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民警先进事迹_第1页
监狱民警先进事迹_第2页
监狱民警先进事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监狱办公室收到一封来信,信中说:“感谢李警官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感谢监区领导对我的教育引导,感谢政府给我的宽大和温暖,让我在这里找到了生的希望,我要勇敢的承担自己的罪责,不再害怕慢慢的铁窗生涯。”原来这是罪犯彭某在离监前,为了感谢民警李警官对他的教育、挽救之恩,特意写的一封感谢信。入监谈话排摸,锁定重点对象罪犯张强,30岁,因杀害前妻被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一监区民警李警官在对该犯进行调入我监后的第一次谈话教育中发觉,该犯自觉罪孽深重,对不起受害者,心理压力特别大,在其言语中隐约透露出自杀轻身的念头。通过查看张某的档案,李警官了解到,虽然该犯因争执而将前妻李某杀害,但仍旧深爱着她。而且在事发后,该犯曾企图通过服食杀鼠剂自杀。至此,工作目标明确锁定,工作方向渐渐明朗。找准关键切入,密集谈话攻心张某自杀未果后逃逸至原籍家中,说明心中仍旧惦记着年仅4岁的儿子。该犯在谈话中曾提到,本来在法庭上他想请求法官重判、枪毙他,但看到旁听席上父母老泪纵横、小孩不停的哭喊,想到将来自己无法给老人养老送终,子女无人抚养,学习生活没有着落,便未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李警官及时抓住彭某虽然杀人但人性尚未泯灭,家庭亲情尚存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密集的谈话攻心。张某当时正处于新收集训教育中,李警官经常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一有空闲就找该犯谈心、嘘寒问暖如何减轻心理负担、如何走好改造之路、出去后如何报答父母,善待家人通过不断有针对性、渗透性的开导与教育,终于慢慢化开了彭某的心结,使他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彭某也从入监时的目光呆滞、行动僵硬,逐渐学会主动与人交流了。精心布置耳目,多措并举保安全在不放下对彭某个教转化的同时,李警官布置耳目,“暗控、明控”双管齐下暗中安排2名罪犯每日密切关注该犯动态,并特别布置了一名罪犯对其24小时“贴身”,要求“走到哪儿跟到哪儿”。 虽然张某入监已有一段时间,但经耳目反映的情况,该犯在言谈中仍有表示过“活下去没意思,想要自杀”。为杜绝该犯接触违禁品,截断其获得自杀工具的渠道,监区果断安排该犯平时在活动室自习,不得去劳动车间。同时,李警官动用一切可用资源,教育引导彭某同监组罪犯主动与其接触、聊天,分散该犯的注意力,通过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逐步淡化该犯轻身的念头,确保该犯情绪稳定,时刻处于可控状态。通过李警官深入、耐心、细致的教育,彭某从一个整天胡思乱想,时常发呆,心存自杀想法的“危险“罪犯,转化成了一名会与他犯主动交流,自己主动学习,求生欲望强烈的“新生”罪犯,并顺利的通过了一个月的新收考核。在平凡中铸忠诚,在奉献中现价值李警官同志多年前从白茅岭农场回沪后就一直坚守在罪犯新收教育的第一线。“爱岗敬业,敢于奉献”的“红烛精神”并没有因为时空的变迁而褪色。数年来,李警官同志在监区重点罪犯的转化教育上勇挑攻坚重担,通过情法相融的科学施教,转化了很多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等危险、难改的重点职务罪犯,并将他们逐步引上了改造的正途。李警官同志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迹,也没有什么殊死搏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