数S=3。试计算该螺栓组连接允许的最大牵引力FRmax=? 3 方形盖板用4个M18(d1=16.855mm)的普通螺栓连接箱体,螺栓的屈服极限s330MPa,拉力F作用在盖板中心吊环上,最大值是15kN。现要求:(1)若残余预紧力 为工作拉力F的0.5倍,计算每个螺栓的总拉力FQ;(2) 按螺栓的安全系数S=2.5,校核螺栓连接的拉伸强度。六、疲劳强度1 某零件在单向稳定循环变应力作用下工作。已知:-1=350MPa, 0=500MPa, S=500MPa,B=750Mpa,零件的K2 。(1)绘制该零件的弯曲极限应力线图(注明各特征极限应力点的代号和坐标值);(2)若零件的max=200MPa、a=100MPa,应力的变化规律为m=C, 设计安全系数 S=2, 请用图解法求该危险面的计算安全系数Sca,并说明该零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2 某零件在单向稳定循环变应力作用下工作。已知:-1=400MPa,0=600Mpa,S=650MPa。K=1.5。已知作用在零件上的工作应力:max=40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