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练:23《骑桶者》_第1页
一课一练:23《骑桶者》_第2页
一课一练:23《骑桶者》_第3页
一课一练:23《骑桶者》_第4页
一课一练:23《骑桶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骑桶者 一、基础知识 1 【题目】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奔驰(bn) 遭殃(yn) 咳嗽(sou) 杜撰(zhun) B不啻(ch) 供应(n) 蔑视(mi) 飘浮(f) C煤屑(xi) 穹顶(qin) 扇走(shn) 倒毙(b) D门槛(kn) 地窖(jio) 迈动(mn) 沉浊(zhu) 【答案】C 【解析】A 项“奔”应读 bn,B 项“供”应读 n,D 项“迈”应读 mi。 【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2 【题目】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盾牌 循私枉法 遗憾 撼天动地 B当心 饥饿难挡 衷心 言不由衷 C包裹 食不果腹 喜旺 喜出望外 D十诫 谆谆告戒 掩埋 奄奄一息 【答案】C 【解析】A 项“循”应为“徇” ,B 项 “挡”应为“当” ,D 项“戒”应为“诫” 。 【考点】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3 【题目】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这一个字琢磨好半天,_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的工夫,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 (2)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 ,因 而也可以_一切。这是不可能的。 A以至 洞察 B以至 洞悉 C以致 洞悉 D以致 洞察 【答案】B 【解析】 “以至”往往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 致”往往是由于前边有原因而导致的不好的结果。 “洞悉”指知道的程度;“洞察”指观察 的程度。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4 【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11 月 3 日凌晨 1 时 29 分, “神舟八号”飞船与等待已久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在静谧太空中上演了一场属于中国的“天神拥吻”盛景。外媒称,中国正快马加鞭迈向宇 航大国。 B殒命于广东佛山的小悦悦还太小,她未及领略世界的精彩,就倒在了失心的车轮下, 被人性的麻木不仁所窒息。 C古桑洲有棵古樟树,号称 600 岁。因居民放火烧蜂巢,树干被烧空了,仅存的枝叶 也已奄奄一息。 D2012 年 11 月,在滨海市第六届书法大赛上,各路好手纷纷舞文弄墨,大显身手, 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 【答案】D 【解析】 D 项褒贬失当。 “舞文弄墨”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5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骑桶者只剩下一个空无一物的“桶” ,生存的渴望驱使着他 骑着这个一无所有的桶飞向煤铺老板才可能给予他生存希望。 B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 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旁观态度。 C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 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D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 在物权法将给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答案】C 【解析】A 项结构混乱,应改为“煤铺老板,他才可能有生存的希望”或者“可能给 予他生存希望的煤铺老板” ;B 项介词残缺,应改为“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持有旁观态度” ;D 项语序不当, “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主客倒置。 【考点】5、辨析并修改病句 【难度】中档题 【题型】单选题 6 【题目】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诗人谢无逸(今属江西) 千秋岁咏夏 景中“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 B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而我们则用机器、选票和美 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代的和平。 C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D “怎么回事?亲爱的。 ”苏艾问道。琼珊说:“它们现在掉得快些了。三天前差不多 有一百多片。数得我头昏眼花。现在可容易了。 ” 【答案】B 【解析】A 括号应放在“临川”后。C 省略号后逗号去掉。D 应为“怎么回事,亲爱的?” 。 【考点】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二、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10 题。 巴甘的蝴蝶 鲍尔吉原野 巴甘家在内蒙赫热塔拉村,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原。大片绿草上,黄花先开,六片 小花瓣贴在地皮上,马都踩不死。铃兰花等到矢车菊开败才绽放。 每到这时,巴甘比大人还忙:采一朵铃兰花,跑几步蹲下,再采红火苗似的萨日朗花。 父亲被撞死了。妈妈不知得的是什么病,躺在炕上,额头上蒙一块湿毛巾,许多人陆续来 看望她。 晚上,巴甘躺在妈妈身边。妈妈摸着他的头顶的两个旋儿,看他的耳朵、鼻子,捏他 的小胖手。 “巴甘,妈妈要走了。到那个地方就不再回来了。 ”巴甘警觉地坐起身。 “巴甘,每人有一天都要出远门,去一个地方。爸爸不是这样的吗?你和大舅在一起。 我走了之后,每年夏天变成蝴蝶来看你。 ” 变成蝴蝶?“我可以告诉别人吗?”巴甘问。 妈妈摇头:“有一天,村里人来把我抬走。那时我不说话,也不睁眼睛了。你不要哭, 不要喊。我不是能变成蝴蝶吗?” “变成蝴蝶就说不出话?”妈妈躺着点头,泪从眼角拉成 长条流进耳朵。 她说得真准。有一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几个人抬妈妈出去。人们忙乱着,江其布舅 舅蹲着,捏巴甘颤抖的肩头。 从那时起,村里开始大旱。过去,洼地要么有深绿的草,要么在雨后长蘑菇,都会有 花。现在全是沙子,也看不到蝴蝶。妈妈变成蝴蝶之后,要用多长时间才能飞回赫热塔拉 呢? 后来,舅舅把家搬到奈蔓塔拉,给人种水稻,巴甘读小学三年级。这里的学校全是红 砖大瓦房,有升国旗的旗杆。玻璃完好,冬天也不冷。有一天下午,文老师指着一些挂图 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蝴蝶。 ”大家说。图上的蝴蝶张开翅膀,黄翅带黑边儿,两个触须也是黑的。 “这是什么?” “蛆虫。 ” “对。这个呢?”她指着一个像栗子带尖的东西, “这是蛹。 同学们,我们看到美丽的蝴蝶其实就是蛹变的,你别看蛆虫和蛹都很丑,但变了蝴蝶之 后” “你胡说!”巴甘站起来,愤怒地指着老师。 文老师一愣,说:“巴甘,发言请举手。 ”巴甘坐下,咬了一下嘴唇。 “蛹在什么时候会变成蝴蝶呢?春天,大地复苏” 巴甘冲上讲台,一口咬住文老师的胳膊。 文老师大叫,教室里乱了。巴甘在区嘉布的耳光下松开嘴,文老师哭了。巴甘把挂图 扯下,撕烂,在脚下踩。鼻子还在流着血。几个女生惊恐地抱在一起。 校长来了,用手戳巴甘的额头,巴甘后仰坐地。校长与江其布舅舅向文老师赔笑,舅 舅把一只羊牵来了送给文老师。 巴甘到了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成了旗一中的名人。在自治区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三名, 获得了邵逸夫奖学金。 暑假时,巴甘参加了“哲里木盟”组织的优秀学生夏令营。夏令营最后一天去参观黄 海学院。他们先参观生物馆,来到昆虫标本室。蝴蝶!大玻璃柜子里粘满了蝴蝶,大的像豆 角叶子那样,小的像纽带扣,有的蝴蝶翅膀上长着一对圆溜溜的眼睛。巴甘心里咚咚跳。 讲解的女老师拿一根木棍,讲西双版纳的小灰蝶,墨西哥的君主斑蝶,凤眼蛱蝶巴甘 走出屋,靠在墙上。 蝴蝶为何到了这里?因为青岛有海吗?赫热塔拉和奈曼塔拉已经好多年没有蝴蝶了。 蝴蝶迷路了,它们飞到海边,往前飞不过去了,落在礁石上,像海礁开的花。 巴甘走向拿木棍的女老师,鞠躬。他把钱掏出来,有纸币和手绢包的硬币,捧给她: “老师,求您把它们放了吧!放它们飞回草原去。 ” “放什么?” “蝴蝶。 ” 女老师笑了,看巴甘脸涨得通红并有泪水,又止住笑,拉住他的手进屋。巴甘沉默了 一阵儿,一股脑儿把话说了出来。女老师用手绢揩拭泪水。等巴甘说完,她从柜子里拿出 一个木盒问他名字。 “巴甘,这个送你。 ”女老师手里的水晶中有一只美丽的蝴蝶, “是昆山紫凤蝶。 ”她 眼睛红着,鼻尖也有点红,说, “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失,今生是一样,来生还是一样。 我们相信它,还要接受它。这是一只巴甘的蝴蝶。 ” 7.【题目】开头一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描写了巴甘家乡气候与植物的特点,揭示了生存条件的恶劣以及植被生命力 之顽强。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解析】 “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原”可体现出气候与植物特点, “萧瑟”可暗示生存 条件的恶劣, “马都踩不死”表现出植被生命力顽强;作为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一般要从交 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等方面作答。 【考点】15.1.4 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度】中档题 【题型】解答题 8.【题目】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妈妈躺着点头,泪从眼角拉成长条流进耳朵。 (2)巴甘把挂图扯下,撕烂,在脚下踩。 【答案】(1)细节描写,刻画了巴甘妈妈将要离开人世时内心深深的痛苦与留恋。 (2) 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了巴甘对文老师讲解内容的愤怒与反抗,揭示了巴甘内心对母亲的思 念。 【解析】第一句,根据 “躺、点头、从、拉、流”几个关键词,很明显运用了细节描 写,有利于把巴甘妈妈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第二句,由“扯下” “撕烂” “踩”这几个动 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把巴甘的内心情感世界表现出来,答题时,可结 合着具体内容来答出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巴甘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考点】15.1.5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了解其作用和效果 【难度】中档题 【题型】解答题 9.【题目】文中的女老师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为巴甘的遭遇落泪伤心.真诚善良,有爱心。善于引导学生,用心助人。 (或:送给巴甘镶嵌蝴蝶的水晶,劝慰巴甘,让他相信真情永存。) 【解析】先总体把握人物形象,再结合着描写、议论性语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 析, “女老师用手绢揩拭泪水”表现了她善良;“巴甘,这个送你”表现了她有爱心,用心 助人; 【考点】15.1.1 欣赏人物形象,揭示人物个性特征及作用 【难度】中档题 【题型】解答题 10.【题目】结合文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