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者从多个方面刻画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B从来的史书没有像它(史记)这样不具有作者个人的色彩的。C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D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2 . 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洵职(xn)滑稽(j)烧灼(zhu)哄堂大笑(hn)B慷慨(ki)干涸(h)狭隘(i)刨根问底(po)C热忱(chn)附和(h)恍惚(hun)粘轻怕重(nin)D鄙薄(bo)琢磨(zhu)抽噎(y)参差不奇(cn c)3 . 下列加点的词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读书不能断章取义,这样很容易对文章内容产生误解。B洪水过后,村子里的庄稼荡然无存了。C本来是留给老李的职位,却被董事长的亲戚占了,老李真是鸠占鹊巢啊。D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二、字词书写4 . 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我恐惧地畏缩着,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要把我吞噬(_)掉,迎面是无尽的黑暗。(2)地球用其强大的生命力养育着无数生灵,亘古(_)不息。(3)第一次见面,她显得有些_(jn ch)。(4)自从拥有了友谊,我找到了“_(xn yu lng x)一点通”的感觉。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陡河!陡河!陡河水库告急!这是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险情:大震后,位于唐山东北_公里的 陡河水库大坝下陷1米.主坝纵向断裂_米.横向断裂每隔_米就有一处.约有_多道裂纹。裂纹有的宽达1米.长达_米。时逢天降暴雨,水位猛涨,大坝jj可危。该水库库底高出唐山市10米,有3600万立方米的储水量,一旦决堤,架在唐山人头上的一 湖水将咆哮而下,把已经震碎了的唐山完全置于没顶的洪水之中,那将是难以想象的惨况。 可怕的次生灾害! 1923年东京毁于地震之后的大火,不就是震撼人心的史例么?暴雨中,住在水库周围的地震幸存者们乱作一团,他们喊着、叫着,顾不上掩埋亲 人的尸体,顾不上扒出值饯的财物,只是挟着包裹、抱着孩子,没命地往高坡上跑。恐怖 的情绪迅速蔓延,一时之下,造成了一种强大的危险的态势,直接危及人心。事态确实很紧张,已经听得见沉沉的雷声挟裹着水库中的波涛的喧响。一队军人正跑步奔向水库大坝。 这是驻在陡河水库附近的北京军区炮兵某团的指战员,刚刚从废墟中脱身,他们就接到了 保护水库大坝的命令。可是他们很快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急:大雨中,急涨着的陡河水像沸腾般地咆哮着, 黑汽蒙蒙,浊浪汹涌,拍打着有裂纹的坝堤,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当时,陡河上游的洪水,也像野马奔腾而来,水库水位在令人发ch地上涨,杀机四伏的漩涡,疯狂的浊浪,千疮百孔的大坝人们似乎能听见大坝在巨大的洪水压力下,发出支撑不住的痛苦的呻吟。水库已经饱和了,入库的水仍在无限止地膨胀,宽厚的堤坝此时竟薄得像 一张透明的纸页。溃堤之险,危在旦夕!必须立即溢洪减压,这是一切一切的关键。炮兵团副参谋长董俊生率领八连战士上堤抢救,他高声喊着:“打开溢洪闸!”然而早已停电,闸门启闭机无法启动。他又带领士兵们冲进绞车房,要靠这架手摇绞车,去启动那两扇40 吨重的闸门。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士;兵们每四人一组,用手臂的力量去摇动绞车, 去开启那十几万斤重的闸门。风雨飘摇,大地仍在余震中战栗,恶浪仍在闪电中发光,涛声如雷,泡沫飞溅。从 中午到夜晚,小屋内一阵又一阵地传出“嘎吱嘎吱”的手摇绞车响和战士们于紧张、疲惫中喊出的号子。困难啊!四个壮小伙子拼命地摇动一百圈,闸门提高还不到一厘米!整整七八个小时过去,战士们轮班操作,就像用生命与洪水抢时间。钢铁大闸一毫米一毫米地上升了。三营副营长魏世德当时是参加大坝抢险的一名班长。他说:“那天的情景,想 起来就有点害怕。我们开始还当提闸很容易,几声号子一喊就起来了,谁想到要连续摇七 八个小时!绞车房已经震裂,站在外面,都能见到里面的人,房子随时都有可能落架。大 清早我们刚扒过死人,身上的血迹还在,人挨砸是怎么回事儿我们知道。每个进去的人,都是又焦急又紧张。摇,拼着命摇,汗珠子叭嗒叭嗒地掉,心怦怦地跳。十分钟一班,以最快的速度换班。在那十分钟内,谁都有可能送命,可是没有缩脖子的。我们光着身 子,穿着裤衩,发疯一样摇着绞车。手磨破了,腰快断了,开始还以十分钟为限,后来顾不上了,时间越拉越长,外边喊换班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傍晚,来了一次强余震,大坝轰隆隆响着,绞车房猛烈晃动起来,站着的人都栽倒在地。我当时在外面。我的心突然乱跳, 趴在地上,心想这下完了,大坝要垮了,绞车房要塌了!可是怕人的事情没有发生。大坝 在,小屋也在,小屋里还传出战友的号子”5 . 根据拼音写汉字。jj可危令人发ch6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一连串的数字,试分析这些数字在文中的作用。7 .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段运用短句和感叹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B第段和第段都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渲染出紧张的氛围。C第段和第段都主要通过写大坝与河水来表现形势的危急。D第段通过写幸存者们的表现侧面烘托出当时形势的危急。8 . 在这场大坝保卫战中,解放军战士面临的困难有:(1)洪水肆虐,大坝随时有溃堤的危险;(2) _; (3) 。9 . 某同学想创作一副对联,表现解放军战士面对险情所付出的艰辛。他已写好了上联, 请你完成下联的创作。上联:风声雨声涛声,声声入耳下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晒秋段吉雄蟋蟀一声紧似一声的弹奏声中,村庄日渐丰腴。从田野里飘出来的风挟裹着瓜果醇香,沿着那条深邃小路踢踏踢踏就走进了季节深处。天空一副了无心事的样子,像是被水濯洗过,清爽,干净,素衣猎猎。藏在岁月深处的镰刀被季节唤醒,在月光下被磨去斑斑锈迹。刺啦刺啦,刀刃紧贴着纹路细腻的石片,在月牙一样的磨石上面荡着秋千,渐渐闪出银色光芒。当月光开始在镰刀上打旋的时候,磨刀声停了。农人用粗壮的大拇指肚在刀刃上轻轻荡着,手上能感到刀锋的寒气,听得到刀刃触摸指纹沟壑的声响。镰刀磨成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拖泥带水。收割庄稼,一下就是一大把。就是伸向天空收割云彩,也是轻轻一挥,就会揽下满怀五彩缤纷。一墙之隔的老牛梦呓般的咀嚼被打断,摆动着尾巴送走悠闲梦境,踱步走进季节的繁忙中。男人腰上插着两把镰刀,身后是老牛健壮的身影,像是要仗剑闯荡江湖。他们同步迈出农家小院,消失在牛铃铛摇曳的清脆中。院子里模糊的轮廓渐次清晰。先是挂在屋檐下的辣椒、黄豆,然后是堆砌的玉米、芝麻。女人推开房门,打着哈欠来到院子中央,扫一眼天空。太阳挣扎着,一点一点地蠕动着,光线从罅缝中迸出。仅扫一眼,女人便知晓今天是个大晴天。她把衣服掖了掖,撸起袖子,忙碌起来。水泥地上,原本灰白的颜色现在却是一片深沉。蒙在玉米上面的塑料布有一层细细的水珠,看来昨夜的露水确实不小。女人边抖动着塑料布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天院子里的粮食怎么晒,地里的农活怎么做。心里想着,手脚不停歇,轻轻一脚就叩开紧闭的鸡笼门。早就欠着颀长脑袋的那群生灵争着从笼子里出来,挤在门口谁也不肯让谁。还是那只一身雪白羽毛、顶着红润鸡冠的占得上风,成功突围,趾高气扬地踱着步,一个跃身,飞到院墙上,抖落着身上的羽毛,引颈放喉。村庄在激昂的呼唤声中彻底醒过来。女人此时已经把院子里扫干净了,灰尘,露水还有喧嚣,以及一夜的慵懒。水泥院子还需要再晾晒一下,要经过太阳的消毒才能把粮食铺在上面,不然容易返潮。趁着这个功夫,她还有不少事要做,一边呼喝着赖床的孩子,一边走向厨房。面团意气风发坐在锅中盆里,膨胀的面团都快要溢出来。这季节发酵,不加点温度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种效果的。看到这盆发酵好的面团,女人心里很欢喜,如同这个沉甸甸的季节带给她的喜悦。屋子里,玉米、花生、芝麻已经堆得插不下去脚了,只好挪到屋檐下。还不止这些呢,地里还有,雪白的棉花还未来得及摘,长得快要撑破地面的红薯还需要个把月沉淀。满院子都是醇浓的果浆味。雪白的面团在案板上来回滚动。满身热情顺着胳膊汩汩流进面里。千揉百转之后,放进笼屉,按上锅盖,蒙上湿布,灶膛里塞上两根干硬的松木棒子,火舌一下子就伸出来了。女人快步走出厨房,秋阳已经在院子里铺上金色地毯。是时候了,她一伸手,先把那黄豆荚从屋檐下抱下来,几步走到院子的一边,胳膊轻轻一抖,豆荚就均匀地铺在了地上,无需再去翻动。满屋玉米也需要太阳猛晒。女人半蹲着身子,两手轮流捡起玉米,挥臂把它们掷出门。那些玉米棒子撞击在地面,尖叫着、蹦跳着,朝远处滚去。也有玉米粒从上面脱落,在院子里打着口哨。很快,院子就变了样,金色一点一点吞噬着冷凝。女人想起锅里的馍馍,急忙起身。还没到厨房,就有一股甜醇的面香迎了过来。掀起锅盖,腾起的水雾一下子把半个身子都罩住了。她揭起一个冒着热气的白馍,在手里左右倒着,朝坐在院子角落的孩子走去。田地里,男人和牛已经把那块泛着油光的黑泥地犁了一半。老牛不紧不慢,与男人默契,十分娴熟地在这块地上走出一条条笔直的痕迹。他们不是在犁地,是在翻阅大地这本厚重而古老的书籍。太阳已经跃上山头,薄雾慢慢消失,阳光徜徉在这雾霭中,给山岗和大地都披上金霞。晨霭另一头,女人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走来。男人回过头,看着那个身影,扭回头,鞭子在空中扯一个清脆的鞭花,气沉丹田,喊出整个田野里最得意的声音:“嘚”(选自2018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12 版,有删改)10 . 本文围绕“晒秋”写了哪几件事?11 . 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1)藏在岁月深处的镰刀被季节唤醒,在月光下被磨去斑斑锈迹。(从修辞角度赏析)(2)千揉百转之后,放进笼屉,按上锅盖,蒙上湿布,灶膛里塞上两根干硬的松木棒子,火舌一下子就伸出来了。(赏析加点的字)12 . 第段划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3 . 品读下面三组句子,说说文章多处描写“太阳”有何作用?(1)太阳挣扎着,一点一点地蠕动着,光线从罅缝中迸出。(2)秋阳已经在院子里铺上金色地毯。(3)太阳已经跃上山头,薄雾慢慢消失,阳光徜徉在这雾霭中,给山岗和大地都披上金霞。14 . 第段“嘚”单独成段,语言简洁,但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分析所蕴含的情感。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注:尝:曾经。及:到,到达。若:好像。待:防备。飙:像疾风一样。这里指迅速。盬(g):吸饮。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公将鼓之:_(2)再而衰:_(3)如是者三四次:_(4)果腹而去:_16 . 翻译下列句子。(1)彼竭我盈,故克之。(2)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17 . 甲文中鲁国军队抓住有利时机克敌制胜是在_之时;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_之时,乘其不备,置蛇于死地。18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蜘蛛乘其不备卒用其人B以首俯地普又以其人奏C踞蛇之首读之竟日D果腹而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者三四次19 . 甲乙两文说明的一个共同道理是。五、句子默写20 . 诗文默写(1)_,路远莫致之。(2)野望中通过写牧人的活动,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悠闲的晚归图的句子是_,_。(3)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对花草的描写,表现了西湖早春勃勃生机的句子是_, _。(4)与朱元思书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利实禄,热爱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 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甲)远日本国僧敬龙归(唐)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余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乙)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热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释)扶桑:相传东海外有神木名为扶桑。是日出之地,亦为日本别名。21 . 关于这两首诗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描写时间为晚上,(乙)诗描写时间是清晨。B(甲)时送别地点在扶桑,(乙)诗分别地点在扬子江。C甲诗作者将与友人同行,(乙)诗作者送友人独往。D(甲)诗友人以船为交通工具,(乙)诗友人也是如此。22 . 关于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都迟至末尾才点出友人前行的目的地。B(甲)(乙)两诗各自重复某些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