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量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缕晚霞已经隐去,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B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C当它穿过一片岩石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幅闷闷不乐的样子。2 . 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寸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A文中“心灵“广袤”和“比”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介词。B文中“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分别是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C“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一句中的主语是“人们”。D“每一粒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中两个“、”应改为“,”。3 . 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青春,就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它即使力气单薄,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这样,你才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才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飞翔,会让你见识到你未曾见过的东西,会让你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到更宽更远。A加点词“这样”“世界”“一扇”分别是代词、名词、数量词。B“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力气单薄”“好看的玻璃房”分别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C画线句子的主干是“你知道玻璃房”。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之一是:在“更宽更远”后添加“的地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叙述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好一朵木槿花宗璞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春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节选自宗璞散文)4 . 根据要求,在横线处填空。(1)阅读全文,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的过程依次是:轻视、_、欣赏、赞美、_。(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一句中连用三个“偶然”,前两个“偶然”的含义相同是_;第三个“偶然”的含义是_。(3)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是_和_。5 . 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这样安排结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 本文赞美了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阅读全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远古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孙国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余姚河姆渡、田螺山是两处六七千年前保存良好的古代遗址。通过对这两处遗址考古获得的信息,我们可以描绘出远古江南的美好生活。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1),出土了看似新鲜的大片稻谷壳堆积和散落的炭化稻米,一度让考古专家推断,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耕种稻田、煮食米饭的先民。后来,南方地区一次次的相关考古(2),一再改写和刷新了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阶段的历史记录。目前,1万多年前以水稻栽种为主的稻作农业发端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成为植物考古界和农史学界的共识。在之后的数千年里,水稻种植逐渐被先民发展成为取代传统渔猎的最主要的谋生手段。在田螺山遗址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中,炊器专家也研究辨认出了很多通常用于炊煮米饭、熬制米粥的多种式样的原始饭锅陶釜。我们熟悉的成语“釜底抽薪”“破釜沉舟”中的釜字也就有了最早的出处。正是在大米的哺育下,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加速度的文明发展轨迹。河姆渡文化之后,杭嘉湖地区兴盛起来的良渚文化,在东亚大陆率先迈上了文明社会的台阶,成熟发达的稻作农业是其依赖的社会经济基础。此外,在这两处遗址中,发掘出了各类不计其数的鱼类骨头,如鲫鱼、鲤鱼,甚至还有一些鲨鱼、金枪鱼等。考古学家把它们通过淘洗泥土后拣选收集起来,摆放到了数十个多层的架子上,这些鱼类骨头可以让我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当时唾手可得的鱼类资源也是河姆渡先民食物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数量颇大的稻米遗存,以河姆渡为代表的远古江南,无疑冠得上中国最早的“鱼米之乡”这一称号。可以想见,实际上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先民们,已享受着富足和安稳的饮食生活。未被改良得完全成熟的稻米,搭配上纯野生的鱼类来下饭,其口感想必是美美的。当然,与采集狩猎阶段相比,农业社会阶段人类食用的谷物品种比较单一,来补充营养,调剂口味的,就是取之不尽的野果了。在田螺山遗址发掘中,考古学家获取了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其他植物遗存,如有成坑的橡子、成堆的麻栋果、散落的桃核、柿子核等,还有微小的葫芦籽、杂草草籽等,甚至还有也许是最原始中药的灵芝、草叶等;还有长于河流水塘中的菱角、芡实、莲子等等。这些林林总总的动植物遗存,经过考古专家的分类、鉴定、统计和古今形态比较、归纳,完全让我们相信,河姆渡、田螺山先民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里,享受着不亚于忙忙碌碌现代人的生活乐趣和幸福滋味。(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7 . 根据语境,填入第段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1)(2)A发现B发表C发掘D发觉8 . 阅读全文,远古江南的先民们主要拥有_,其次拥有_,还拥有_,因此作者认为,他们享受着不亚于现代人的美好生活。9 . 有同学认为将第段的画线句改成“甚至还有灵芝、草叶等最原始的中药。”显得更加简洁,你认同吗?简要说明理由。10 . 有人认为删去第段文章思路更加清晰,你认同吗?请简述理由。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11 . 以上文字节选自_写的_。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吾赖是以食吾躯。13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文中的意思为:它的外表如金似玉,它的内部却_。现在形容_。四、句子默写古诗文默写填空。(共6分,每空1分)14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15 .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16 .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7 .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是这样诠释“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不畏浮云遮望眼,。18 . 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十则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五、诗歌鉴赏诗词鉴赏 山居即事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9 .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_,这种诗体,要求_联、颈联必须对仗。20 . 简析“遍”字和“稀”字的表达效果。21 .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六、语言表达22 . 从本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潭水,深藏不露;父爱是一双手,搀扶我们走过春夏秋冬。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请你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给你父亲发一条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过50字。七、名著阅读23 . 文学名著,多用衬托手法来塑造人物。这种手法主要通过其他人物的衬托,使得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请从西游记或骆驼祥子中任选一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