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读下列四国家轮廓简图,回答下面小题。ab c d1 . 下列对四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国地跨亚欧两洲和东西半球Bb国是多山的岛国,居民为白色人种Cc国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Dd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2 . 对图中四国阴影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国是棉花、甘蔗种植区Bb国是工业集中分布地带Cc国是人口集中分布区Dd国是新兴工业分布地区3 . 2017年5月1415日,世界130多个国家参与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在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具有吸引力的是( )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先进的科技廉价的劳动力ABCD4 . 中国云南的一位小朋友在澜沧江放了一个漂流瓶,漂流瓶顺澜沧江可能流到( )A伊洛瓦底江B红河C湄南河D湄公河5 . “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A太阳能资源B水能资源C煤、铁D森林资源6 .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新修筑的铁路进入林区以后,林区人民高兴地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进入林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铁路进入林区,改变了木材外运困难的局面林区劳动效率得以提高,增加林区经济收入发展林区经济,交通运输应先行铁路的修建,扩大当地黄金开采规模ABCD7 . 下列说法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A明天风和日丽,适合外出游玩B东边日出西边雨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读图回答问题8 . 图中M、N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是A180、0B0、180C20W、160ED160E、20W9 .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K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G大洋面积最大CD大洲跨经度最广DB、K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美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读“美国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 . 图中体现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A高度机械化B高度商品化C地区专业化D高度工业化11 . 美国五大湖农业带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市场广阔C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D靠近海洋,降水丰富12 . 关于下图中甲乙两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洲主要位于西半球B苏伊士运河为甲乙两洲的界线C甲乙两洲西侧分布了世界上最长的山系D甲乙两洲东临大西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下图为台湾示意图。据此回答小题。13 . 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临太平洋,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B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C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地区D台湾岛全部是温带季风气候14 . 台湾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它盛产( )A甜菜B甘蔗C香蕉D菠萝下图为某同学学习笔记上的一幅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 对该地区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临大西洋,与非洲隔地中海相望B东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C亚欧大陆西部,北邻非洲D亚欧大陆东部,南邻非洲16 . 该地区A地势低平,全部是平原B地势南北高,中部低C地形复杂,种类齐全D地势东西高,中部低17 . 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什么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18 . 该地区的主要人种是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19 . 该地区乳畜业发达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A气候因素B市场因素C交通因素D地形因素20 . 某游客在该地区旅游时拍摄了许多照片,回家整理照片时一一写上了拍摄地点下列照片中有一张拍摄地点写错了,请你帮他找出来ABCD21 .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是本地区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下列关于欧盟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统一货币欧元B货物可以自由流通C使用统一语言英语D公民可以自由往来读国家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22 . 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A美国B印度C巴西D澳大利亚23 . 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美国B印度C巴西D澳大利亚24 . 四个国家中与我国陆地相邻的是A美国B印度C巴西D澳大利亚25 . 关于世界人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色人种大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B黑色人种大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C中国的汉族是黄色人种D白色人种是“高等”种族,黑色人种是“劣等”种族26 . 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现代经济正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7 .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好处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提供丰富的资源ABCD28 . 这样做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A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B雄厚的科技力量C洁净的环境D便捷的交通29 . 东北三省与下列国家接壤的是( )A蒙古B俄罗斯C韩国D日本二、解答题3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质学家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地壳活动进入活跃期,尤其是近些年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如2000-2010年间,印度尼西亚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多达12次。近年来,尼泊尔、我国四川省等地也发生了强烈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材料二:六大板块分布图(1)请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A_板块 B_板块 C_板块D_板块 E_板块 F_板块(2)近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_板块。(填字母)(3)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4)尼泊尔所处位置板块发生_(碰撞/张裂)运动,导致这里的地面不断升高,形成巨大山脉,这座山脉的名字是_山脉。31 . 读东北三省图,回答问题。(1)山脉A_(2)B是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发育了肥沃的_(颜色)土壤。(3)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4)D是著名的_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作物熟制主要是_32 . “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广州某中学生“十一”期间的旅行线路图和日程安排表。读下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线。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_、_级阶梯交界处,这里_资源丰富。(2)该旅行团在第_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六天的行程中,第_天所选择的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都选择_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_。(4)在第四、五天的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反应,其原因是(_)(选择填空)。A纬度增高B纬度降低C海拔升高D海拔降低(5)游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_作为交通工具。33 . 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既地跨欧亚两洲又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阅读俄罗斯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l 俄罗斯山河分布简图材料2俄罗斯幅员辽阔,许多山脉和大河成为俄罗斯大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水资源充足,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其河流航运价值普遍不大,注入北冰洋的几条河流尤为突出。(1)图中山脉P是_山,它是_和_ (地形区)的分界线。(2)俄罗斯主要的农业区分布在_平原南部的_流域和顿河流域;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_平原。(3)位于北极圈内的最大城市和不冻港是_。(4)目前,我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1500多万吨石油,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_运输。(5)简要分析俄罗斯河流航运价值普遍不大的原因。34 . 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不同部位的地形名称A_,C_,D _,E_。(2)图中B点的海拔是_米,A山顶与B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米。(3)图中有两条小河M、N,向东南方向流的是_河(填字母)。(4)从CB和从DA处,爬到山上较容易的是_处,因为这里的等高线_(稀疏或密集),表示坡度_(陡或缓)。35 .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左图、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陆上与14个国家相邻,其中是(国家)。请说出该国与我国在海陆位置上的主要差异(2)我国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界线大致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一致;确定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3)右图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地区,制约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资源不足。(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