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分析化学实验) 某三元酸H3A的pKa1 = 3.96、pKa2 = 6.00、pKa3 = 10.02,则 0.10 mol/L Na3A溶液的pH是-() (A) 8.01 (B) 10.02 (C) 11.51(D) 12.51 (C) 2分 (0302) HPO42-的共轭碱是-( ) (A) H2PO4-(B) H3PO4 (C) PO43-(D) OH- 2 分 (0302) (C) 1分(0307) 0307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A) NaCl(B) NaHCO3 (C) NH4Cl (D) Na2CO3 1分(0307) 0307 (D) 2 分 (0309) 水溶液呈中性是指-( ) (A) pH = 7 (B) H+ = OH- (C) pH+pOH = 14 (D) pOH = 7 2 分 (0309) (B) 2分 (0314) 0314 某MA2型(M2+、A-)电解质溶液,其浓度c(MA2) = 0.10mol/L,则该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0.10 mol/L (B) 0.30 mol/L (C) 0.40 mol/L (D) 0.60 mol/L 2分(0314) 0314 (B) 2分(0321) 0321 在磷酸盐溶液中,HPO42-浓度最大时的pH是-() (已知H3PO4的解离常数pKa1 = 2.12, pKa2= 7.20, pKa3 = 12.36) (A) 4.66 (B) 7.20(C) 9.78(D) 12.36 2分(0321) 0321 (C) 2分 (0339) 丙二酸CH2(COOH)2的pKa1 = 3.04, pKa2 = 4.37,其共轭碱的Kb1 = _, Kb2 = _。 2分(0339) 0339 Kb1= 2.310-10 (10-9.63) Kb2= 1.110-11 (10-10.96) 2分 (0340) 0340 已知H2CO3的pKa1 = 6.38, pKa2 = 10.25,则Na2CO3的Kb1 = _, Kb2 = _。 2分(0340) 0340 1.810-4, 2.410-8 (10-3.75, 10-7.62) 2分(0353) 0353 含0.10mol/L HCl和0.20mol/L H2SO4的混合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 2分(0353) 0353 H+-0.30 = OH-+SO42- 2分 (0363) 0363 某(NH4)2HPO4溶液c(NH4)2HPO4 = cmol/L,其物料平衡式为_ _;电荷平衡式为_ _。 2分(0363) 0363 NH4+=2(H2PO4-+HPO42-+PO43-) NH4+H+ = H2PO4-+2HPO42-+3PO43-+OH- 2分(0366) 0366 pKa(HCOOH) = 3.77, pKb(HCOO-) = _; NaOH滴定HCOOH反应的Kt= _; HCl滴定HCOO-反应的Kt= _。 2分(0366) 0366 10.23, 1010.23, 103.77 2分 (0417) 今欲用H3PO4与Na2HPO4来配制pH = 7.2的缓冲溶液,则H3PO4与Na2HPO4物质的量之比n(H3PO4)n(Na2HPO4)应当是-() (H3PO4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12.36) (A) 1:1 (B) 1:2(C) 1:3(D) 3:1 2分(0417) 0417 (C) 2分 (0419) 0419 今欲配制一pH=7.20的缓冲溶液,所用 0.10 mol/L H3PO4和0.10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比是-() (H3PO4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12.36) (A) 1:3 (B) 3:1 (C) 2:3 (D) 3:2 2分(0419) 0419 (C) 10分 (0444) 0444 某一溶液由HCl,KH2PO4和HAc混合而成,其浓度分别为c(HCl) = 0.10 mol/L, c(KH2PO4) = 1.010-3mol/L, c(HAc) = 2.010-6mol/L。计算该溶液的pH及Ac-,PO43-各为多少? (已知H3PO4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 12.36, HAc的pKa = 4.74) 10分(0444) 0444 c(HCl)c(H2PO4-),溶液H+由HCl决定 pH = 1.00 10-4.74 Ac-= cx0=10-5.7 =10-9.44 10-4.74+10-1.0 = 3.610-10 (mol/L) PO43-= cx0 10-21.68 = 10-3.0 10-3.0+10-4.12+10-10.32+10-21.68 = 10-21.71= 1.910-22 (mol/L) 5 分 (0446) (Mr(NH4Cl) = 53.5, NH3的 pKb = 4.74) 5 分 (0446) 0446 总体积V = 445 mL 1.045 c(NH3) = = 0.10 (mol/L) 445 6.21000 - 1.04553.5 c(NH4+) = = 0.16 (mol/L) 445 c(NH3)0.10pH = pKa+ lg = 9.26 + lg = 9.06c(NH4+)0.16 c(NH3)c(NH4+)0.100.16 = 2.3 = 2.3 = 0.14(mol/L) + c(NH3)+c(NH4) 0.10+0.16 10分 (0448) 0448 今欲配制pH为7.50的磷酸缓冲液1 L,要求在50 mL此缓冲液中加入5.0 mL 0.10 mol/L的HCl后pH为7.10,问应取浓度均为0.50 mol/L的H3PO4和NaOH溶液各多少毫升?(H3PO4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12.36) 10分(0448) 0448 在pH = 7.5时,为H2PO4-HPO42-缓冲液,其浓度分别是ca,cb,则有 ca 10-7.50= 10-7.20 (1) cb 50ca+0.105.0 10-7.10= 10-7.20(2) 50cb-0.105.0 解得 ca= 0.015 mol/L , cb= 0.030 mol/L 此溶液中c(PO43-) = 0.015+0.030 = 0.045 (mol/L) c(Na+) = 0.015+20.030 = 0.075 (mol/L) 故V(H3PO4) = 0.0451000/0.50 = 90 (mL) V(NaOH) = 0.0751000/0.50 = 150 (mL) 2分 (0613) 0613 用甲醛法测定w(NH4)2SO498的肥田粉Mr(NH4)2SO4 = 132中NH4+含量时,若将试样溶解后用250 mL容量瓶定容,用25 mL移液管吸取三份溶液作平行测定,分别用0.2mol/L NaOH溶液滴定,则应称取多少克试样?-() 提示: 4NH4+ + 6HCHO = (CH2)6N4H+ 3H+ 3H2O (A) 2.6 g4.0 g (B) 1.3 g2.0 g (C) 5.2 g8.0 g (D) 1.0 g1.5 g 2分(0613) 0613 (A) 2 分 (0629) 用甲醛法测定工业(NH4)2SO4Mr (NH4)2SO4=132中氨的质量分数w(NH3), 把试样溶 解 后用250 mL容量瓶定容,移取25 mL,用0.2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 则应称取试样约_ g。 2 分 (0629) 3.3 2 分 (0630) 克氏法测定氮时, 称取0.2800 g有机物, 经消化处理后蒸出的NH3正好中和20.00 mL 0.2500 mol/L 的H2SO4, 则该有机物中氮的质量分数w(N)Ar(N)=14.00为 _。2 分 (0630) 50 10分 (0647) 0647 在甲酸(HCOOH)介质中,用0.1 mol/L强碱滴定0.1 mol/L强酸。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即pHCOOH2+)值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pKs(HCOOH)为6.2 10分(0647) 0647 化学计量点pH = pHCOO-= (1/2)pKs= 3.1 化学计量点前0.1时,质子条件 H+ = HCOO- + c酸 Ks 10-6.2 H+= + c酸= + 10-4.3(mol/L) H+ H+ 解得H+ = 10-3.09mol/L pH = 3.09 10-6.2 化学计量点后0.1时, H+ = HCOO- c碱=-10-4.3 (mol/L) H+ 解得H+ = 10-3.11mol/L pH = 3.11 即突跃为pH3.093.11,仅0.02单位(若按最简式计算突跃为pH4.31.9,显然是错误的,其原因是HCOOH的Ks大,不能按最简式计算)。 10分 (0650) 0650 称取1.250 g 纯一元弱酸HA,溶于适量水后稀至50.00 mL,然后用0.1000 mol/L NaOH溶液进行电位滴定,从滴定曲线查出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 NaOH溶液用量为37.10 mL。当滴入 7.42 mL NaOH溶液时,测得pH = 4.30。计算:(1)一元弱酸HA的摩尔质量; (2)HA的解离常数Ka; (3)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10分(0650) 0650 1. HA的摩尔质量 1.250100 M(HA) = = 336.9 (g/mol) 0.10037.10 判断题 1. 对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无法 _消除的。 2. 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低,表示多次平行实验数据的重现程度。 3. 错若某物质溶液的浓度为c=1.0010-4molL-1,则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是2位。 4. 错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对照实验进行校正。 5. 对 系统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恒定的。 6. 错分析结果精密度越高,说明其准确度就越好。 7. 对 在合格的去离子水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应显无色。 8. 错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空白试验进行扣除。 9. 对多次平行试验的进行可有效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 10. 对随机误差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11. 对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12. 错由于KMnO4的分子量较大,所以可用直接配制法配制其标准溶液。 13. 错滴定度表示每毫升待测物溶液所对应的基准物的毫克数。 14. 对HCl标准溶液常用间接法配制,而K2Cr2O7则用直接法配制。 15. 对系统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恒定的,可通过空白实验进行校正。 16. 对 在合格的去离子水中,滴加几滴甲基橙,溶液应显橙色。 17. 错由于种种原因,系统误差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一般是不能确定的。 18. 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好,并 _明其准确性就一定高。 19. 错某同学根据置信度为95%对其分析数据的表征结果(25.250.1348%)是合理的。 20. 错化学分析法对高含量组分的结构分析比仪器分析更准确。 1. 对不同指示剂变色范围的不同,是因为它们各自的KHIn不一样。 2. 错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浓度相同的NaOH和NH3H2O时,它们化学计量点的pH均为7。 3. 错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氮时,通常用NaOH滴定甲醛与铵盐定量反应所生成的酸(H+)来间 接测定,其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NaOH):n(N)=1:3。 4. 错只要溶液的H+浓度发生变化,指示剂就会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5. 错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酚酞甲基橙”双指示剂法),若V1 定是由NaOH和Na2CO3组成的。 6. 对 NaOH标准溶液常用间接法配制,而K2Cr2O7则用直接法配制。 7. 错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相同的HCl和HAc,其化学计量点的pH值是前者大于后者。 8. 错酸碱滴定中,只有当溶液的pH突跃超过2个pH单位,才能指示滴定终点。 9. 错弱酸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与某种形式的浓度之比,等于它的分布系数。 10. 错 氟硅酸钾法测定样品中的SiO2时,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的是氟硅酸钾经水解后所产生的H3SiO3和HF的总量。 11. 错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2CO3标定HCl标准溶液,两者之间的物质量的关系为n(HCl):n(Na2CO3)=1:1。 12. 对 根据质子理论关于酸碱的定义,只要能提供质子或具有提供质子能力的物质就是酸。 13. 对 矿石样品中SiO2的测定可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分析。 14. 错由质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可知,(NH4)2CO3只是一种碱。 15. 错书写NH4H2PO4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时,宜选用NH4和H2PO4作为零水准。 16. 对 在酸碱指示剂中,由于溶液的pH决定In-/HIn的大小,所以,若pH=pK(HIn)时,指示呈中间色。 17. 对溶液的酸碱度高低,可以用pH值的大小来衡量。 18. 对根据质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Na2HPO3是酸性物质。 1.对在利用加入掩蔽剂消除EDTA滴定中共存离子干扰的方法中,最简便的是配位掩蔽法。 2.对lgK(FeY)= 25.1,lgK(AlY)=16.3,可通过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来实现Fe3+、Al3+的连续滴定。 3. 对用EDTA滴定法测定Ca2+、Mg2+离子中的Ca2+时,Mg2+的干扰可采用沉淀掩蔽法来消除。 4. 对EDTA滴定某种金属离子的最低pH值可以在林旁(Ringbom)曲线上方便地查出来。 5. 对EDTA滴定中消除共存离子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分离干扰离子。 6. 错用EDTA滴定法测定Al3+时,为避免Al3+对指示剂的封闭,通常采用间接法测定。 7. 错pH=10时,用EDTA滴定Ca2+、Mg2+的总量,Fe3+的干扰可用NH4F进行有效地掩蔽。 8. 错当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如能满足lgK5,则N离子就不会干扰M的测定。 9. 错用EDTA滴定法测定试液中的铝含量时,通常选用返滴定方式。 10. 错无论是何种金属离子,只有当溶液的pH12时,才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11. 错 EDTA与周期表中的所有金属离子都能形成很稳定的配合物。 12. 错用EDTA滴定法测定Al3+时,为避免Al3+对指示剂的封闭,通常采用间接法测定。 13. 错Fe3+和Al3+共存时,可以通过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先测定Fe3+,然后升高溶液的pH,再用EDTA直接滴定溶液中的Al3+。 14. 错由于pH值越高,K(MY)越大,络合物就越稳定,所以,滴定时pH越高越好。 15. 对KMY的大小反映了实际条件下,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16. 对 EDTA的酸效应是影响其与金属离子所形成配合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17. 对在pH=10的溶液中用EDTA滴定Ca2+时,由于F-与Ca2+会生成CaF2沉淀,所以不能用NH4F来有效消除Fe3+对指示剂的封闭作用。 18. 错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所形成的有色配合物越稳定,测定准确度就越高。 1. 对条件电位的大小反映了氧化还原电对的实际氧化还原能力。 2. 错氧化还原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待测组份转化成低价态,便于和氧化剂标准溶液反应。 3. 错用K2Cr2O7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时,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减少I2的挥发。 4. 对用无水Na2C2O4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时,为使反应较快进行,可以加入Mn2+。 5. 对氧化还原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待测组份转化成能与滴定剂进行定量反应的形式。 6. 错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反应中,KI的作用是还原剂。 7. 对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会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8. 错为促进MnO-4与C2O42-的反应,反应的酸度应越高越好。 9. 对保证碘量法准确度的条件之一是淀粉不能过早地加入。 10. 错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一样,能在瞬间建立起平衡。 11. 错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一经确定便再也不会发生改变。 12. 错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时,一定要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 13. 对 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时,通常使用基准试剂K2Cr2O7。 14. 错氧化还原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被测组分转变成高价态,便于和还原剂标准溶液反应。 15. 对 碘量法的最大误差源是I2的挥发和I-的氧化。 16. 对 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加入KI的是增大碘的溶解度和降低I2的挥发度。 17. 错为提高MnO-4与C2O42-的反应速度,反应的温度越高越好。 18. 错应用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的铁时,磷酸加入的目的是一样的。 19. 错由于MnO-4在强酸性条件下具有强的氧化能力,因此,高锰酸钾法的酸度越高越好。 20. 对 淀粉指示剂在临近终点时加入可减小碘量法的分析误差。 1.错 在pH=2的溶液中用K2CrO4指示剂法测定Cl-,分析结果偏低。 2.对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防止AgCl沉淀向AgS沉淀的转化。 3.对 Mohr法仅适于Cl-和Br-离子的准确测定。 4.错沉淀滴定法中Mohr的指示剂是K2Cr2O7。 5.错对于卤素离子均可用Mohr法进行准确测定。 6.对 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不能用摩尔法直接滴定Ag+。 7.对 用摩尔法测定Cl-时,为减小滴定分析的误差,滴定时要剧烈摇荡。 8.错 以铁铵钒为指示剂,用间接法测定Cl-时,由于AgCl溶解度比AgS大,因此,沉淀转化反应的发生往往引入负误差。 9.错测定BaCl2中的Cl-时,宜选用K2CrO4指示法来进行。 10.错 佛尔哈德法测定I-、Br-时,须加入硝基苯或1,2-二氯乙烷。 11.对法扬司法测定Cl-时,糊精或淀粉的加入是防止AgCl的凝聚。 12.错用摩尔法测定Cl-时,为避免滴定终点的提前到达,滴定时不可剧烈摇荡。 13.对 在用法扬司法测定Cl-时,糊精或淀粉的加入是为了提高终点色变的敏锐程度。 14.对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加入1,2-二氯乙烷的目的是防止AgCl沉淀向AgS沉淀的转化。 15.错用法扬司法测定Cl-时,糊精加入的目的是防止沉淀对溶液中阳阴离子的吸附。 1. 表面吸附所引起的沉淀不纯现象可通过对沉淀的洗涤操作来预防。 2. 当沉淀的定向速度大于其聚集速度时,所得到的沉淀通常是非晶体沉淀。 3. 沉淀重量法中,为了使待测组份完全沉淀,沉淀剂加的越多越好。 4. 沉淀重量法中,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使沉淀的溶解损失降到最低。 5. 当沉淀的定向速度大于其聚集速度时,所得到的沉淀通常是晶体沉淀。 6. 陈化作用可使沉淀的颗粒度增大,所以陈化作用对于沉淀重量法总是有利的。 7. 在沉淀重量法中,无定形沉淀的颗粒比晶形沉淀的大。 9. 沉淀重量法中,溶液过饱和度越大,得到的沉淀颗粒就越大。 10. 对于伴有后沉淀现象发生的沉淀体系,不能采取陈化作用来提高沉淀的粒度。 11. 用沉淀法分离铁铝与钙镁组分时,应选用中速定量滤纸进行过滤。 12. 沉淀的聚集速度和定向速度的大小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 13. 陈化作用可降低后沉淀现象发生所产生的分析误差。 14. 沉淀的洗涤可减小表面吸附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影响程度。 15. “再沉淀”是解决沉淀不纯的有效措施之一。 16. 对于晶格有缺陷的晶体沉淀,可通过陈化作用使之完整。 17. 待测组分称量形式的分子量越大,被测组分在其中的份额越小,则沉淀重量法准确度就越高。 18. 溶解度小的胶体沉淀时,宜用沉淀剂的稀溶液进行洗涤。 19. 陈化作用有利于提高沉淀的粒度,保证沉淀的纯度。 20. 用沉淀重量法分析待测组分时,沉淀剂的过量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21. 沉淀过滤时,应将沉淀连同母液一起搅拌均匀后,再倾入滤器。 22. 沉淀洗涤时,洗涤剂选择的原则是“相似相溶”原理。 23. 对待组分进行沉淀时,陈化作用的目的是使小颗粒沉淀变为大颗粒沉淀。 24. 沉淀洗涤的目的,就是要除掉因发生表面吸附现象而引入的可溶性杂质。 25. 为获得晶体沉淀,要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快速加入沉淀剂。 26. 过滤Fe(OH)3沉淀时,滤纸应选用快速型的。 27. 陈化作用可使沉淀的颗粒度增大,所以陈化作用对于沉淀重量法总是有利的。 1. 吸光粒子性质不同,其最大吸收光的波长不同。 2. 为使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符合要求,吸光度常控制在0.20.8之间。 3. 分光光度法中共存干扰离子的影响,可通过参比液消除。 4. 最大入射光波长仅与吸光粒子的属性有关。 5. 当试液无色而显色剂有色时,宜选用试样空白作参比调A0。 6. 分光光度法只能用于微量组分的定量分析。 7. 通过改变试样称取量,可调整吸光度在有效的范围之内。 8. 在分光光度法中,测定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9. 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波长的增大而减小。 10. 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率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1. 分光光度法中,所选用的参比溶液并不是固定的。 12. 摩尔吸光系数的值仅取决于射光的波长,与溶液的浓度大小无关。 13.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是造成自然界中各种各样颜色产生的主要原因。 14. 对于任一显色体系,为保证被测离子完全形成稳定地显色配合物,显色剂加的越多越好。 15. 在A = bc中,c与A成线性关系。 16. 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中,为保证吸光度测量的灵敏度,入射光始终选择max。 17. 对于显色剂有色而试液无色的溶液体系,应选择试剂空白作参比。 18. 示差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常量组分的准确测定。 19. 通常,有色溶液的最大入射光波长仅与吸光粒子的属性有关。 1分 (0703) 0703 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A)?Y(H)-pH曲线 (B) pM-pH曲线 (C) lgK(MY)-pH曲线 (D) lg?Y(H)-pH曲线1分(0703) 0703 (D) 2分 (0706) 0706 在pH为10.0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Zn(NH3)=104.7,?Zn(OH)=102.4,?Y(H)=100.5。则在此条件下lgK(ZnY)为- () 已知 lgK(ZnY)=16.5 (A) 8.9 (B) 11.8 (C) 14.3(D) 11.3 2分(0706) 0706 (D) 1分 (0707) 0707 ?M(L)=1表示-() (A) M与L没有副反应 (C)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 M的副反应较小(D) M=L 1分(0707) 0707 (A) 2 分 (0716) 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Et0.1%)的条件是-( )(A) lgK(MY)6.0 (B) lgK(MY)6.0 (C) lgc计K(MY)6.0 (D) lgc计K(MY)6.02 分 (0716) (D) 2分 (0730) 0730 已知乙二胺(L)与Ag+形成络合物的lg?1-lg?2分别是4.7与7.7。则AgL为络合物主要形式时pL范围是_。而pL为5.0时银的主要形式是_。2分(0730) 0730 3.0 pL ?Y(H) ?Y108.7 (1). lgK(PbY) = 18.0-8.7 = 9.3 pPb计 = (9.3+2.0)/2 = 5.7 = pY计 = pCaY计Pb2+计 = CaY计 = 10-5.7(mol/L)(2). PbY10-2.0 -4.3 CaY终 = Y终 = = =10(mol/L) -7.0+9.3PbKPbY10或 pCaY终 = pY终 = pY计+?pY = 5.7-1.3 = 4.4 2分 (0802) 0802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二甲酚橙指示剂只适于pH6时使用 (B)二甲酚橙既可适用于酸性也适用于弱碱性溶液(C)铬黑T指示剂只适用于酸性溶液 (D)铬黑T指示剂适用于弱碱性溶液 2分(0802) 0802 1分 (0804) 0804 用EDTA滴定Mg2+,采用铬黑T为指示剂,少量Fe3+的存在将导致-() (A)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以致无法确定终点 (B)在化学计量点前指示剂即开始游离出来,使终点提前(C)使EDTA与指示剂作用缓慢,终点延长(D)与指示剂形成沉淀,使其失去作用1分(0804) 0804 (A) 2 分 (0805) 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 pKa2=6.3pKa3=1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层建筑室内装饰材料防火性能标准制定考核试卷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儿子结婚父母致辞
- 汽车油漆活动方案
- 河北张家口惠民活动方案
- 沈阳全民阅读活动方案
- 民间美术活动方案
- 民警年度表彰活动方案
- 民族品牌开业活动方案
- 水务公司送温暖活动方案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5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小学三到六年级全册单词默写(素材)-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小学英语
- 公路工程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218页编制详细)
- NX空间系统热简介复习课程
- 纳米氧化锌实验报告(共9页)
-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
- 青少年科技创新PPT
- 美丽乡村片区内监理规划范本
- 晓明煤矿副井过卷缓冲装置安装措施
- 燃料油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天车验收十四大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