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齐国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圣人”。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当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其中荷花淀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D李白,字太白,号易安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2 . (题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和母亲漫步西湖,空气清新,繁花似锦,嗅着花香,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累累硕果 。(上句中的“和”是连词, “满”是副词,“空气清新”是主谓短语)B陈忠实老师看到出版社的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两万元,为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绵薄之力。(“绵薄之力”是谦词,使用错误,此处应该用敬词)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卿当涂掌事”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D“雕刻家的意思是要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这个排比句中“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崇拜这位英雄”顺序可以颠倒)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云上红梅是以贵州最美乡村医生李金梅为原型创作的现代题材花灯戏。B黄大年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C来宾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发挥青年团员的充分作用。D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点赞。4 . (题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既加冠”中的“加冠”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B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上面这幅对联,对仗非常工整。C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求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上面这句话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D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上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5 .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时光呼啸,初中两年发生的一切似乎还历历在目,2019已如期而至。这一年你也许会因一路颠簸得不到回报而叹惋;也许你会因为各类问题接踵而至而不知所措。但无论怎样,请不要妄自菲薄,因为你的每一次前行,都将化在一起,相辅相成,成为最美丽的真谛。A颠簸B叹惋C妄自菲薄D相辅相成6 .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颁(bn)发翘(qio)首仲(zhn)裁殚(dn)精竭虑B悄(qio)然娴(xin)熟歼(qin)灭素湍(tun)绿潭C溃(ku)退轻盈(yn)桅(wi)杆眼花缭(lio)乱D要塞(si)镌(jun)刻遗嘱(sh)重岩叠嶂(zhn)7 . 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8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郎润抖擞嘹亮B宽敞响晴澄清贮蓄C憔悴瘫痪决别淡雅D云宵鉴赏倜傥盔甲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王剑冰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乌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竞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荼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11)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有删改)9 . 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友兰的题词用“屡经艰苦”,简洁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所经受的“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种种磨砺。B“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的“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汉乐府江南曲有“莲叶何田田”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用过这个词。C文中引用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句,出自相传为刘邦所作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广为流传。D文中的成语“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10 . 本文作者追怀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简洁地描述了他们所做的事,表现了他们内心涌动的爱过思乡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人物所做的事情感周定一写南湖短歌面对国难的痛苦 思念家乡联大女生家国之思及抵御外辱的豪情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宣传抗战唤醒国人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冯友兰 朱自清勉励学子报效国家闻一多静心读书不下楼用文化救国的爱国之情11 . 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12 . 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13 . 假如今天的你踏入闻一多先生的宿舍,追寻“何妨一下楼主人”的足迹,相信你定会有许多的感慨,请结合你所了解的闻一多事迹,表达自己的感悟,不少于50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清朝时候,宰相张延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盖房子,为了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寄信去北京,要张宰相回家做主。这位宰相看完母亲的来信,立即作诗劝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读完信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到,深感 ,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小巷,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延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 及流芳百世的美名。14 . 根据文意,画线词“毗邻”的意思是( )A对面B在一个地方C紧挨着D属于一个家族15 . 根据语境在文中处填写词请,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难过B惭愧C可惜D高兴16 . 根据语境在文中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和平B和睦C和蔼D和善17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和人相处要互相谦让B遇到问题要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C不应该和邻居吵架D与别人发生争执要主动认错三、句子默写18 . 古诗文默写。 (1)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鸟下绿芜秦苑夕,_。(许浑咸阳城东楼)(3)闲来垂钓碧溪上,_。(李白行路难(其一)(4)莫说相公痴,_。(张岱湖心亭看雪)(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唱出了“_,_”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_,_”,令人敬仰。19 . 古诗文默写(1) 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2)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因听到一首曲子,而唤醒人们思乡之情的诗_,_。(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晚苦寒,烘托木兰勇敢顽强的句子是:_,_。(6)岑参的进入京使中描绘诗人偶遇入京使者,井托其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是_,_。(7)请你写出“扑朔迷离”在木兰诗中的原句是_,_。四、诗歌鉴赏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20 . “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21 . “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面小题。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2 . 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B两首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23 .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_)(2)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想象登山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_)五、综合性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24 . 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名字(“曾子杀猪”除外),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