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PPT课件_第1页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PPT课件_第2页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PPT课件_第3页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PPT课件_第4页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湖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冯涛,.,2,目录,(一)法律依据(二)基本概念(三)职业病种类(四)职业病诊断(五)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六)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问题的规定(七)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流程,.,3,一、法律依据,(一)职业病防治法(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三)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四)职业病诊断医师管理办法(五)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六)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七)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规定,.,4,二、基本概念,(一)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它职业病活动过程中,由职业病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二)法定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5,职业病危害因素,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强度紧张度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工具,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不合理车间布局不合理采光、照明不符合卫生要求。通风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6,法定职业病范围背景,在立法上,职业病患者由于涉及劳保待遇或赔偿,在治疗和休养期间以及医疗后成为残疾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按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依照有关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职业病患者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因此,职业病具有一定范围,即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在我国,根据国家的经济条件以及诊断技术水平的普及程度,法定职业病的范围,在不同时期,可定期调整并向全国公布。自57年7月由卫生部公布的14种职业病逐步增添至87年11月由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修订颁发了99种至2002年卫生部63号文公布了115种职业病。,三、职业病种类,(一)分类:10类115种职业病类别职业病种数尘肺病13放射性疾病12化学物质56物理因素3生物因素3职业性皮肤病8职业性眼病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职业性中瘤8其它职业病510类115种,.,8,(二)职业病名单:,尘肺病矽肺水泥尘肺煤工尘肺云母尘肺石墨尘肺陶工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石棉肺电焊工尘肺铝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9,职业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他化合物中毒、镉及其他化合物中毒、铍病铊及其他化合物中毒、钡及其他化合物中毒、钒及其化合物中毒、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铀中毒、砷化氢中毒、氯气中毒、二氧化硫中毒、光气中毒、氨中毒、偏二甲基肼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二硫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工业性氟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正已烷中毒、汽油中毒、一甲氨中毒、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二氯乙烷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氯乙烯中毒、三氯乙烯中毒、氯丙烯中毒、氯丁二烯中毒、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毒。(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中毒、甲醇中毒、酚中毒、五氯酚中毒、甲醛中毒、硫二甲酯中毒、丙烯酰胺中毒、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杀虫脒中毒、溴甲烷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职业性中毒性肝病、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10,放射性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11,物理因素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12,生物因素炭疽森林脑类布氏杆菌病,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13,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能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职业性皮肤病,.,1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其他职业病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15,职业性肿瘤石棉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皮肤癌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16,四、职业病诊断,(一)诊断权限(二)受理(三)集体诊断(四)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档案(五)职业病报告,.,17,职业病诊断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并在批准的有效期内和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独立行使诊断权。,(一)诊断权限,.,18,(二)受理:职业病诊断机构受理当事人职业病诊断,当人事应当提交以下材料。1、当事人申请书;2、事业史、既往史;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5、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6、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必需的有关资料。,.,19,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进行集体诊断。1、组织三名以上职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2、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当事人提交的资料、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结论;3、对职业病诊断有意见分歧的,按多数人的意见诊断;4、对不能诊断的疑似职业病病人,可以经必要的医学检查或者住院观察后,再做出诊断;5、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聘请其他单位取得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的职业病诊断医师参加诊断工作。6、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后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明确是否患有职业病,对患有职业病的,应当载明所患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和复查时间;(2)职业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3)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执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4)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按卫生部的统一规定。,(三)集体诊断,.,20,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2、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所有资料;4、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5、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结果报告。,(四)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内容应当包括:,.,21,(五)职业病报告,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22,五、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一)鉴定级别(二)委托办事机构(三)组织进行职业病鉴定(四)发送鉴定书(五)建档(六)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文书,.,23,1、市级鉴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2、省级鉴定: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一)鉴定级别,.,24,1、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负责受理和主持对职业病诊断结论争议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负责受理和主持对当事人对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争议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二)委托办事机构,.,25,1、受理:职业病诊断办事机构受理当事人职业病诊断鉴定,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资料。(1)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书;(2)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3)职业史、既往史(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5)职业健康检查结果;(6)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7)其它有关资料。,(三)组织进行职业病鉴定,.,26,2、材料审核: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材料审核,材料不全的,通知当事人补充,对材料齐全的发给受理通知书,60日内组织鉴定。,.,27,3、组织成立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1)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组织当事人或接受当事人委托,从全省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5人以上单数组成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职业病鉴定.(2)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推举产生主任委员一名,负责鉴定委员会工作。(3)指定专人如实记载鉴定过程,其内容包括:a.鉴定专家基本情况:姓名、职称、单位、工作年限等;b.鉴定所用资料的名称和数目;c.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d.鉴定专家的意见;e.对鉴定结果的表决状况f.鉴定结论;g.专家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h.鉴定专家签名;I.鉴定时间,.,28,4、根据鉴定委员会的需求,组织邀请其他专家参加职业病诊断鉴定。邀请的专家可以提出技术意见,提供相关资料,但不参与鉴定结论的表决;5、根据鉴定委员会的需要,组织向用人单位素取与鉴定有关资料或向原职业病诊断机构调阅有关的诊断资料;6、必要时,组织安排对被鉴定人进行医学检查,对被鉴定人的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取证等工作;7、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鉴定工作的需要,组织在本地区以外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加鉴定或函件咨询。8、鉴定:鉴定委员会应当认真审阅有关资料依照有关规定和职业病诊断标准,运用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鉴定。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做出鉴定结论,鉴定结论以鉴定委员会成员的过半数通过。,.,29,9、出具职业病诊断鉴定书(1)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及鉴定事由;(2)参加鉴定专家情况;(3)鉴定结论及其依据,如果为职业病,应当注明职业病名称、程度(期别);(4)鉴定时间;(5)参加鉴定的专家在鉴定书上签字,鉴定书加盖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印章。,.,30,(四)发送鉴定书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以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鉴定结束之日起20日内向当事人发送职业病诊断鉴定书。,.,31,(五)建档,鉴定结束后,鉴定记录应当随同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一并由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存盘、存档永久保存。,.,32,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建立职业病鉴定档案并永久保,当事人提交的所有材料(略)职业病诊断鉴定书鉴定过程的记录材料1.鉴定专家的情况2.鉴定所用资料的名称和数目3.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4.鉴定专家的意见5.表决的情况6.鉴定结论7.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8.鉴定专家签名9.鉴定时间10.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11.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结果报告,.,33,(六)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文书,1、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告知;2、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材料接收凭证;3、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4、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受理通知书;5、职业病诊断鉴定会议记录;6、鉴定委员会专家签名表;7、职业病诊断鉴定登记表;8、实验室检查报告单;9、职业病诊断鉴定书。10、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专家编号表,.,34,1、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告知,本机构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史(主要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病史职业健康监护村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评价资料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盖章)年月日,.,35,2、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材料接收凭证,编号:同志:本机构现已收到你提交的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的下列材料:以上材料共件以上申请材料如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本机构将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告知。当事人: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盖章)年月日年月日,.,36,3、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编号:同志:经审核,你(单位)所提交的关于的申请材料(1、不齐全;2、不符合法定形式),请补正以下材料:特此通知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盖章)年月日,.,37,4、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受理通知书,编号:你提出的关于申请,本机构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决定于予受理。根据有关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1、从全省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鉴定专家;2、组成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3、组织鉴定;4、现场调查取证)期限60个工作日。特此告知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盖章)年月日,.,38,5、职业病诊断鉴定会议记录第页共页,.,39,职业病诊断鉴定会议记录第页共页,.,40,6、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专家签名被鉴定人姓名:鉴定结果:,鉴定日期:年月日鉴定地点:,.,41,7、职业病诊断鉴定登记表单位: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地址:电话:原诊断病名:原诊断机构:原诊断日期:年月日申请鉴定事由:鉴定结果:鉴定机构:鉴定日期:年月日鉴定委员会主任:主持鉴定办事机构:,.,42,8、实验报告单,.,.,43,9、职业病诊断鉴定书,.,44,10、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专家编号表(随机抽号),注:随机选号用“”表示,.,45,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专家名单及编号(一)职业卫生现场,.,46,(二)职业病临床,.,47,.,48,.,49,.,50,.,51,.,52,.,53,六、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有关规定,.,54,1、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及时、便民的原则。2、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应当按照职业病目录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3、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1)是职业病诊断鉴定当事人近亲属的;(2)与职业病诊断鉴定当事人有其它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4、随机抽取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专家的方法,按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制定的工作程序进行。5、用人单位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诊断所需资料的,职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有关材料,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作出诊断或鉴定结论。6、职业病诊断机构对其他诊断机构按规定已经做出职业病诊断的病例,在没有新的证据资料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