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节选),阅读答案_第1页
流年(节选),阅读答案_第2页
流年(节选),阅读答案_第3页
流年(节选),阅读答案_第4页
流年(节选),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年(节选),阅读答案 xx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试卷 语 文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岁月总会在我们心中播下深深的烙印。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荣辱成败,或给我们深深的A(启蒙/启迪),或给我们重重的mlin直面内心,我们的目光更为mu;畅诉心曲,我们的心灵更加chnjng。 1.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成语是。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 (1)请你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2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 到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4分) (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 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诗经) (2)(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4)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杜甫望岳中“ , ”两句诗,不仅写 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应如周敦颐 在爱莲说中所说:“ , 。”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楝(li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6.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7.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云阳洞北小刚记 赵垣 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 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徇崖 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 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野老村童,其 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解箨(tu):脱壳。庆忌塔:塔名。奁(li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金祝:宋朝 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 报赛:祭祀。勤事:尽职。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 ( ) (2)临水坐( ) (3)即港之阳 ( ) (4)太息而返 (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11.文章第段分别从角度写出了小港景色的特点。(4分)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A】漫画少一点 【B】电视连续剧虎妈猫爸对白(节选) (虎妈一毕胜男,猫爸一罗素) 毕胜男:你说咱们这两年为孩子做了什么呀?跟别的家长相比,我们根本不够资格。 罗 素:咱原来不是说好了吗?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所有的风雨都咱俩扛。 毕胜男:那咱俩要死了呢? 毕胜男:从前我太大意了,以为竞争只是在大人之间,根本没把孩子当回事,没想到咱们孩 子比别人落了那么远。 罗 素:怎么远了? 毕胜男:还不远吗?茜茜到现在说话还跟动画片里似的。 罗 素:那她天天看动画片,她可不就是跟里头学嘛,等她到了不看动画片的年龄,她自然 说话就正常了。 毕胜男:罗素,我已经决定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两个自己带茜茜。我不要她再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了,我要把她带进现实。 (第二天早晨,毕胜男坚决制止了罗素为茜茜刷牙的行为。茜茜哭闹无效,自己刷 牙。) 【C】 家庭的核心价值 再论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杨东平 与当今许多家长不同,不少名人、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很“低”的。鲁迅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这样的认识,是基于一种通达、透彻的人生观,即做一个好人、正直的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是很有价值的,而这恰恰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那么,如何实现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呢? 首先,必须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身体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让他们热爱户外活动。而身体健康、热爱户外活动的 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这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其次,必须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孩子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 孩子的“精神成长”还包括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但是,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俞平伯的教子方法,叫“大水养鱼”,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即便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否则, _将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再次,必须关注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培养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早期教育急功近利,以培养“小大人”为目标,以挫伤、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为能事。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有许多途径,除了阅读和艺术教育,还包括与同龄儿童的游戏和交往,以及走进和热爱大自然等。 龙应台有一本畅销书,叫孩子你慢慢来,我觉得书名就很有道理:孩子是不会真正输在起跑线上,输掉的,只能是家长的耐心、信心和平常心。 (有删改) 13.材料【A】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4分) 14.材料【B】对白中父母二人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4分) 15.材料【C】中画线句写俞平伯的教子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对于“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问题,材料【B】中毕胜男的观点与材料【C】 中作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你同意哪一方的观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 娟 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上个世纪 _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7.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4分) 18.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19.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4 分) 2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 的深刻含意。(4分) 21.【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6分)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 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甲】 【乙】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 xx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岁月总会在我们心中播下深深的烙印。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荣辱成败,或给我们深深的A(启蒙/启迪),或给我们重重的mlin直面内心,我们的目光更为mu;畅诉心曲,我们的心灵更加chnjng。 1.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成语是。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2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 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4分) (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 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经) (2)(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4)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杜甫望岳中“ , ”两句诗,不仅写 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应如周敦颐 在爱莲说中所说:“ , 。”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楝(li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6.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7.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云阳洞北小刚记 赵垣 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 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徇崖 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 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野老村童,其 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解箨(tu):脱壳。庆忌塔:塔名。奁(li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金祝:宋朝 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报赛:祭祀。勤事:尽职。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 ( ) (2)临水坐( ) (3)即港之阳 ( ) (4)太息而返 (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11.文章第段分别从角度写出了小港景色的特点。(4分)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A】漫画少一点 【B】电视连续剧虎妈猫爸对白(节选) (虎妈一毕胜男,猫爸一罗素) 毕胜男:你说咱们这两年为孩子做了什么呀?跟别的家长相比,我们根本不够资格。 罗 素:咱原来不是说好了吗?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所有的风雨都咱俩扛。 毕胜男:那咱俩要死了呢? 毕胜男:从前我太大意了,以为竞争只是在大人之间,根本没把孩子当回事,没想到咱们孩 子比别人落了那么远。 罗 素:怎么远了? 毕胜男:还不远吗?茜茜到现在说话还跟动画片里似的。 罗 素:那她天天看动画片,她可不就是跟里头学嘛,等她到了不看动画片的年龄,她自然 说话就正常了。 毕胜男:罗素,我已经决定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两个自己带茜茜。我不要她再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了,我要把她带进现实。 (第二天早晨,毕胜男坚决制止了罗素为茜茜刷牙的行为。茜茜哭闹无效,自己刷 牙。) 【C】 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再论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杨东平 与当今许多家长不同,不少名人、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很“低”的。鲁迅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这样的认识,是基于一种通达、透彻的人生观,即做一个好人、正直的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是很有价值的,而这恰恰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那么,如何实现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呢? 首先,必须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身体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让他们热爱户外活动。而身体健康、热爱户外活动的 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这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其次,必须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孩子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 孩子的“精神成长”还包括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但是,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俞平伯的教子方法,叫“大水养鱼”,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即便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否则, _将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再次,必须关注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培养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早期教育急功近利,以培养“小大人”为目标,以挫伤、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为能事。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有许多途径,除了阅读和艺术教育,还包括与同龄儿童的游戏和交往,以及走进和热爱大自然等。 龙应台有一本畅销书,叫孩子你慢慢来,我觉得书名就很有道理:孩子是不会真正输在起跑线上,输掉的,只能是家长的耐心、信心和平常心。 (有删改) 13.材料【A】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4分) 14.材料【B】对白中父母二人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4分) 15.材料【C】中画线句写俞平伯的教子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对于“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问题,材料【B】中毕胜男的观点与材料【C】中作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你同意哪一方的观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 娟 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上个世纪 _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7.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4分) 18.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19.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4 分) 2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4分) 21.【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6分)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甲】 【乙】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60分)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 xx学年九年级(上)语文独立作业(一) 考生须知: 1全卷共4大题,22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4分) 这学期,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语文之旅,我们在北国领略分( )外妖娆的雪景,在田圃( )倾听温柔绵密的雨说,在鲁迅的故乡感受城镇小市民辛苦恣su()的生活,在雨果的笔底欣赏伏尔泰ru( )智的微笑?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彩的风景。 2 古诗文默写。(8分)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 (李清照武陵春) 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3解释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以光先帝遗德( ) (4)至于斟酌损益( ) 4. 下列选项中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以”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以塞忠谏之路也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C.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5.名著阅读。(4分)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或情节。 (1)第二天,A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明明只有五分酒,却装成十分醉。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在槐树下乘凉,猜想这就是蒋门神。A迎上去,举起两个拳头在蒋门神面前晃了晃,忽然转身就走。蒋门神大怒,正要追赶,没提防A回转身起左脚踢中蒋门神的小肚子,疼得蒋门神蹲下去,紧接着A的右脚又起,踢在对方额角,蒋门神往后便倒。A是(人物),写的是(情节)。(水浒传) (2)“简,过来看看这家伙。”我不曾发出声响,他背后也不长眼睛难道他的影子会有感觉不成?我先是吓了一跳,随后便朝他走去。“瞧它的翅膀,”他说,“它使我想起一只西印度的昆虫,在英国不常见到这么又大又艳丽的夜游虫。瞧!它飞走了。”他是 (人物)(简爱) (3)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以为就是他哩。”母亲也害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句中的父亲名叫 (人物名字)。(我的叔叔于勒) 6语言表达运用(5分) (1)请仿照前面两句,再续写两句幸福情景的句子。(2分) 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夫妇相携漫步也是幸福的; 。 (2)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共3分) 用一个成语或俗语为漫画拟一个能反映作品主题的标题 (不超过6字)。(1分)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选自中国漫画作者 曹开翔)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15分) 流年里那不一样的爱 积雪草 小时候的我,任性,胡闹,妄为。打碎了母亲陪嫁的细瓷花瓶,居然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对母亲说:“不赖我,都是咱家那只淘气的猫,追捉一只绒线球球,把花瓶打碎了。”一脸无辜的我,努力做出平静的样子,尽可能地博得母亲最大的信任。谁知母亲并不上当,仿佛背后长了眼睛似的:“你是不是去花瓶里拿妈妈的零钱,把花瓶打碎了?”事实面前,我仍然抵赖,强硬到底:“不是我,不是我, _拿。”母亲看着如此耍赖的我,宽容地笑了笑,不了了之。想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时,我居然跟母亲装病,躺在床上拒绝吃喝。 母亲把手覆在我的额头上摸了一下,问: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我有气无力地说:“病了,就想吃妈妈亲手擀的面 条。“ 母亲在我的屁股上拍了一下, “小馋猫,体温正常,没有发烧,也没有咳嗽,没事装什么病?快去上学吧! ”我懊恼不已,怎么也想不明白,是哪儿露出了马脚,怎么一下就被母亲识破了呢? 中午放学回家,意外地看见餐桌上有一碗香气扑鼻的手擀面,异常欣喜地扑过去,一边吃,一边夸下海口:“妈,等我长大了,请你吃外国面条。”其实,那时的我也不知道外国究竟吃面条不,我只是用那样一种夸张的语汇表达自己欣喜的心情。 青葱岁月里,最喜欢的就是漂亮衣裳,总是想方设法跟母亲要钱,积攒得多了,跑到街角,买一条漂亮时髦的裙子。那时候以为,母亲手里的钱是花不完的,完全没有想过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处处需要钱,也完全不知道母亲是怎样一分一分算计着过的。 跟母亲要钱的时候,要得理直气壮,要得天经地义,最后母亲总是以妥协的姿态而告终。那时候的我,和天下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母亲面前,任性、撒娇、说谎,在母亲的宽容里,尽情地汲取那份爱。 时光荏苒,转眼我长大了,母亲老了,母亲变得谨小慎微,谦卑。 有了自己的小家,家庭、事业、孩子,整日忙忙碌碌,像一只陀螺不停地旋转。母亲打电 话来,试探地问:“你还好吧?有时间回家?”我忽然想起,自己很久没回家了。母亲放下电话之前说:“没打扰你吧?我不给你添乱了!” 忽然有了生疏的感觉,母亲谦卑婉转的语气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如果母亲理直气壮地说:“别瞎忙了,把手里的事情放放,我想你了,回家看看我!”我想我会更加快乐地接受,像我小时候撒娇耍赖那样。 父亲生病,在医院里做阑尾手术。办各种手续、夜里陪床、解决吃饭问题我们一家前前后后忙碌了几天。出院那天,母亲歉疚地说:“耽误你们工作了。我们不能帮你们什么忙,反而拖累你们?” 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小,忽然想起我小时候装病,只为骗母亲做好吃的给我,那么得心安理得。 带母亲去逛街,给她买衣服,她总是喜欢却又舍不得,啰啰嗦嗦地絮叨:“这么好的衣服,这么贵,我又不出门,穿着怪可惜的,太浪费了。”我安慰她:“穿着自己看,心情舒畅,有什么可惜的?”母亲说:“挣钱不容易,很辛苦,还是节约点花?” 又想起小时候,我总会找各种借口,跟母亲要钱买衣服,买喜欢的东西,从来没有想过,要帮母亲节约一点,花得那么理直气壮。 时光里,那个我依赖的人,渐渐老去,变成了一个需要我照顾的人。角色转换了,但是角色的心境为什么有着这样的差别? 我从来不怕给母亲惹祸,所以任性,胡闹,妄为;而母亲却总怕给我添麻烦,谨小慎微,谦卑。 原来我给母亲的爱和母亲给我的爱是不一样的。 7.仔细阅读文章,请你说说文章具体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小时候的我,任性,胡闹,妄为?(3分) 8.请你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跟母亲要钱的时候,要得理直气壮,要得天经地义,最后母亲总是以妥协的姿态而告终。 出院那天,母亲歉疚地说:“耽误你们工作了。我们不能帮你们什么忙,反而拖累你们?” 9.在写母亲的谨小慎微,谦卑时,作者总是由眼前母亲的表现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的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0.文中说“母亲谦卑婉转的语气让我有些不知所措”,请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请你替“我”向妈妈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3分) 11.文末说“原来我给母亲的爱和母亲给我的爱是不一样的”,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215题。(11分) 材料一: 公共自行车,又称为公交自行车。存在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站点。这些站点是根据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隔一定距离布设在地铁出口、社区大门口、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区域的租赁站点,每个站点配置2050辆左右的公共自行车,通过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可以管理租赁站服务点的公共自行车。每辆公共自行车单独配置锁车器和读卡器,市民通过办理借车卡来进行公共自行车的租赁服务,各个站点之间互通互联,在方便市民租借的同时也方便归还服务。公共自行车在缓解大气污染和全民健身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般城市的公共自行车可以在任何一个服务点租用和归还,其计费标准为:1小时内;1-2小时1元;2-3小时2元;3小时以上按每小时3元记收。不同城市各有不同标准。 “公共自行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1965年在荷兰开始出现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1995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推出第二代公共自行车系统。上世纪90年代末,欧洲的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开始采用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运营,被称为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 江苏省是我国最早大力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省份,苏州、徐州、昆山、张家港、常熟等城市已积极投入并成功运营,其中昆山、常熟等城市更荣获国家住建部第一批自行车交通示范城市。截止xx年,公共自行车系统已遍布我国江苏、山东、山西、四川、浙江、湖南、广东、陕西、甘肃等多个省份。 材料二: 去年11月,金华首批300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给市民带来许多便利。截止到现在,累计租借次数已经达到240多万次,公共自行车卡也办理了4.5万张。 到目前为止,金华公共自行车二期建设取得了新成果,首批100个新站点完成设备调试,近2000辆自行车正式投入运行,其中江北区域53个,江南区域47个。 新投入的站点,基本上安装了雨棚,只有小部分因为底下埋了管线或者因为对景观、交通视线造成影响,没有安装。 另外,针对母子车“供不应求”的现状,此次新增站点中,母子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