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今,那种说大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必须坚决禁止。B新领导能密切联系群众和关心群众痛痒,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C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行使职权。D“严打”取得显著成果,路霸匪患已经肃清或被大部分剿灭。2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教授提出的几条建议很有价值,大家都随声时和表示赞同。B新学期报到时,我和许许多多陌生的同学不期而遇。C终于看到了憨态可掬的能猫宝宝,小朋友们忍俊不禁地笑起来D周老师遇到难题时经常会向我们请教,真是个不耻下问的人。3 .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蛮横(hng)翌日(y)刹那(ch)风雪载途(zi)B亢奋(kng)矗立(zh)腈纶(qng)戛然而止(ji)C拾级(sh)棱角(lng)追溯(s)弄巧成拙(zhu)D舆论(y)髯须(rn)挟制(xi)义愤填膺(yng)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成语字形全都正确的是哪一项?A寒噤(jn)晦暗(hu)人情事故销声匿迹B襁褓(qing)龟裂(gu)戛然而止风云变幻C羁绊(j)斡旋(w)格物致知怒不可遏D缄默(jin)堕落(zhu)不修边幅穿流不息二、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十一号楼的猫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毛,毛色油亮有色泽。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的墙边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回南区的家。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跺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我用下巴很卖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等搞定之后,原本一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得前仰后合。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乘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三楼住着的刘奶奶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喵呜呜地叫,刘奶奶就又把它放出去了。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没事就来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班下班的白领还准时。很快,整幢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我经常看见同楼的住户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别人问保安,怎么总能见到那只猫?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她很疑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它就住在三层?它几岁了?因了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了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刘奶奶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说话间喜气洋洋,仿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动了她的幸福生活。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选自智慧少年2016年第8期,有删改)5 . 请按照时间顺序,从猫的角度,梳理它与十一号楼的人的关系变化。_以三层为家,被三楼人照顾。_猫改变了我们,成为我们的精神亮点。6 . 按要求赏析文章中划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1)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从人物描写角度)(2)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从关键词角度)7 . 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第段叙写朋友来家做客的情节,有什么作用?8 . 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文章结尾“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那个春天,很暖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那个春天,很暖(选自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9 . “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_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_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10 .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那个冬天,很冷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11 . “母亲”怎样对待婆婆做的一系列“不正常行为”?12 . 从“母亲”对女儿教育过程中可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3 . 请分析选文最后一段“那个春天,很暖”在文中的作用。三、句子默写14 . 默写。(1)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_。(艾青我爱这土地)(2) 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3)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4)_,天与山与云,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5)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不应有恨,_?(苏轼水调歌头)(7)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8)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9)运用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李商隐无题)(10)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_。(李白行路难 其一)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水陆草水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壮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宋周教颐爱莲说)(乙)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值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节选目明唐顺之竹溪记)(注释)蓊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漫然:随便的样子。臭(xi)味:气味。孑孑然:孤单的样子。偃蹇:高傲的样子。1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遍植以竹_(2)陶后鲜有闻_(3)濯清涟而不妖_(4)亦足适也_16 . 翻译下列句子。(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17 . 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18 . (甲)文中作者借爱莲表达_、_的处世态度;(乙)文任君借爱竹表达_的处世态度。二者皆运用_的表现手法,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释)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供,付托。19 . 说说颔联中“隔”的含义?20 . 同是写野望,试结合相关内容比较本诗与王绩的野望中的“望”有何不同?六、名著阅读21 . (题文)“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所选语段出自_,语段中的“他”指的是。请赏析选段中画线的句子:_请简要概述“他”后来的命运。七、综合性学习22 . 就下面两则材料进行探究。材料一:据新华社电: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给耶利内克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巨额奖金。在被问及获奖后的计划时,耶利内克说她不打算去旅游,一个人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乐趣不需要花钱。材料二:据青年时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声环境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对话模式设置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分析师专业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考试预测题库
- 2025年广告创意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动画设计师创意实践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责任制面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喷漆作业安全培训题及答案
- 课件不合规问题分析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