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卫人束氏》参考答案_第1页
文言文阅读——《卫人束氏》参考答案_第2页
文言文阅读——《卫人束氏》参考答案_第3页
文言文阅读——《卫人束氏》参考答案_第4页
文言文阅读——《卫人束氏》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卫人束氏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狸猩技穷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猩。狸猩,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猩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猩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急从束氏假狸猩以去。狸猩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猩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砫其足。狸猩奋掷而出。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猩哉! (宋濂狸猩)【注释】狸猩:泛指猫。与与(y):行步徐缓的样子。甕:盛酒、水的容器。磔磔然:茂密的样子。砫:同“啮”,咬。【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畜至百余( )鼠度其无他技( )狸猩奋掷而出 ( )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举世之物咸无所好狸猩怖甚,对之大嗥 B.家东西之鼠捕且尽年且九十C.赤鬣又磔磔然二十又一年矣D.饥而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参考答案】一、1.养 估计 跳 就 2.B 3.(1)姓束的每天到市场买肉喂它们。(2)(他)急忙从姓束的那里借猫来灭鼠。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忽忆戴安 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 尽而反,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 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因起彷徨 因:_ (2)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_ 2把文中画线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_ 3“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_ 4“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 _ (二)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 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 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 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释】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中外亲:表兄弟。坏冢:荒墓。卓: 同“桌”。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云耕者入冢而得 得:_ (2)公以百金答之 答: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故也,何罪之有? _ 3“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 4本文表现了韩魏公什么样的品质? _ (三)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 遂至相苦。母王夫人 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 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林道人:晋代和尚支道林。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 公。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总角:儿 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信:传信的人。朝士:朝廷官员。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东阳时始总角 始:_ (2)谢公语同坐曰 语: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_ 4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_ (四)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 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庄: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臣愚患之患:_ (2)故曰:“自见之谓明。” 故: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之伐越,何也? _ 3读了本文后,你想到了与本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 _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_ _ _ (五)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善用矛 善:_ (2)一举而毙 毙: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_ 3.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_ 4.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 (六)鲍 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去:_ (2)人具为说具: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本 主 来 于 罝 中 得 鲍 鱼 怪 之 以 为 神 不 敢 持 归。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 (七)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 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大隗:传说中的神名。具茨:山名。奚:何,什么。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问涂焉 涂:_ (2)黄帝再拜稽首 再: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异 哉 小 童 非 徒 知 具 茨 之 山 又 知 大 隗 之 所 存 请 问 为 天 下。 3小童是如何指导黄帝治理天下的?(用自己的话) _ _ 4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_ (八)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向许百金 向:_ (2)许金而不酬 许: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他 日 贾 人 浮 吕 梁 而 下 舟 薄 于 石 又 覆 而 渔 者 在 焉。 3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 4你认为济阴贾人是个怎样的人? _ (九)卫人束氏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_。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 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注释】啖:吃。若:及,至于。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咸无所好 咸:_ (2)束氏日市肉啖之 市: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南 郭 有 士 病 鼠 鼠 群 行 有 堕 瓮 者 急 从 束 氏 假 狸 狌 以 去。 3狸狌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 4读了这则寓言,你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_ (十) 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镞:箭头。尔曹:你们。膏粱:精美的膳食。膏,肥肉。粱,精米。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少提一剑去乡里 去:_ (2)位极将相 极: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因 授 以 所 出 镞 命 藏 之 曰 3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 _ 4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的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 (十一)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切成块的肉。箸:筷子。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公约之饭 之:_ (2)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惟:_ 束氏蓄猫答案: 一、 导学练习(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举世之物 ( 全 )2、咸无所好 ( 都 )( 爱 好) 3、唯好畜狸狌 ( 只)( 畜养)4、捕且尽 ( 将要 ) ( 完 ) 5、狸狌生子若孙 ( 及、与 ) 6、束氏日市肉啖之 ( 每天 )( 买 ) ( 喂 ) 7、但饥辄嗥(只、只要 )( 就 ) 8、食已 ( 完毕) 9、南郭有士病鼠 ( 以?为患) 10、假狸狌以去 ( 借) 11、意为何物( 认为) 12、鼠度其无他技 ( 估计) 13、啮其足 ( 咬) 14、狸狌奋掷而出 ( 用力 )( 腾 跃 ) (二)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2、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 3、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4、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5、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6、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三)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是代著名学者 , 字。 二、巩固练习(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 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 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鬓,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 出。 1、 文中表现狸牲原来捕鼠能力极强的语句是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 表现狸牲害怕鼠的语句 有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 说明产生这一变化原因的语句是 竟不知世之有鼠 (均用原文回答) 2、狸牲视鼠“为异物”的原因是什么? (1) 因为狸牲长期依赖束氏买肉喂养它们,不知世上有老鼠。 (2) 因为老鼠的外貌和怪异的叫声。 3、狸牲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猫长期依赖束氏买肉喂养它们,不去捕鼠,甚至不知鼠为何物。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可分别从束氏或狸牲的角度)主人:不要溺爱,要注意爱的方式和尺度。 猫:不要贪图享受,养尊处优,要自立自强。 三、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哀溺 柳宗元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 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 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 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 (1)永之氓咸善游(都、全部) (2)乘小船绝湘水 ( 渡 ) (3)吾腰千钱(腰上挂着) (4)有顷,益怠( 更 加 ) 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译文: 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怎么会落在最后面呀? (2)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文: (那个人)回答说:“我的腰上挂着许多银子,太重了,因此落在后面了。” (3)汝愚之甚!蔽之甚! 译文:你真是太愚蠢了!太糊涂了! (4)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文: 自身都要被淹死了,还要那些银子做什么用呢? 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 讽刺那些要钱不要命(嗜财如命)的人。 译文: 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二)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管仲、隰(x)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不难:不惜,不耻。 1解释加点的“乃”字的含义。 (1)乃掘之,遂得水。于是、就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3)乃至被谗受贬 竟然(4)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是 (5)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才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B) A老马之智可用也。 译文: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译文: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译文: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译文: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向老马、老蚁学习而感到羞耻的。 3翻译句子: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译文: 现在的人却不知道用他们愚笨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