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3届高三语文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1页
湖南省2013届高三语文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2页
湖南省2013届高三语文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3页
湖南省2013届高三语文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4页
湖南省2013届高三语文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三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2013届高三语文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三试卷 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石门一中澧县一中郴州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考试时间:2013年3月9日14:00 17:00得分:_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成语或短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的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共商国是暗度陈仓暴殄天物(tin)斗转参横(shng)钟灵毓秀(y)B优柔寡断鸠占鹊巢东殄骀荡(di)乳臭未干(chu)纤尘不染(xin)C.一幅对联隔靴搔痒栉风沐雨(zh)日臻完善(zhn)舐犊情深(sh)D稗官野史明火执杖参虎作伥(chng)佶屈聱牙(j)俾众周知(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并在叙述和描写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深感震撼。B.在那个完全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旧时代,张大伯因无儿无女,晚年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一路走低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D.天香写一个上海士绅家族几代人声色犬马的生活,并引出其女眷所习的“天香园绣”,是流传沪上的又一“传奇”。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殄的一项是A.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人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B.学生冒雨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在阳光底下暴晒夹道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的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这些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C异地高考是一项有利于打破教育地域特权、维护社会公正的改革,它不仅免去了部分考生的奔波之苦,更可以消除当前高考带彳度中蕴含的户籍歧视。D.蛇年春晚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合,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4.下面八句诗是晚唐时期湖南籍诗人李群玉的五言律诗岳阳春晚中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去翼灭云梦寂寞对汀洲不觉春物老云沙鹧鸪思来帆指昭丘块然湖上楼所嗟芳桂晚风日沅湘愁A.B.CD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管仲论宋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卡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注】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少正卯:春秋时鲁国人。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秋攘:排斥B.其祸蔓延,讫简公讫:至,到C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絷:拴,系,捆住D.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逆:违背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仲之疾也,公问之相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C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臣诚恐见欺于王之负赵D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作师说以贻之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知本”。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鰌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