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1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2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3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4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导学案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出塞、题临安邸、示儿。(重点)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难点)知识链接王昌龄(698-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进士,被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出塞被尊称为唐代七绝的压轴之作。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自主学习1.比一比,再组词。秦( ) 邸( ) 熏( ) 汴( ) 杭( )泰( ) 抵( ) 墨( ) 咔( ) 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古诗时语速要放慢,注意句内停顿,一般而言,七言诗是2、2、3的节奏,即“/”。)合作探究一、学习出塞体会唐代的军旅生活。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以下字音:还(hun) 将(jing) 教(jio)2.查阅注释,理解诗意。(温馨提示:关,边关。还,回家。首句时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明月,边关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秦,汉,应理解为“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3.联系“万里长征人未还”,想象一下:那些边关战士面对明月,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在同一明月下的战士的家人们可能在做些什么?4.后两句诗表示了对飞将军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什么?二、学习示儿感受诗人深厚赤诚的爱国之情。1.反复吟诵古诗,感知诗意。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万事空: 。但: 。九州: 。诗句的意思: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 。 定: 。 乃: 。诗句的意思: 。4.小结。这首诗,作为一份 ,无愧诗人爱国的一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感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弥留的话语,千头万绪。而诗人却不说别的家常话,只说“ ”的遗嘱,只叮嘱儿子们家祭时别忘了把“ ”的胜利消息告诉他。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表现了诗人 之情三、学习题临安邸1.朗读古诗。2.就在以陆游为代表的这些南宋遗民还在热切盼望祖国统一时,那些南宋权贵们在干什么?“暖风熏得游人醉”通过“醉”字,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3.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陆游至死没盼到祖国的统一,你从哪句诗中读出来的?4.小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无比忧虑,对 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拓展延伸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凉 州 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第2页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示儿教案设计。该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示儿教案设计,一起来学习下!示儿教案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示儿教案设计教学分析古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三)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二)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设计特色:自主体悟 想象创新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件 黑板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交流资料师:看老师写个名字(板书:陆游)你对他了解多少?生1: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创作诗作九千三百首之多.生2: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生3: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师:他在你心中是个怎么样的人?(媒体播放诗人晚年画面)让我们再来看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陆游?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在临终前作了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板书:示儿)这也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师:“示儿”是什么意思?生:“示儿”就是给儿子看师: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生:叫遗书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生:写财产的分配等师;那陆游写了什么?请看大屏幕出示示儿配乐放录音二、自由朗读,自悟诗情1.自读古诗。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要求从题目开始,一行一行往下读,同时思师:这次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回答)问:你怎么读懂的?(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你很会学以致用,看注释的确是很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看屏幕上的全诗,一起疏通诗意)2.合作学习。(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3.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拨读诗方法。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学生看多媒体屏幕,边听边想像,老师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但我要离开人间了,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6.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三、设置情境,深情读诗1.弥留之际的陆游,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而他的眼前又时常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1)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2)仞:古时八尺为仞。岳:高大的山。3)遗民:沦陷区的人民;4)胡尘:胡人骑马时扬起的灰尘,比喻金兵占领的领土2.师:读着这样的诗句,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播放影象资料)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师:哪里让你有如此的感受,你读读;还有吗?生2:我的眼前是那些居无定所的百姓,小孩子哭着要吃的,而我们的大人也没有吃的好给。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在了妇女的身上,随即穿来凄凉的哭声生3: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师:真是血淋淋的场面啊。你是从哪句诗浮现这样的画面?读读师: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的军队来解救。还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一盼,盼了几年啊?生A:一年生B:两年,十年?师: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学们,六十五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多少的血泪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3.陆游的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想到这些百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生:悲伤师:看到百姓受到这样的折磨,陆游还仅仅是悲伤吗?生:悲痛师:是啊,陆游这时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读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不光是为自己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哀,还有为这些百姓而悲痛,谁来读读这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指名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由原来的遗憾转化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进步。师过渡: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当他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片段时,他的“悲”,又该怎么去理解呢?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注释1)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2)邸:客栈、旅店。3)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2.师:这时的陆游是悲哀吗?是悲痛吗?是什么了?生:高兴师引导:同学们,陆游因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谁的身上?生:王师的身上。师:那么你再读读这诗,你所看到的王师在做什么?想到这个的陆游心情还是高兴吗?(学生连忙摇头)小手再次举高生:这时的陆游很悲愤师:你从那看出来陆游一想到王师,一想到南宋的权贵们会悲愤?生:因为当时的大臣们,朝廷权贵们在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生:“西湖歌舞几时休?”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停息过;师:还有吗?还有别的补充吗?生:他们一直在饮酒作乐,喝得嘴熏熏的,连自己的都城都要分不清了师:你又是从哪看出来?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教师适当补充当时的背景资料师:是啊,就知道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这你此时有什么感受?生:真让人感到愤怒,连百姓们的苦他们都不顾师:那你来质问他们一番,请生读谁也想来指着鼻子骂醒这群寻欢作乐的权贵们?指名读师:面对这些成天花天酒地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苟且偷生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3.师:这分愤怒,也在这句诗中啊,你能读好这种悲愤吗?(读好前两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指1名读评价:同学们,你们听到了陆游的愤怒了吗?再指1名读,评价:好一个悲,好一个愤啊,读出了陆游的心声!齐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1.师: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但悲不见九州同2.师: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但悲不见九州同3.师: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但悲不见九州同4.生命即将结束,但是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是悲哀,是悲痛,是悲愤,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5.师过渡:这样的南宋王师,做不了什么。但是此时的陆游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王师的身上,这都是源于他的那颗拳拳的爱国心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四、揣摩表情,沉重读诗师:王师北定中原日,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一天?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再或许更长的时间。不管多少年,我们的陆游,我们的爱国诗人会在地下一直等着这喜讯。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一名学生读评价:这是陆游最后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嘱儿子,一再叮嘱!你来读!再指一名读评价:读出了陆游当时的那份急切!我们一起来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又一年,非只一年,蹉跎一年,更须几年?华夏几回叹!(课件播放)齐读师:看着全诗,如果让你把全诗浓缩成一个字的话,你会选择哪个?读了古诗,你的眼里你的心中也冰冷的沉重地停留着一个字,那又会是什么?(悲)(课件着重)悲从何来?(不见九州同)师:在诗人弥留之际,”不见九州同”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对朝廷不思收复失地也充满愤恨,充满了失望,可诗人心中还心存一丝希望,他在希望(生读:王师)1210年初,这位85岁高龄的爱国老人,怀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和无限忧国忧民的悲愤与世长辞了.在他瞑目之前,那顽强的生命火花,作了激情洋溢的爆发直抒胸臆的吟唱,这就是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师再次给学生配乐朗读。)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